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76七絶 16七律 1 620四言 49六言 22古體 2893樂府 27 95 148辭賦 5 46其他 30 22
共2893,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续上)
倪谦 1415 - 1479 三首
傅梅 ? - 1642 三首
傅汝舟 四首
元天锡 1330 - ? 三首
公鼐 1558 - 1626 一首
具凤龄 1526 - 1586 一首
冒襄 1611 - 1693 一首
冯梦祯 一首
冯琦 1558 - 1603 一首
冯行可 1521 - ? 一首
冯裕 1479 - 1545 一首
凌义渠 1593 - 1644 二首
刘思祖 一首
刘琏 1348 - 1379 一首
刘绍 二首
刘节 1476 - 1555 一首
区大相 1549 - 1614 四首
湘皋风雨深,磊磊石应长。
芳华散幽馥,寒玉摇清响。
彼棘何夭夭,托根乃同壤。
千古仲尼心,援琴动遐想。
椿萱嗟已零,棣萼继凋丧。
永佩过庭言,无复倚门望。
始赖伯氏存,亦祔泉台葬。
子立复何依,旦夕增悽怆。
皇皇没世悲,耿耿终天怅。
愿言守厥身,名宗庶能亢。
苍山叠秋旻,岩壑郁萧爽。
虚亭阒无人,古道绝来鞅。
云迷远近村,树隔东西瀼。
安得濯尘襟,中林恣幽赏。
山中见玉人,云是岳神像。
至今古殿里,精光不可望。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嵩山部
七觉开世迷,七花屏尘相。
分兹黄金身,偶现此峰上。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嵩山部
叠嶂郁参差,连云回相荡。
中有神仙人,光彩真难望。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嵩山部
名山多石门,太姥奇莫状。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
初从俯身入,栈级屡下上。
天窗漏日微,龙井滴泉旺。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门见石峰,秀色九天望。
一削倒地平,匪特取屏障。
霞古荡幽痕,真骨固无恙。
老树多生芝,幽潭亦成浪。
好鸟时出游,于人每相撞。
如知东方生,图记语非妄。
斯游满深衷,何以答神贶。
武夷多奇峰,高者是三仰。
丹崖更安排,不独似悬榜。
千步覆石廊,曲折复下上。
岩楼开谽谺,面势极㝩㝗。
倾曦独照曜,乱石互罗网。
中有碧海桃,倒悬不盈丈。
叶落根自蟠,千岁无复长。
睹兹神理功,吊古忽然惘。
药炉吹死灰,葛翁亦长往。
难闻白鹤音,徒结紫霞想。
平生岩穴心,眷此㨿昭朗。
灵区奠真岩,缀乳富奇状。
麟身俨石体,仙背光壑相。
笼日玉帐豁,承苔宝盖壮。
左龙交右凤,下洞逗上嶂。
晶荧非一文,窈默是几创。
古鹿游到止,情鹤舞来向。
纷吾临以遨,众念窅然丧。
惟馀伺鸾宾,疲思绿云上。
隐君家住平川上,清流十里平如掌。
高门华屋世屡胄,芝术桑麻日争长。
男婚女嫁贱珠襦,弟劝兄酬足盆盎。
过客频留宿水堂,居人尚尔称山长。
昼苑冰浓碧碗浆,夜庭锦烂丹书幌。
诸郎索诗义不薄,野夫据榻颜真强。
宁嫌风雨阻登临,且恋丘园叙乡党。
卜邻倘遂武夷居,九曲扁舟共来往。
送信圆禅者游江南诗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五言排律
清风轩圆禅者。溪月轩无学之门徒。号曰寂峰。盖有志者也。一日过予曰。吾辈之所业。专以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事。故有行脚之说焉。吾师嗣法于懒翁。吾于懒翁。义当为孙。惟我先祖师普济尊者。越至正戊子。入燕都参见指空。庚寅秋。到江浙参见平山。壬辰夏。到婺州参见千岩。皆传密付而来。其五六年间。遍参需语之处甚多。人虽逝矣。行脚之遗躅完然。吾欲南游。一观先师游览之迹。以偿平生之志。即今行矣。予应之曰。圆之言也是矣。然其志则何哉。切惟懒翁。志于大道。不惮道里之险阻。单游万里。参访明师。契明宗旨。苟以是求之。上人之志即懒翁之志也。上人真勉之哉。吾东方与中国相距道途虽远。方今圣天子之风化。一视同仁。四海衣冠文轨混一无间。又复干戈已定。一无道途之艰梗。且上人之道与行俱有馀力。三观之理。般若之用。足乎已无待于外。真释门之一法器也。然则其于天下丛林。到处何所不容乎。若非穷究其教深于慕道者。不能也。此去也非惟归敬先师契悟之处。实释子得意行脚之秋也。予所区区临分之意。安足尽言。乃嘉其志壮其行。书一诗以赆之。
萧洒乎容仪,恢弘乎识量。
一盂生计轻,万里归心壮。
最早离尘埃,不曾少盐酱。
闽吴为浪游,楚越亦闲放。
欲跨渡江芦,常携扶路杖。
宗风嗣阿谁,普济大和尚。
男儿得意行于时,德音循良多敬仰。
古来贤达知几人,美誉相随如影响。
今看许子负雄才,言行离伦坦荡荡。
敦诗厚礼有馀裕,必须举直措诸枉。
百尔所行尽清仪,喜君已附吾乡党。
嗟予小少学轻狂,心地茫然锁榛莽。
出门无路何所之,空自随时观物像。
夜深危坐忆君居,时有皎月照书幌。
灵明一颗珠,探得如来藏。
非色又非空,无名亦无相。
三光掩彩华,六合通辉朗。
欲问其所由,上人还抚掌。
避地恐不深,吾必在汶上。
旷野多平畴,游目足自广。
南冈一握中,林麓稍森爽。
石壁拓精舍,石门斸新壤。
阳崖连阴峰,遨游惬心赏。
呼儿荷铫耨,携俪治绩纺。
既欣禾豆登,复见桑麻长。
八口可无饥,亦足代禄养。
岂必规达人,庶几屏尘想。
次赠垣隐山人 明 · 具凤龄
五言绝句
山头一竹声,山下千岩响。
行携玉溪月,直到瑶峰上。
昌田洞 明末清初 · 冒襄
怪石大小立,冲激发高响。
偃仰适所乐,苍莽结幽党。
一望古参横,位置各有像。
绿雪拄波帘,喷珠上余颡。
水石角异观,万态堪奇赏。
游鱼吹雨丝,俊鸟洗翠氅。
薄舟袅娜行,■({氵众})然滞双桨。
榜人嗟蹇涩,余意怅遄往。
夙昔眷幽溪,于今凌漭瀁。
引艇及朝暾,潆洄淹夕涨。
乍进离烦嚣,少焉益萧旷。
岸仄交浓阴,林缺露青嶂。
瞻岫集遥姿,睇涟延近状。
改步款兰畴,陟憩纡回望。
地偏俗驾罕,侣胜游踪畅。
朱羲不遽颓,沈欢将无荡。
休沐属良辰,招邀尽吾党。
晤言山中人,兼有濠间想。
瞻彼已超忽,去此复怅惘。
行行出谷口,原田何莽莽。
微雨洒然至,林樾增萧爽。
兴来发高唱,丘壑传馀响。
遥见采樵人,不得讯所往。
白云深复深,何处留真赏。
空涛阁 明 · 冯行可
五言绝句
松霭郁空青,抱膝恣玄想。
一派涛声来,秋风起阁上。
好雨遍郊原,禾麦忽渐长。
荷锄勤耘耔,新晴风亦爽。
西山远峰青,渑水层波响。
水边绿树深,黄鹂鸣下上。
蚕老丝何长,麦熟穗仍两。
早晚夏税足,村村歌击壤。
茶池 其一 明末清初 · 凌义渠
五言绝句
① 池为近溪先生令太湖时遗迹亭有碑记可读乃归善杨先生手笔也
湖山叠若屏,偶作湖山长。
以兹赠往来,尽日风泉想。
后杂忆诗 其一 明末清初 · 凌义渠
七言绝句
蠲烦破懒却无方,浓淡参差缀一行。
贪侍文人灯影后,照来难字未曾忘(笺)
诛茅托林栖,结志在玄赏。
芳荑歇春华,凉飙荐秋爽。
鸣琴向寥廓,长啸散苍莽。
明月扬素辉,疏篁发清响。
尊中幸不空,方外恣独往。
偶坐兴未阑,还思棹烟榜。
冯公岭 明初 · 刘琏
鸡鸣出北郭,戒徒饬装仗。
早发神颇疲,亭午心始畅。
行行陟危巅,路出林木上。
兹岭号冯公,何年得名状。
想当开凿初,斯人通塞障。
根从西北来,气是东南壮。
万里生长风,烟云中浩荡。
登高望我乡,心情增怆怅。
役役征途间,默默几得丧。
何当息尘鞅,终年遂疏放。
登道山亭 元末明初 · 刘绍
名藩跨炎服,崇阜极幽爽。
亭台纳元气,磅礴俯深广。
我来属初霁,心与孤云往。
萧飒海树秋,如闻暮潮响。
摩挲石阑古,挥霍霄汉上。
大有本虚空,河山一溟涨。
凄凉乘槎意,迢递紫霞想。
浊世谁复然,临风默惆怅。
廓落天地心,蹉跎丘中赏。
古人不可见,千载吾独往。
嗟嗟鸢鱼趣,妙领非外奖。
醉里默无言,沈思结玄想。
苍山势如龙,万皱涌叠浪。
春雷送霖雨,变化不可状。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南安府部
与子共垂钓,白日照孤舫。
春来云水生,清风动兰桨。
玄云积重阴,素景澄虚朗。
生白盈轩墀,流光入帏幌。
初炯玉窗明,渐映瑶台上。
洒菊丽寒姿,间梅发清赏。
寂静神已闲,幽独理宜奖。
昔闻袁安卧,今见王猷访。
门外辙迹深,竹间人语响。
小酌不知寒,抽琴抒妙想。
旦发卫水阳,极意恣所往。
名山谐夙慕,绝境发奇想。
含情眷明牧,赍具资胜赏。
方辞颍川守,遽识朝歌长。
登车云尚晦,振辔天渐朗。
目极桑枣林,耳属鸾凤响。
撇见蓬池烟,已映苏门上。
高台待啸歌,长林遂偃仰。
岩峦吐气清,石竹閟幽幌。
志意由自适,神理非外奖。
卜筑蹑前踪,怀贤契今访。
终期谢天刑,于焉税尘鞅。
春风渡长淮,河水深且广。
砥柱复安在,洪流方震荡。
中路逢佳友,偕我济川舫。
岂忘同舟言,共此风涛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