人物:谢维岩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桂森山水窟,名甲寰宇中。
天教廓诗境,宦迹留泥鸿。
未遑事幽讨,尘俗空填胸。
携雏欲先去,归棹寻吴淞。
仆马已在御,歌骊行匆匆。
阳侯若有知,恍惚梦里逢。
为言名胜地,自古无异同。
胡为滞溪游,长歌诗兴浓。
兹境不一顾,毋乃情不钟。
因之小作虐,澎湃横流冲。
颠风已断渡,媮閒访灵踪。
山城无百里,詄荡多奇峰。
层峦叠锦彩,佳气郁葱茏。
飞阁出岭表,清赏溯元公。
古堞隐崇雉,深涧饮长虹。
坐久心颜开,瑟瑟来清风。
雨馀空翠滴,洞古白云封。
豁然忽开朗,异境探不穷。
老佛坐岩际,天半闻清钟。
青山寿太古,底事首尽童。
俯仰忽有悟,山性与人通。
此邦人质直,山亦无修容。
参差如束笋,夭矫若游龙。
山下多沃土,潆洄水一泓。
种荷能逭暑,种桑倍农功。
民瘠久必乱,民裕国乃丰。
愿民登衽席,蚕织毋疏慵。
漓江波似镜,倒影青芙蓉。
小艇自来去,荡漾双桨红。
清景俨图画,拙笔摹难工。
凭眺不忍去,夕照辉长空。
何当携绿绮,一鼓《风入松》。
菊花石秋影砚铭 晚清 · 谭嗣同
四言诗
我思故园,西风振壑。
花气微醒,秋心零落。
郭索郭索,墨声如昨
⑴ 菊二,备茎叶,水池在叶下,池有半蟹,其半掩于叶。名之曰「秋影」。
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三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清末 · 许南英
五言律诗
到寺已三更,当头月色清。
朦胧秋树影,历乱夜泉声。
我自贪斯景,人应悔此行。
对床联好句,不寐到天明。
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四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清末 · 许南英
五言律诗
海外无名胜,南来祗此山。
偶同乡老话,犹认故侯颜。
莫问十年事,且偷半日閒。
愧非苏玉局,留带镇禅关。
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一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清末 · 许南英
五言律诗
游憩超峰寺,登车日已曛。
暮天销薄霭,秋雨酿浓云。
老去思依佛,閒来欲与君。
西风吹断雁,拭泪拜孤坟(四弟坟在冈山下)
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二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清末 · 许南英
五言律诗
雨露衣衫湿,泥涂手足匀。
本无人我相,忽现色空身
剥啄喧中夜,欢迎闹比邻。
门前看墨妙,犹认老孙莘
⑴ 登山衣履尽湿,寺僧借衣衿一袭为予换乾。是衣似向山邻斋堂妇人借来,式与男人同,惟袖稍短耳
⑵ 超峰寺匾额是外舅吴樵山手笔,劲秀犹存
神仙不羡羡鸳鸯,搁笔低头让老湘。
争似芙蓉誇及第,故应竹叶喜称觞。
美人自古无常态,醇酒今宵有别肠。
我占便宜舒老眼,累人破费阮公囊。
谢石秋(丙辰(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五年又踏台城路,风俗人文忽改观。
触目河山犹有感,惊心风雨不胜寒!
逢场作戏嗟垂老,隔座闻歌惨不欢!
寥落晨星天欲曙,披衣起坐夜漫漫。
赠黄旦梅(丙辰(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百千万劫沧桑感,二十三年花月痕』:蕴叟壬子赠题旦梅旧句也。丙辰来游,重过其处,买醉终宵;百端交集,与谢籁轩戏用此联续成一律。
嘘天幻蜃竟成云,隔海涛声断客魂。
绿酒红灯欢昨夜,青衫皂帽坐黄昏。
百千万劫沧桑感,二十三年花月痕。
风雨五更天欲曙,凄凉旧事不堪论!
游开元寺小集,同云石、籁轩分韵得鱼字 其一 (丙辰(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白云苍狗成空幻,自在如僧信不如。
老去名心无挂碍,年来结习尽删除。
初闻磬韵诸天净,歇尽蝉声万籁虚。
半日清閒长兀坐,夕阳无语下林于。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