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山西南行,未暮憩孤馆。 乘暇眺晚色,丛篁互疆畎。 太行翠屏列,淇水玉带展。 绿柳夹清渠,春城倚翠巘。 拥泉溉陇亩,下田变沃衍。 雪浪激飞轮,石硙如雷转。 河曲野径迷,云起暮山断。 细雨催人归,翛然忘近远。 惜君未同游,寄此聊代柬。 盈耳皆天籁,善鸣大而远。 吹万固闻庄,长啸亦惊阮。 寂处响亦怀,静守听或返。 记君领取时,清磬禅房晚。 齐生真倜傥,强秦不北面。 画策解诸纷,貔虎罢争战。 东海风洋洋,岂为千金羡。 仪衍大丈夫,得毋愧贫贱。 出岫云成峰,云峰岫难辨。 依稀听其间,似吠淮南犬。 丹枫四五枝,白石三两片。 秋日朗朝晖,晶荧含峭茜。 叠石为假山,威纡曲屏展。 一览戒无遗,如旒之蔽冕。 性是白鹤孤,形乃苍龙偃。 试问如择交,可能遗楚畹。 倪迂潇洒枝,自取性情验。 凤影将龙文,毋乃失华赡。 不必七弦攫,琴音流水弹。 传神非阿堵,师意试临看。 寻常云际看,入峪转不见。 一二洒天花(是日微雨梵典以雨雪皆为天花),迎客开生面。 泊舟危壁下,伸臂探滮涆。 获珠畀丈人,定将取石锻。 鼓胁草丛中,可闻不可见。 儿童瓮为城,乃复督之战。 一岁领子行,二岁视子远。 子意亦如之,非复相亲善(八解)。 落落疏松临断岸,涛声直与泉声乱。 却如叔夜宿华亭,夤缘传得广陵散。 岩龉之处路疑断,云栈忽架接两岸。 策驴控马致弗同,跋涉艰劳皆可按。 砚谱曾未别体撰⑴,范铜得此实创见。 显祖禾生说诞哉⑵,元章笔墨诚无间。 ⑴ 近著砚谱端歙诸石古瓦澄泥略备而独无铜砚 ⑵ 砚范铜为壶式形制朴雅墨渍深厚按北史齐显祖本纪始有禾生铜砚之文又李方叔帖称米元章铸生铜砚甚佳是砚虽无铭款而色泽古旧当是数百年前物也 昨岁花朝花灿烂,今年花朝花信慢。 晓来佳节正春中,忽见花幡缀别院。 瑶华琪树相鲜新,嫣红姹紫枝头绚。 坐令女夷增光辉,何须䌽剪陈家媛。 韶华透漏已如兹,高阁丁丁报银箭。 莫嗟畹圃少芳菲,会看纷纷乱如霰。 漾澨南入江,岂复西为汉。 朱轮坠桑榆,讵返东而旦。 四时均易逝,三春更难绊。 九十忽云过,青韶亦已晏。 落英红贴波,轻棉白堆案。 关关南来莺,遥遥北去雁。 萋萋草茸砌,阴阴树隐岸。 怦然意靡宁,遑乐清閒宴。 繄我非伤春,所虑陇亩畔。 枯壤久待泽,终风日益扇。 播种惟兹时,过候饥将荐。 何辜兮吾民,凉德增腼面。 那无补苴策,济少而漏半。 披衣立宵宇,明星方烂烂。 繁虑赓长吟,聊用摅三叹。 烦暑羁赤宇,炎蒸薄广殿。 微风不荡暄,梅润花砖面。 晚蝉争噪树,景迹越妒扇。 盈虚固其理,消息转因见。 人多逭暑情,而我生馀恋。 刹刹彼所云,堂堂此如箭。 赤帝岂无意,想为催人饯。 金乌晃絮云,珠露湿兰坂。 籁爽拂轻舆,凌晨发上苑。 观禾兼玩山,玉泉喜不远。 秀色若相接,髻螺青宛宛。 清音(斋名)朝膳罢,庭对王臣蹇。 侍史进章奏,卫士传餐饭。 治理得少暇,聊复登层巘。 松风涧壑鸣,萝烟衣袖满。 结此林泉心,何必猿鹤伴。 间树瞻精蓝,缘崖憩云馆。 俯眺一舒怀,䆉稏幕町疃。 西成差可望,稍慰愁春旱。 敢曰予诚通,允矣天恩亶。 牛女岁一会,讵云隔天汉。 崦嵫虽下舂,扶桑复明旦。 人生赴壑蛇,去势谁能绊。 永惟王衍言,言笑忆晏晏。 更虑汉武事,空贻后人案。 双双梁上燕,队队滩头雁。 时或失乳巢,亦或别沙岸。 况曾赋抱裯,尝经陪曲宴。 忧农予悒郁,强慰予之畔。 频进徐妃箴,未怨班姬扇。 廿年如一日,谁料沉疴臶。 嘱我为君难,不作徒背面。 悼淑励不伤,亏盈月规半。 徘徊虚堂襟,小星三五烂。 有愧庄叟达,匪学陈王叹。 云生涧户封,江泻天门断。 壶中日月长,世外尘嚣判。 悬崖策杖人,寄兴在霄汉。 嶂叶绿交轩,岫雾白封殿。 隔岩望初地,金碧时隐见。 遥想佳荫下,春深鸟应啭。 何当半日閒,一饱伊蒲膳。 朝暮同云作,叆靅迷郊甸。 清晨望觚棱,玉华先集霰。 绥绥势渐添,漫漫远难辨。 点树作琼葩,羃瓦成银殿。 篆凝猊炉烟,漏数莲壶箭。 泼乳瀹绿牙,裁诗思白战。 卜岁盼麦田,遗蝗迹应遣。 祁寒念茅屋,冻鸱衣岂办。 忧喜每相萦,遑命兔园宴。 忆我前岁游田盘,岩关飒沓秋容淡。 峣峰面面佛头青,疏林叶叶汉子绀。 高入天风侵袂寒,坐不可久立犹暂。 孰谓山空无管弦,沸闻万籁鸣噫欠。 天成阁中小趺憩,徐无千里归凭瞰。 摩挲勒壁活即师,谛听隔岫支那梵。 烛照秋山萧寺图,满目金官看不厌。 招邀田畴友谷神,从知苍老乃真艳。 迩来六法何寥寥,貌工形似神弥黯。 吾于达也无间然,丰不觉繁俭不欠。 前称北苑后香光,艺林都被卿家占。 邓尉村前春已回,玉梅袅袅融粉汗。 一种天然林下风,讵作妖娆桃李面。 千载逋仙是知己,雪压冰摧夫岂怨。 霅溪一幅貌炎凉,寓意有在不言见。 嘉宴锡远人(翌日宴准噶尔夷使),翠䍐驻西苑。 光风柳外摇,春色壶中宛。 徙倚憩书屋,俯仰眄云巘。 池阳冰渐脆,墙阴雪初软。 嫩莎忽已萌,生稊未能绾。 孤琴何必抚,双鹤原堪款。 几馀此静讨,逸兴复不浅。 大哉造化功,妙矣韶华转。 唐家画马称将军,弟子入室惟韩干。 是道所重在传神,亦如三鬣开生面。 騕袅乘黄称妙手,驽骀奚足污笔砚。 霸常貌取照夜白,干亦有之非疑案。 权奇想见自师承,杜老画肉非相讪。 惜乎转语未留世,空拟金丹待久炼。 择师已不屑陈闳⑴,天闲矩矱多无万。 照夜白真照夜白,却似梨花开月殿。 温泉曾奉击毬场,骊山每侍临光宴。 当时欢乐已萧条,炯戒讵惟标梦幻。 披图矫矫见龙性,昂首似忆灵武战。 试看受勒不受鞍,妙偈已兼满与半。 介倪闉扼岂马能,每对骐驎怀木雁。 ⑴ 干入供奉令师陈闳辞曰内厩万马皆臣师也 元祀俨将临,迁坐凛明旦。 读卦玩金柅,抚时卜石燕。 岂惟例彻乐,早已敕减膳。 修省切衷独,愧以谕群彦。 骄阳烈中天,炎风荡广殿。 广殿清严所,尚不禁熇暵。 伤哉彼稚苗,待泽亟陇畔。 日暮未兴云,翘首益增叹。 前朝诣灵潭,吁祷冀微感。 细点随归辔,傍晚云容黮。 阵雨中夜零,所望犹觉欿。 曾未踰三日,沾霈盈沟坎。 兹来谢神贶,农事沿途览。 稚苗如助长,肥缘朝苒苒。 讵即希岁丰,乍可弭旱歉。 叨佑良已多,能格吾岂敢。 夜雨酿晨寒,曦轮隐峰半。 旋旋暖光吐,林樾增辉绚。 露重马蹄湿,峦回鸟道转。 旷谷捲千幕,野火腾馀爨。 气压不能升,结作白云片。 始穿云际出,忽据云上看。 乃知岚霭奇,总自人意幻。 揽辔立斯须,清吟纪所见。 瑶机锦綍岂岱石,底事开看荟蔚满。 乃知妙笔夺化工,清閟倪迂突范缓。 嘉彼云轩宛可居,便藉天池试供盥。 眠云更忆缶鸣句⑴,彼固非修此非短。 由来气味有相合,如响应声条依干。 ⑴ 卷内有高季迪题五言绝三首又徐贲眠云图亦有高题五言古歌 熙绩匪独能,亮工资群彦。 词林擅卓荦,封疆推老练。 简畀淮海区,奏成伫底奠。 保障财赋地,茧丝非所羡。 去岁吴淞灾,波臣势方扇。 每念幸活民,玉食不能咽。 赈济救燃眉,其何筹久宴。 安民首察吏,瘅恶亦彰善。 设诚物乃孚,逞明终必眩。 向闻齐郑麦为秋,民天攸系今诚见。 远町近陇绿意佳,夹道入观生慰羡。 所历燕南赵北郊,亦有麦畴相杂间。 菁葱较此总未逮,土俗民情各从便。 耳食书生谓误农,禹谟未读何深谴。 独惜未奉属车尘,应有后言从展转⑴。 既命驰驱戒羽林,骢马御史人更惮⑵。 凭舆历览喜复忧,迩来又苦狂风扇。 数月之期纵可待,一犁之雨早已盼。 灾馀赖此稍得济,所愿饼饵千家遍。 巡行要为验豳风,休助还常惭夏谚。 ⑴ 朕东巡之先雷鋐曾奏以銮辂经过恐误通省麦期伊盖不知该抚所谓发价以补不能种春麦之地者不过指经由道路及营盘左右而言岂有通省连塍接壤概行荒弃之理虽曾降旨晓谕之而路旁满目菁葱惜伊未经扈从不得一见或仍不无后言云 ⑵ 扈驾满汉科道朕近降旨谕令随时查察践踏麦苗者 㦄城周廓十二里,大明湖乃居其半。 平吞济泺众泉流,远带齐鲁诸郡县。 泛舟初入鹊华堤,烟水苍茫迷远岸。 鸢鱼上下各逍遥,花木周遭相(去声)明绚。 演漾绿蒲隐钓矶,缥缈白云临古观。 应接无暇有馀乐,水亭清雅陈笔砚。 便教乘兴一挥毫,苕华记予初所见。 山欲雄浑却忌粗,溪如空阔终邻浅。 得美去疵斯已佳,更惜二者难兼善。 于何见之见此图,引我会心良不远。 天水真透书画禅,自识溪山之仙馆。 崇冈屏背叠树森,飞流出峡千回转。 汇为大溪横其前,水阁临波资宴衎。 周遭缭垣曲且长,石坛昼静松阴满。 高楼突室各随宜,朱明无暑三冬暖。 彼高閒者四五人,鹿服荷巾致疏散。 商榷应非时务策,或则黄庭或内典。 世虑何曾系以颦,睟容惟觉笑而莞。 秦家源里有桑麻,汉代云中看鸡犬。 不识丹成九转时,虚皇可慕呼名选。 疏懒虱不除,了饮发任乱。 许由羡栖岩,子房轻佐汉。 逸躅托云霞,浮荣判冰炭。 徘徊顾日影,绝矣广陵散。 叔夜性既巧,子期亦佐锻。 探道论养生,往复相辨难。 巢许不达尧,辞遁心无惮。 三咏西迈赋,终始交情见。 行围驻水乡,水风送寒浅。 春服未可更,轻裘始称善。 登陆才两日,顿觉迎人暖。 风光融绿郊,日色暄黄伞。 阳和普敷芳,庸讵因地转。 冯夷欲矜奇,未免一筹展。 对时有会心,得句正凭辇。 为政择洪纤,丙吉乃问喘。 昨夜细雨霏,旋被风驱遣。 入夕吹万停,又报轻云展。 欹枕听灯窗,廉纤续复断。 无何风又作,不觉愁展转。 麦苗一律青,脉土滋坟衍。 不雨尽可待,底便忧怀缅。 而予亦有虑,今春渥泽亶。 膏澍沾益佳,绥丰岂谢腆。 设其稍愆期,良恐虚望满。 患失我尚然,因悟人岂免。 高秋结念属嵩洛,行跸经过谢登揽。 省方祠岳次第举,初冬未觉严寒犯。 滹沱回度入权城,道左精蓝一到点(到即不点点即不到为禅宗法印语)。 住空梵宇青莲开,出尘法相黄金范。 千年窣堵高切云,景概近远资葆检。 大茂峰姿在眼眦,四禅天乐鸣轩槛。 杜老慈恩资佛力,果然万虑消𢜩𢜩。 隋唐奚必究根源,往还已复成荏苒。 豫天赵土指顾间,尔许诗情寄閒淡。 阳山高抵穹窿半,拔地千仞参霄汉。 琳宫梵宇倚层椒,时有云气为光幻。 云昔赤松餐石脂,绝粒升仙侍香案。 我乃殷忧茅檐蔀屋民,惟恐一夫向隅不得加餐饭。 魏武子孙善画马,常与照夜开生面。 当时弟子亦多人,入其室者惟韩干。 石渠宝笈富唐迹,惜哉霸作曾无见。 照夜粉本想付韩,我向题词严月旦。 今来复得人马图,艺林法宝惊黄绢。 籋云夹镜骨权奇,凤耸龙颙神萃粲。 骅骝气扬技日进,画肉直可翻公案。 奚官绁缰𦂳结束,指挥如意亦豪彦。 北人使马南人船,各有其长矜独擅。 昨者钱塘试弄潮,此言信哉两奇观。 灵雨三月沾,望麦符农谚。 天恩庆以惧,遑敢恣游宴。 神湫来叩谢,愿言吾诚荐。 启曙出御园,菁葱被芳甸。 露气润无尘,和风拂人面。 花间蝶相逐,柳外莺自啭。 触目意弥惬,近远春耕遍。 有求致虔敬,无求忘缱绻。 俗见庶兹屏,惟日凛明旦。 绝峭忽亩平,牝洞依阳巘。 何年耆阇窟,中閟三车典。 空色难为方,喧寂信皆善。 大士坐如如,万劫法轮转。 随喜欣始遇,于斯会不浅。 夜雪忽已收,朝雾未云敛。 策马遵遥堤,永定全势览。 下口欲其畅,浑流利泛滥。 前者叹行墙,一线奚归坎。 无已筹下策,让地稍避险。 中处徙流移,向南听洳渐⑴。 今来阅尾闾,三岁惊荏苒。 舍陆命进舟,恬波春淰淰。 虽逊洪泽阔,微山已不减。 荡漾有馀地,巨浸乃澄澹。 慰兹忧即兹,积高车鉴俨。 补偏斯不无,永逸则岂敢。 ⑴ 乾隆十五年春阅永定河以下口宜略更移令其易于趋下且于流涸时浚中泓引河而流民占居河中淤地者亦劝导徙就堤外年来次第脩举下口益畅爰取道重阅倏已三载馀矣 稽夫拟古之作平原振其先声康乐扬其盛藻迨文通杂体上溯西京下迄刘宋名章杰搆略云备矣夫缘情之制各寄性灵将沿流以讨源亮殊途而异轨赏音者博综以示区分寄兴者拟议而成变化譬观乐风陈于列国尝鲭味致于五侯斯固大雅足尚谅非小技所嗤也比以西稔可期敕几多暇披荷风于水轩书史乐志研蕙露于清昼笔砚亲人遍和旧题𢘤仍前韵彼之托咏陈篇因摅厥抱予惟不参已意各肖其人至杂拟卅篇醴泉自无专作而离别一首枚叔本在悬揆因以属淹转用为殿 言念先将军,义勇羞閒宴。 徒因失贵臣,扼腕挥血霰。 送子当远行,努力酬称荐。 绸缪藉樽酒,应有重相见。 宁终各东西,伯劳及飞燕。 阊阖启黄图,涧瀍环赤县。 乐游古佳丽,曲水今闻见。 蜚云辟紫宫,象极崇丹殿。 既以导清和,亦云避霜霰。 倾聆悦浏泠,纵瞬赏蔚茜。 尧樽周三巡,舜乐叶九变。 惟应方镐饮,宁复数汾宴。 冠剑侍岳牧,圭璧集侯甸。 咸睹凤凰仪,屡奏卿云见。 扈陪引席珍,升降联蝉弁。 微臣凋朽质,猥蒙回顾眄。 云何答高厚,遂自忘疏贱。 饱德铭肺肝,献藻非琼瑱。 愿言歌九如,衷忱庶因荐。 委佩近彤庭,书绅依紫殿。 瓦鸳散日辉,渴乌传漏箭。 绿阴蔼禁林,已有新莺啭。 当阶红药芳,影翻视草案。 凤池盍仙朋,岂以樗材赞。 承明有直宿,寝门违视膳。 怦焉郁吾衷,贤劳何独见。 緤组非夙志,愿托凌风翰。 桐柏襟淮源,江汉带荆甸。 湘沅既已疏,衡巫于是奠。 楚望快平生,蠡测愧疏贱。 俯仰翰墨林,唱酬风月宴。 金樽亦有醇,玉几宁无荐。 中心别感伤,游赏非所恋。 汨罗沦灵均,永怀泪如霰。 永定古桑乾,荡漾延数县。 虽获一麦收,难免三伏漫。 制堤以束之,其初颇循岸。 无何淤渐高,泛溢乃频见。 下口凡屡更,扬沸岂长算。 今夏雨略多,盈壑致旁灌。 或云听其然,功倍于事半。 试看无堤初,何无冲决患。 近是究难从,哀哉彼饥荐。 策马别岩扉,憩跸留云馆。 秋晓气益清,露浓香越满。 初日上东岭,流光被西巘。 万状不可名,妙理神机衍。 何须较彼此,兴正复不浅。 去岁阖省丰,被水廿州县⑴。 其中尚偏灾,况非所经见。 而我意恻恻,如睹沟壑转。 迎銮来老幼,载道众无万。 饱暖多欣欣,忍彼向隅叹。 亟重加两月,其馀概赐半。 复虑仓储少,许以银兼散。 银不足谷价,则为增其算。 勤民不厌详,廿年一诚贯。 有司善施行,其令吾恩遍。 ⑴ 去岁东省邹县等十九州县卫秋禾偏灾济宁兰山郯城日照利津五属较重各按分数给赈谷贵者每石增直一钱至是复命加赈以两月一月为差 骤雨过河源,缃云一以敛。 秋蟾向圆际,囧囧清光澹。 时我当慰志,御湖聊游览。 金波叠绮縠,玉蕊霏菡萏。 舟徐棹不鸣,岸近萤犹点。 苏壁兴飘飘,谢楼寒晻晻。 酒醴设弗斟,笙歌俗可减。 恶旨彼宜钦,长夜吾岂敢。 练日巡江国,乘春发凤辇。 昨岁告武成,忆曾于斯馆。 岂知驰捷旌,诡计事后显⑴。 三军赖司命,一筹何莫展。 选将更整旅,问罪王师遣⑵。 伫待奏肤功,戡乱靖鄯善。 ⑴ 去岁以伊犁底定亲告纳孔林起銮时擒获阿睦尔撒之报适至阅数日乃知叛贼诳言以懈众志统军者不审其谬遂驰露布久之屡失机宜迄未擒贼因正军帅之罪云 ⑵ 去岁以阿睦尔撒纳未就获故怀观望如巴雅尔之类者旋复搆乱因更命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为定边将军以今春统索伦察哈尔等兵进讨诸逆 久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 僧绍小隐处,高节古今羡。 拔地百卅丈,峣峰凌碧汉。 众山皆在下,如翁视童丱。 画石及落星,历历皆可按。 图经昔膻芗,久矣系清恋。 兹来缘省方,乘暇游禅院。 苏民廑解泽,对佛愧止观。 咨尔肆觐牧,峻宇何须办。 关外夏雨少,山田早忧旱。 遣祈即沾泽,稍救嘉种晚。 谷中绿回苏,黄萎惟山坂。 迩来历历看,歉状嗟盈眼。 晚荞及秋菜,皆可济餐饭。 既苏复待滋,为之愁展转。 夜雨听枕上,声细意不满。 陵晨岩云重,作势续复断。 蓄极乃大霈,一洗馀威暵。 随处为祈年,讵止恣游衍。 富民信善言,发仓不宿善。 如伤本夙衷,岂待沟壑转。 高山切景仰,亹亹中心勉。 饮君致君乐,笾豆能无乱。 卜昼未卜夜,不过能救半。 传称兼仁义,阿好乃过赞。 之任示三端,要在手亲辨。 谁非入晦者,久乃愈明显。 治邺人不欺,文侯教实善。 敕子读诸书,纯驳似相间。 迪德在救失,固亦有所见。 手泽依然存,终焉竟亡汉。 屏后二大瓮,以置投文简。 满即焚之衢,相业普亦显。 固云慎无稽,得无失从善。 冰盘华浮瓜,贡砚弄素翰。 图书堪为邻,桂簬置对岸。 清风能延凉,快澍象注汉。 观耕良纾怀,义行慕让畔。 边省民风淳,是予亟嘉眷。 师旅所由经,能无劳郡县。 连岁免正供,给值酬输转。 遇灾仍赈恤,闾阎期惠遍。 即今纵武成,休养宁当缓(叶)。 预免循向例(去岁即预免今岁正供矣),初春颁涣汗。 惠心勿问吉,助阳实政见。 微雪落清晨,和阳闿绮宴。 入暮复浓阴,英英先集霰。 梦回己丙夜,欣报飞霙片。 展转少停眠,闻铺玉砌遍。 侵寻二寸馀,团攒势方绚。 重衾审何碍,隔窗似亲见。 继泽洵农祥,戒满凛天眷。 谷萦峰抱千百转,竹嫩松苍趣各单。 应接无暇总静供,今日之游兴不浅。 行行亦至雨香馆,下视一绿谁能辨。 一绿梢头乃见遥,昆明湖水当前展。 年来缀景颇致佳,是吾所愧非吾善。 峭风下岩云尽捲,四围晴雨霏㟞嵃。 是药文殊皆命采,更当何处天花冁。 声声色色本真空,吾亦因之万虑遣。 今杏仍昔园,三度曾驻辇。 乘阳行时令,爰复停云馆。 抚景验贞元,晰理穷幽显。 更无军务殷,喜有经书展。 回思此问夜,始筹王旅遣。 扫逆兼靖回⑴,天恩锡尽善。 ⑴ 丁丑驻此时虽伊犁已定而贼党巴雅尔等乘阿逆之窜观望煽动方命将士乘春进讨今厄鲁回部𢘤平为忆尔时行在旁午不禁喜惕倍增也 武家墩迤南,湖水已到岸。 皇考修高堰,卫民帑弗笇。 迤北岸离湖,筑土仍旧贯。 癸酉几致危,易砖筹禦捍。 其长千馀丈,运口将及半。 今来一再视,预防慎思患。 一律属运口,缓急庶几逭。 拮劬事下策,忸怩怀永奠。 肩舆陟层椒,磴道几千转。 众树芳尽歇,万松颜不变。 山凹时驻步,向暖息人倦。 数息亦造极,石洞冠古殿。 殿中坐大士,洞里天龙宴。 周旋向下视,满谷曦迎面。 冬日乃如春,广厦吾心缱。 浙中初阳台,胜迹宁独擅。 叠树扶苍岩,迸泉垂碧涧。 委宛藏佳处,结搆得禅院。 无一物不度,如来之本愿。 譬诸彼定水,有投斯必溅。 窗罗鹫岭峰,阶俯猴江沜。 强名般若台,般若是真幻。 嶒嵘背屏峰,浟湙面带涧。 精蓝搆其间,栖霞之别院。 七处徵惟心,六度满以愿。 天花散净芬,甘露垂法溅。 中峙般若台,津逮庐溪沜。 可同慧远脩,净土乃真幻。 旭影迟前阶,风炎避广殿。 遵例座弗迁⑴,祛辛食则变。 无逸敕几政,有吁觐俊彦。 卓午亦馀暇,披凉不知倦。 欹案展芸编,疏屏辞䌽扇。 夕舂云气浓,因之复生羡。 ⑴ 冬至祭例祈谷宫雩御斋馀祀皆即养心殿而斋 匡床双金猊,焕灿护兽炭。 氲氲檀芬烧,霭霭蕙篆散。 褰帷薰心源,对座净鼻观。 无然安清供,问政毖缔案。 说林珊树竟开花,河伯宴禹信荒诞。 南海更以妇人称,述异之说骋诡辨。 石崇所击或类真,惟其类真益形舛。 三四尺者六七株,非是天来非地产。 郕王籍王振家时,二十馀株入官辇。 审然此应在世间,不可谓同桑海变(叶)。 百岁升平天府藏,盈尺者弗一再见(叶)。 此非却珍知世无,石崇王振安从管。 咄哉千秋纪载家,颜腆耳食逞虚撰。 夏日宜园居,视朝便言返。 长河可进舟,廿里亦弗远。 溪墅河之滨,纡游兴聊遣。 晨凉树阴步,地静禽言啭(叶)。 真松阅今人,假山成古巘。 缅想命名时,先得吾心款。 讵云希东平,孰不应乐善。 我曾见赵霖六马传贞观,立石像人人拔箭。 数骑尝寇陷阵中,凛凛英风千载羡。 兹乃歌韩干,试马写明皇,疑是温泉初罢宴。 据鞍袖手颜微酡,两人夹持尚兢战。 呜呼开创何雄守何弱,宴安酖毒忽尔忘天眷。 渔阳鼙鼓来动地,难免蜀道崎岖拥款段。 画图所贵鉴戒存,瞿然抚古兴遐叹。 夏日昼长时若长,冬日昼短时若短。 八刻百廿分漏中,岂解迟速异轮转。 健行百里以为近,倦行十里以为远。 富者衣食不谋足,贫者朝夕计犹蹇。 少觉一岁似两岁,老觉光阴祗瞥眼。 智者无事事自理,愚者多虑虑犹舛。 先忧而忧忧乃无,后乐而乐乐方善。 徵角宫羽无能判,谓君子佩形乃羡。 玉取其温斧取断,酌剂刚柔中合撰。 出土千载土华绚,不知嬴秦何论汉。 刻画阅岁纹隐现,内府多年陈绨案。 朅尔摛词一为赞,义重德比非物玩,匹夫何罪鄙周谚。 镜中悬楼台,四围垒石岸。 如取石以归,支机拟天汉。 奚必资徐福,驾舟溟渤乱。 晏婴并食橘,见诮进诡辩。 瓜桃不削析,橘柚不剖剪。 人主赐食礼,其然出何典。 橘柚桃犹可,瓜皮厚奚遣。 又如晋陆绩,怀橘堕地宛。 跪答欲遗(去声)母,袁术誇器远。 小儿喜食物,其常固不免。 造次托诸孝,虽智非诚款。 二诈明岂难,何不先言显。 欲盖乃弥彰,尚有人称善。 初唐画马江都王,霸实私淑未谋面。 百馀年后称最工,传其法者蓝田干。 干之真迹既屡获,霸之笔惜未曾见⑴。 何来硉矹两羸马,宛胫而走睹一旦。 不藉鉴赏辨其真⑵,古香郁郁生陈绢。 皇驒(二马色)并卧如堵墙,力云惫矣神愈粲。 羁𩊚不受适其适,六印幸免奚官案。 原宪虽贫病则非,马援固老意犹彦。 霸盖自貌坎壈缠,神妙诚臻业独擅。 咄哉不能起老杜,歌以配之双绝观。 ⑴ 旧作韩干人马图歌有石渠宝笈富唐迹惜哉霸作曾无见之句 ⑵ 宣和画谱但载有赢马图之名而未详其尺幅是帧虽无识印按其笔法绢色知为霸之真迹无疑 再起蚕渐长(上声),桑叶可食半。 是时叶亦繁,陌头阴欲暗。 篝镫视女郎,昼长夜骎短。 三眠拟三耘,农桑功不乱。 束草置箔间,不长亦不短。 蚕足缘之上,肖翘力犹软。 喉明欲茧候,清和律已暖。 谁谓村舍中,苍山忽满眼。 石渠北苑弆数种,山口待渡惜未见。 近收龙宿郊民图,大家杰作观止叹。 此图初疑董所为,阅题乃识杨氏铉(叶)。 夏山浓翠宛如滴,野墅溪村时隐现。 伊谁伫立赋卬须,风人之致开生面。 雄劲秀拔无不合,苍古浑沦犹致羡(二句檃括图后刘鲁一跋语)。 因王得羊亦足珍,摛词遂与消清宴。 题榜题榜太极殿,佳书非羲宜在献。 谢傅欲之难直言,谩举陵云聊试看。 献之正色斥其非,安遂不逼心焉惮。 谬哉此说实荒唐,吾故不可以不辨(叶)。 书榜自必先钩摹,凿金刻木工分段。 悬橙登书乃墨迹,不待言知其事诞(叶)。 君之正衙臣敬书,宜幸荣遇奚颜变。 史家纪载多游词,偶举其一馀可见。 春云迩日浓,祗惜聚复散。 望泽久经时,见阴以为羡。 雪乎其雨乎,均佳无所拣。 其奈瞪发劳,仍看叆叇泮。 畿南及河北⑴,一律希天眷。 于耜候已逮,预愁我实惯。 翘首眄氤氲,庶几先集霰。 ⑴ 京城于旧腊十六日曾经得雪兹虽盼望春膏犹属继沾益善之意而保定以南及豫省河北诸郡腊雪未沾入春待泽尤切屡经传询尚缺雨雪之报倍殷翘眄 休助古有云,怀保今所勉。 昨岁此地灾,赈赒期均遍(叶)。 巡方兹目睹,幸逭沟壑转。 然未经见多,加惠讵宜缓。 两府界壤连,受沴苦弗浅。 三州(蓟霸沧)及八县(宝坻宁河永清天津青静海盐山庆云),旧欠概与免⑴。 武清独无欠,岂不向隅叹(叶)。 蠲供十之五⑵,用以旌良善。 麦收倘得丰,庶少济屯蹇。 是惟赖天恩,非吾力能办(叶)。 ⑴ 以上各州县因灾借欠谷五万七千馀石又天津一县常借未完谷三千六百馀石概与蠲除俾免追呼之扰而经由之东安交河景州东光节年因灾借欠谷石亦并蠲之用均恺泽 ⑵ 武清去岁被灾最重而向无积欠未得一体沾恩因特免本年地丁十分之五视经过免赋十三之常例加厚恤且旌焉 昨日山行值始晴,岚烟晴晦犹变幻。 今日山行喜大霁,太空不遗云一片。 天高地下物散殊,总觉熙春满所愿。 水流石罅增其涨,风行松杪扫其霰。 阴崖重垒银楼橹(是处乱石壁立名之曰小石城向有诗),古寺曲抱红墙院。 是间得句倍向来,知止言旋斯亦善。 泉声带涧溪,竹影笼庭院。 其中有高人,可望不可见。 颇似兹题册,当前失对面。 昨春及前夏,甘省连遭旱。 赈济救民困,昨夏始旋转。 秋田颇有收,出粜街市满。 然期元气复,必赖春膏善。 晨兴接奏章,甘雨被近远⑴。 夏禾长(上声)青葱,秋禾播种遍(叶)。 额手为忻慰,吾民庶饥免。 安居乐妇子,政清刑自简。 ⑴ 文绶奏甘肃各属于三月中下两旬节报得雨二三四五寸不等兰州省城复于四月初五日沾膏三寸夏禾青葱滋长秋禾亦得乘时播种 箕裘有家风,从童即负担。 步履由来轻,崎岖所弗念。 掷猿拟往戏,鸣鸟图入槛(叶)。 携得野花归,阿媪柴扉阚。 伐柯为樵斧,其则本不远。 携持丛樾中,爱景或忘返。 丁丁声互传,嘤嘤鸣答宛。 以时入山林,材木胜用满。 沙汀唤渡秋晚,舟泊岸傍水浅。 旅客已登舟,行李奚僮运转。 驴蹇驴蹇,牵拽不前恋栈。 明始御斋宫,兹仍居内殿⑴。 敕政亦云毕,憩躬值清晏。 未末申之初,西北升云片。 轰砉乍鼓雷,煜霅欻飞电。 倏忽黯天中,急霔落银箭。 鸳瓦易为溜,檐齿喧鸣遍。 须臾过雨阵,朗霄夕阳绚。 于泽岂辞多,农况适亲见。 虔虔祝时和,粥粥承天眷。 ⑴ 凡大斋前二日宿宫内齐宫前一日诣坛内斋宫驻宿 山庄西北门,出入游山便。 问景消数刻,适可言旋转。 涧水随我至,墙闸泻滮涆。 故迹遗唐年,晾甲巍石片。 溪堂俯澄流,于焉憩清燕。 雪花与雪珠,皑皑落当面。 为声清耳根,为色净目观。 数典忆寒山,春光应烂漫。 陈留托酣饮,任情饰巧辨。 求婚及致罪,率以醉获免。 据案书劝进,亦岂为尽善。 片时游外湖⑴,适兴宜言返。 冰床轣辘中,石舫亦非远。 舫自艰于行,床乃任旋转。 因思名与物,何曾有定管。 登岸命肩舆,路便山阴践。 胜处犹可寻,高下罗亭馆。 诗意咏南山,画趣参北苑。 一以天机畅,一以几暇遣。 ⑴ 昆明湖自六桥以西为外湖略如明圣之致 用敬凛无逸,漾舟聊暇遣。 波面蒲未刺,波心藻自卷。 于彼物菀枯,悟兹理藏显。 将谓湖石洞庭产,孰知北地多无限。 万钟异石大房山,有奇必偶斯为伴。 天地生物弗拘墟,龙井吴山率常见⑴。 米未能致今致之,青芝岫屏湖裔馆⑵。 彼劳奇文徒问答⑶,物遇其时当自显。 兹峰有过无不及,名曰玲实称岂舛。 伊家颠叟上皇山,亦既艳称百夫辇。 致此用力虽倍蓰,贲来宁费修书柬。 略发内帑给雇值,肯教张(去声)事恣朱勔。 大孔小穴尽灵透,凸突凹窳仍𡾰嵼。 春风秋月几阅历,海水桑田任迁转。 故土那忆埋黄沙,素质奚碍皴苍藓。 一峰峙我文源阁,育秀通书映万卷。 万卷徵实难更仆,特宜黄石觌面展。 又如逸兴到栖霞(栖霞有玲峰池),日面月面应谁辨。 每来汲古遣几馀,讵同二米为高简。 欣于斯即惭于斯,悦目怡情究非善。 ⑴ 叶岂二处亦多玲珑怪石皆取自太湖耶 ⑵ 米石弃良乡县多年因运至于昆明湖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向有诗 ⑶ 米万钟既得异石于大房山束牲载书以告甬东事薛冈见之复代石报米书二书当时传诵以为韵详见春明梦馀录 永恬至创得,已占途之半。 事半而功倍,岂必中途返(叶)。 肩舆遵岩蹊,宛转形常换。 左溪右则山,右冈左必涧。 峰回水流处,率有板桥贯。 如是历数桥(自永恬居至创得斋凡十桥),岩斋前忽见。 一以憩仆役,一以试笔砚。 峰态与林姿,缋情供几案。 然宜祛藻辞,拂笺弗轻赞。 飞楼俯虚无,浮舫于天半。 何殊泛沧溟,一例游汗漫。 我廑卷阿什,岂弟致伴奂。 将谓石经始静琬,谁知更复有知苑。 又云慧思付其徒⑴,淆讹记载终难案(叶)。 吾意三乘十二部,汗牛充栋多无限。 先后写成历藏之,事有宜然理易显。 虽然教在天地间,天地不变教不变(叶)。 奚愁教有毁灭时,石塞铁镕贮洞满。 即今取之已弗易,教毁有谁取而衍。 一切执著佛所呵,诸人被呵应不免。 ⑴ 其徒即静琬见帝京景物略而冥报记则称沙门知苑写于隋大业中凿岩为石室磨壁写经又取方石别更磨藏诸室内每一室满即以石塞门镕铁固之云云究未知孰是 高干雄志及雄才,后果如言具先见。 以此膻芗致令闻,讵止隐沦期独善(叶)。 文敏结搆得此意,有斐君子瑟兮绚。 四百馀年妙迹留,丁甲呵持永不变。 装池割裂失去名,名去实存神弗乱。 文评书仿李北海,张学颜碑笔尤健。 拟法斯图亦匪难,则待廿年勤之倦。 按:右三诗首章言高平乐志寄托高远鸥波绘事曲尽其妙张照作记水乳交融合之可称三绝次章因内府旧藏鹊华秋色及水村图皆吴兴杰作此卷笔意特以精严擅场石渠赵画从此鼎峙矣顾考历代收藏若清河书画舫诸书皆不载此图而画幅中子昂又未署名几无可徵验然审其笔墨工整中具有秀逸之致犹是千里大年家法信非他手可办其失款或由割裂实存固无损乎名之夫也故三章终及之惟谛察卷后子昂书论及自跋颇似双钩疑为后人赝作而张照之记小楷则类平原麻姑坛文笔则仿昌黎画记其于松雪称许特甚是山阳之论得松雪之画而益彰松雪此图讵非赖天瓶之记而益信乎 凤楼适受俘,鸾阁将开宴。 于斯待告备,视事兼传膳。 二月东巡狩,春耦过未辨。 弄田已播种,林丞职敢慢。 菁葱黍苗蔚,幸沾透雨遍。 愁旱历柬省,逢膏逮京县。 吉礼以次行,转愁为慰幻。 虽然敢即怡,无逸书在案。 史记成康世承平,事异云霓民望旱。 曰休曰息百姓安,以张以皇四裔款。 东郊保釐父师命,西方听断太保亶。 天威敬忌励初服,用致刑措囹圄罕。 将为周文久蓄逆,故恶荀彧杀崔琰(皆操事)。 逆子因以终其志,炎刘于是遂灭燄。 薄待骨肉实少恩,煮豆燃萁何太险。 徐刘应阮陈王吴,一时才隽相游𣢾(叶)。 轮辕饰矣徒虚车,究其篡夺安能掩。 亡唐者二事,方镇及竖宦。 宦竖久已然,方镇代宗惯。 时虽有良将,乱用安则慢。 弗能去奸相,每致忠良间。 市马悦回纥,匹值四十绢。 佞佛章敬寺,七庙致诋谩。 虽削元振爵,因纳柳伉谏。 即其诛朝恩,亦以诡计办。 得一而失百,那济式微患。 葺治宁寿宫,戒奢固非俭。 以俟归政时,老景消荏苒。 屈指十七年,万几仍勤揽⑴。 即今望雨切,深愧诚无感。 宁遁咏周雅,真遁吾何敢。 常笑宋孝宗,图逸非佳范⑵。 ⑴ 余素志俟八十五岁即拟归政兹距其期尚十七年仍励精勤政不敢预存懈忽之心也 ⑵ 宋孝宗在位廿八中未满高宗大祥之期即托因疾不能行孝禅位于光宗是盖祇图自逸而不以国事为念耳无论人君之孝与常人异即人君所行胥当乘法子孙以为万世恒守若如孝宗之孝则凡继世之君皆当甫即位即禅位以尽其于职有是理守孝宗之事余每非薄之余则必待临御六十年始为倦勤之退实异于彼所为也 ① 舒穆噜亦满洲大族昔徐元梦以翰林兼通清汉文在皇祖时即为众所推舒赫德其孙也颇能世其家学雍正年间以试翻译授中书军机处初立与兆惠同为章京故亦通达事体余即位授御史三迁至侍郎兼步军统领戊辰擢都统复迁尚书为军机大臣随经略大学士傅恒赴金川办军务甲戌以后并在军营再起再罢戊寅冬以白衣留阿克苏闻兆惠黑水事即飞驿奏闻随简精锐驰援仍授副都统参赞大臣己邜春击溃贼众平定回部擢尚书予世职图像紫光阁戊子春往云南筹办军务以陈奏失当下部议罢职任予都统衔赴乌什为参赞大臣辛邜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率全部归顺调至伊犁经理抚辑事悉协机宜即命为伊犁将军旋授户部尚书及领侍卫内大臣癸巳秋晋大学士召还兼管吏部刑部甲午秋率满洲兵往临清剿捕逆匪王伦等甫六日而蒇事赐戴双眼孔雀翎以旌其能复予云骑尉世职嗣以平定金川图像紫光阁文武大僚得再与功臣图赞者不过数人而已丁酉夏扈从易州敬襄山陵大典忽遘时疾遣医诊视不数日而殁赐禭赐恤入祀贤良祠并于回京后亲临奠醊舒赫德老成练达足副任使且才长余一岁不意其溘逝如此之速曾赋诗惋惜之迹其生平多以功绩显故从其著者列为功臣云 遇顺饶有智,逢艰或失算。 究以从政久,经事实明练。 屡罢屡复用,中心惜英彦。 践历更老成,遂掌丝纶涣。 西师频建功,然职在参赞。 土尔扈归顺⑴,经理实妥善(叶)。 六日靖临清,则信资伟干。 燮理原未久,勋伐诚可按。 怀旧不能忘,悽然一染翰。 ⑴ 土尔扈特急呼之则为土尔扈余初闻渥巴锡等来归之信恐伊勒图一人不能经理得宜因命舒赫德往治其事舒赫德至伊犁于一切安汎设侦筹储密备之事无不悉妥故新投之人一至如归详见向所作土尔扈特归顺记 昨日见梅瓷盆中,今日见梅湖石畔。 盆中本是出熏㸐,石畔由来自开灿。 人力定应输天然,勃来春意谁得限(叶)。 轻寒虽与勒梢头,弹绿晕红三两绽。 邻仙体质超尘姿,诗品恰如出精练。 徐徐可尔漫昌昌,江国行当待吟判。 黑乌乃白项,时于湖岸看。 伊犁亦云有,闻之语非谩(拉旺多尔济云伊犁亦有白项鸟)。 南北相去万馀里,而何物类似合券。 其间北地如塞上,于燕齐同谁曾见。 物物格之实难通,紫阳于此其奚辩。 燕丹仰天竟有之,莫怪马迁好奇幻。 清晓正虑河,恐复有更变。 卓午接奏章,徐州黄水见。 川流六尺馀,归故道机现⑴。 阿桂何未报,疑信犹恭半。 伫待合龙信,吾忧或少间。 ⑴ 十六日午刻李奉翰奏到十四日至徐州见黄河内黄水增长六尺八寸现已平槽溜行迅速此系仪工引河成功大坝定已合龙等语览之欣慰惟伫望阿桂等奏到耳 听言岂易哉,能听贵能断。 昨以筑河堤,踰年工未办。 而每败垂成,洪流益汗漫。 因命德成往⑴,庶几竭力赞。 一到即欲速,欲见长翻案。 召回息其事,面陈仍巧辩⑵。 阿桂与德成,二人优劣判。 守侗(袁)及辉祖(陈),亦过彼(谓德成)以半。 况三者阅久,岂逊一人算。 大工已逮成,更张益增乱。 法意斥其言,拒谏吾弗惮。 然彼究因公,宽之待功奠。 即今河已复,缺堤亦完缮。 挺险败事徒,吏议讵宜逭⑶。 为君实难乎,一端识非谩。 ⑴ 上年十二月初仪封漫口又逮合龙而溃因久未蒇工德成尚略晓工程作法召见指示机宜令赍图前往询阿桂等并赐花翎原望共竭力赞襄成事岂意其因与阿桂不合挟私用一到即欲见长翻案因即召回 ⑵ 德成回京面奏复肆巧辩请仍于十六堡漫口筑顺水坝一道逼溜过口门数十丈归入旧引河等语彼时以十六堡自高晋袁守侗等堵筑五次未能合龙阿桂等始不得已酌移上游乃德成复欲于决口施工其执缪断不可行况德成办事远不及阿桂并亦不如袁守侗陈辉祖其到工时日久暂又甚悬殊岂肯因伊一人巧辩轻议更张遂决意不从其请革去前赐花翎并令军机大臣存记俟阿桂引河办成后再降谕旨 ⑶ 阿桂奏二月十一日金门断流二十日镶压坚实河工告成是前此幸斥德成浮议得以成功合龙德成之挟私哓渎挺险败事罪实应得究以事出因公仅交部议处盖欲以广进言之路而听言者亦良难矣 尖山更在塔山北,潮所弗到势犹远。 以之观海斯则近,铁板沙护东成堰⑴。 山顶旧有大士宫,竭诚瞻礼登云栈。 所祝安澜佑万民,宁图玩景供游眼。 亭台点缀夫何为,憪然为之意不满。 ⑴ 尖山北至乍浦一带向无塘堰因其地系铁板沙不畏潮势冲齧无庸防护 望雨之时盻云聚,望晴之时喜云散。 云之聚散自有时,岂遂一一如人愿。 山田膏澍既已沾,便恐为霖山水漫。 时行际那能免斯,喜晴所隔才一旦。 自咎涵养鲜工夫,无定情怀忽相判。 前朝□□复□□,昨辰虽阴雨未见。 今日过午乃放晴,霮䨴全消归远巘。 无定之中忧喜存,何不因之悟如幻。 马政亦国之大经,以资戎兵及驿传。 汉唐宋明四大家,要以唐牧为最善。 然已捍格有难行,白家乐府率可见。 耕当问仆织问婢,各有所司行之惯。 以汉人言养息马,何殊水火与冰炭。 辽金元事率荒略,国朝马政诚无间。 上都盐泽大淩河⑴,各有牧群多无万。 旗人司事弗劳民⑵,遂水草自孳蕃衍。 此处经冬虽刍秣,官庄供给原称便。 长途扈从马或疲,一一与之资易换。 底须铺锦事誇张,观马群应思治乱。 ⑴ 汉唐宋明马政以唐为最善按唐书兵志置八坊于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分四十八监后马多地狭不能容又析八监于河西丰旷之地云云牧马于耕桑之内地事已捍格难行向曾于乐府阴山道诗中辨其诬我朝马政则分布于上都即元之上都盐泽即达布逊诺尔及此大淩河非耕桑之地各有牧场就水草字育共二十万二千八百馀匹仍岁有孳生以资绿营驿站及内地驻防贸取实用前代马政安能有此 ⑵ 此处牧政夏则放逐水草马以蕃息冬则分交内府官庄旗人喂养既非有害民间耕桑即今长途扈从马或疲乏者亦得资更换 辛丑河北决,踊惧为运患。 幸而沙渐停⑴,清水三湖漫⑵。 微湖居下游,洪流实浩汗。 堤堰那能禦,与运连成片。 癸卯河复故,疏剔督筹办。 所幸去路多,消迅施工便。 济宁至黄林,两岸工分段⑶。 堤埝及闸坝,次第胥修建。 和雇弗惜帑,代赈功倍半。 何期一年中,运道复旧观。 御舟兹经过,如昔牵长纤。 不惟利漕艘,行旅普称便。 勤哉大小吏,优叙酬劬倦。 惭无安晏策,遑惜筹宵旰。 一劳尽我心,永逸祈天眷。 ⑴ 辛丑河决豫省北岸之青龙岗黄水下注经由东省金乡鱼台等处荡漾停淤水色幸已澄清运河免受淤垫之患 ⑵ 漫口之水汇归南阳昭阳微山三湖者均属清水是以湖身亦不致淤浅 ⑶ 微山湖在南阳昭阳湖之下游漫水灌注与运河连为一片纤道半没水中黄河一复故道即命袁守侗何裕城等会勘伊家河加挑宽深俾湖水畅达入运复命萨载李奉翰等筹勘去路将微山湖下游之顾家庄引渠开挑宽深及骆马湖各闸坝次第启放分泄湖河水势俾运河两岸得以迅速兴功萨载李奉翰之功亦不可泯后命大学士阿桂勘估自济宁至黄林庄共重修官堤五万馀丈官修民埝一万四千五百馀丈并闸座桥坝涵洞等工分段派员购料雇夫优给价值即以代赈自上年四月至本年闰三月一律完竣实用银五十三万九千馀两运道频复旧观兹御舟经过两岸及纤道桥坝闸座俱各坚实巩固漕运民船均资利济其督工则兰第锡何裕城明兴董率有方在事人员亦能奋勉出力因降旨交部分别议叙以示优奖 畿辅四五月之间,率皆得雨种植遍。 惟是大名尚稽泽,免粮借种(上声)筹宵旰⑴。 人力究弗如天恩,兹乃报称澍膏涣。 高处五寸低处透,晚谷兴犁趋田畔。 以手加额为之慰,既慰又因河北缱。 接境此霖可同沾,驿问喜牍期即见⑵。 ⑴ 直𨽻各府属春夏间俱得有雨泽惟大名一府与河南之卫辉接界春雨愆期昨曾降旨将所属之大名南乐清丰东明开州长垣元城七州县乾隆四十八年分未完民欠全行豁免复借给口粮籽种以资接济 ⑵ 兹据刘峨奏大名元城等县于五月十一日自丑至已得雨五寸小暑前得此深透渥泽出土之苗青葱长发晚谷晚豆得及时赶种等语因念河南卫辉等处境壤毗连降旨驰问是否同日普沾之处迅速覆奏 古玉长方穆一片,赤如鸡冠蔚采灿。 未经雕琢全厥天,不知有周无论汉。 量纵三寸横则二,上复减其寸之半。 略加剪拂宛成佩,佩之无射因成赞。 按:佩字玉篇云本作佩或从玉广韵云玉之带也因引双璜冲牙等名而终未定其孰为佩之说佩字释名则曰倍也言非一物有陪贰一德佩一事佩诗郑风杂佩以赠之毛传则以为珩璜琚瑀之类诸说惟广韵释名二说为近之然亦未详定其名予以为从玉者当为佩玉之器从人者当为佩带之名盖珩璜琚瑀之类皆玉佩以人可佩带于身故曰杂佩以赠之若云此衣(平声)可衣(去声)此佩(器从玉)可佩(带从人)郎如春风(平声)风(去声)人春雨(上声)雨(去声)人以一字而二音人是以知分用若佩佩虽二字以其同一韵人不能辨其字义以致互用错引耳盖混佩为佩尚可混佩为佩则不可即如德佩事佩佩弦佩韦可训为均用玉乎又无所不佩可训为无所不玉乎因连用此二字并为之说如右 麦色南来日日增,绿毯茸茸铺近远。 今岁北省率有收,比栉崇墉场圃满。 秋雨更复优渥沾,所以麰芽芃绿菀。 睹此于心宁不慰,既慰南顾增愁宛。 清口沙淤运河涸,楚歙淮徐率愁旱⑴。 幸斯忘彼我不为,先忧难以后乐遣。 ⑴ 自入古北口至近畿一带麦陇渐次青葱稍堪慰藉而南顾则清口沙淤无锡运河水涸未复旧观湖北安徽及淮徐各属因旱歉收实未能幸此之慰忘彼之艰也 月之十二日,微雨继以霰。 融泽及积地,刚一寸而羡。 是后每作阴,时零(十六日复微雪)时晴见。 昨乃彻日云,半夜飞霙片。 逮晨遂渐止,轻风云势散。 情知三冬长,非不可待旦。 将得忽失之,未免惜生叹。 主峰自崇隆,支派纷曼衍。 大岭小为冈,向背各分展。 万松据阳阿,青峰搆阴巘。 都宜佛所都,而佛泯择拣。 过岭遂至兹,顿觉殊凉暖⑴。 不定中之定,阴阳气殊撰。 ⑴ 万松寺在岭南觉暖此青峰寺在岭北觉凉 慈柏昔曾图,慈柏今重见。 披斯遗直风,如会故人面。 葱葱标生意,簇簇挺贞干。 竹惟沈周独,松许韦偃惯。 慈柏鲜前闻,写生予岂慢。 竺庵得所哉,慧月法云伴(叶)。 吟成掷笔去,恐柏笑吾恋。 复降入园门⑴,门内雨香馆。 仍各自为区,搆置就胜选。 亭乃栖摇则,磴盘十数转。 揽秀信所独,虚窗纳近远。 譬如得其要,一善综千善。 下磴即亩平,书馆廓然宛。 先难而后获,万理无不筦。 ⑴ 山庄墙就高下叠岭为之凡两三重此盖内围之墙夜间卫士所守也 石桥接通衢,中孔平设板。 彻板行大舟,偶尔非恒典⑴。 弗似江南路,石洞垂虹宛。 舟从洞底过,无劳板彻卷。 南北风俗殊,民情顺用善。 广惠久垂名,循名实可简。 赐赋与蠲租,次第丝纶展。 ⑴ 北地皆小舟桥下可以经过惟遇安福舻须彻板乃可通行 去岁治运河,疏浚期完善。 微山湖水增,迤南患可免⑴。 汶水本分流,南北资输转⑵。 迤北转藉卫,而更多古浅⑶。 今春卫水弱,豫漕竟迟展。 由豫经直𨽻,直𨽻亦失缓。 轻重分吏议,次第过应辨⑷。 漕臣所虑佳,截汶资北满⑸。 然可救目前,长此应虑蹇。 望雨已焦劳,筹运转恳款。 然不以为疲,为疲失怠懒。 ⑴ 微山湖为济运水匮上年四月因湖水微弱命侍郎明兴前往督率地方官动帑疏浚节次据奏将支干各河以及沟塍畎浍之水一律挑挖深通于是众流源源下注当盛夏大雨时行之际水尽归湖至七月间已于收符定志一丈一尺之外多收水一尺有馀并令每年随时经理是八闸迤南灌输济运可永无浅阻之患矣 ⑵ 汶水势居地脊明河臣宋礼因其自然形势导分南北流以济漕运至今因之 ⑶ 运河自临清以北卫河入以济运今春因河北之卫辉怀庆一带缺雨以致九道堰百门泉等处卫水来源微弱是以豫省漕船致有阻滞而下游更多古浅是以颇费调剂 ⑷ 前据仓场侍郎苏凌阿等奏本年束省漕船于三月十七日尚未报过津关较上年抵津日期已为迟滞当即传旨询问嗣据刘峨毕沅先后覆奏揆其情节此项漕船装载豫省粮石其行走迟滞由于卫河水浅即经由直𨽻不过大名元城二县毕沅以木省巡抚不能预行筹辨转以直𨽻河流浅涩为辞未免意存推诿因降旨将毕沅刘峨交部分别察议又据巡漕御史和琳奏德正帮船入直𨽻吴桥地方亦行浅阻因并将刘峨及天津镇道等传旨严行申饬仍令刘峨亲往督率捞拖以冀遄行 ⑸ 昨据漕运总督□奇奏将南旺马踏诸湖畅放北注以汶水之有馀济卫河之不足所思甚中目前之急务即传谕兰第锡长麟等作速照办并派内阁学士管干珍驰往协同催攒俾粮艘得以及早抵通 历磴陟山亭,披窗俯书馆(亭在雨香馆上)。 高下岂有亟,幽旷各备选。 都无百步遥,曲折成展转。 揽者骋由近,秀者供自远。 揽秀两胥忘,于何觅恶善。 而亭付不知,骋供任其宛。 亶得第一义,那复举倪筦。 方伯来觐回,命速勘水患⑴。 兹详具图陈,灾重诚堪叹⑵。 究其所以然,堤决江水灌。 城隍及屋舍,圮坏过大半。 赈救可惜费,发帑二百万。 祗应勉无遗,莫漫言无滥(叶)。 寻思堤卫民,兹冲廿馀段。 斯乃筑未坚,司事罪须按⑶。 悍民埋命多,匣费弊无算。 吏治废至此,大灾宁免见。 此而弗整饬,吾岂诚耄倦。 失严吾宿戒,失宽吾过现。 固不为已甚,去甚理应辨。 吾过先自责,济猛众休怨⑷。 ⑴ 前因舒常陛见后未奏回任日期谕令姜晟速往荆州查勘水灾嗣据舒常奏得信后已由水路起程前往因驰谕姜晟在省筹备一切舒常速往荆州详悉履勘妥为抚恤 ⑵ 兹据舒常奏于七月初六日抵荆州城厢内外已经半月馀而低洼处所尚有积水二三尺及四五尺不等居民或渡赴沙市或仍归涸出原屋现在城上搭棚栖止者尚馀万人共淹毙大小男妇一千三百六十馀名口坍塌瓦草房四万馀间并将沿江漫溃堤塍及冲坍城墙庭所绘图呈览虽据称连日天气晴朗各即散给未粮糊口然览奏被淹情形深堪悯恻 ⑶ 荆州沿江堤工例系民修此次被淹较重何忍令此灾黎自行修理即令动帑兴修并将来修建城垣衙署及抚恤兵民之用需费浩繁早饬户部拨解库银二百万两应用仍令阿桂等约计如尚不敷再为续拨惟是该郡护城堤工甫于四十四四十六两年被水后共借帑十馀万两修筑如果工程巩固即或骤遇江水涨发亦不过冲溃一二处何至如此次决口二十馀处之多自因此项工费仍须带徵归款向无保固而承办之员未肯实心经理甚或任意侵渔以致无辜小民遽罹灾难若不从重治罪何以惩儆贪顽 ⑷ 荆州堤工溃决二十馀处固由承修之员不力亦由该省吏治废弛所致无怪近年有孝感活埋多命及盐务重派匣费等案因谕令阿桂等详查现决堤工如在十年以内兴修者将承办之员严参治罪著落赔补并该管道府及督抚藩司等一并分别议罪摊赔嗣后亦即照此定限参处予于地方偶被偏灾勤恤无微不至在督抚等既负予委任予亦不得不以猛济其宽以期政和 唐时越器祗馀名,宋代官窑尚容见。 然而一二巳晨星,其间真伪况居半。 商周青绿实尚夥,铜坚瓷脆分明辨。 是器允成修内司,火气销为水光练。 虽无髺垦微薜暴,以少掩玼谁择拣⑴。 古不入市今称珍,絜矩唐虞政惭面。 按:考工陶旊之事髺垦薜㬥不入市是三代以上已有瓷但其字未见于六经耳唐时越器始称名而世亦不见宋时官哥已称希珍然多有薜暴者故向题句有云古丙科为今甲第之句以其器底有旧刻丙字耳器既如是政岂不然是以予叹风气之日下不独即物而怀惭也 ⑴ 瓷器自明宣成以来益臻精工而无薜暴之玼至于宋磁似此虽有微玼亦珍于宣成窑器者以少见称贵耳 中盘向北为少林,展转之间即殊观。 锁径薜萝辟岩扉,拂帽松柏谡涛栈。 梵宫数典嵩之阳,忆我庚午曾伴奂。 尔来三十有馀年,瞥眼何殊今昨换。 壁诗丁未重一看,缱念民艰曾浩叹⑴。 未申之秋幸屡收,兹来遥庆豫民宴。 曰忧曰慰纷吾衷,调御堂堂坐而案。 ⑴ 乙巳豫省被旱成灾至丙午秋幸获有收是以丁未春来此因有前年被旱苦昨岁登秋偿之句 节后有馀暇,静明一临览。 堤柳黄渐添,陌芜青遥染。 春意已如斯,春游不妨暂(叶)。 过桥多稻塍,大半波光掩。 因秋霖过甚,幸收后非歉⑴。 塍傍途尚泞,多晴潦乃减⑵。 是予弥月来,望雪愁空慊。 昨闻慰望言,疑信究𢜩𢜩⑶。 土润今见之,颇作宜晴念(叶)。 总之为民勤,稍懈吾何敢。 ⑴ 去岁秋雨虽多幸大田穫后而雨不致伤稼尚有八分之收云 ⑵ 春融冻解道旁犹觉泥泞幸晴久积潦渐减 ⑶ 因上冬雪泽未优时以为念廷臣每言田中滋润颇不望雪疑为解慰之言今亲见之转觉宜晴耳 清明卓午风,诚恐符噩谚⑴。 解者曰非时⑵,疑信吾犹半。 设以斯地论,潦水尚连淀。 久弗雨适可,风多涸立现。 于耕转为宜,无事多愁患。 行行过鄚州,地渐高改观。 涸出者种麦,菁葱绿成片。 复为(去声)思雨佳,情莫定屡变。 浓云堕细雨,忽被风驱散。 一惜泽不久,一恐霪成漫。 更以解噩论(微雨在清明三日内或可解农谚所云),则斯固已善。 杂言不成章,虑纷鲜定见。 然莫非因农,为君难自叹。 ⑴ 以农谚清明风刮土牵连四十五之占颇为廑念 ⑵ 是日亥正一刻始交清明节气卓午起风尚在清明之前或云无碍 昨晚浽㵟旋即止,问彻五更云净散。 最称要者是初二,诚恐为霖中(去声)农谚⑴。 破曙披衣步庭间,寥天朗无云一片。 加之飒沓西北风,送碧峰钟来间断⑵。 理事阅箭以次第,萧爽襟袂乏点汗。 回思前日苦薰蒸,凉暖之殊迅以幻。 九秋登稼或可期,然尚遥哉心敢宴。 ⑴ 农谚又有不怕初一雨只怕初二阴之语 ⑵ 碧峰寺在烟波致爽寝宫西北每早起有西北风则钟声远送依稀闻之不让寒山晓钟也 戊申荆州被灾重,极力赈恤防后患⑴。 其弊悉因窖金洲,筑坝刷砂慎筹算⑵。 即今庐舍幸宁辑,绥屡更逢民物宴。 庶几元气可渐复,并令江防陈䮉传。 今岁夏雨颇胜常,抵禦盛涨庆清晏⑶。 早晚稻谷渐成熟,杂粮瓜菜茂葱茜。 览奏额手为民幸,心叩天恩凛明旦。 ⑴ 戊申岁荆州被淹城中公廨民居圮坏大半闻之深为悯恻随驰谕督臣舒常抚臣姜晟星夜前往极力赈恤并命阿桂驰往悉心查勘又即饬发户部帑金二百万两应用予于拯救灾民从不少存吝惜且冀一切修筑城垣堤埝务期坚实巩固庶不至再有后患也 ⑵ 维时阿桂至彼详勘实因大江中有窖金洲一道约长十里宽五里为萧姓民人种植芦苇岁久芦根盘固沙洲日涨以致江面渐狭逼溜溃堤既命将萧姓查产治罪复将芦苇根株尽行刨掘相势筑坝挑溜南下于是窖金洲逐渐刷塌此亦曲突徙薪之策不得不然数年以来民间庐舍修葺如旧又获屡丰虽觉元气已复然每年伏汛盛涨时犹必令该督亲赴彼处督率所属察看情形妥为防护 ⑶ 兹据毕沅奏本年五月下旬至六月初武昌省城大雨连朝江水日见涨发因即驰赴荆州顺道查勘汉阳汉川沔阳天门等处堤塍俱极坚固其潜江新筑之易家拐前因堤岸塌损连年漫及下游荆门监利江陵等州县去春改筑易家拐之仙人堤甚资保护今春复令加高五尺是以遇此盛涨得以抵禦无虞所有荆州之万城堤及沿江民修之堤埝随时饬令修补亦俱一律稳固并率文武员弁分段住宿堤工多备守水器具实力防护现在伏汛极为平稳又幸入伏以前天气晴明水势消落高田足资浇灌洼地亦无积水目下早稻黄熟次第刈穫中晚稻亦芃勃盛长各项杂粮菜蔬瓜果无不敷荣畅遂遍野青葱至湖南各属雨旸禾稼情形亦与北省大略相同实属庆丰之象 志称水窦岩,乃在曲阳县。 我行非玩景,可望不可见。 望寄兴远托,见资目前现。 所以略丘壑,试咏其否善(叶)。 斯乃章宗(金)贻,家法世宗变。 右文弛其武,习俗耽安晏。 金源于是衰,修礼何足羡。 为国忘祖风,自应失天眷。 长(上声)年怯登高,云罩望而返。 以之较昔年,其志一何远。 然亦有后言,事实殊要缓。 游缓懒何妨,政要勤尚勉。 万几敢或懈,六府期胥善。 三年归政后,一切庶可免。 西谷降而来,西涧到以宛。 佛宇乃茅檐,弗尚庄严显。 泉甘味自芳,试茗供清遣。 溪斋临平湖,向已名涵远。 其意托于水,漪澜未呈眼。 然而每来兹,所会非一撰。 抚邦之宁否,绥农之水旱。 敕几之敬肆,出治之长短。 含以方寸间,夙夜惕款款。 敢云斯小康,惟恐致大舛。 那能似清波,澹然无多辨。 迟之为言义有两,一为迟(去声音稚)待一迟(平声音墀)缓。 云之于人两义无,曰待曰缓都弗管。 节雨应时云之功,两日快晴云之善。 非愁缓亦毋藉待,风气清凉塞景满。 英英者祇付弗知,我实于心谢匪浅。 昨过广仁岭,西东农毕见。 麦麰未逮熟,禾黍则耕遍。 生机究欠润,炎风况时扇。 群言可待时,我意微觉旱(叶)。 湖楼肖嘉兴,烟雨其名善。 南巡实每副,北驻亦屡眷⑴。 斯登匪为游,希即甘膏臶。 ⑴ 是楼制肖鸳湖浙中多春雨南迦到彼每副其名山庄望雨时登斯楼亦率有雨试之屡验 一岁一登不为频,四壁泐题亦已满。 太上就閒合罢吟,既已来临那默返。 今较昨秋幸时若⑴,雨不嫌多晴非旱。 山田骋望可卜丰,北省率然西成亶。 咄哉言失愁正多,切盼捷音难刻缓。 ⑴ 今岁五月廿四日至此是日即得甘泽以后间数日即得雨并不嫌多即晴霁数日亦非乾旱且多夜雨朝晴农占协吉大田得资暴晒丰穫可期以视昨夏盼雨殷怀直至七月望日始得渥澍实远胜倍蓰矣 岁岁来登必有什,檐柱之间实书满。 昨于亭外立碑书⑴,正馀碑阴可空返。 今年塞景似旧年,幸逢时若无潦旱。 不殊慰者丰歌屡,仍同劳在军务亶。 日甚一日弗可当,刻望捷章莫再缓。 ⑴ 每岁登此必纪以诗积年以来檐柱间题咏皆已书遍昨岁丙辰作歌因亭内无处悬挂遂刻诗于亭外之碑面今登亭周览见碑阴尚馀空处正资镌泐且每岁来游例有诗篇亦未可空返也 供奉沉香亭,遣调若钟铣。 意在讽色荒,不独词华擅。 五岳峙胸中,磈礧难消遣。 长啸登太山,日观峰当面。 东望沧溟洲,坳堂杯水转。 阳乌浴未乾,鱼龙乘曼衍。 扶桑已三竿,犹不闻鸡犬。 遐观小宇宙,形势天下选。 咫尺大罗天,天帝端衮冕。 叩阍谒通明,从容陪玉辇。 醉踏青芙蓉,岂以佯狂免。 骑龙恣天游,白云共舒展。 帝女赐锦裳,闻说冰蚕茧。 长鲸不复回,奇传类诡辨。 何人写丹青,壁上袅香篆。 披时泰岳雄,收处沧波卷。 即此当卧游,悠然兴不浅。 建安骋骈俪,斯文体一变。 俳优务悦人,靡软风相扇。 自此八代间,群言纷汗漫。 起衰昌黎公,锐然负谤讪。 刓伪还淳古,籍湜愧流汗。 渤海收众澜,斗建失星烂。 尊圣卫藩篱,帜树先登岸。 因文道以见,一语千秋赞。 刺绣新惊添几线,团团绣得荷包面。 就中各盛金豆儿,开匣争看文采绚。 亦有文房杂珍玩,苕溪紫颖端溪砚。 易水松烟黑似漆,倭笺蜀纸生东绢。 红橘黄柑与鹿兔,渴能生液饥堪咽。 帝里豪华固如此,三元令日人争羡。 试想村中老灌田,此景何缘一闻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