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407—466 【介绍】: 南朝宋豫章南昌人,字元琰,或作元琬。初为州西曹主簿,擢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晋安王刘子勋镇军长史。宋前废帝被杀,子勋起兵寻阳,琬与陶亮等缮治器甲,征兵四方,奉子勋即位。宋明帝遣将南讨,琬战败,欲谋斩子勋以谢罪,为张悦诱斩。
人物简介
【生卒】:409—462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思明,少好玄理,善为文章。初为江夏王东阁祭酒,后除尚书殿中郎。文帝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杀父自立,受任中书侍郎。后忤劭意,投奔武陵王刘骏(孝武帝)。孝武帝大明三年,迁会稽抚军长史,治狱称平。入为侍中。屡陈民间疾苦,忤旨。五年,出为广陵太守。后坐事免官禁锢,赐死。全宋文·卷四十五
怀文字思明,吴兴武康人,晋光禄勋寂孙。元嘉中,州辟从事,转西曹江夏王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参军、东阁祭酒、尚书殿中郎,随王诞后军主簿,领义成太守。入为通直郎治书侍御史。元凶弑立,以为中书侍郎,间行出奔。竟陵王诞以为卫军记室参军、新兴太守、随府转骠骑录事参军、淮南太守,孝建初转扬州治中从事史,迁别驾从事史。大明中迁尚书吏部郎,出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入为侍中。又出为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免,寻赐死。有集十六卷。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十【生卒】:410—469 【介绍】: 南朝宋河东汾阴人,字休达。世为强族,少以勇闻。仕北魏为雍、秦二州都统。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率众南归降宋,求北还构扇河、陕。后从武陵王刘骏为将,为北弘农太守。元嘉末刘骏讨平刘劭,安都为前驱,以功封南乡县男。及骏即帝位,为左军将军。斩鲁爽,讨臧质,平刘义宣之叛,累官徐州刺史。明帝即位,安都举兵拥晋安王子勋为帝。明帝遣萧道成、张永等讨伐,安都兵败,北走降魏。魏授徐州刺史,卒赠河东王。
安都,河东汾阴人,初为魏雍秦二州都统,元嘉二十一年归国。孝武镇襄阳,板为扬武将军北弘农太守,随王诞板为建武将军,行后军参军,寻除始兴王浚征北参军。孝武举义,以为参军,加宁朔将军,及即位,除右军将军,封南乡县男,免。孝建初复除左军将军,迁辅国将军竟陵内史,以斩鲁爽功进爵为侯,转太子左卫率。大明中改封武昌县侯,加散骑常侍,又加征虏将军。前废帝即位,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出为前将军兖州刺史,徙平北将军徐州刺史。明帝即位,进号安北将军。不受,举兵同晋安王子勋。子勋平,奉书归款,寻复降魏,魏以为徐州刺史河东公,召还桑乾,死于魏。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十九【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琰字敬珉,陈郡长平人。元嘉中,为江夏王义恭征北参军始兴王浚后军主簿,出为鄱阳晋熙太守,豫州治中从事史。孝武时,临海王子顼以为冠军录事参军,行吴兴郡事,复为豫州别驾,太宰户曹属、丹杨丞、尚书左丞少府、寻阳王子房冠军司马、行南豫州事。随府转右军司马。又徙巴陵王休若左军司马。永光初除黄门侍郎,出为山阳王休祐右车长史南梁郡太守。泰始初为建武将军豫州刺史,举兵应晋安王子勋。子勋以为辅国将军梁郡太守,加豫州,假节,后归国,为王景文镇南咨议参军兼少府。泰豫初除少府,加给事中,元徽初卒,有集七卷。(案,《隋志》作「太子中庶子」,与《本传》不同。)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十八【生卒】:416—466 【介绍】: 南朝宋会稽山阴人,字思远。孔琳之孙。初举扬州秀才,补主簿,历官本州大中正、御史中丞、司徒左长史。嗜酒,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宋废帝时加辅国将军,行会稽郡事。晋安王刘子勋与明帝争帝位,乃起兵助子勋,军败被杀。
觊字思远,琳之孙。初举扬州秀才,补主簿、长沙王义欣镇军功曹、衡阳王义季安西主簿、户曹参军,领南义阳太守,转署记室,固辞。召为通直郎、太子中舍人、建平王友、秘书丞、中书侍郎、随王诞安东咨议参军、领记室、黄门侍郎、建平王宏中军长史。复为黄门、临海太守。孝建中、为散骑常侍,领本州大中正。大明初改太子中庶子,领翊军校尉、御史中丞。出为寻阳王子房冠军长史,加宁朔将军,行淮南宣城二郡事。复除安陆王子绥冠军长史、江夏内史,随府转后军长史,征为右卫将军。未拜,徙司徒左长史。永光初迁侍中。未拜,除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出为寻阳王子房右军长史,加辅国将军,行会稽郡事。明帝初,与顾琛等发兵应晋安王子勋,败死。
人物简介
黄鹤楼志·人物篇【生卒】:约414—466 【介绍】: 名或作昭。南朝宋东海人,字明远。少有才情,文辞赡逸。献诗临川王刘义庆,义庆奇之,擢为国侍郎,迁秣陵令。宋孝武帝时为中书舍人。帝好为文章,自谓人莫及。照悟其旨,为文故多鄙言累句。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明帝泰始二年,子顼起兵应晋安王刘子勋反,兵败,照为乱兵所杀。长于乐府,尤善七言歌行,诗风俊逸遒丽。有《鲍参军集》。
鲍照(约414—466)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江苏涟水县北)人。历官太学博士、秣陵令、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故称鲍参军,有《鲍参军集》。孝武帝大明六年(462)七月,随刘子项赴任荆州途经黄鹄山下,作五言古《登黄鹄矶》,既感旅途之遥,又怀伤别之情,这是迄今所见的最早咏黄鹄矶的诗。全宋文·卷四十六
照字明远,本上党人,居东海,元嘉中,临川王义庆以为国侍郎,又为始兴王浚侍郎。孝武即位,除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除临海王子顼前军参军。泰始二年,子顼败,为乱兵所杀,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生卒】:419—475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德润。沈渊子侄。为人温恭,能为文章。少除武陵国侍郎。孝武帝时,任句容令,有治绩。还为卫尉丞。出为晋安王刘子勋前军行参军。明帝泰始元年邓琬等奉刘子勋起兵自立,以其为中书侍郎。及子勋败,下狱,获免。位终永兴令。
人物简介
【生卒】:420—46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章,或作国章。袁淑侄。初为豫州主簿,累迁晋陵太守、侍中。宋孝武帝欲废太子(前废帝),顗盛称其好学,遂不废。前废帝即位,以为吏部尚书。后宠衰出为雍州刺史。宋明帝立,顗起兵奉晋安王刘子勋,以抗明帝,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生卒】:421—46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希逸。谢弘微子。七岁能文,及长,美容仪,宋文帝赞为“蓝田生玉”。初为诸王属官,曾制木地图,可分可合。宋孝武帝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曾上表反对以门第选才。前废帝时,以为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宪。明人辑有《谢光禄集》。全宋文·卷三十四
庄字希逸,灵运从子,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王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又转随王诞后军咨议,并领记室,除太子中庶子。元凶弑立,转司徒左长史。孝武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拜吏部尚书,免。大明初起为都官尚书,补选职,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改领游击将军。又领本州大中正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加冠军将军,改为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又为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坐事免。新安王子鸾板为长史,随府转抚军长史临淮太守。前废帝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明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领寻阳王师,转中书令,寻加金,紫光禄大夫,泰始二年卒,谥曰宪子,有集十九卷。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十九【生卒】:423—471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本名慧开。萧思话子。与孝武帝连姻。初为秘书郎,袭封封阳县侯。为豫章内史,有贪暴之名。拜益州刺史,用刑严酷,蜀人怀怨,号称卧虎。明帝即位,晋安王萧子勋反,惠开应之。及子勋兵败被杀,明帝以蜀土险远,赦不问。寻除少府,加给事中。终以不得志,发病呕血卒。
惠开,思话子,初为秘书郎,转太子舍人、尚书水部郎、始兴王浚征北主簿、南徐州治中从事史,徙汝阴王友。又为南徐州别驾、中书侍郎、江夏王义恭大将军大司马从事中郎。孝建初自太子中庶子,转黄门侍郎。免,寻除中庶子。丁父艰,服阕,除司徒左长史。大明初,出为海陵王休茂北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襄阳太守,行雍州州府事,袭爵封阳县侯。还为新安王子鸾冠军长史,行吴郡事,迁豫章内史,入为尚书吏部郎。不拜,徙御史中丞,进侍中。母忧去职。起为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不行,改督益宁二州刺史。明帝即位,进号冠军将军,又进平西将军,改督为都督,寻除晋平王休祐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入为少府,加给事中。又除巴陵王休若征西长史、宁朔将军、南郡太守,未拜,有集七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