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4七絶 43五律 1七律 1 4177四言 119六言 40古體 5279樂府 133 1 287 261辭賦 7 64其他 113 23
共5279,分141页显示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续上)
阮恩滦 一首
阮蔡文 1666 - 1715 一首
陆费瑔 一首
陈同 一首
陈宝琛 1848 - 1935 三首
陈廷敬 1641 - 1712 八首
陈式金 一首
陈德荣 1689 - 1747 一首
陈斌 一首
陈沆 1786 - 1826 四首
陈维崧 1631 - 1688 一首
陈衍 1856 - 1937 十九首
薰风夜透池荷飐,拂拂幽香来竹院。
起视明星独倚阑,凉云密织鱼鳞片。
冰绡雾縠却袢暑,披襟懒挈黄罗扇。
镫疏月落不见人,隔花时有流萤现。
去县日以远,风俗日以变。
顾此后垄番,北至中港限。
音语止一方,他处不能辨。
头发顶上垂,当额前后剪。
发厚压光头,其形类覆碗。
亦有一二人,公然戴高冕。
黑丝及红绒,缠之百千转。
大有古人风,所惜双足跣。
男女八九岁,牙前两齿刬。
长大手自牵,另居无拘管。
父固免肯堂,翁亦无甥馆。
是处两三间,村庄何萧散。
高廪置平原,黍稷有馀挽。
所虑湿气蒸,驾木如连栈。
巨匏老而坚,行汲络藤瓣。
溪水涨连旬,利涉身焉绾。
丰年百礼偕,疾病颠危罕。
饮酒即高歌(作者注:「番民多即事成歌。」),其乐何衎衎(黄美娥编校)
⑴ 作者注:「番以婚配为『牵手』。」
霁景澄高空,日暮云阴断。
卷帘天北看,残雨夕阳半。
人烟闭郭深,渔唱隔溪乱。
晚陂明落霞,凫鹜聚还散。
此时怀故乡,老屋沧洲畔。
菱芡界波田,菰芦纷野岸。
澹与水木期,动发林泉叹。
虚堂阒无人,熟卧不闻唤。
隐隐花外钟,微微竹问爨。
睡起思无端,余情渺江汉。
湖南近岭南,地暖少霜霰。
即无春雨膏,青山终不变。
况经三日霖,一绿万峰遍。
我时冒雨来,湿翠泼人面。
回飙揭层烟,岚光递隐见。
密雨渍颓云,模糊又一片。
宿雾松杉深,浓露藤萝罥。
生气入深山,草木郁葱茜。
樵径碧逾高,烧痕青山旋。
山畬叠鱼鳞,棱棱自筑堰。
高低畎浍盈,横溢水花溅。
溪谷酣笙镛,树杪明匹练。
应接声色劳,远近耳目眩。
衣装无寸乾,吾游岂告倦。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 其五 (壬寅)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与君同戊申,百岁已过半。
桑榆纵及收,横流浩无岸。
岂惟仓颉泣,姬孔亦流叹。
世方无夷吾,被发但坐看。
多君注管书,不朽出忧患。
奈何传世业,期勖及樗散?
往者不可追,来日更谁谏?
衰病空倚楼,从今断江雁。
注:【题】《晚清四十家诗钞》无「怆然有感」四字。 【昨昔】同上作「昨夕」。
文肃释褐初,明祚已衰晚。
讲筵屡纳诲,入阁未席暖。
一瞑桑海前,卷怀不复展。
所契刘职方,早夭党祸免。
平生切劘雅,累札见恳款。
断断辨清介,意故鄙熟软。
任事先知人,朝局适与反。
可知志节士,穷达言必践。
束帙还黎侯,追味犹潸泫。
题随斋主人所临禊帖二通(癸亥)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逸少千载人,顾为书名掩。
投身山水窟,叙禊集百感。
中原长陆沈,宗衮但名啖。
书尺炳蓍蔡,旷代见心胆。
佳日试鼠须,陶写寄游览。
孰知僧楼秘,摹刻作世范。
贤王积忠愤,孤岛万缘淡。
箧中定武本,望古频洒染。
侧理谁实贻,痛逝益中惨(纸为节庵所赠。)
眼看水深浅,一纪去奄奄。
觥觥乐道堂,家学故无忝。
一步天门生羽翰,凌霄宫阙路漫漫。
玉清禁府尊严地,只恐人间报称难。
昔者子往官京县(李昔为大城令),寒厅夜雪来相见。
雪花盈盈堕酒杯,镫前细酌成欢宴。
有客曾为百粤游,耳热高歌骋雄辩。
却话岭表山水奇,足迹未到目已眴(中州邢生旧令永福是日谈粤中山水)
沈吟别子不能寐,起坐题诗废朝饭。
回首离堂夜雪时,人生流景如奔电。
子今寻客旧游处,水石风流吾所羡。
五斗折腰且莫辞,四十青衫应未倦。
莫言天骥随羸牛,要使昆吾淬百鍊。
猺獞能为襦裤歌,桑麻久已销刀剑。
藤江花落雁来时,荐书应奏明光殿。
我生命在天,举杯属云汉。
畴能却老病,聊用缓忧患。
幻影悉破除,风霜一销散。
夜长忽复醒,愁来每投间。
行庐周微垣,索铃连禁筦。
张公江海姿,鱼带必双绾。
匿床非浩然,伴直得小阮。
森如玉树质,会是竹林选。
钓车吾方营,刑柄讵当揽。
谒谢上东门,经过华阳馆。
瞥然见公子,耳目顿清远。
野花红始然,园果绿何纂。
山鸟嘤其鸣,林风泠逾善。
欲别上马迟,垂鞭不觉缓。
亭午风日佳,陟高循前涧。
石古径杳冥,溪长水清浅。
岩中熏疏兰,汀曲荫苍藓。
台行既脩迥,树坐乃幽缅。
挂萝弱可扪,落花多愁践。
怀古事岂殊,人往迹空显。
依依杨柳华,萋萋葛叶展。
时序催物情,悠哉谁与遣。
孤云随客来,飘飘自舒卷。
言遵西山行,不觉野亭远。
微吟记独游,忆我心所善。
魏生西山西,关河阻幽缅。
好山过客不知名,好水图经不入选。
我行鱼台山水间,轻绡半幅平如剪。
连峰依人行欲近,翠岭横天去复远。
山青水绿画新就,道人宴坐却掩卷。
东行若更见麻姑,不问蓬莱水深浅。
庭树鸡一鸣,起行如适远。
映阶月色微,叶落知深浅。
临流乐涧曲,登山玩云幻。
胜赏随处有,怡情无少间。
清江天上来,缥缈历云汉。
云根养深渊,毛发明可鉴。
发源施州卫,千里横匹练。
或为石所激,吼雷势奔电。
涧底纤鳞游,表里皆洞见。
当其清浅时,手掬足可践。
汇作无底潭,空明光一片。
方春雷雨动,夭矫蛟龙现。
宜都入川江,无复此颜面。
浑灏成其大,岂云不善变。
愿助东海深,旧山何必恋。
无田失恒业,使尔食佣贱。
不伤寒馁偏,但令肌骨鍊。
富室多肥儿,有时腹无苋。
食客满朱门,转眄堂无燕。
怠事及天殃,报施随左券。
高宦非吾心,荣华息尔愿。
依人事事难,岂若归耕便。
吾家东舍村,田园荒已遍。
约尔扶犁锄,竭力供租佃。
舟行偶作(己巳) 清 · 陈沆
孤帆信风游,水阔山渐远。
不知舟行急,但觉地势转。
篙橹终日閒,吾亦兴不浅。
却缘急柁声,惊吠岸旁犬。
默深云:游行自在。
闱中作 其二 (辛巳) 清 · 陈沆
斯文自康庄,昧者恒苦陷。
积习使之然,岂不由操鉴。
下士争未荣,恒情避众贱。
苟非削群芜,安能表孤茜。
三更烛易残,五色目终眩。
掩卷下空阶,星月同粲烂。
水急不受舟,半月滩行缓。
直溯江水尽,始见江月满。
忽如素心人,久别新到眼。
树暗觉村深,帆重知山转。
露华明可掇,烟痕聚还展。
炎方久无秋,此夕兴不浅。
寒夜作(甲申) 清 · 陈沆
风摇修竹巅,清韵动高馆。
开门忽无声,倾耳听已远。
冻云止不流,积雪皓在眼。
独见古人心,空山清气满。
萧晨行散罢,沿溪恣回转。
屡听白社钟,时遇青林笕。
名园构城阿,绮阁俯荒畎。
风物果泬漻,襟抱况修缅。
元冬花尚开,亭午露犹泫。
繁条结危嵏,明流挂层巘。
而我伫山椒,支筇更登践。
沓嶂红灭没,回冈碧清浅。
雨歇邻塘深,日霁遥墟显。
下有古钵池,溪毛绿如藓。
皎镜一以开,生绡问谁剪。
始信境象幽,高下任遴选。
我生疲津梁,何能学淟涊。
旷识协林峦,高怀薄轩冕。
庶几和天倪,幽默获所遣。
送何研孙同年省亲扬州 其三 (丁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日暮河梁挥手难,江湖秋水正漫漫。
乘潮容易传书去,怕被江南子布看。
咏史三十八首 其七 (丁丑)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辟疆党吕雉,其时年未冠。
为吕图兵柄,炎火几中断。
陈平好奇计,周勃能安汉。
共争后前时,自负能定乱。
交驩分内事,乃烦陆生赞。
读书杂感十七首 其一 (甲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善交在久敬,此语要有辨。
相狎固非可,客气亦未善。
平仲所与游,但求戾获免。
栾高崔庆辈,由礼世禄鲜。
曰人不曰友,礼貌敢不腆。
果其同方术,倾盖言不浅。
管鲍与刘葛,霸王世所缅。
有敬而无爱,世故徒黾勉。
其十三 (甲申)
张苍白如瓠,解衣赦勿斩。
汾阳亦当法,魁梧罪以减。
独有唐裴佶,貌寝色黯黯。
避难假为奴,池鱼漏于罱。
同行两士夫,不免坠阱槛。
祸福信无常,莫恃面啿啿。
长安尘堁中,水石不可见。
西山日在眼,羁鞅徒眷眷。
吾师时一游,一游诗一卷。
持笔御风行,笔笔卷云片。
送春三日雨,爽气苦未遍。
照人得此编,坐觉凉飔扇。
哦诗更招邀,杨花正入砚。
日落叩营门,短衣不至骭。
长揖未云已,军膳已罗案。
书生能健步,顾语一笑粲。
谅知得渠魁,已誓不复叛。
贳其一衅鼓,觳觫弗敢窜。
一朝杀廿人,厥状殊不悍。
攻心乃为上,枯骨固可惋。
日日牛酒来,就抚欢未散。
书生亦何知,惟有默赞叹。
惭非甲胄士,空尔弄柔翰。
⑴ 生番名马来诗昧者,曾一日杀樟脑厂工作十九人。刘抚军赦弗杀。
寄兰生大湖营次 其一 (丁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辞君东海游,离思鬒发变。
君复投笔来,隔岁此相见。
官斋一握手,程期去如箭。
赤嵌山万重,瘴雾浓于淀。
昨来有报书,感叹意眷眷。
不嗟从军苦,所嗟隔异县。
君抱仲宣弱,我怀马卿倦。
如何稻粱谋,无复蓬蒿恋。
论诗一首送觐俞同年归里(乙未)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君从故乡来,忽索我诗看。
言逢畏庐说,子诗近所罕。
因得读君诗,湖上作居半。
湖光与山渌,著笔不肯散。
自言探诗境,一叶坠浩漫。
岷峨在何许,蜀道险不惮。
我从学诗来,亦复思之烂。
乐天善閒适,柳子工嗟叹。
孟郊骜且雄,次山碎何惋。
奇兵双井出,短剑渭南锻。
老树曲而直,颓云连复断。
连宵快纵谈,归棹惜岁晏。
何当小旗亭,画壁赌之涣。
戏作饮酒和陶 其六 (丙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无事日苦长,有事日苦短。
造物如人意,千变犹恐缓。
何如逢酒人,相对但引满。
日长醉亦休,事大未挂眼。
节庵寄二扇为寿报以小诗(乙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团扇复团扇,平生贻我几东绢。
扬以冶亭之清风,白于敬亭之云片。
花好落芳甸,月圆难得见,人寿去如箭。
何以报之樱笋厨,奈何不来共荒宴。
读苏诗(戊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严颜一降将,到底头未断。
东坡与文山,如何两褒赞。
可知能大言,举世受欺谩。
虚堂四无人,月午忽然暗。
坐久已灭烛,有啸疑鬼瞰。
隔岸鬼灯移,祗是萤光淡。
凭呼张三影,云破月来暂。
湖上遇雨 其二 (戊寅)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我舟益北去,去我室愈远。
通船无河水,载酒难往返。
前头小旗亭,少待觅策蹇。
耕夫与牧子,蓑笠占息偃。
远烟都出林,村落将晚饭。
夏晚 其一 (辛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隐雷不成阴,疏雨不成点。
依然好月色,一逻淡如染。
开落白莲花,舒卷桃竹簟。
宁爱夏日长,流光太荏苒。
其二 (辛巳)
日落天气佳,薄云太空敛。
轩窗讨凉意,豹脚何闪闪。
微风如佳客,一揖向我脸。
谅无列禦寇,聊此吾与点。
赠王梅笙(癸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海藏所取人,不随流俗转。
王生有士行,匪独以艺显。
艺馀闻助学,左癖胸不浅。
吾乡王感化,卓著伶官传。
南朝李天子,风流日游宴。
王也工词赋,讽谏托歌扇。
闻生曾演此,惜我尚未见。
近代诗钞刊成杂题六首 其一 (癸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平生所好乐,端在道人善。
位卑身又隐,能及物者鲜。
惟兹五七言,差解辨玉碝。
缟纻投既多,掌录充箧衍。
名贤与江湖,窃效吾家选。
题龙眠山图为龙蜕庵作(丙寅)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古来名诗人,每宰山水县。
潮阳夷陵外,遽数不能遍。
桐城旧使君,循声满淮甸。
浮山复龙眠,政暇几游宴。
冷泉判事例,小吏定安砚。
有人将此意,写入好东绢。
卧治更卧游,仁智性两见。
吾愿共使君,胜具老弥擅。
元旦 其二 (己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吾兄读书辄圜点,圜小而整珊珠闪。
涪翁一集不可得,尚有韩集今偶检。
父书祖砚渐飘零,何物珍藏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