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绍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刘绍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绍,江西崇仁县人,进士出身。
永乐二年(1404年),登进士。
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顾觊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全宋文·卷四十二
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
初为郡主簿,谢晦为荆州,以为南蛮功曹,仍为晦卫军参军,历王弘扬州主簿、卫军参军、盐官令、衡阳王义季右军主簿、尚书都官郎、护军司马,东迁山阴令,迁扬州治中从事史、广陵王诞庐陵王绍北中郎左司马、扬州别驾从事史、尚书吏部郎。
孝武即位,迁御史中丞,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行会稽郡事,寻征为右卫将军,领本邑中正,出为湘州刺史,征守度支尚书,领本州中正,转吏部尚书,加左军将军。
出为吴郡太守,复为吏部尚书,加给事中,未拜,还为吴郡太守。
前废帝即位,进光禄大夫。
明帝即位,复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加散骑常侍,寻复为湘州刺史。
泰始三年卒,年七十六,赠镇军将军,谥曰简子。
袁洵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
宋文帝元嘉中,江州刺史庐陵王刘绍年少未亲政,洵为王府长史兼寻阳太守,行府州事。
太子刘劭杀文帝,洵随竟陵王刘诞平乱,不久卒。
追赠征虏将军。
刘敬先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庐陵恭王刘敬先(?
-465年),本名敬秀,刘宋庐陵昭王刘绍养子,南平王刘铄第三子。
沈邵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49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道辉。沈林子子。涉猎文史,为驸马都尉。文帝时,初拜强弩将军,出为钟离太守,有惠政,远近投集。入为通直郎,前后密陈政要,帝皆纳用,深相宠待。后为安成相,慰恤孤老,劝课农桑,以宽和恩信,为南土所怀。
全宋文·卷四十一
劭字道辉,吴兴武康人,辅国将军林子子,袭爵汉寿县伯,历驸马都尉奉朝请。
元嘉初拜疆弩将军,出为钟离太守,迁衡阳王义季右军中兵参军。
又为始兴王浚后军中兵参军,入为通直郎兼侍中,历彭城王义康大将军中兵参军。
加宁朔将军,改庐陵王绍南中郎参军,为义康安成相。
元嘉二十六年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458 【介绍】: 南朝宋庐江灊人,字仲弘。何尚之子。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文帝元嘉中,位太子中庶子。后迁南东海太守。太子劭杀文帝自立,以偃为侍中,掌诏诰。孝武帝时,转吏部尚书。好谈玄,注《庄子·逍遥篇》。谥靖。
全宋文·卷二十八
偃字仲弘,尚之子,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除中军参军临川王义庆平西府主簿。
出为丹阳丞,除庐陵王友、太子中舍人、中书郎、太子中庶子、行义阳王昶义阳国事,迁始兴王浚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元凶弑立,以为侍中,掌诏诰。
孝武即位,除大司马长史,迁侍中,领太子中庶子,改领骁骑将军,转吏部尚书。
大明二年卒,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曰靖子,有集十九卷。
刘德嗣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庐陵王刘德嗣(?
-474年),彭城郡萧县人,南朝宋桂阳王刘休范第二子,庐陵昭王刘绍继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东海人。与谢灵运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为灵运四友之一。
全宋文·卷四十
长瑜,东海人,为临川王义庆王国侍郎,历平西记室参军,除曾城令。
庐陵王绍镇寻阳,请为南中郎行参军,掌书记。
行至板桥,遇暴风溺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46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希逸。谢弘微子。七岁能文,及长,美容仪,宋文帝赞为“蓝田生玉”。初为诸王属官,曾制木地图,可分可合。宋孝武帝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曾上表反对以门第选才。前废帝时,以为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宪。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全宋文·卷三十四
庄字希逸,灵运从子,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王绍南中郎咨议参军。
又转随王诞后军咨议,并领记室,除太子中庶子。
元凶弑立,转司徒左长史。
孝武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拜吏部尚书,免。
大明初起为都官尚书,补选职,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改领游击将军。
又领本州大中正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加冠军将军,改为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
又为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坐事免。
新安王子鸾板为长史,随府转抚军长史临淮太守。
前废帝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明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领寻阳王师,转中书令,寻加金,紫光禄大夫,泰始二年卒,谥曰宪子,有集十九卷。
释僧辩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僧辩。
姓吴。
建康人。
出家止安乐寺。
少好读经。
受业于迁畅二师。
初虽祖述其风。
晚更措意斟酌。
哀婉折衷独步齐初。
尝在新亭刘绍宅斋。
辩初夜读经始得一契。
忽有群鹤下集阶前。
及辩度卷一时飞去。
由是声振天下远近知名。
后来学者莫不宗事。
永明七年二月十九日司徒竟陵文宣王。
梦于佛前咏维摩一契。
同声发而觉。
即起至佛堂中。
还如梦中法。
更咏古维摩一契。
便觉韵声流好著工恒日。
明旦即集京师善声沙门龙光普智新安道兴多宝慧忍天保超胜及僧辩等。
集第作声。
辩传古维摩一契瑞应七言偈一契。
最是命家之作。
后人时有传者。
并讹漏失其大体。
辩以齐永明十一年卒。
中兴有释僧恭。
当时与辩齐名。
后遂退道。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