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91七絶 25五律 1七律 1 4160四言 114六言 32古風 4744樂府 128 1 287 261辭賦 7 64其他 114 23
共4744,分13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秦嘉 一首
魏晋
曹植 192 - 232 一首
陆机 261 - 303 三首
裴秀 224 - 271 一首
司马彪 ? - 306 一首
陶潜 376 - 427 一首
无名氏 十四首
应璩 191 - 252 二首
张载 一首
南北朝
宝志 418 - 514 一首
鲍令晖 一首
鲍照 414 - 466 四首
嘉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西溪丛话无尔字。○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改上掾为上计。并云。计。宋刻作掾。西溪丛话引此文。注。掾一作计。案汉法。岁终郡国各遣吏上计。郑玄注《周礼》岁终则令群吏致事句。谓若今上计是也。其所遣之吏亦谓之上计。后汉赵壹传。光和元年。举郡上计。《晋书》宣帝纪。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钟嵘诗品直题汉上计秦嘉。嘉及其妻往来书亦并称为郡诣京师。则作计为是。宋刻误也。冯氏《诗纪》又因汉有上郡。遂倒其文为上郡掾。更误中之误矣。)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⑴ ○玉台新咏一。西溪业话下。广《文选》十。《诗纪》四。又《文选》三十拟今日良宴会诗注引晚一韵作答妇诗。吴棫韵补三引返、卷二韵。○逯案。西溪丛话以此为徐淑所作。失之不察。
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
古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判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
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
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⑴ ○《乐府诗集》四十三。本集七作倢伃怨。《诗纪》二十四。
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
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
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
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⑴ ○《文选》三十。本集六。《诗纪》二十五。又《类聚》三十九引馆、弹、汉、晏、旦五韵。杜公瞻编珠二作陆机乐府诗。引观、弹二韵。吴棫韵补四引算、贱二韵。
物情竞纷纭,至理自宜贯。
达观傥不融,居然见真赝(○吴棫韵补四。)
新诗 西晋 · 裴秀
姬文发号令,哀穷先令贱。
齐景吐德音,益治一国半
⑴ 注曰:齐景在外寿宫。见长年负薪而饥色。凄然伤心。命吏养焉。晏子闻之。再拜而贺曰:君吐此音。益治国半也。○《书钞》三十九。
西晋 · 司马彪
百草应节生,含气有深浅。
秋蓬独何辜,飘遥随风转。
长飙一飞薄,吹我之四远。
搔首望故株,邈然无由返
⑴ ○《类聚》八十二。广《文选》十五。《诗纪》二十三。又《御览》九百九十七引深、转二韵。合璧事类别集五十六引浅、转二韵。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环宇记云。按记云魏太祖都之城内诸街有赤阙南面西头曰凤阳门。上有凤二枚。其一飞入漳水。其一仍以锁绊其足。邺人旧歌曰:
凤阳门内天一半。
上有金凤相飞唤。
欲去不去著锁绊
⑴ ○太平寰宇记五十五相州邺县凤阳门。
《晋书》曰:晋元康中。赵王伦既篡。洛中有童谣。数月而齐王、成都、河间义兵同会诛伦。按成都西藩而在邺。故曰虎从北来。齐东藩而在许。故曰龙从南来。河间水区而在关中。故曰水从西来。齐留辅政。居于宫西。有无君之心。故曰登城看也。
虎从北来鼻头汗。
龙从南来登城看。
水从西来河灌灌
⑴ ○《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诗纪》四十四。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
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同上)
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
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同上)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
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同上)
秋爱两两雁,春感双双燕。
兰鹰接野鸡,雉落谁当见(同上)
《宋书》乐志曰:六变诸曲。皆因事制歌。古今乐录曰:子夜变歌。前作持子送。后作欢娱我送。子夜警歌无送声。仍作变。故呼为双头。谓六变之首也。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
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⑴ ○《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四十一。
暂薄牛渚矶,欢不下延板。
水深沾侬衣,白黑何在浣(同上)
爱子好情怀,倾家料理乱。
揽裳未结带,落托行人断(同上)
江陵三千三,何足特作远。
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杂诗 魏晋 · 无名氏
玉钗色未分,衫轻似露腕
举袖欲障羞,回持理发乱
⑴ ○玉台新咏十作近代杂诗。《诗纪》四十三。
朗朗扇景曜,晔晔长庚焕。
超軿竦明刃,下眄使我惋。
愿哀地仙辈,何为栖林涧
⑴ ○直诰运象篇三。《云笈七签》九十七。诸真歌颂。《诗纪外集》三。○真诰云。十二月十七日夜。太元真人司命君书出此诗。云是青童宫中内房曲。恒吟赞此和神。《云笈七签》题云晋兴宁三年乙丑十二月十七日与太元真人众真降于句曲、金坛真人之室。
赠石崇 魏晋 · 棘腆
翕如翔云会,忽若惊风散。
分给怀离析,对乐增累叹
⑴ ○《初学记》十八。○逯案。四句当为前篇佚文。
冬至诗 魏晋 · 李氏
灵象寻数回,四气平运散。
阴律鼓微阳,大明启修旦。
感兴时来兴,心随逝化叹。
式宴集中堂,宾客盈朝馆
⑴ ○《类聚》三。《御览》二十八。《诗纪》三十七。
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
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
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
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
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
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⑴ ○《类聚》四十五、《诗纪》十七并作杂诗。又《书钞》五十八作新诗。引献一韵及乱一韵。百二十七作应璩诗。引乱、宪、弁三韵。《初学记》十一作新诗。引弁一韵。又《白帖》二十一作应瑗诗。引侍中喉舌万机六字。事文《类聚》新集十及合璧事类后集二十六引宪一韵。○逯案。《白帖》此例可证作应瑗者实即应璩之讹。
平生居□郭,宁丁忧贫贱。
出门见富贵,□□□□□。
灶下炊牛矢,甑中装豆饭
⑴ ○《书钞》四十四作新诗。又《御览》八百五十作新诗。引饭一韵。○逯案。《书钞》引诗缺略。今以意补六空格。
西晋 · 张载
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
秋风兼夜戒,微霜凄旧院。
嘉禾殒兰圃,芳草悴芝畹。
嘤嘤南翔雁,翩翩辞归燕。
玉肌随爪素,嘘气应口见。
敛襟思轻衣,出入忘华扇。
睹物识时移,顾已知节变(○《御览》二十五。)
世间诸法如幻,生死犹若雷电。
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
颠倒妄想本空,般若无迷无乱。
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
只为愚人不了,从地戒律决断。
不识寂灭真如,何时得登彼岸?
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
法性本来空寂,不为生死所绊。
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
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
实际无佛无魔,心体无形无段。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⑴ ○玉台新咏四。《诗纪》五十四。又《类聚》四十二、《乐府诗集》六十并作吴迈远秋风曲。引练、线、霰、见四韵。
扶风歌 南朝宋 · 鲍照
昨辞金华殿,今次雁门县。
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
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
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⑴ ○《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五十。○逯案。此诗本集不载。风格类齐梁人作。《乐府诗集》殆有讹误。
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县。
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
凌高跻飞楹,追焱起流宴。
𣐙苑含灵群,岩庭藏物变。
明辉烁神都丽气华甸
目远幽情周,醴洽深恩遍。
苦雨诗 南朝宋 · 鲍照
连阴积浇灌,滂沱下霖乱
沈云日夕昏,骤雨望朝旦。
蹊泞走兽稀,林寒鸟飞晏。
密雾冥下溪,聚云屯高岸。
野雀无所依,群鸡聚空馆。
川梁日已广,怀人邈渺漫。
徒酌相思酒,空急促明弹
⑴ ○本集八。《诗纪》五十二。又《类聚》二引乱、旦、晏、岸四韵。
冬至诗 南朝宋 · 鲍照
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
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
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长河结瓓玕,层冰如玉岸。
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
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
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
⑴ ○本集八。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九。《诗纪》五十二。又《类聚》三引换、雁、岸三韵。《初学记》四引换、雁、二韵。《御览》二十八引换、雁、岸、暮四韵。万花谷四引炭一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