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国文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吕碧城(1883-1943),女,安徽旌德人,原名贤锡,字遁天、明因,后改字圣因,法号宝莲,别署兰清、信芳词侣、晓珠等。
清代山西省学政吕凤岐三女。
母名严士瑜,工诗善画、颇有才名。
幼承家学,七岁能作巨幅山水画,十二岁诗文俱已成篇。
1903年春任天津《大公报》编辑,不久任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1918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南社。
与秋瑾为挚友,力倡女权运动,反对封建专制。
所作诗词清丽明快,多写异域风情,饶有新意,颇得樊增祥激赏,誉之为“姑射婵娟子”,龙榆生称之为近三百年名家词之“殿军”。
通晓英、法、德三国文字,精研释典,大力弘扬佛旨。
著有《晓珠词》4卷、《欧美漫游录》、《名学浅说》、《文史纲要》、《美利坚建国史纲》等。
词学图录
吕碧城(1883-1943) 字圣因,一字兰清、兰因,号信芳词侣,法号宝莲,原名贤锡。安徽旌德人。初从樊增祥游,深受称许。为《大公报》、《中国女报》撰稿人。创办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师范学校,任校长。入民国,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习美术。皈依佛法,寓居瑞士。二战时卒于香港。与姊惠如、妹美荪并称"吕氏三姊妹",有"淮南三吕"之目。诗清妍秀雅,亦有富新思想之作。词尤工,能冶豪婉于一炉。有《信芳集》、《晓珠词》,词集一名《信芳词》。
谢鲤鱼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鲤鱼(1892~1959),字溪秋,号竹轩,晚年使用南吼、易畅等笔名。
台南市人。
父亲谢四围白手起家,成为郡城巨富。
兄弟四人,长兄谢友我为文秀才,次兄谢群我为武秀才,三兄谢石秋亦为文秀才。
谢氏六岁时从当地宿儒蔡国琳读汉文,十四岁已有优秀的汉诗作品,为人所称道。
与三兄谢石秋(籁轩)、侄子谢国文星楼)并称「南社三健将」;进士许南英亦称许之为「谢家三宝树」。
大正四年(1915)与谢国文相偕往日本神户留学。
大正七年(1918)结识前往日本的中国革命者胡汉民、马君武、何香凝,常有诗作往来唱和。
抵日之初,先就读于礼山中学,又于大正九年(1920)入日本中央大学预科就读,大正十四年(1925)经济学部卒业。
在学期间自行研读中国诸子百家,所作汉诗风格豪迈,发表于《台南新报》、《台湾青年》、《台湾民报》。
曾参加「东宁会」,与吴三连、丘念台、翁瑞淡等人有深交。
昭和六年(1931)满州事件发生后,谢氏积极研究汉方医学,对针灸之术尤有心得;昭和十六年(1941)加入「留东诗友会」,与林献堂、甘文芳、高天成等人,互动频繁。
战后,因二二八事件之故,对国民政府至感失望,曾组织「侨日台湾省民和平促进会」,希望争取台人的权益和尊严,可惜未能成功。
民国四十八年(1959)四月十五日病逝于日本同和病院。
谢鲤鱼生前并无作品刊行,逝后,子嗣谢国雄搜集其生平诗文作品,编为《谢溪秋??诗????》,于昭和三十六年(1961)刊印,其中录有古典汉诗四十五题、五十一首。
此外,台南文史专家卢嘉兴于民国五十九年(1970)曾撰〈清末遗儒台南谢氏昆仲文武秀才〉一文,因谢汝川、黄天横、谢国栋诸先生在资料上的协助,又增补了谢鲤鱼早年诗作二十七题、三十一首。
以下即据此二种资料进行编校。
(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7-1945年,原名荣康,号凹园,晚号蕨庵,三水芦苞人。
18 岁时到南海县渡头村陈氏家塾教书。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借南海县籍应科举考试,初榜名列前茅,竟招当地学子所妒,群起鼓噪,乃愤不复试。
从此绝意仕途,潜心研究古诗文辞及经史诸子百家之学,立志教书育人。
在该村执教26年,乡邻仰慕,负笈日众,远近无不知有黄先生,至民国9年(1920年),祝蕖赴穗,于河南冼涌创办祝蕖国文专修学校,后迁城西冼基。
设教历19年,弟子数以千计,且多有所成。
如在文学艺术中享有盛誉的黄少强、赵少昂、周千秋、吴天任、李抚红、陈维略、陈海天、陈居霖、陈旋珍等皆出其门。
击剑词钞·序
吾平生非好词者也,为之亦不工。然而江湖载酒,惯听铁拨铜琵;驿馆怀人,不少晓莺残月。黄河远上,争唱西凉;红豆相思,偏生南国。感邻家之丝竹,难遣中年;吊往代之英雄,早添华发。交狗屠而淋漓痛饮,闻鸡唱而慷慨悲歌。加以年来时事迭更,海疆多故。扰扰龙蛇,茫茫尘劫,妖鸟奇花,姹女河间之谶;胡笳牧笛,阴山敕勒之歌。大江东去,战血犹红;落日西倾,游燐尽碧。终古之湖山依旧,太平之风月何如。汪水云声情激楚,还抱宫弦;邝湛若志节崎岖,独藏古锦。况复羁旅连年,家山极目;孤灯雨夜,短棹风晨。一曲骊驹,惘惘飞花之路;数声骡铁,萧萧落叶之装。别南浦兮春水已波,出北门兮白云无尽。匹马独行,乱山残照;征鸿何处,远塞新霜。作乡书而野店眠迟,惊戍鼓而荒村起早。又或孤怀无遣,聊托春游;好事相逢,最怜夜度。沈约偶为绮语,陶潜亦有闲情。东风庭院,明月阑干。痴牛騃女之殷勤,叶姊根姨之缱绻。碧荷池畔,悄看鸳鸯;红杏梢头,戏调蝴蝶。卖花声唤,乍醒春梦之魂;刬袜痕留,尚记夜来之事。吴山送而越山迎,菱歌促而莲歌缓。凡兹重重,无限悠悠。忍俊不禁,低徊欲绝。故当酒阑烛灺之时,雁后花前之际,未尝不引商刻羽,减字偷声,泼绮丽之余波,写边橑之杂景。此吾击剑词之所由作也。嗟乎,归来长铗,穷士何依;敲缺唾壶,壮心未已。叹郁郁而斫地,呼乌乌而仰天。匈奴未灭,等闲儿女之恩仇;文字有情,恍若鬼神之歌泣。盖吾之所以为词者如是,而工不工又何必计哉。
击剑词钞·跋
家君自言不工词,故不多作。其稿往往散佚不存,宣统末尝辑成一卷,为骈语叙之。辛酉南海黄秩南世丈选刻以附凹园诗钞,迄今十余年矣。比来复有所得,或将旧者点窜,盖律愈精,心愈细,而身世所遭亦迭有感触,不能恝然者,因毁前板,再约选之。徇世丈等意,畀付梓人。癸酉中秋杀青。男耀棨谨跋。

人物简介

简介
刘宗向(1879.11.20-1951.8.27),字寅先,别号盅园,晚年又号补过生,长沙宁乡县人。
1898年应试被黜;1904年在明德中学旁听,同年应岁试取第一,考入京师大学堂;1908年毕业,得官内阁中书,旋调学部,并任山西大学史地教授。
1911年回湘,决心从事教育工作,不久被推为长郡中学校董,并在湖南高等学堂、中路师范等校教授西洋史,并兼任教育会主办的杂志《湖南教育》编辑;1913年,与黎锦熙、杨怀中、陈天倪等创办宏文书社,编印中学国文课本,此后兼任《通俗日报》主笔;同年冬,吴雁舟任湖南高等师范校长,聘先生主持教务,一年后接替校长之职;1920年,该校停办,入湖南大学中文系授课;1921年,与人创办私立含光女子中学,担任董事长兼教国文,继之又办附属小学;1936年,湖南成立文献委员会,准备编省志,由黎锦熙主持其事,聘先生为委员,负责人物志工作;1937年,辞去湖大课务,将含光女中迁往湘乡,1944年迁往安化;稍后,受聘兼任民国大学教授讲授元曲,与张天翼、张舜徽诸先生共事;抗战胜利后,将含光女中迁返长沙;解放后,又主持购买稻谷仓葵园旧宅为永久校舍,不久,因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辞去校务,出游京沪一带稍事休息。
1951年,返湘不久,竟以中风不起。
主修《宁乡县志》、《岳麓志•形胜篇》,著有《青云集》《文天祥》《刘木屏传》京剧本,以及《毛诗学讲义》《国学提要》《国学鏖金《国史述要》《历朝世系表》《五刑考》《艺文粗述》《志例丛话》《传经堂随笔》《补过轩文钞》等,惜多散失。
能为蝇头小楷,尤工小篆。
先娶宁乡郭氏,有贤称;后娶傅氏,长于文学,亦以教学为生,后先生十年而殁。
子元吉,任教明德中学。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孙正刚(1919-1980) 原名铮,号晋斋。
天津人。
燕京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从顾随学词。
历任天津师范学院、天津教育学院讲师。
与寇梦碧、周汝昌并称“津门三君”。
有《词学新探》、《天上旧曲》、《人间新词》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顾廷龙(1904-1998) 字起潜,号匋誃,又号隶古定居主人、小晚成堂主人,笔名路康。
苏州人。
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事业家、书法家。
长期致力于古典文献学、版本学和目录学的研究。
1931年毕业于持志大学国文系,1933年获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文采访主任,1939年与人共同创办上海合众图书馆,任总干事,后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文化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编著《章氏四当需藏书书目》、《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与活景郑合编)。
主编《合众图书馆丛书》、《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尚书文字合编》(与顾颌刚合作)、《说文废字废义考》、《四当斋书目》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38,温树校,字伯夏,福建仙游人,博学多才。
1930年任集美学校国文教员,尤擅长诗歌创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爱国情深,热血沸腾,诗作甚为精彩。
在校园影响较大的有:《移校人安诗以纪事》、《从军别》、《欢送集训同学歌》及《送别歌》等等。
正值师生呼唤伯夏多写好诗之时,他1938年英年早逝。
学校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集美周刊》出版《追悼温伯夏特辑》。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维岩(1879~1921),字瑞琳,号籁轩,又号石秋,以号行。
台湾台南市人。
光绪十七年(1891)中秀才,是年与许南英、蔡国琳、赵钟麒等人共组「浪吟诗社」;日本治台之后,又于明治三十年(1897)与连横、李少青等人重振该社。
明治三十九年(1906)应连横之邀,担任《台南新报》汉文部主笔;同年秋天,因老成凋零,台南地区汉诗人另组「南社」,由谢氏担任干事之职,为该社重要成员。
大正三年(1914)前往中国旅游,大正七年(1918)辞去报社之职,前往神户经商,设立凯南公司,大正十年(1921)卒于日本神户。
谢氏诗作蕴藉平和,不矜才使气而自见真性情。
生平作品约近千首,可惜大多亡佚。
哲嗣谢国城于民国五十四年(1965)蒐集其作,题为《谢籁轩诗集》,仅有三十八首完整的作品。
民国五十九年(1970)卢嘉兴得到谢星楼之子谢汝川之助,参考谢氏剪报;再参考台南市立图书馆珍藏的《寿星集》、《台湾诗醇》、《鲲涛集》、《开元寺徵诗》,又增补了三十四首诗作。
兹据上述资料进行编校。
(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姚鹓雏(1892-1954) 名雄伯。松江人。入南社。晚年任松江县副县长。有《恬养怡诗》、《苍雪词》、《沈家园传奇》等。
苍雪词
1892-1954,原名锡钧,字雄伯,笔名龙公。
松江县人,家住西门外祭江亭西。
近代文学家。
幼时迟钝,读书常不熟。
至十三、四岁开窍,下笔千言立就;应童子试,得第一名。
入松江府中学堂,博闻强记,好学不倦。
毕业时,松江府知府戚扬亲临监考,于国文试场见其再取试卷,问其故,答以文章未完,须续写。
戚扬阅其卷,大为称赏。
毕业后,拟投考京师大学堂,其父不许,要他习商。
戚扬就以“父母在,不远游”为题以试。
鹓雏援笔即成,却于题外“游必有方”加以发挥。
戚扬认为才气横溢,宜予深造,力助其行。
在京师大学堂学习,师事林纾(琴南),为文婉约风华。
又善诗词,与同学林庚白齐名,曾刊有《太学二子集》。
好杂览,常向图书馆借书。
生活放达不拘。
辛亥革命后,学堂解散,南归。
加入南社,为该社“四才子”之一,诗词誉满东南。
曾与社友陈匪石组织“七襄社”,编《七襄》刊物;还与高吹万、姚石子等发起创建“国学商兑会”参加编辑《国学丛选》,该刊物被称为松江派刊物。
后得陈陶遗介绍,任上海《太平洋报》编辑。
后又改任《民国日报》编辑。
民国7年(1918年)春,应聘赴新加坡《国民日报》馆任职。
半年后,因纵酒得失眠症转剧,乃回国。
此后,历任上海《申报》及《江东》、《春声》等杂志编辑,经常发表小说、诗、词,蜚声当时。
才思敏捷,能日写数千言,各体无不工妙,被称为“松江才子”。
兼工书法,常乘兴挥毫,得者宝之。
民国14年,任江苏省长陈陶遗秘书。
嗣后,历任江苏省教育厅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秘书等职,虽入官场,但不同流合污。
从政之余,先后在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学院、南京美专、江苏医政学院等校兼课,主讲国文
抗战爆发,挈眷内迁入蜀,任监察院主任秘书。
抗战胜利,递补为监察委员。
解放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旋由松江专区领导推荐,出任松江县副县长,为桑梓服务,推心置腹,襄赞擘划,多所建树。
1954年,患胃溃疡,误断为胃癌,妄施手术;继又罹胆石症,不愿再开刀而卒。
著述甚多,有《榆眉室文存》(5卷)、《鹓雏杂著》、《止观室诗话》、《桐花萝月馆随笔》、《檐曝余闻录》、《大乘起信论参注》、《春奁艳影》、《燕蹴筝弦录》、《沈家园传奇》、《鸿雪影》、《龙套人语》(即《江左十年目睹记》)、《恬养簃诗》(5卷)、《苍雪词》(3卷)等。
又与邑人朱鸳雏合著《二雏余墨》行世。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黄稚荃(1908-1993) 女,一名先泽,号杜邻。
四川江安县人。
早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国文系,1931年以全国前四名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
后任四川大学附中、成都第一女子师范、成都第一师范、大同公学、成都公学教师和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
1943至1949年间,曾任四川省临时参议员、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编审、国史馆编修、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等职。
1950年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四川诗书画院顾问、四川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黄晦闻、赵熙、向楚诸先生。
黄长于诗、书、画、史,号称“四绝”,有“蜀中才女”之誉。
曾数十年潜心书法,诸体皆工,善画墨梅,尤工诗词。
有《杜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杜诗札记》、《李清照著作十论》、《稚荃三十以前诗》、《楚辞考异》、《文选颜、鲍、谢诗评补)、《杜邻存稿》等。
共 3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