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袭

共 3 首
风凄凄兮日欲遒,山冥冥兮云含愁。
窅窅怀兮莫余会,瞻旷漠兮泪不收。
先生去兮返无期,薄叙哀兮空夷犹。
青松骨兮寒水神,王袭容兮金凝喉。
闻尧舜之世耿介兮,羌众芳兮满九州。
思偏荒兮溷粪壤,皎独洁(一作怅独立)兮追前修。
揽薜芷兮山阿,采杜若兮中洲。
扈江篱兮约纫秋兰,折琼枝兮为羞。
芰荷衣兮芙蓉裳,冠切云兮佩珵璆。
服饰繁兮烂熳,芳泽杂以纷糅。
将以遗兮美人,倚国门而优游。
荃不察乎中情,混同器兮薰莸。
时俗巧兮追曲,世路隘兮日偷。
固异道之难容(一作安),岂方圆之可周。
喟延伫兮兴叹,曾不可乎少留。
回朕车兮复路,块独处兮山之幽。
聊止息兮蕙径,亦傥佯乎椒丘。
饮石泉兮荫松柏,览余初兮犹未休。
国无人兮莫我知,宁违弃兮改求。
闻上都之赫戏,思驾言兮一游。
令丰隆兮来御,诏飞廉兮腾浮。
八龙驾兮蜿蜿,玉鸾鸣兮啾啾。
帝开关兮望余,紫薇宫(一作阙)兮黄金楼。
留左右兮共朝夕,勤启沃兮嘉猷。
开八荒之同春,荡人间之穷忧。
福众善兮祸群凶,明日月之双眸。
吾知先生之此行兮,奋志愿其必酬。
哀小子之挽不及兮,留下都之卑湫。
收馀芳兮佩服,终身世兮愿自由。
天茫茫兮地悠悠,无限情兮寓馀秋。
碑广五尺丈二长,书卅四行铭八行。
为文二千四百十八字,前后款识一百三十四字皆可详。
后来庙号追称闽太祖,当时坐爵自拜琅邪王。
天祐三年王时四十有六岁,前年朱温弑帝于洛阳。
贼假朝命为驾驭,请于福州立庙资藩墙。
可怜作者于侍郎(兢。),烘霞布彩供铺张。
及今旧碣丰功未磨灭,伟哉虞诩同张纲(文中语。)
呜呼,水西大王庙已圮,王是金轮第三子。
潮荡岩崩矢口出,请看开门节度使。
拜剑三动且让兄,义不帝秦焉用尔。
王家三龙一人胜一人,进封闽王位号真。
虽蹑麻鞋守俭约,写经佞佛未免雕金银。
伤哉刘䶮父子方立生地狱,不如无遮设会慈悲因。
好儒求书亦可取,乱世文治乃在蛮夷滨。
乾宁三年王袭位,同光二年乃薨逝。
二十九年守臣节,天与春秋六十四。
后唐神道碑,撰者张文蔚。
开宝所立忠懿祠,即是琅邪旧时第。
钱昱之碑亦罕传,汉将军不称皇帝。
我闻延钧杀弟烦老兄,不若先王屡受军门箠。
吁嗟乎,乃翁好佛儿好道,宝皇传语仙人笑。
先王梦责衮冕加,即位饭僧儿不孝。
是时群盗各称雄,王与钱镠能守忠。
皮光业撰武肃碑,世有拓本将毋同。
后来和凝亦为文穆表神道,可令李岩陶谷心忡忡。
莫唤浙人作东麂,与尔先王同不死。
五十三年七主更,醉梦儿孙族迁矣。
呜呼,骑马来,骑马去,白马三郎功绩著。
生前庙食剩穹碑,不怕屯军剖遗墓。
君不见城倾佛坏等泥沙,作者黄滔没寻处。
留别二师诸生 现当代 · 陈述元
七言律诗
宜水清澄好濯缨,千秋王袭许嘤鸣
酒能鼠饮惟求醉,诗本天成不为名。
诸君漫推一日长,而我雅喜三人行。
蟫老萤枯无是处,欣看犀角耸峥嵘。
⑴ 第二师范设于常宁双蹲书院,其前为宜水。书院宋时为王习隐、袭梦锡读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