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欸
阴平 归 飞 微 杯 悲 非 扉 晖 催 灰 辉 吹 黑 碑 堆 危 隈 威 摧 霏 窥 追 挥 规 薇 卑 亏 炊 萆 推 麾 徽 闺 妃 巍 醅 瑰 圭 陂 锥 恢 菲 [芳菲]豗 龟 騑 隳 绯 椎 诙 煨 榱 偎 睢 馡 崔 翚 嘿 骓 刲 胚 撝 蝛 缞 袿 葳 剋 妫 袆 蜚 [与飞通]虺 柸 煇 鵻 虽 岿 逶 烓 盔 婓 溦 皈 荽 蓷 濉 摫 椑 [木名]悝 啡 衃 厜 倠 磓 餥 嗺 崴 騩 窐 噅 隹 邽 騛 椳 顝 慛 峗 鲑 鹎 裶 蜲 禈 [更多…] 阳平 回 为 [作为]违 垂 肥 梅 眉 谁 雷 随 围 嵬 湄 帷 闱 陪 贼 颓 媒 帏 陲 罍 维 蕤 魁 枚 培 洄 葵 夔 羸 楣 绥 逵 煤 韦 腓 椎 隤 箠 累 [系累]揆 暌 睽 奎 桅 唯 惟 嵋 锤 緌 佪 隋 槌 裴 倕 捶 莓 淝 壝 馗 [与逵同]隗 撝 禖 圩 棰 搥 甤 尵 脽 缧 霉 魋 戣 骙 礌 蠈 峞 脢 欙 玫 鋂 赔 潍 郿 囗 蔂 塺 鲗 沩 腄 頯 酶 黴 轠 毰 阫 犩 瓃 鮰 湋 擂 蛔 蜰 菙 蘈 攗 檑 鹛 锫 [更多…] |
漢語字典妫繁体或异体字:嬀媯 拼音:guī 韵部:支 嬀、媯 〈名〉
康熙字典嬀 説文解字嬀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虞舜凥嬀汭。因㠯爲氏。氏各舊本及集韵、類篇皆同。毛斧季剜改爲姓。非也。舜旣姚姓、則嬀爲舜後之氏可知。按依史記當云因以爲氏姓。尋姓氏之禮。姓統於上。氏別於下。鄭駁五經異義曰。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故世本之篇言姓則在上。言氏則在下也。此由姓而氏之說也。旣別爲氏、則謂之氏姓。故風俗通、潛夫論皆以氏姓名篇。諸書多言氏姓。氏姓之見於經者、春秋隱九年天王使南季來聘。穀梁傳曰。南、氏姓也。季字也。南爲逗。氏姓也三字爲句。此氏姓之明文也。史記陳杞世家。舜爲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嬀汭。其後因爲氏姓。姓嬀氏。五帝本紀曰。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帝禹爲夏后而別氏姓。姓姒氏。今史記奪一姓字此氏姓之例與陳世家同契爲商、姓子氏。棄爲周、姓姬氏。此皆氏姓之明文也。左傳曰。陳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賜之姓者、賜姓曰嬀也。叚令嬀不爲姓。何以不賜姓姚而賜姓嬀乎。凡言賜姓者、先儒以爲有德者則復賜之祖姓使紹其後。故后稷賜姓曰姬。四岳堯賜姓曰姜。董父舜賜姓曰董。秦大費賜姓曰嬴。皆子以祖姓也。其有賜姓而本非其祖姓者。如鄭氏駁異義云。炎帝姓姜、大暤之所賜也。黃帝姓姬、炎帝之所賜也。是炎帝、黃帝之先固自有姓。而炎帝、黃帝之姜姬實爲氏姓之刱始。夏之姓姒、商之姓子亦同。然則單云姓者、未嘗不爲氏姓。單云氏者、其後以爲姓。古則然矣。至於周則以三代以上之姓及氏姓爲昏姻不通之姓。而近本諸氏於官、氏於事、氏於王父字者、爲氏不爲姓。古今之不同也。舉舜凥嬀汭因爲氏姓以發其凡。凡訓詁家曰姓某氏者、皆於此起例。从女。姚之从女、以握登也。嬀之从女、以釐降二女也。爲聲。居爲切。古音在十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