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柳瑊

共 4 首
昭陵不望春宫深,无漏寺址劬劳心。
西院浮图三藏建,高门四十何阴阴。
有足未踏曲江陌,万户千门翠涛辟。
晓尘南市一襟黄,古帖西风数行白。
七卷以前纸墨残,四级以上装潢完。
大名柳瑊漕使辑,庚子十月宣和刊。
且言题名本故事,宋在太平兴国寺。
魁元考證自有详,隶楷流传可无次。
壁间梁上迹未磨,进士颇少游观多。
原头采兰上巳近,篱边把菊重阳过。
开成称载能无误,一字贞元自成据。
汉国山河句转伤,严维弟子诗何处
从驾李峤最得名,校书尤重颜真卿。
同登独上皆堪志,一到重来太有情。
当时嘉话缘张莒,成例遂沼国史补。
紫藤花下臣侍香,皇子陂前客逃暑。
蜃灰剥落保贞珉,旅馆閒开翠墨新。
一编胜读城南记,千古常留渭北春。
人间得失槐黄几,杏子成阴又秋矣。
莫问探花十五坊,空怜过夏三千里。
⑴ 帖中李岵一行称「开成元载三月三日」,崔系一行称「贞四八月二日」,裴锋镒一行称「贞廿一六月十四日」。诗惟荆叔「汉国山河在」一绝,而章八元诗不见。
宣和旧墨黟云蒸,豁眼快与神飞腾。
恍见慈恩曲江宴,濡豪几辈挥缣缯。
无漏寺址永徽塔,北枕三殿南五陵。
岑参薛据杜老共,秦山破碎青崚嶒。
想初得句最高顶,目纵千里如飞鹰。
杜老题字不可见,闻在四卷跋可凭
鲁公之题孰先后,惜未此卷同钞誊。
柳伯和摹极刬剔,王隐士早披榛艿。
廉卿序拟晋唐褚,二李手压官私幐。
会昌一品平泉客,何苦士类区淄渑。
向来留题一扫迹,后身似是涂塔僧。
李牛党论吾弗辨,玉溪正及诸郎朋。
少年齐肩前进士,青袍白足筵閒承
后十六年禁职笔,却感前记怆不胜
何如三董与二郑,五客来缅梯三层。
西北梁间鲁公札,校书岁月谁考徵
感旧怀贤抚时事,神龙宴并开元称。
杏园花发烂蕊榜,打毬阁子开月灯。
孟郊卢仝亦诗客,迹以人重珍逾增。
柳家斯集意有在,后来观者宜兢兢。
不独流传江左体,隶肥楷瘦芒生棱。
一代人才在国史,勿虚饼餤誇红绫。
游人题字亦非偶,山河眺览嗟废兴。
此塔西南石重立,有唐书学馀精能。
褚公序记宛啄磔,奘师结构基救陾。
回环千秋递赞诵,矧此两卷关劝惩。
卅七叶装记馀纸,悬磬室楷如细蝇。
径须重镌更加羃,他时墨妙追服膺。
我依陈思写序跋,敢貌屋漏交古藤。
或希长沙醉草尾,姜牙柳脚攀同登。
⑴ 尝见涿鹿冯文敏手跋云:「杜甫、颜真卿题字在柳摹雁塔第四卷。」
⑵ 侍御史令狐绪、右拾遗令狐绹、前进士蔡京、前进士令狐纬、前进士李商隐,大和九年四月一日。蔡京即同在天平坐中者。
⑶ 「后十六年,与缄绚同登,忽见前题,黯然悽怆。时方忝职禁□,大中四年二月廿三日。」
⑷ 五人:郑知章、董季之、董居中、董从直、郑武,元和十年□月十七日同登。更上从此第三层,西北梁上见颜鲁公任校书时手札题名。
⑸ 秘省校书郎孟简、进士孟郊、进士崔元亮、进士崔寅亮、进士崔纯亮,贞元九年正月五日。李存诚、李存范、卢同,元和九年十一月题。
五十有四秋,金飙排雁影。
去日谁与援,露鹤晴皋警。
依然鸳鹭行,比翼霜毛整。
威凤扬其音,归昌律调鼎。
后先三节钺,肩切金华省。
尚书对台垣,北斗茫耿耿。
我忝卿班末,来陪瀹午茗。
回忆丱角初,承筐共餤饼。
吾师奎堂句,眉月挂檐冷。
愧溯外秋闱,步追歌和郢
鲤也诗礼荣,韦平继枢秉(石庵阁老在坐。)
旧梦二斜街,虎坊桥巷并(谓晓岚寓斋也。)
何减小欧阳,坡诗怀泛颍。
柳瑊摹昔题,摭言述造请。
一幅成画图,绿茁孙枝颖(石君孙涂适奉钦赐举人之命。)
⑴ 癸卯京兆试,与石庵诵文正公丁卯闱中诗语。
⑵ 丁卯秋,文正师邸第去石君寓斋最近。
① 「左拾遗裴休、大理评事柳乘,乡贡进士柳槃,大和四年十月十二日同登。」
唐题光化记摭言,抚本始宋宣和刊。
大名柳瑊勒为卷,石又散佚拓罕传。
今之存者宋后迹,游人登眺相追攀。
竞唾会昌一品老,前题那继杜与颜。
杜题虽闻卷第四,然否高薛岑差肩。
颜题记官校书岁,三层西北梯梁间。
皆柳重模非旧石,俨觌紫陌新郎班。
慈恩寺壁石何幸,姓名置此非等閒。
书家烜赫褚圣教,屹然隶楷双扉关。
倏经二百六十载,醉僧大草借此镌。
旧题三行罕问者,拾遗裴休柳乘槃。
是乃当时曲江宴,宴罢濡墨之旧观。
尔日平泉未作相,尚在牛李党事前。
济源裴君亦净侣,二柳傥结无漏禅。
圭峰碑约柳篆额,元和脚孰家鸡联。
乡贡进士只此一,抵得诸佛名经千。
柳模不传独传此,楮楷素草光中天。
素草纷纷共诠释,矧此妙楷丰神翩。
大和四年十月日,岂惟笔谏珍诚悬。
元祐篆题补刻耳,素师遑敢居卷端。
万古科名艳石墨,几人得并缯素看。
窃喜苏斋剔碑手,诗在重宴琼林还。
⑴ 大和四年庚戌至元祐三年戊辰,二百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