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典故:细腰 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 环佩俨神仙,辉光生顾盼。 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 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 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 别岛(一作川凫)异波潮(一作涛),离鸿分海县。 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官闲幕府下,聊以任纵诞。 文学鲁仲尼,高标嵇中散。 出门时雨润,对酒春风暖。 感激知己恩,别离魂欲断。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疋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欺诳得钱君莫羡,得了却是输他便。 来生报答甚分明,只是换头不识面。 兀然无一事,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陟立切)。 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 按:见《祖堂集》卷三,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宛委别藏》本《南岳总胜集》卷下、《沅湘耆旧集》卷十引《林间录》及《王梵志诗辑校》卷六据石刻拓本录黄庭坚书此诗对校。(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收此诗归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实误。《江村消夏录》收该卷后有庭坚自跋,并未以为梵志诗。以此诗归梵志,始于卷末董其昌跋。今唐宋多种典籍皆作懒残作,其昌逞臆之说,应予否定。)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 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回换。 敛念定(任录作「之」)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 木人机关(任录作「挟开」)修道,何时可到彼岸? 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 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 二见亦自见,不见喜中面。 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 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练(项校「拣」)。 竟竟口合合,犹如冶排扇。 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战。 不肯自看身,看身善不善。 如此痴冥人,只是可恶贱。 劝君学修道,含食但自□(口堙)。 且拔己饥渴,五邪邪毒箭。 获得身中病,应时乃一现。 安住解脱中,无碍未别见。 住是分别有,任用法界遍。 纵起六十二,非由无罪(项校「最」)殿。 所以得如斯,有大善方便。 君自数百里访予羁病,牵力迎门,握手心喜,宜涉旬日始至焉。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墅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馀兴未尽,告去遐征。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进可以自荐求试,退可以閒居保和。吾子所行,盖不在此。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讲德游艺以凌其深,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吾是以无间,劝其晨装,同赋送远客一绝。 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一作山)远。 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 引用典故:陵谷变 新阳故楼上,眇眇伤遐眷。 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 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 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 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 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 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茜。 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 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遍。 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 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鍊。 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 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 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洛令从告还,故人东门饯。 惠爱三年积,轩车一夜远。 晓月离馆空,秋风故山晚。 荣君有嘉荐,顾我阻游衍。 宿昔峰顶心,依依不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