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苏淑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序曰。阴阳和而万物得。君臣合而九功叙。内竭忠力。外修班制。匡戴藩辅。勤劳王家。安危注意。终始尊任。明德大烈。为信臣龟龙者。其惟太保冯翊王乎。太保讳震。字遐闻。本冯翊人。后徙家于梓潼。曾祖丰。皇剑州司马。大父和本。双流县尉。赠遂州刺史。仍代贞晦。以至皇考审纲。天爵内充。聘问不屈。盖君平湛冥之遗烈也。四追命至尚书左仆射。公少有风节。忠厚闳大。学涉古今之变。器包王佐之略。三命官至合州刺史。严黄门武时领方任。寘诸牙门。副军攘寇。威望大著。又三徙至太常卿。秩银青光禄大夫。黄门既没。公亦居息。常以智免。不为利疚。李仆射叔明之至也。以前后功劳上闻。起家拜渝州刺史。公曰。李公中外之姻也。今兹推达。无乃诱于私乎。义无所苟。移疾罢去。是岁迁凤州刺史。充本道节度副使。摄侍御史。先是兵火未戢。州壤萧然。庸亡毙踣。数闾无几。公乃剪其荆棘。吊其伤痍。毁家以佐军。约已以裕人。精力不懈。视之如子。未周月而四郊襁负。感甚以泣曰。严公之仁。父母不若也。寻丁内忧。诏复厥职。充兴凤两州都团练使。血涕拜章。三上不允。就加殿中侍御史。至于御史中丞。爵冯翊郡公。进封郧国。阶极仪同。赏亦推恩。居部十四年。考课为天下最。教训尽其物宜。编人有以质俚之词。摅其肝膈。刻岩石而颂公者。虽古之善颂。不能加焉。建中三年。陟报政之尤。修连帅之职。拜梁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后二岁。皇帝以避狄之乱。狩于是邦。加户部尚书冯翊郡王。公以汉中形束壤制。迩于京师。陈谟主断。咫尺三接。清跸既驻。皇心乃夷。大僚法从。储峙肃给。事不乏于上。人不劳于下。于是师期四合。士气百倍。神武阴骘。诸侯鼓行。丹水即戎。乃申恢复之略。涂山执玉。克备声明之礼。夏六月。诏梁州为兴元府。公为尹。迁尚书左仆射。真食二百室。其于先事备戎。赢粮积甲。北达于骆谷。成功翼从。除道执靮。西至于散关。属车以安。重险斯济。明智一德。合于宸衷。仍岁来朝。命赐备厚。温室宴见。圜丘侍祠。事业焯于功令。形容绘于麟阁。时所难能。而公沛然。常以同谷阴平。备边要害。乃建堡垒。新廪庾。禦寇有金汤之固焉。积粟有水火之饶焉。出舆师以会汉南之讨。而人不知役。操量鼓以济中都之歉。而敏必有程。尽虑以干王事。多方以佐百姓。而又精于鉴裁。敏于推择。能树善于幕庭。终翰飞于公朝。率由慰荐。而后光大。至于为宗工近臣贤大夫良二千石者。列于中外。书曰慎乃僚。又曰俊人用章。惟公有焉。贞元十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崇德报功。于是乎在。纯诚积恋。亟请朝谒。上以一方戎重。优诏止之。十六年六月癸巳。感疾薨于理所。春秋七十六。追赠太保。废朝三日。吊祠法赙。率有加数。乃有兵符命书。授公从祖弟代之。才既得于官下。恩实彰于身后。及輤车之至也。又诏有司备礼册命。以其年十月丁酉。葬于长安县居安乡之某原。前夫人武功郡夫人苏氏。剑州长史束之之女。继夫人沂国夫人王氏。试左千牛卫长史舟之女咸具柔德。以宜家道。长子悈。河中府士曹参军。次子协。殿中侍御史剑南西川节度推官。嗣子公弼。以文学克家。仕至国子监主簿。以似续疏土。封会稽县男。幼子公贶。亦以修词为州党所荐。祗服义方。绰绰有裕。哀敬诚信之礼备焉。初公从父兄侁。以含章好义。历中执法。剖符卢山。同气曰坚曰霁曰霔。皆卿才也。坚为盛山咸安二郡守。霁以殿中侍御史介于岷峨。霔四为尚书郎。犹子雅。皆用文雅筮仕。有名于时。信乎致义贻训。知人之全也。弼以德舆职忝司言。知大臣之功行。捧持官簿。哀托铭篆。是用论次。藏诸九原。铭曰。
宪宪冯翊,平康正直。
柔嘉强毅,允是三德。
端诚启迪,有大勋力。
河池理平,物遂其生。
汉中经武,人悦是举。
智能捍患,忠以卫主。
谋猷既臧,翼戴以恭。
黄道捧日,卿云从龙。
梁山斯峻,硕德斯镇。
雕戈金铉,戎辂相印。
时惟元老,克叶昌运。
方壮其猷,天胡不憖。
涂刍即远,金石传信。
作铭元堂,永识休问。
夫人赞皇县君李氏。赵郡高邑人也。六代祖素立。安南都护。五代祖休烈。赵州刺史。高祖讳至远。天官侍郎。曾祖畬。国子司业。祖讳承。工部尚书湖南观察使。考讳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赠户部尚书。夫人讳娥。相国长女也。适河东裴君克谅。今为海州刺史。一子曰鐬。左卫骑曹参军。一女适陇西李遂。遂为寿州录事参军。由此而上。得于国史家牒云。夫人为相门女。邦君妻。不以华贵骄人。能用恭俭克巳。抚下若子。敬夫如宾。衣食之馀。傍给五服亲族之饥寒者。又有馀。散沾先代仆使之老病者。又有馀。分施佛寺僧徒之不足者。浣衣菲食。服勤礼法。礼法之外。讽释典。持真言。栖心空门。等观生死。故治家之日。欣然自适。捐馆之夕。怡然如归。宝历三年三月一日。疾终于海州官第。其岁十一月十四日。归祔于某所先茔。年五十有四。夫人之从裴君也。历官九任。凡三十一年。族睦家肥。辅佐之力也。由此而上。得于裴君状云。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噫。李氏之世德世禄。有所从来。矧相国端方廉雅。孝友忠肃。自从事彭城。登庸宰府。不以夷险而迁其道。宜乎居极位享名贤也。夫人敬恭勤俭。柔顺慈惠。自女于室妇于家。不以初终而怠其行。宜乎启封邑光德门也。裴君修文达政。洁巳爱人。自佐邑从军。连牧二郡。不以寒暑而易其心。宜乎荷百禄号良二千石也。呜呼。非此父不生此女。非是夫不称是妻。斯所谓类以相从。合而具美者也。论撰表志。其可阙乎。铭曰。
高邑之祥,降于李氏。
相门之庆,钟于女子。
女子有行,归我裴君。
君亦良士,宜贤夫人。
夫人虽殁,风躅具存。
勒铭泉户,作范闺门。
朔风猎猎搜离思,千山木叶飞东西,山声互答轰鼓鼙。
日影倒乱摩旌旗,琼山太守行赤帷,父老出饯相扶携。
把袂惜别车去迟,仙都散吏挈榼随,洗盏酌酒歌别离。
别离之歌歌声希,儿女子态不愿为,圣皇择守先南陲。
朱崖况复环生黎,黎山插天海四围,黎人出没如鬼魑。
凶鲸(殿本作黥)蚋集不可(殿本作受)羁,无异生缚虎与罴,乃令错处海一涯。
一日万变藏几微,赵张缩手龚黄痴,良二千石非公谁。
公行南方易如归,公举南事易如携,向来盐筴一局棋。
白黑纷乱杨朱岐,公能辨晰是与非,袖有长疏天下知。
口不可惜人可悲,鬼魑虎罴日夜伺,此时此事分安危。
想公再拜辞玉墀,睿意恳恻亦在兹,九重寄公万里师。
纷纷狱讼不足治,从驲遽听东南驰,定知召节封金泥。
不然盐筴更畴咨,服岭以南公一夔。
与公离别歌此词,愧不以颂而以规。
至曜元非病覆盆,区区综核秪劳烦。
田间可使无愁叹,不识朝中赵盖冤(宣帝诏曰。与我共理。使田里无愁叹之声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日月普照。岂以不照覆盆之里为病哉。区区役明于小。则必暗于大者矣。曾谓综核为明。欲使田里无愁叹。而反不省于赵光汉,盖宽饶之冤乎。)
① 隆庆己巳太原丈夫化为女子歌以识之
太原有男子,壮烈世所无。
身长九尺馀,白晰好眉须。
自负良家子,募作材官徒。
腰中辘轳剑,横击当路衢。
并州恶少年,见之伏且趋。
一朝览青镜,侘傺空堂隅。
三日不出户,忽然见彼姝。
绰绰夫容颜,盈盈玉雪肤。
蛾眉娟且长,高髻堕马梳。
脱我金锁甲,系我绣罗襦。
挂我白貂帽,珥我明月珠。
委心怀嬿婉,不惜健儿躯。
昔为云中鹄,今为水上凫。
昔者一何厉,常关十石弧。
今者何柔曼,巧笑倾城都。
仰视浮云驰,变化不须臾。
茫茫窥元运,玄黄无乃渝。
世人但云好,不必称丈夫。
尚书省奏。豫州刺史臣某申省。臣所部颖川太守黄霸。长于治民。抚辑一方。治行为天下最。臣等窃念颖川距河之南。介于陈郑汝蔡之间。地大众夥。实股肱郡也。土多强宗。古称难治。自霸为政以来。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蝗不入境。昭受神报。臣等谨读圣诏曰。共我理。其惟良二千石。今按良二千石。无踰于霸。宜有宠命。以旌异绩。制曰可云云。臣适执笔隶尚书。谨演制意而述其事。以彰皇汉之美。其辞曰。
粤若唐尧之昭治也,始画九州,经理天下。
咸建岳牧,大敷教化。
犹虑黜陟之难明,益严考绩之课。
是以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车服以庸,寔示劝奖。
惟皇汉之受命,承累世之熙洽。
遵古制而条密,政养民而泽浃。
州辖郡县,郡司民牧。
孝廉茂材,由此推毂。
文翁蜚声于西蜀,汲黯著绩于东郡。
纡玺褒之荐至,宠不啻于华衮。
皇穆穆而当天,尤刻意于综核。
有臣黄霸,良二千石
剖符往釐于颍之滨,字惠如母。
发摘如神,风被雨露。
百里皆春,民歌于道,声闻于天。
颍水浊兮,我侯未迁。
颍水清兮,我侯来宣。
侯多受祉,天子万年。
皇嘉乃绩,何锡予之。
考舆服于周官,申令典于汉仪。
有器于此,舆人攻之。
取象乾坤,以表等威。
簟笰斯皇,命服是宜。
在昔武皇,以迎申公。
今焉辍此,以显尔庸。
惟尔颖川,在前政厖。
自尔之来,先慎教条。
锄厥■䅎,以养嘉苗。
街亭鼓卧,墟落獶眠。
条桑涤场,童呱女娟。
纾我东顾,惟汝其贤。
大邑身之所庇,我有锦而尔制。
民乃惟邦之本,尔则优于柔惠。
河之所润,京师蒙福。
命德之器,靡尔谁属。
我有华轩,约軧错衡。
隼旟翩翩,和銮锵锵。
君子得舆,万民瞻望。
式彰尔德,匪直观美。
尔德伊何,长民是懿。
进律施赏,于汝匪侈。
至可领也,以称朕意。
于戏,对扬休命,益昭德馨。
无长虚伪,实符于名。
道我皇汉之治,与唐帝而并明。
朕方虚席,庶绩其凝。
天子有命,臣敢不承。
惟明天子,赏不僭忒。
稽首拜嘉,彰我帝德。
宣帝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汉家制度本如衲,病已民间初整趿。
独携申子君臣篇,漫侈当年王伯杂。
自从骖乘销背芒,肯令副封糊禁阁。
繇其上下慎枢机,能使苍黔安里阖。
民忘叹息愁恨心,吏以增秩赐金答。
名十一臣麟阁图,良二千石熊幡匝。
充国金城日共屯,单于款塞时相遝。
励精之效果何如,亦缘时会中边合。
未闻德教倚深纯,所恃刑名驱冗阘。
诗书之律那可为,周召何人颇堪唈。
俗儒俗吏登全差,虚实虚名总嚼蜡。
乱我家子虽用儒,恭显相承久踞榻。
明帝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宣帝枢机周密,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明帝法令分明,幽枉必达,号居前代之先。俱有汉哲主哉!曾孙兴于闾阎,知民事艰难。而东海公年十二,乃知吏牍隐情,尤荦荦矣!其终始如一者,任吏则选茂异,考功能。太守,吏民之本,良二千石,与我共此也。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可非其人乎?重儒则立博士,置更老。诏诸儒于渠阁,讲经异同,称制临决者,西京之盛制也;圜冠带于桥门,执经问难,自为辨说者,东都之巨观也。至于小侯入南宫,羽士通章句,匈奴遣子入学,盛于梁丘《易》、夏侯《书》、谷梁《春秋》矣。乃若俗吏多虚名,徒增胶东相之秩;文吏习欺谩,卒善东海相之言。察察之主,视夫综核名实者,为何如乎?或谓明帝以隐发为明,大臣被诋,近臣见曳,考其疾言起撞,仅一药郎,而谏争封诏,屡容钟离仆射,视夫赵盖韩杨,俱以廉劲。案诛灭者,又何如乎?杂伯贻谟,终基乱家之子;永平继武,犹得长者之儿。曰中,曰显,东西之衰盛,或可微见云。
甘露徵儒首石渠,圜桥复听五经师。
图形麟阁谁方美,纪绩云台曷避私。
款塞单于安足异,受经奴子岂非奇。
宣帝自宣终杂霸,明帝之明那可訾。
数封屡见钟离意,虚誉何劳謟子嗤。
永平建武真堂搆,东汉炎炎又一时。
罗浮多年无主人,惠阳太守今如神。
公与卧治同清静,风流文采俱仙真。
左江右湖日挂笏,讼堂无事官长贫。
王祥声名起别驾,良二千石犹逡巡。
股肱之郡贵公等,朱轓不日閒行春。
芙蓉四百且登陟,葛洪鲍靓招为邻。
对酒歌慨慷,自我属有生,共得睹太平。
皇帝陛下惟乐康,宫府治丞相无私,人诸谏官,弹射奸慝咸有直声。
自中丞刺史良二千石,各各有廉名。
日南交趾皆我郡县,蛮夷君长以时稽首殿庭。
属国具为令,文笥生翠来王京。
幸太学三老而五更。
遂赐民爵一级,存问长老,遣都吏循行。
大酺十日除宫刑,美人曼寿百室丰盈。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