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达洙

共 7 首
君生西河清,君没西河浑。
居今行古道,定祖风味敦。
城西打头屋,贫饥彻髓寒。
竹石郁未吐,官卑名自尊。
词赋独擅世,君王惜凌云。
平生所爱酒,适足戕其年。
翻见瑚琏器,空委荒草根。
非徒友朋悲,中为乔木怜。
三梅堂平阳朴公有后字子健者。子健贫而颇工于诗。与余唱酬者亦有年。一日语及三梅堂事实。余问曰。家有文献可徵者乎。余尝观邑志而得其槩矣。其言曰。吾家孱微。不能守护。又不能阐幽。而有至宝在。尤庵老先生亲书八景。凤谷先生题律并引。寒水权先生继和原韵帖遗墨藏于家。余闻其言而叹之曰。斯不但君家之至宝。抑亦吾家之至宝。又不但两家所宝。凡在士林。皆可宝藏而敬玩者也。厥明躬造奉览。则心画传神。咳珠凝精。呜呼。今可徵如此。亦足以见佥枢公山仰之诚。堂构之美。玆堂为三先生所揄扬而咏叹。则虽以程子所谓不忍废不忍荒称之。未为过语也。遂感而书诸帖末以归之。崇祯后玄黓执徐大壮上浣。宋达洙稿。
尤翁题景八,凤谷咏梅三。
古木今人爱,清芬异代涵。
飘零叹荒径,肯构传小庵。
珍重先贤帖,佳孙是善男。
世所传诵星山别曲一篇及酒问答三叠,训民歌十六章。松江先生郑文清公歌辞也。余少友环碧主人云之甫。相与邂逅于淳北之山中。而请以文字翻之。非谓余娴于辞工于律。特以余为故家之后。而又为公弥甥。故请之再三而至于送纸。则固知见笑于有眼者。而义不可辞。玆敢草呈。噫。清阴先生尝翻关东别曲。而今以谚本较观。则遣辞之际。不无修润矣。今姑依本词翻出。而素不解歌调。故不免以辞害义。且本是俗谚。则传已久而讹亦多。当俟日后之敲推云。癸巳冬。恩津宋达洙题。
何来过客留星山,访主息影与栖霞。
嗟乎听我言,人生世间好事多。
胡为江山愈乐只,寂寞个中去不还。
更扫松根铺竹床,少焉上坐试复看。
天边浮云家瑞石,如飞入来何似主。
沧溪白浪绕庭前,天孙云锦谁裁布。
山中无历昧四时,楼下散影自随序。
且听兮且看,事事皆仙界,梅窗朝睡闻香罢。
仙翁亦不无所事,篱下向阳播瓜种,锄之培之蔓自茂。
青门古人事,于今亦云有。
急穿芒屩理竹杖,桃花径连芳草洲。
明镜石屏影作伴,却向栖霞兴悠悠。
桃源阿那边,武陵即此地。
南风倏吹披绿阴,知时黄鸟自何至。
羲皇枕边梦忽觉,空中层栏浮水上。
既着麻衣欹葛巾,静观游鱼任俯仰。
夜雨发莲交红白,居然满山尽香气。
宛对濂翁问极图,又如太乙排玉字。
凭望鸬鹚傍紫薇,长松遮日坐石头。
人间之六月,这里则三秋。
清江泛凫迁明沙,白鸥为友自倦眠。
借问闲无心,与主孰清缘。
梧桐霜月上四更,千岩万壑昼一般。
谁哉移幻水晶宫,恍超银河上广寒。
一双老松树钓台,其下泛舟任所适。
红蓼白蘋洲已过,环碧龙湫船初泊。
江村牧童夕阳外,不胜清兴吹短笛。
潜龙若将舞水底,飞鹤如复凌半空。
苏仙赤壁游,如何不卜八月中。
纤云四捲水波净,中天月轮挂孤松。
閒坐弄清光,天然对谪仙。
空山落木朔风起,忽遣阵云雪纷然。
好事天公玉为花,万树千林都妆出。
前溪冰合独木桥,携筇老僧向何刹。
山翁此富贵,且莫向人誇。
琼窟银世界,恐有俗客来寻他。
山中无友友黄卷,万古人物历数之。
固多圣贤徒,又多豪杰姿。
天始胚胎非无心,如何时运日剥落。
固多所可讶,又多所可惜。
箕山老翁耳何洗,瓢声嫌聒道场高。
人心如昼巧且新,世事如云聚还消。
向时酿酒今几熟,把之劝之醉陶陶。
心中多少忧,凭此消何妨。
更把清歌上琴弦,客兮主兮两浑忘。
长空归鹤是真仙,瑶台月下倘觏止。
有客谓主人,意者夫君是。
有客有客扣柴门,扫榻欣迎叙寒暄。
曾无雅分劳跋涉,多谢远方深意存。
晋阳府南龙江上,家住东溪近山村。
闻说世居湖南地,文元大贤同灵根。
平章华阀家承继,文行遗绪世推尊。
先公伯仲游潭上,好将馀荫垂后昆。
兰有馨德凤有毛,不忘旧契风谊敦。
信宿嘉华论情好,行过性洞寻渊源。
逶迤短筇石村舍,谷风习习西日昏。
薄供蔬粝永今夕,言笑款款貌温温。
一见如旧生同岁,临别慇勤求赠言。
自惭厚眷无以报,只写短句示不谖。
行行山里去,快睹玉峰圆。
昼静村堪画,洞深树欲烟。
亭临萧洒境,人卧薜萝天。
寄宿还多感,函筵更宛然(癸酉先师尝止宿于是。)
皋比擎归珠一颗,明光莹彻照肝心。
山家从此传奇宝,袭袭留藏箧里深。
盎然一座嘘春气,讲罢无言只许心。
驳质偏蒙炉韛化,泰山义重海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