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吕碧城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136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金缕曲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为蕖城题扬州春影图卷,图为白门女史辛璁作。
垂柳扬州驿。
甚无端、天风吹散,紫鹣双翼。
二十四桥重经过,小玉开门不识。
经几度、江边寒食。
骑凤吹箫今何处,向月中、独凭红栏立。
罗袖冷,泪痕湿。

平山残照伤心碧。
付白门、辛家斑管,染香弹墨。
十二碧城红楼峭,楼上双星的的。
怅风絮、凭谁捉搦。
一掬春波惊鸿影,便稽山、化土端相觅。
休更擪,绿阴笛。
点绛唇 春梦 清末民国初 · 沈泽棠
燕子楼阴,帘波暗渡诗魂去。
粉云酥雨。
误引巫山路。

梦索杨花,共诉春愁绪。
没寻处。
碧城凝伫。
蓦被莺阑住。
浪淘沙 清末民国初 · 沈泽棠
高柳压重檐。
翠线风牵。
碧城深锁夕阳天。
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

韵事倩谁添。
碧冷湘弦。
别来鸥梦几时圆。
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
春阴和含晶韵 其三 (癸巳)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律诗
梦雨愁云暮复朝,似寒非暖最难料。
衣篝香褪孤莺领,镜屉尘凝黯翠翘。
风日轻抛挑菜节,笙歌忍忆落镫宵。
碧城十二知谁管?断送韶光酒里消。
云起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云起彷徨东或西,楼居高蹑碧城梯。
书家笔势观鹅项,道士玄风识马蹄。
天地间留生意在,虚空藏与大圜齐。
春枝次第回新绿,晓圃经行暂杖藜。
和季申韵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听尽呢喃乳燕声,阿香车过雨丝轻。
东风暖入潜波起,北落宵连阁道明。
珠勒几番催戏马,玉坛传语待啼莺。
参军喜怒关何事,枉著晶盘对碧城
信根曾种宝莲池,佛号瞑眩默自持
冥漠息应能得力,可怜消息问谁知。
⑴ 六弟言,己未冬,弟病,瞑眩中持佛号。
高阳台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
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
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
拚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
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
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
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菩萨蛮 清末民国初 · 李岳瑞
瑶窗过雨星衣湿。赤鳞紫凤争春色。
西北是高楼。有人楼上头。

玉笙吹梦醒。满地鞦韆影。
飘泊女床鸾。碧城生暮寒。
挽麦孺博三首 其一 清末 · 严复
五言律诗
康长素高弟麦孺博君,客死海上。梁任公、罗掞东以乙卯正月廿九日,于法源寺为位以哭,余赴吊。掞东问余与孺博凡几相见,漫应之曰:「尝于海上一面。」实则余与孺博未修士相见礼也。梁、罗二君相督为诗,则挽之如此。
观徼穷无死,知常隘九州。
弥天寄精爽,托体见浮沤。
已分归冲漠,徒劳计短脩。
遁天忘所受,流恸决悬疣。
共 136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