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允穆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托契何相晚,分居又隔江。
寄情深似海,留笔大如杠。
醉眼乾坤小,高谈百万降。
若论忘世士,通国定无双。
一宦婴尘迹,三年绝尺书。
惊闻今日讣,那免故人疏。
联葛情仍重,同邻计反虚。
羡君归去好,时事果何如。
清风 明 · 申楫
七言律诗
京洛相逢十载前,此来陈迹梦依然。
悲欢万事尽堪说,衰飒千茎俱可怜。
雄辩已教胸似海,大书方见笔如椽。
芳邻卜筑知多幸,垂老追从喜有便。
方壶俗名方台。石壁千丈。清流泻出其下。青山万叠重锁。登台则眼界爽豁。盖胜地也。台有四时佳景。而秋山尤奇绝。吾乡前辈渔钓游衍必于此。以其地幽而势阻。故称之以方壶。谓壶中别乾坤也。中古有朴汉元者亭于斯。以时饮射张乐。乡父老亦不吝往临。嬉游以终年。吾辈丱角。犹及见之。汉元既殁。又值倭乱。胜事遂不复。丁酉九月。台为湖南避乱人所焚。废为墟。因为权防禦应铢所占。且将二十年。鞠为茂草。吾友赵君景行悯江山久无主。赍重货赁得来。乃依旧制而新之。自是飞阁隐映。物色增彩。以其先陇在台之南数里。登斯台也。不无思亭之感。因名曰风树堂。景行又要诸斯文先进。敬亭记其事。苍石咏其景。诸文士属而和之者十数。写成一卷。意将以为传家牒也。乙丑夏。余自河丰来觐久留。暇日与诸友登台而觞咏。则清风飒然生腋。不知三伏炎蒸。定有无邪。主人又要余作诗。不敢辞。用苍石韵。
旬五登临欲御风,十年重访此壶中。
凭虚莫道仙无分,写景那嫌语不工。
双眼骋来身似叶,三杯酬罢气如虹。
明朝日出生人事,物色分留愧野翁。
昨日醉华筵,归来都不省。
今朝起摇头,恍然成宿醒。
忽闻剥啄声,有人来动静。
继以琼琚词,荜门光彩映。
一读再三叹,道之废也命。
拜兄自忘我,愧余诚不佞。
因思醉里言,驳杂不合听。
蔑蔑如我者,何敢论诗圣。
醉言既无伦,请君莫我病。
从今执鞭策,服膺长者警。
建极吾王圣,龙潜九五跃。
除残顺乎天,曰雨时雨若。
满天见同云,祁祁既优渥。
平郊麦浪高,不患沟浍涸。
定知大有年,粒我匪尔极。
执爵祝圣人,含哺歌耕凿。
破屋纵无乾,物物均霈泽。
危坐喜不寐,忽忆三友益。
成章不知裁,吾党终何适。
收秋幸少丰,白酒宁共酌。
开襟尽可人,莫教气萧索。
闭户作歌诗,青山为生色。
吾爱郑夫子,风流誇绝代。
字以穆如称,号惬清风配。
赋性本不羁,磊落出诸辈。
饮酒尽百盏,挥毫弄千态。
有时藐大人,气岸横宇内。
虽然亦不骄,弦佩亦韦佩。
昔我在都下,一见便去秽。
高谈惊四座,管见敢容喙。
譬如新月出,众星光彩晦。
一别讵几何,居然经十载。
忆曾遭悯凶,萱闱嗟见背。
经营一抔土,涕泪三年爱。
歌哭必于斯,河阴我园碓。
瞻彼启山林,亦君之芟刈。
偪侧巷南北,惟吾两人在。
去年幸重逢,此会天所赉。
青眸忽双开,一笑露肝肺。
有酒浊或清,有肴鱼兼菜。
有怀辄写之,珠玉成于咳。
字字总是情,胸中无滞碍。
还惭谒大巫,自叹才不逮。
聚散固不常,三冬隔风裁。
盈盈一水间,长使我心痗。
所幸不我遗,投琼非一再。
策励振驽钝,提命起褦襶。
虎食仍畏病,蚊肠恒戒溃。
而我虽不敏,敢不承清诲。
不妨效工颦,何嫌杂荒颣。
顾余疾病侵,所以吟咏废。
厚意久不报,慞惶认流辈。
县斋虽邂逅,不能终酉退。
依依梦长悬,苦怀益难耐。
翻思胶漆义,不可论一槩。
淡交贵许心,离别何足嘅。
况联瓜葛亲,梅坞有归妹。
芳邻既相善,罄室亦易贷。
君应老此中,耦耕躬秉耒。
嗟我不适用,行世路幽昧。
众皆好粉饰,畴能怜饭袋。
名场日嚣嚣,神气日愦愦。
孰如同气求,梦村为一队。
岁暮各乘兴,山阴频访戴。
春风动江郭,时雨足破块。
流水漾清波,前山妆翠黛。
此时须我友,安得暂相对。
题诗送春目,远村看僾僾。
逝将剥剥啄,而使尨也吠。
我爱清风子,如狂本不狂。
书传张汝弼,画学顾长康。
未见绮纨习,惟闻兰蕙香。
通宵联枕话,客里意差强。
江上。遇郑察访允穆(戊午) 明 · 成汝信
七言律诗
郑允穆。故相国琢之子。戊年夏。翁携凌虚游百泉寺。来路。憩虎滩江亭。适遇郑召村。郑欲吟诗以赠我。我亦心草欲赠。郑索纸笔于亭主。亭主不事纸笔者。求之不得。两不写出而散。郑相国教授晋黉时。翁学尚书而读之。时年十五。屈指计之则已五十八岁。到今思之。宁不怅然。一篇都以其时事言之。
老我年今七十三,弱年曾拜相公函。
伏生口授心犹记,刘向心传口尚谙。
烟树微茫江左右,云山迢递岭东南。
逢君更感仪形在,欲说当时语未堪。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