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汤大奎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新诗一卷手亲编,雅意还参棒喝禅。
问道于盲公误矣,望风而拜我甘焉。
消磨绿鬓人将老,堕落红尘骨自仙。
得效雌黄亦何幸,丁仪终藉定文传。
仙令才名两浙闻,风流不减杜司勋。
西湖载鹤官如水,东野为龙我愿云。
故里暂归欣结队,单车远出又离群。
乡邦词客多星散,把酒何人话夕曛。
纬堂吟秋小照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金风飒飒易生愁,何事寒林托兴幽。
方喜令君春有脚,莫吟童子夜垂头。
丹枫色为空山绚,黄菊香从老圃留。
此景寥萧应让我,小诗惯和候虫秋。
一官海外正班春,伏莽无端起劫尘。
绝徼岩疆城守责,名场词客阵亡身。
民皆相率登陴哭,贼亦群惊按剑瞋(挺剑杀贼而死)
定有他年栾社祭,传芭曲里送迎神。
讼堂閒处富吟笺,不以才传以节传。
宦远似飘罗刹国,魂归好附贾胡船。
生前诗有题襟集(君集近人句,作诗话数卷),身后家无负郭田。
漫读孝经堪退贼,可怜儿死父尸边(长君荀业从死)
表忠祠庙扫榛菅,栗主新增配食班。
曾记招魂荒徼外,竟看分席古人间(祠本祀宋末守城殉难诸公)
荣名已自垂方策,朽骨何须返故山。
各有承家贤子弟,灵旗应慰夜深还。
廿年里巷忆同居,庙食今看义烈俱
未到断头先堕指,最怜归骨尚衔须。
书埋鱼腹涛空沸,饷转羊肠道苦纡(君年前曾解饷甘凉。)
毕竟酒人能报国(君尤善饮。),霸陵醉尉亦捐躯(时里中王丽可亦以佐杂殉节陕西。)
⑴ 君少时与余同居中河桥委巷中。巷口即隋陈司徒杲仁祠,祠额名「英风义烈」。
赠唐上舍鹏 其一 (戊辰) 清 · 洪亮吉
六言诗
五年顿有三友(谓东邻汤进士大奎。),一巷分居两头。
六时梵呗双刹(巷东西皆尼庵。),半夜书声小楼。
绿阴阴、夏初庭院,何来秋意如许。
丹枫黄菊都移到,似听候虫无数。
声在树。
有尺五疏襟,约得吟情住。
问秋来路。
是流水烟村,夕阳渔网,风柳最疏处。

贤明府。
十载鸣琴单父。
笔床茶灶家具。
苔窠石径寻诗坐,刚散竹间衙鼓。
吟更苦。
任侍史青童,窃笑官何故。
图中如遇。
听闽峤东西,鳌江上下,争唱使君句。
汤与竹。武进人也。从大人纬堂公(大奎)。官游闽之凤山。乾隆丙午。台匪林爽文之难。父死于忠。子死于孝。名赫一时。与竹时年仅三十三。自幼嗜诗。手自定稿者。遂燬于兵。今此弃稿。皆其所弃。而夫人杨氏汇之而仅存小笥中。以授哲嗣雨生巡抚(贻汾)者。其诗反以弃而存。故曰弃稿也。夫人亦工诗。适与竹相唱和为诗甚多。自与竹殉父。悉焚旧稿。不复为诗。后居杨州琼花观。所戴玉钗忽中断。钗即夫人未出閤时。尊甫所赐也。遂不禁其感于心而形诸声。有二绝句。雨生附刻于弃稿之左。又徵画断钗图于汪兰夫人。皆雨生之孝心也。海内诸公。为雨生题卷后至。余亦有题。
卞忠贞后一门节,殉国忘家日月悬。
纵欲弃诗诗不弃,睢阳闻笛与同传(张睢阳诗传后者。但闻笛一诗云。)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