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青石冈,日照红泥坂。 杳杳云外钟,山僧独归晚。 驱车循广术,言返故乡县。 晨光一何绮,熹微散秋甸。 宛宛墟曲中,盈盈露华泫。 因之感游寓,物候倏已变。 岂薄骨肉情,遥重桑梓恋。 兽炭拥貂衾,欢情中夜满。 颇怪芙蓉褥,留得三春暖。 冉冉江上枫,丹青向来变。 不信有炎凉,请看秋后扇。 刘毅一贫士,蒱摴掷百万。 我无负郭田,种蕙动盈畹。 绿杯新酒香,红雨春林晚。 莫嗔燕蹴去,又被莺衔返。 ① 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乙亥客二京,规今鉴古,沿溯曹王之业,以通哀思,论世者考焉。 洁身辟忧患,中道逢丧乱。 弃置父母国,荆蛮任逃窜。 朱家匿季布,刘氏依王粲。 黄巾动地起,惊蓬随风散。 道闻剖竹者,衣冠委涂炭。 妻子纵剽掠,齿发从焦烂。 炊骨无坚攻,杀身诚祸瘅。 尸僵横路衢,我行旦复旦。 驱马入凤阳,流黄伤彼瓒。 靡靡行迈人,悠悠起长叹。 应龙游卿云,首尾不一见。 纵横驭六气,出入乘万变。 天门俨威神,朱衣缨琼弁。 草木待甲坼,鳞羽自联串。 鬼神任屈信,帝王迭兴禅。 神潜道斯升,时亢理必贱。 胜境了莫追,过地岂再践。 永言体诸身,可以谢善卷。 纡路行山阿,舍楫趋遥巘。 陟险三四盘,云峦郁邈缅。 九峰若在掌,一一皆可辨。 物态渐以繁,新林各舒卷。 振衣历危磴,盘石忻屡践。 乍休殊未厌,莓苔不暇选。 攀跻方自兹,中情亦已展。 微风吹林气,境惬无深浅。 落日泻潭影,临流恣遐眄。 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 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 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 惜无幽人庐,蒿径为子剪。 寂寂若无人,披帷僧始见。 各具好威仪,端坐理经卷。 ① 直海天亭西上纡径数百步出松柏间有岩焉岩顶有平石可西北望某时至焉则人扶以拜祝曰万寿无疆因作石香炉篆刻其上云云登岩道中有数黄石错立径侧予大书刻之曰山水之间曰风尘之表曰人间天上 东南海一隅,天阙勤望眼。 登拜想氤氲,殿上香炉篆。 长江无声动吹万,月上东山度河汉。 东坡词赋思千秋,客吹洞箫如发难。 兴亡有恨客心苦,不独曹吴堪扼腕。 汉家心腹已摧伤,手足安能相救捍。 猛风东来水倒流,南军北军忽相乱。 天公助顺不助逆,若论成功犹未半。 华容道远老瞒愁,周郎渡江江有岸。 朝宗江汉本无心,蜀浪吴潮各分散。 巴丘哀罢又瘴乡,为国意忘天下患。 后人吊古对江山,坐遣胸中置冰炭。 洞萧声尽客何言,似笑老生谈熟烂。 百年水月坡翁心,泛泛不知身在窜。 明朝酒醒赋初成,白雪调高歌欲断。 西涯居士今东坡,逝矣岁星今几换。 画图流转到东吴,诗句人将史书看。 华生况是知音人,击节向余三赏叹。 江水日夜流,春来两涯满。 君家钓矶边,直钩自昏旦。 争席者何人,忘机不知谴。 登高望中原,周道元坦坦。 启蓍得明占,山水互成蹇。 八音正谐和,还爱磬立辨。 商歌尽离骚,反和谁子善。 虞陛垂衣裳,孔庭进瑚琏。 青云乃君宜,野处无乃舛。 知音满乾坤,有力竞推挽。 伤哉附势繁,尚矣言利罕。 衡门闭青春,矻矻事脩纂。 回思白岩诗,同心利金断。 我怀如白岩,闻诗色堪赧。 我昨造君庐,食饮方衎衎。 阶除鸟雀鸣,鹿也游町疃。 天籁时一声,泠风动群窾。 昔闻卧龙翁,长啸比乐管。 尚论三代下,斯人实冠冕。 客从隆中来,遗我书一卷。 与君共展之,疾读不可缓。 春气日以深,江汉日以远。 赠处古有规,勿惮吾侃侃。 笑指东山巅,松枝正堪晚。 几从江上过,危峰坐中见。 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 诸贤聚一堂,图书已识面。 忆昔迷歧路,困衡不善变。 博文并格物,留情经与传。 于今两寘之,深荷圣衷眷。 古人弃糟粕,用为来者劝。 素琴本无弦,了心何足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