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4七絶 43五律 1七律 1 4177四言 119六言 40古體 5279樂府 133 1 287 261辭賦 7 64其他 113 23
共5279,分141页显示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续上)
缪荃孙 1844 - 1919 一首
罗惇曧 1872 - 1924 一首
罗有高 1735 - 1779 三首
翁同龢 1830 - 1904 一首
翁方纲 1733 - 1818 五十首
剑门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① 县名,因境内有大剑山,故名。传为诸葛亮所建。
封关非丸泥,十万横磨剑。
清时道荡平,行者色犹变。
巴西老流民,慷慨目如电。
刘禅信庸才,江山听沦陷。
如何君子孙,亦复系白练。
前王与后孟,纷纷事荒宴。
但见开关降,不见当关战。
在德不在德,吾读吴起传。
夜坐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层阴羃庭春气敛,长宵据榻屏山掩。
雪意骤为风力摧,并作寒威压灯燄。
重裘厚袭吟耸肩,薄酒初醺红借脸。
瓦沟犹留残雪射,帘幕或忧尖风飐。
未能出手决枭卢,亦懒埋头事铅椠。
平生不负听歌耳,渐老能雄作诗胆。
堆盘朱果供时擘,入馔长鱼留晚啖。
铜炉煨栗共儿甘,石鼎烹茶从妇点。
筋骸作健天所骄,眠食自足吾何欠。
坐久长摇万缘灭,静对盆梅一笑颔。
浮生剧风波,中年忧乐半。
纯素污所缘,高明鬼斯覸。
三人成市虎,冒昧离祸患。
立志苟不欺,可使金石贯。
荆山剖奇珍,精神朗层汉。
莲出火宅中,香光近逾烂。
孟子道性善,大禹陈洪范。
彝伦矩自天,怪变谁能乱。
但期保耿耿,白发娱岁宴。
逝水不可极,大仪无停转。
悠悠三十年,微抱未遑展。
前圣去我久,积疑并㟞嵃。
安得中山饮,醉冥罗众善。
太息南郭人,三悲而日远。
端蓍得潜龙,空林安静偃。
行义会有适,早计怨岁晚。
咄哉殷深源,名浮坐自蹇。
我衰不足陈,子老亦可唁。
颓然一聋翁,颜色为我变。
劝我及秋行,要得数相见。
呜呼游子心,一日几回旋。
装我箧中书,书断不成卷。
检我箧中衣,衣绽谁与线。
日月固有时,哀哉亦既练。
平生轻别离,有泪常默咽。
惟有告墓辞,百灵共凄恋。
男儿得名早,此际保谦难。
入洛无肩比,冲霄好羽翰。
今谁定文字,仆独好讥弹。
人海三年梦,江头试忆看。
杂画六首 其五 (丁亥) 清 · 翁方纲
五言绝句
闲坊翠草齐,广陌金沙软。
一树两树阴,千丝万丝捲。
物生盖恃息,默济离与坎。
露珠起稻茎,平旦初何感。
三峰与五面,总合一天冠。
此郡采真意,还凭道眼看。
黄石屏写生册十二首 其九 (癸卯) 清 · 翁方纲
五言绝句
经旬阻积霖,昨日涉南涧。
破叶傲秋风,未忍轻红变。
书空同集后十六首 其八 (戊戌)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万古江山著眼看,江平渐放水漫漫。
峰峦占尽苦无那,始识诚斋取径难。
题王文简载书图八首 其五 (癸卯)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十部唐签未备观,精华山谷辑来难。
独拈三昧无多子,可要春明僦宅看
⑴ 胡孝辕《唐音统签》,先生止见戊、癸二签而已。又先生所见《精华录》,乃明人伪本也。愚意颇恨先生不选唐、宋全诗耳。
书竹叶碑后三首 其一 (丙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① 碑在曲阜颜氏家,略可识者九十八字。其阳不可辨。
石笋园林放翁感,秦中乐府白公叹。
今人若肯荒苔拭,莫与前诗一例看。
龙川度岭至清溪(丙戌) 清 · 翁方纲
龙川川落刚及趼,预恐清溪溪水浅。
经旬水底苦淤沙,半日山头开沃衍。
秦时故吏曾吏此,文理想已理疆畎
俗传岐岭秦岭名,图经然否皆经典。
蓝关漫说雨雪零,黄塘一望沟渠演。
粼粼石罅宛闸坝,棱棱(去。)田畦如籀篆。
青黄向背山色中,曲折横斜人影辨。
人从山后绕山前,山亦随人百十转。
却来平地就短艇,月小山高莫云卷。
⑴ 汉高帝赐尉佗诏云:「治粤甚有文理。」
予滞舟车久,那知时物变。
屈指昨发舟,凉月始如扇。
乘彼风露气,落我梧竹院。
草虫喓何处,蟏蛸户已遍。
苔色深成积,池光白于练。
阑干十二曲,海绿摇一片。
湖堤细欲无,东尽(上。)绿一线。
回向道士宫,疑是山影转。
址芜望湖楼,沙失天泉院。
道人为指点,孤塔时隐见。
苍然千尺柏,四株蔽深殿。
反迷吞湖光,远白近葱茜。
空间道家字,摩挲青石片
⑴ 玄妙观后石笋上八分书「蓬莱」二字,相传白玉蟾迹。
新兴水至浅,褰裳拟凌乱。
转因有舟楫,始觉湍石悍。
春州山渐奇,未到犹散慢。
峰峰石戴土,却立不傍岸。
近罾远笆篱,沙水影涣涣。
江落木不落,水草绿相半。
篙石风水声,终日在丛灌。
春风径路熟,不择院深浅。
枯槎吹雨后,又复吹积藓。
闭门遂十日,日日宿阴捲。
气顽木坚瘦,潜入于何辨。
我怀则确然,且命菑翳剪。
澹垂霞外天,青滴海际巘。
循墙鸟哢发,背屋栏影转。
却来昨立处,土溽沙渐软。
野色湖上来,家家事新畎。
𥑔村凿石处,下有洄潭转。
山半雷雨来,云香满花藓。
谁知万壑响,出自微泉泫。
蓊然四石窗,江纹作沙篆。
晓行和夜行,兀兀残梦半。
遥林尚灯光,如舟泊远岸。
霜中气转喧,雾湿星犹辨。
渐渐出远山,迤迤递隐见。
山翠横林来,霏白如曳练。
村际雅翻翻,桥下水涣涣。
橐笔记旧侣,廿年纷聚散。
襆被道边寺,数椽依海淀。
僮仆浑不识,独我馀昔恋。
校雠何补益,日夕凉燠换。
暂及市声远,复忆宵征惯。
朦胧野阴启,淅沥秋响变。
倚公句势劲,伫目溪云断。
淳熙追元祐,逝者去如箭。
独有正气存,道胜不待战。
风轮山自响,夜接语犹软。
时过天意定,观者眼勿眩。
君看东坡老,肯为观物变。
此笔圆如月,进退无成见(以下二首东坡韵。)
云片石(己亥) 清 · 翁方纲
德云庵过白云庵,遥见蓬蓬云满院。
度桥小憩桥西亭,我与白云初对面。
一西一东从何来,滚滚濛濛翳深殿。
忽然结作万厂户,罗列撑空诸怪变。
纵横掀舞掉尾脊,观者循廊目为眩。
我从峰顶得脉来,云叶云根初一线。
璎珞华交妙鬘旋,芙蓉蒂接兜罗罥。
洎来中央四合抱,飘如衣袂飞如练。
茫乎浩乎大云海,蛟鼍赑屃来酣战。
䨴者下垂圛上升,堕掣流星圆划电。
摄之静坐凛仍逼,气欲蒸空青可鍊。
道人莫漫拈幻形,但执天花石岩片。
钱子良史才,岂惟甬东万。
自倚钟山青,归侍慈母饭。
余亦金石癖,未果欧阳愿。
昨秋不见君,寄之声与献(塘字声之,坫字献之,皆君族子。)
忽已二十秋,送君佥闽宪。
棠阴桃李阴,三度逾缱绻。
持节方隔年,哲兄今交换。
花接三山树,霜催一行雁。
兄弟迭司衡,史册不恒见。
不闻恭公碑,可补苏家传(温彦博事,见其兄大雅传。)
读公占谢表,稽首主恩眷。
熟知八闽士,深极一门恋
此邦人文盛,况备经术选。
名家数泉漳,流派延与建。
道园表延平,云谷筑南涧。
衡岳互倡酬,莆阳富文献。
皆从晦翁门,溯起道南叹。
字义北溪订,乐律西山按。
六经日中天,光华旦复旦。
先生旧行部,更饫新知贯。
铭词剔昼寒,著录来东观。
蕉荔芼姜桂,艺圃溉区畹。
秋寒万峰秀,照海眼如电。
前身武夷君,一棹梦又转。
握手真实语,酣歌和亲串(令兄竹君学使自谓前身在武夷也。)
⑴ 君与令兄竹君为代,故其谢表云:「一时荣幸,道路传为美谈;此土士人,夙昔共明心迹。」
静女林下风,得处在萧散。
嫣然一破笑,香积流云满。
只今棠红褪,忆昔枣花纂。
倩谁写流光,倪迂或范缓。
我昔镕铜仿温研,二泉铭词摹未见。
今君示我温研诗,仿佛研图来对面。
观图拓铭十载前,图未追寻铭已羡。
阳冰不冶阴火然,燮友之柔革之变。
金耳玉铉浑一气,雪液丹田日千遍。
一物程门格已深,二泉江水名谁擅。
当时铭尾无年月,想见归田䌽衣绚。
横卷龙山作研屏,阅二百载如流电。
传到西畴邗止斋,又来松下西神院。
制有桂坡安氏名,只欠茶陵篆题弁。
去年我绘桂坡像,旧本神犹坡迹恋
茶陵二泉欧与苏,火继薪传坎之荐。
世有盛禺王芾辈,傥来秋菊寒泉荐。
竹炉更补研炉图,梁溪重剪鹅溪绢。
冷淡石交不附热,墨涛怒响犹酣战。
他日扁舟访禅室,飞起听松云一片。
⑴ 予所藏宋椠坡诗是安氏故物,有锡山安国民太印,去年其裔孙吉绘像装于册。
宋生三十四瓦轩,独珍益寿延年篆。
殿之长乐馆甘泉,我昔摹文稽禁扁
云林月室窈窕间,署书填书皆妙选。
四字回环非刻符,芝英金错莲华转。
长行安步养懋和,谷熟千禾饫丰腆。
皿斟流水准阳滋,属取人毛占祜衍。
浑沦不可波折寻,古质方徵罄宜戬。
知君祝颂寓箴规,勖我就将崇训典。
昔人吉语朴拙为,弗取华文红翠剪。
质厚为师自有馀,声闻过情或可免。
忠信初基绘后素,反已斲彫勤策勉。
尚虞玩物旷岁时,有甚怀安逐荒宴。
何以教之祝坐客,所过高轩必闻善。
惜阴铭几汗洽襟,怯对秋窗照贉卷。
⑴ 汉长乐宫有延年殿,甘泉宫有益寿馆。
萧寥西蜀思,缱绻东吴彦。
铿然玉磬响,俨觌坡翁面。
梦中飞空仙,素羽照江练。
四百四十年(元丰五年壬戌至嘉靖七年戊子。),倏过如飞电。
江山英灵气,文采又一变。
韡韡辛夷馆,苍苍石湖院。
猗彼娜如子,长离翙芳甸。
英名盛一时,南省方七战。
借酒吸明月,可漱不可咽。
雪堂万丈光,喷薄来变眩。
维时衡山翁,归来初息趼。
筑室哦双桐,信宿共游衍。
岂必赤壁乎,即此湖山眄。
一缕江东云,荡出空青片。
坡与二客貌,君从何处见。
一笑到苏斋,孤鹤乘风便。
东河磊落人,南岭留题遍。
墨花捲大海,知我瓣香荐。
横空长笛声,缭绕青山转。
别写坡公真,不落楮与绢。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
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
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
兜罗罥半腰,玉帘垂一线。
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
大哉肤寸泽,端可六合遍。
顾以晴翠光,洗我连宵倦。
衡云祷无私,海市祈敢炫。
半日竹舆上,泠风有馀善。
东旸冠诸峰,云台及其半。
石鼓左昂首,叠嶂攒几案。
逦迤作开合,神工划剖判。
大石环若扉,众皱青不断。
何年金精名,侈彼丹青焕。
炫晃玉几间,翕赩瑶草散。
居人来艺耨,羽客闻栉盥。
萧寥万古心,谁托羲爻彖。
鸾鹤不可回,伫此斋心馆。
道人煮茶熟,桃实红已烂。
石檐滴乳声,为客催午爨。
两厓枨闑张,报余锦绣段。
黄新庄晓发(庚戌) 清 · 翁方纲
近畿尺五天,苍光护雕辇。
周庐众星罗,一塔城埤辨。
俄临羲驭升,渐觉星光浅。
宫门晓不寒,翠气堆横巘。
峨峨双纛飏,迤迤平畴展。
七车谢多识,三箧惭雕篆。
春律萦我怀,旧侣记前趼。
落月如有思,重云积缱绻。
老柳三十年,新黄万丝捲(庚辰二月宿此。)
题萚石画兰卷(辛亥) 清 · 翁方纲
苏子亦有言,萟兰那计畹。
相恃在性情,空谷非偃蹇。
临水或缘坡,露裛光风转。
岂区竹石畔,微寒兼薄暖。
一以君子心,无间幽与远。
所以覃溪诗,来题萚石卷。
君诗惟我知,画亦于我辨。
此画十年后,著句未为晚。
但要臭味长,不关文辞遣。
淡墨袅春云,茶烟起香篆。
丁仿石本像,董书石本赞。
赞出子友仁,像即米濡翰。
赞留宝晋帖,像传桂江岸。
好庵诗境翁,题词岸石畔。
题词既苔昏,赞书并泐半。
百八十载前(董题万历甲寅。),意临已三叹。
为赵明府题,今供赵几案。
携来苏米斋,斋主共禅观。
海月气升空,回云抱山砚。
万古净名天,飞光划江电。
我摹邻堂研,果拓邻堂扁。
此堂筑未期,此堂梦已践。
研铭名一字,题者惊见䍐。
岂知斋名苏,于谁户之款。
亭亭对塔影,袅袅瓣香篆。
无邪与有邻,不要偈语转。
研池淡一泓,悠然片云卷。
瓣香驰古今,风骚穷正变。
流水淙鸣琴,机锋圆掣电。
想公授三昧,嗤我丹百鍊。
派试西江吸,米问庐陵贱。
张叔未断碑砚歌(己巳) 清 · 翁方纲
姚郎二十六年前,贻我残碑隶七片。
新郑公孙遗爱祠,偏傍缺落霉苔遍。
谁知七片今馀一,清仪阁主珍为砚。
十字年存天宝七,专知判系衔犹见。
(浚。)(奕正。)(叔璥。)录文已仅,况此奇零递流转。
所馀六片落何处,元皓道寂谁书撰(有云元皓,又云道寂等。)
此隶近疑韩蔡间,二篆势出中郎变。
金芝琼草紫烟发,点笔正称嘉禾彦。
张君手拓金石文,箧随黄令如邮传。
荧荧小印戊子生,十八戊子光流电
咏到苏斋不偶然,姚郎札已蛛丝罥。
我为缩摹残拓补,老眼戈波欲追眩。
此碑此砚千古心,我与芑堂重对面。
尚胜浯溪药臼香,坡公诗比抔尊羡
⑴ 叔未小印云:「生于乾隆戊子,上溯天宝七载,第十八戊子也。」
⑵ 元道州窊尊石,嘉兴僧持归作捣药臼,叔未亦拓其文见贻。
寄荅手山(己巳) 清 · 翁方纲
坡诗百态新,醉眼红绿眩。
然视李诗囊,鸳绣针犹见。
良工不示璞,尔力非关箭。
劖迹与弦声,柯睨机谁倩。
杜法则超然,未素何由绚。
万卷遽破乎,莹玉丹青变。
金子别隔年,苏门句千鍊。
昨秋梦棹声,几转湘衡面(手山自楚南归吴。)
碧海掣鲸来,肯仅兰葱茜。
欲报坡诗叩,佛顶光如电。
一幅穿帘风,寄我囊云片。
印取邗江水,初凉月升扇(以扇写藤花见寄。)
刲股何以图,事隐无人见。
家庭莫能传,焉得画手倩。
一刀一羹盂,一几丹诚荐。
誓言此血肉,母病亟回转。
手自调为羹,等之常视膳。
几盂旁无物,默祷虔哀恋。
耿耿星月光,香烟袅一线。
直上诉青穹,鉴此心一片。
追此真境出,落笔为胆战。
此画此题咏,抵写孝女传。
浙水今共称,冯家王氏媛。
朱老昔题宝鼎砖,对起双螭凸砖面。
朱题以考孙吴事,陶瓬工兼缋工擅。
宝鼎年即西晋初,汉晋之交篆初变。
此砖名重此精舍,吴晋良工埴成卷。
朱老徒执螭文疑,龂龂竁隧区堂殿。
五凤鲁刻石非砖,曲阜庑庭朱未见。
近乃阮藏砖五凤,竹房吾衍铭为砚。
阮制军与张孝廉,各以八砖目精选。
天册砖留荑掌痕,亭长砖馀画形眄。
此皆妙出雕镌巧,建武邯君宅奚羡。
元康砖侧细鳞活,芑堂赠我光回旋。
芑堂雪庐诸著录,日剔苔花珍鼎甗。
我补晋纪元康年,何用西京古徒绚
庚庚横理拊垺起,反写谁摹官墼倩。
意到山阴保母前,飞堕吉祥云一片。
⑴ 此内元康元年一砖是晋惠,非汉宣也。《晋书》于《惠帝纪》失书元康年号。
前年我来潮,清溪舟路蹇。
沙面恋舟底,舟子推不转。
腰足作邪许,篙力无所展。
三日十五里,一里百千喘。
水浅势尚尔,风逆阻宁免。
水今东南流,风亦东南卷。
舟则西北去,何恰与之舛。
撼篷声可怕,闭户闷孰遣。
翻若不系时,惊涛恣游衍。
有风乃无雨,春涨才没趼。
只恐到清溪,此番又阻浅。
我昔与谢子,论诗叩关键。
有作题辄同,每见卷必展。
黑蛇改遂多,细蚁钞犹辨。
行舆今一开,笑掷吾何浅。
千古文之心,乃欲训诂显。
训诂即已隔,毋论词义舛。
我今苦寡陋,训诂闻并鲜。
怅望北山云,鳞鳞夕风卷。
铜柱(丁亥) 清 · 翁方纲
分茅岭以茅分岭,此柱传闻及岭半。
百馀年前有人到,丈馀偶自峒民看。
重立谁识开元时,况乃由唐更溯汉。
冥冥扶桑海摇绿,守柱人家几经换。
铭词新息定威棱,膢腊西屠空荐盥。
石莲台护李皋文,楚铜但记辰溪畔。
沈石田山水轴歌(己丑) 清 · 翁方纲
沈画世间真伪半,巅崖老树纷涂窜。
当时已闻误自收,后有临摹孰评断。
此轴白石翁自题,题字槎枒皆古干。
点画纵横豫章法,此法正落悬崖畔。
一峰淋漓突兀起,群岫向背阴晴换。
湿云如墨滃欲动,飞瀑临溪吹不散。
直穿乱石下横桥,桥际二叟观水叹。
复有一叟掩柴门,相对白石清江岸。
渺然咫尺江湖思,天际艇可门前唤。
山活都自三吴移,树古宁惟七桧冠。
笔头万里幻有术,绢底六月清无汗。
泷江雨湿更郁蒸,坐卧朝朝对几案。
便拟虞山水墨卷,尽写石翁诗作赞。
胡生问诗法,旨托风骚远。
因缘束所补,商摧扬之反。
融结思川浦,缠绵望云阪。
江碧鱼可求,破驿且朝饭。
秋社拟秋禊,补作不可缓。
九月当三月,昼晷亦已短。
今年夏多雨,残暑不须浣。
天高气空澄,人意豁疏散。
诸公早相过,次第呼侣伴。
澹乎秋树根,积淤路初坦。
瓜瓠豆叶风,吹绿蒲塘满。
水壮已复潦,山影中横断。
前春境髣髴,是午尚妍暖。
坐久欲忘归,起步沿町疃。
人影空林中,鹊巢大如伞。
不遭田父饮,时得寺门款。
庭叶翻不凉,摵摵响空变。
亭午吹如蒸,不敢一挥扇。
诸公阅古眼,烂若岩下电。
尊罍古绿气,稍稍洗我倦。
深山剔苔藓,翠墨濡缯绢。
此嗜有别味,不独临池羡。
颇闻张弨释,犹未任城遍。
近日铁桥子,手拭苍石片。
来者其谓何,宜稍裨史传。
秋庵小蓬莱,名继洪家擅。
我亦中郎摹,铭拟于尺砚。
张子椠屡怀,桂生厓重趼。
吾徒岂漫诩,千载窥真面。
黄子傥梦乎,秋镫月如练
⑴ 未谷、芑堂皆有为我刻汉石经残本之意。
歇舆柳阴下,指说濉与汴。
襟带梁宋閒,一州古三县
北来绕徐关,南去通淮甸。
地广劝农功,酌疏支渠淀。
不使坐游惰,亦要适民便。
良畴法如何,绕郭绿如线。
⑴ 唐元和中,以符离、蕲、虹三邑立宿州。
帝勤春省耕,补助采夏谚。
熙熙入律风,蔼蔼当春半。
芳郊雄鄚閒,荑柳青围淀。
濛濛烟景中,阴晴互变现。
帝曰非娱游,民事咨所患。
瀛海接晴虹,岂以资壮观。
霏微晨雨光,隐映浓云片。
中有温仁气,玉琯寒初变。
乍如甘乳滴,稍作轻丝散。
此是山泽精,油油渐㳽漫。
圣人拈得之,吹万泠然善。
大化与时行,即目写闻见。
天地万物怀,所以与点叹。
日华故宫阯,光莅时巡辇。
近抚红杏株,远追文学馆。
三雍奏对馀,六籍篇目显。
岂如圣典学,乙夜畴图展。
天毫一挥洒,万象供驱遣。
春卉环向荣,欣欣有馀善。
梦回信江云,香袅应谷篆。
共此千里心,怀哉尺素展。
言寻旧知深,渴借古欢遣。
词场愧刈芜,经义敢矜辨。
高山理牙琴,巨木斲轮扁。
千镫同一光,滴髓澈万卷。
依然耦石耕,谁恨隔云巘。
冥濛滋春阴,日夕涴苍藓(上饶城外有唐人篆「应谷」字。)
① 易,歙人,青子。青字数峰,今官广东。
不见两峰久,忽披图九畹。
不见数峰久,忽题令嗣卷。
令嗣已诔铭,华亭万君撰。
弹指三十年,兰言袅香篆。
禅翁此秃笔,偈子如何转。
墨点黄山云,阴来海东巘。
雪江烟濛濛,忽悟旧苔藓。
盘盘一线寻昔趼,凌乱时时玩清浅。
岂知旁有妇与姑,蓺麦看云望蕃衍。
人牛负戴相先后,秧分几畦画几畎。
横斜尽向山凹得,勤苦不待农官典。
疏疏水港空云动,远远田歌曼声演。
韩祠半岭斜照中,瓣香一看轻烟篆。
人家尚抱祠阴住,碑词苦为地名辨。
紫楝已开棉又飞,前山即见空江转。
岸北相送到韩江,先对江纹看沙卷。
黄须万花镂金管,花瓣已长须尚短。
园中花匠养渐足,街头花担挑未满。
前过东城讯诸寺,早携雨笠支油伞。
深深几丛含笑靥,一一如雏待破卵。
拈花寺名不为花,赖有层坡胜垄断。
曲池况复馀凉漪,署月尚可销炎旱。
兹辰登高古有例,茱萸缀囊菊浮碗。
寻幽莫比陶潜逸,辟恶宁同长房诞。
胡为巧值雨𩆌𩆷,得毋深妒句雕纂。
吟想经旬岂忍虚,阴晴隔宿谁能算。
忆昨馆中感风雨,和歌筵前动侣伴。
不合早说近重阳,其时甫过月下浣。
无酒可携犹足待,有诗不续毋乃懒。
旧苔积阶已黯澹,落叶打窗更萧散。
南山遥寄意转佳,东篱未往步先坦。
坐失光阴昔者非,秋在襟袖知者罕。
真交淡于水沄沄,妙笔轻如蜓款款。
本非耳目誇取携,岂以晨夕别寒暖。
东皋三径追前盟,迦叶一笑导大窾。
明朝新霁傥可乘,走马邀迎未嫌缓(万柳堂今名拈花寺。)
登高不待命弦管,作歌岂计句长短。
劝君补尽昨日欢,但恐芳樽斟不满。
昨日苦阴今日晴,只携蛮榼不携伞。
却笑前夕说餐英,譬若司晨嘲见卵。
篱边霜信冷已催,檐际雨丝飞未断。
岂知节早花则迟,早不关雨迟非旱。
道人养花非为花,招邀过客设茗碗。
古寺同游聊破寂,看菊之语诚虚诞。
堂即相墅可凭眺,壁有御题供记纂
当时石林与河右,点缀烟云句无算(乔莱、毛奇龄皆有《万柳堂赋》。)
而我儿时此钓游,寺童渔子为同伴。
尔来忽忽二十载,往事酸辛不可浣。
每爱秋光畏独来,不忍触绪非辞懒。
欲披径路少记识,不通名姓更疏散。
高冈太觉远风吹,閒步且就微径坦。
林坰鸟数声即佳,城市水一湾亦罕。
有树可坐席无次,有竹可题字无款。
芦花团团扑人飞,似欺客衣絮未暖。
翻胜阻雨自闭关,此虽解嘲颇中窾。
联镳敲𩍐吟且归,须似看花踏缓缓(是日予与蕴山皆初习骑马,故云。)
⑴ 圣祖御书「简廉堂」,又御制诗石刻数种,皆嵌壁。
花事佛事不相管,结习未尽佛所短。
堪笑道人爱招客,花未开时人已满。
旧闻拈花寺里种,紫丝绣毬黄罗伞。
培根接枝方法多,如蓄鸭雏护胎卵。
亦有法源二百盆,花匠浇治(平声。)无间断。
右安门外复近水,王家园畔宁忧旱。
此皆层台复叠萼,高于栏杆大于碗。
维摩一室讵要此,花作道场毋乃诞。
我居正傍听钟处,妙偈无言已可纂。
窃意会心一微笑,早抵冒雨开无算。
花灿于金祇树林,人淡于秋卬友伴。
驱车何妨小巷僻,叩扉聊尔尘思浣。
黄亸应缘浮盏侧,绿垂那复嫌妆懒(菊有名侧金盏者,有名懒梳妆者。)
半院斜阳映高下,一窗野色坐萧散。
僧言此地供客读,殿宇闲敞阶除坦。
不闻经声闻书声,如此僧寮见亦罕。
曲廊延步境清幽,小童侍立貌悃款。
留连庵主意颇厚,问荅名姓相寒暖。
我来本为访花耳,随意拈诗触郤窾。
花已忘言何论僧,禅榻机锋事且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