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写生花,盛开尤易状。 长条杂繁葩,维笔之所向。 暗香若浮动,梅格实无上。 孤山脚下逢,大庾岭头放。 璀璀复皑皑,银河翻白浪。 岁寒折一枝,三友好酬唱。 今日已重九,城郭秋气爽。 雅游从群贤,载酒谒遗像。 平生书局随,席间劣函丈。 华檐芘髡缁,藻井护龙象。 尚德抑虚无,后死有吾党。 云何祀二百,社祭典久旷。 繄赖张与何,祠构事草创。 青红坏壁侧,三楹位东向。 罗拜十七人,祭酒布衣长。 精神感冥漠,灵魄接惝恍。 想见两度游,白发倚筇杖。 将身王尼车,戴首逢萌盎。 沈吟述古作,惨澹旧京唱。 空余两髯叟,旧识孤鹤状。 尽日号西风,寒涛送悲壮。 灵境多祛人,时复藉人赏。 不缘自辟门,谁能镇来往。 辋水垂沦涟,宜听复宜望。 颇觉胜匡庐,限以三百丈。 溪声在松下,涛声在松上。 高人如太冲,轩轩逸兴放。 墙头谁点笔,忆是姓吴郎。 何似凭楼望,筌鱼两并忘。 玉河三里不为长,荡桨鳞塍阅两傍。 雨足今年插秧早,幸看芃绿尺馀强。 朱明迟度丹霄上,万籁无声静棼响。 暑气生侵玳瑁床,凉飔不到文罗幌。 砌裂苔纹破篆痕,户饶梅润湿柱磉。 生憎蝉嘒聒耳烦,况复鸠鸣悬念想。 岂无沉李与浮瓜,林园坐𠷠层轩敞。 念彼公田待泽久,耕犁未举将生莽。 笠底老农畏赫曦,冰壶那忍独延爽。 吁嗟又复夏云半,宵瞻云汉徒首仰。 侧闻上苍心好生,解泽讵久迟长养。 扶桑涌现火轮红,夜以继日劳怅怏。 锦样三春忽忽过,炎炎永昼薰风荡。 何能习静学禅师,丈室安心息纷攘。 开年已逾旬,春意渐融盎。 富媪欲侈富,状彼百昌状。 于耜兹其时,益赖天浆贶。 近晚瞻碧天,云脚羃西嶂。 霮䨴初布空,叆靅日旋障。 入夜始霏微,霢霂势忽畅。 徘徊露井阴,泛潋曲池浪。 稍觉寸心纾,讵敢双眉放。 未旱愁不雨,宵衣频颙望。 既雨愁不沾,遐方岂遗忘。 展转深长思,何时免惆怅。 徂云净碧天,金飔荡轻爽。 入夕几务閒,玩此虚明象。 棠舟稳如屋,鉴浦平于掌。 赋诗思其人,高山予所仰。 去岁吟塔前,不作塔前想。 今朝望山半,已似山半往。 堪以悟离合,何须别俯仰。 铁索千尺垂,有谁破云上。 飞流纷万派,峣峰矗千状。 巘发与壑须,一写天籁放。 耳食恰宜听,目谋不可望。 ① 由丽瞩楼而南度石桥为北宫门沿涧东行折而南为东宫门中为广宇回轩曲廊洞房密者宜燠敞者宜凉杗棁不雕楹槛不饰砻石周庑之壁书兹山旧作与摹古帖参半南为曲水藤花垂蔓覆其上向南一斋曰虚朗虚则公公则明朗之为义高明有融异夫昭昭察察之为者要非致虚极不足语此 澹泊志乃虚,宁静视斯朗。 川云供啸咏,天地任俯仰。 隐几极目清,披襟满意爽。 惟其无一物,是故含万象。 摇扇风即生,自然非勉强。 天炎风亦炎,气爽风亦爽。 谓风自扇出,风性应无两。 谓风不藉扇,扇收风何往。 祝鮀不能辨,公输难措想。 明有时而暗,泰山蔽一掌。 智有时而愚,扬声以止响。 倏忽丧混沌,神珠得罔象。 谁能去安排,豁然天地朗。 雨馀林翠深,暑涤波风爽。 一川通凤城,轻舟便来往。 晓岚傍山收,新涨沿溪长。 夹岸禾黍烟,满目丰亨象。 湛湛饱露华,与与亚皋壤。 回思杪春间,此景非所想。 新秋虽觉炎,朝暮馀清爽。 鉴湖渺澄碧,太虚涵万象。 西山倒影来,螺纹如指掌。 至理在天地,妙契归俯仰。 浅春已含韶,景物欣和畅。 御园致早佳,风月无尽藏。 雪酥大地滋,冰脆微波漾。 柳黄稊渐生,桃红苞未放。 湖山呈淡沲,楼阁图蓬阆。 新年几务稀,倚楯聊凭望。 北垞入近观,西峰列遥障。 郊坰霭霁烟,灯火争新样。 皇州固富庶,风俗随时尚。 因忆蒙正言,悚然志惆怅。 名园未浃旬,春雪已逢两。 土膏将脉起,润泽滋培养。 午暄融作雨,廉纤已听响。 入夜凝六出,峭寒切帷幌。 临轩晓问政,玉宇迎眸晃。 林枝叠缀英,笼鹤重披氅。 讵惟足奇观,更复廑深想。 迩来天贶稠,毋或予心放(叶)。 夹径多长松,度松渐豁敞。 伊昔构曲廊,夷光留屧响。 屧响久不闻,春烟蒙蔓莽。 小草设有知,云见人来往。 山蝉亮其声,饮露发清响。 蓊然浓翠中,红叶见三两。 动植均知秋,吾胡不延爽。 朗开纳凉牖,閒披却雨氅。 谡然聆松涛,藻思发奇想。 仁圆义则方,礼立智期朗。 山水足是斋,仁智惬所赏。 昆明沧池俯,万寿高峰仰。 俯仰入澄观,心与天地广。 廓然应物来,淳风庶可仿。 大块复何为,劳我以形像。 岩谷素所耽,绅黻非所赏。 饮河及巢林,知足可长往。 采药炼水碧,馀生庶能养。 云林石为室,既静复虚敞。 翠巘即丹梯,摄体飘然上。 仙者四五人,吹笙弄琼响。 授我黄庭经,内脩非外奖。 筌蹄尽摆脱,烟霞寄萧朗。 回顾金张辈,哀哉沉世网。 载月夫何为,为是纳凉爽。 抑知塞景佳,羲皇未呈象。 古镜若可揽,千里近指掌。 青雀(舫名)乘虚无,瀛洲恣俯仰。 披薰于南来,抚景喜长养。 风荷多幽馨,雨筱满好响。 乘凉蝉鸣枝,守静鸟止幌。 高斋云何耽,古史每在掌。 东风解冻春波泱,长桥饮练将百丈。 雁齿枕陆接石衢,中流曾无十尺广。 徒劳人力此胡为,胜朝遗迹得咨访(叶)。 权珰桑梓乃在兹,春秋祭扫常来往。 有司畏势为修涂,葆盖稳驱平似掌。 椓人凶燄一至此,朱家宗社将奚仗。 适来固节度盐沟,架木吾犹发官帑。 守阍岂得尽废斯,惕然以惧睪然想。 灵岩镇古灵,敞景当春敞。 山蹊谁藉楩,名尚传屧响。 无人叹露葵,有客寻烟莽。 荒幻总虚无,无烦赋伤往。 昂首最高峰,巉岩拾级上。 药草堪摄生,含芳袭人赏。 北睇见大江,颢气涵漫漭。 吾怀与之如,廓然坦荡荡。 忽忆东坡翁,赤壁曾独往。 俯冯夷幽宫,长啸发逸响。 其气盖古今,其景融机象。 斯游可同乎,吾惟企遐想。 临观非德义,其乐未为广。 劝善以戒恶,辅𨗳资忠谠。 晋侯诚渴贤,司马应上赏。 岁岁秋狝狩,北县经来往。 赋率免十三,此例宜循仿。 西巡越十载,祝釐匪游赏。 吾民待泽久,可不副所仰。 北直及西晋,一视无偏向(叶)。 除道虽给值,于恩合推广。 如前免正供,惠务周乡党。 被灾者更艰,是吾关恫痒。 弗以兹例概,加恤待详访(叶)。 山腰洞穴深,外狭而中敞。 石安得有声,云藉梓以响。 百计悦蛾眉,万古委榛莽。 后谁袭其踪,齐宫踏莲往。 四日快晴始慰然,昨夜骤霖复怅惘。 讵予无屋足避漏,心切小民怨咨想。 今朝此亭信可悦,大霁虚明怡万象。 旋愁旋喜毋固必,或者予衷失涵养。 观过知仁缘廑农,自解自怜自偶赏。 杰竖生紫烟,群岭缪相障。 苔树为眉发,云霞为色相。 对之或属咏,天机发意匠。 其下有石泉,一泓白云上。 屈曲成细注,出寺乃奔放。 故予散步处,指点犹能状。 更忆小阁中,凭栏曾骋望。 云为我水楼为舫,春来真似坐天上。 且如太古无形初,楼舫水云原一样。 世间拟议自纷然,试问谁真得名状。 松非槐柳质,耐寒不易长。 廿年略入格,卌年始成象。 清晖阁之前,九株撑偃仰。 年将与我齐,从幼看枝放(叶)。 春风谡籁清,秋月含辉朗。 溜夏雨阴森,傲冬雪倜傥。 值旱我焦劳,嘉荫不知爽。 遇霖我傍徨,团盖何曾享。 愁喜莫弗共,喜少愁恒怏。 实如患难友,期汝千年上。 忽然不戒火,延及摧肮脏。 岂无烂额者,竟难救一往。 嗟哉会凌云,倏见沦砾壤。 强颜题五字,已事那堪想。 松在杂林下,屈抑弗得长。 雨润及日晅,莫被天恩荡。 沮然色半黄,恧矣颜如强。 上伏地溽湿,草木咸资养。 乘暇课移植,出蔽迁佳壤。 本疏培欲平,择向取高敞。 会看放乔枝,童童绿阴广。 所惧不在兹,树人因可想。 长廊今弗见,但馀山洞敞。 索然怒公孙,何能为声响。 杀谏国必亡,馆娃久榛莽。 奚称踏步人,足底佳音往。 对峰搆书阁,借峰为屏障。 高下凿金仙,一一皆殊相。 小巧笑鬼工,大法营天匠。 北同居庸侧,南忆灵隐上(居庸关及灵隐飞来峰皆有凿石佛相)。 于密斯退藏,六合斯弥放。 讵曰始僧绍,乃有此奇状。 参禅实无暇,或可一凭望。 纱疏一坐虚,水风五月爽。 纳来心境凉,凭处内外朗。 疑彼佺乔翁,留此云霞氅。 夏五初旬此沾泽,山左泽稀为(去声)萦望。 侵寻此间亦缺雨,麦后待种同彼状。 今朝幸接驿章驰,四寸嘉澍均叨贶⑴。 岂不额手顾彼慰,旋因顾此增惆怅。 咄哉复觉吾言失,彼此吾民那偏向。 安得寰海雨旸时,愿益奢哉愁益谅。 ⑴ 东抚摺奏武定曹州先后得雨济南于五月廿二日得雨二寸廿三日未申二时甘霖大霈入土四寸远近均沾 南木北以石,水陆殊命匠。 圜转藉牛牵,牛蹄踏泥浪。 蹄伤领亦穿,乃得田如掌。 惟应尽此劳,遑敢恃有相。 朝岚夕霭无定形,祇以峰崇有奇状。 由后山左过山右,在右之隩更西向。 铺空白绵常映带,时或清閟时疏旷。 以之兴咏咏亦佳,以之散襟襟实畅。 作者何人称得宜,云间士龙曾手抗(翠云崇霭陆云句也)。 北岸东转南,沼斋有画舫。 无忙且馀閒,何妨一造访。 前池虽不宽,颇具烟波状。 凭槛俯澄泓,原在兰舟上。 亦非创自予,永叔曾先倡。 既已穷其奥,而复得斯旷。 适可非贵贪,逍遥恐无当。 命驾进清禁,漏未已牌向。 奏书肯迟待,批阅慎筹量(叶)。 湖月藉山佳,山月佳可想。 下台月共来,策马月同往。 入谷凝月藏,陟巘披月朗。 月情谁则知,月光众斯仰。 月云月宇消,月风月林荡。 对月吟月诗,问月容月赏。 源出洞天岭,汇流溪㵿漾。 鹤仙缅遥年,徒杠涉今浪。 人字起芦汀,去去赴雁宕。 昨日请雨归,晚云夜无望。 今晓时晴晦,骤点落午傍。 忽霁忽复阴,申酉间(去声)霏放。 而刚湿地皮,究欠势酣畅。 分寸不能成,吁哉阳特亢。 又闻农家谚,午日雨非尚。 雨则生细虫,田苗反无当。 我惟急燃眉,优霈他且让。 弗优乃微零,徵咎休艰贶。 五言拟解嘲,掷笔增惆怅。 沙溪带山边,山雨溪水涨。 涨退沙必留,疏浚例已向。 设使弗疏浚,沙满溪斯漾。 园丁久惯经,锹锸相摒挡。 劼劬所不辞,酌赐聊颁贶。 繄余更思之,黄河沙益壮。 夫谁为疏浚,自古原无恙。 小大容受殊,所以贵有量。 云散碧天晴,风来西北爽。 溽暑霍然无,气清皎日朗。 山庄之所独,生衣凉切氅⑴。 香山云心静,何曾有此想。 ⑴ 氅衣从毛冬月宜之惟清异录载临川上饶之民以新智创作醒骨纱用绕绿蕉骨相兼撚织夏月衣之轻凉适体号大清氅则又于氅字广异闻也 风日今朝佳,笋舆信所往。 溪边泉落清,樾下籁来爽。 栈道纵崎岖,亦可夤缘上。 遥见旃檀林,已自生净想。 众香之所稡,无闻以为赏。 精舍临诸天,豁然而开朗。 调御祗堂堂,应真各仪像。 圣贤所从殊,儒释岂有两。 题壁去年辞,陈迹瞥俯仰。 万里无片云,山风拂朝爽。 数日祇高居,翻以閒为怏。 策马一出游,讵畅游观赏。 阅堤兼阅稼,有事宁虚往。 禾黍胥吐穗,时旸资勃长。 𩆩雨既非霪,涨弗致沆漭。 堤实高出河,彻桥惜费枉⑴。 细事亦廑心,要务敢忽想。 ⑴ 河上架桥以备过河礼庙遇大雨涨集易于冲圮物料每致漂失有司不免赔垫因于溥仁寺拈香后即命彻去以省繁费俟秋时潦退启跸行围时再行稽搆以度车马永著为令 丙吉哀王孙,狱中谨乳养。 少时游闾里,吏治得失讲(叶)。 石立仆柳起,入继惬众仰。 为政诚励精,必罚更信赏。 吏称(去声)民安业,综核勤堪想。 宇内既称治,单于慕稽颡。 屡书凤凰见,或亦邻虚枉。 宋仁宗似汉文帝,守成之君贤最尚。 恭俭仁恕出天性,大辟上谳矜罪当。 不广苑囿同罢台,玉清池馆辞溶漾。 夏人犯边禦出境,契丹渝盟增币量。 视若优柔失国体,无挞伐能宁此让⑴。 小人弗胜善类气,嬖倖不累治世样。 史官二语固纪实,安石之祸实因酿。 郭后批颊事可罪,废则宜也何疑访。 既而自悔要(平声)册立,帝心终是无定向。 一之为甚复疑曹,宫阃处置总无状。 ⑴ 昨岁亲制平定两金川战国诗序曾云予之子孙其尚以予之所为为戒更当以予之所为为勉如其不能则莫如息事宁人如汉文帝宋仁宗之自守可耳兹咏宋仁宗事因并识之 十日已快晴,一雨实恰当。 傍晚峰吐云,入夜澍飞嶂。 炎歊忽净涤,凉爽侵帷帐。 细而调笙丝,壮而倾盆盎。 其声尚可拟,其形未容状。 于稼信何碍,于溪或有涨。 然亦塞山常,择高村无恙。 河工待水增,顺溜应可放⑴。 二千里外心,遥遥寄惆怅。 ⑴ 仪封工次王家庄引河现已挑成专俟伏汛一到河流增长即可相机启放以掣大溜日来盼望甚切 古井引辘轳,由下可致上。 小池筑山腰,遂有清流漾。 名之曰亩鉴,实比鉴犹旷。 云亦黑波沈,月亦金澜瀁。 谰语辟辍耕,移山信无状⑴。 ⑴ 尝于山西麓掘地得废井一辘轳绠汲可致山巅乃知辍耕录所称引金水河于山后转机运㪺至山顶者舍近求远其说实妄又所云岛土取自塞外者其妄更甚即云厌胜亦不过少取塞土置此以当之岂有凿掘辇致数千里外之理向作永安寺古井记曾详辟之 石洞山半腰,那可搆廊敞。 而曰有屧音,捕风率传响。 潜既讹以讹,余亦莽其莽。 拙速足成篇,未可无言往。 六和四度临,两登(辛未乙丑)罢其两(壬午乙酉)。 况阅十五岁,七旬年已长。 何必学少者,言登斯技痒。 然吾别有会,登取一时赏。 弗登意无尽,江天原豁朗。 岂系百丈高,试以昔题想。 初地此坚固,二谛俱融象。 三明通净域,四谛罗宝网。 五云扶盖耸,六鳌负戴奘。 七宝庄严毕(以上七层匾额皆辛未初登所题),共演舌长广。 登乎弗登乎,且咏诗瞻仰。 通志临漪亭,本曰莲池上。 今却居城外,就筑行馆创⑴。 纪载率如兹,艰得其真谅。 书院实在此,亭台增新样。 端乃开于方(观承),成事不说放。 兴学则其善,历任踵相尚。 兹来阅诸生,颇觉知趋向。 所期正学敦,讵誇词藻畅。 处为传道器,出作济时匠。 棫朴意在兹,勖之毋或忘。 新安复有之,章宗迹艰访⑵。 然讵止两哉,备说盖无量。 ⑴ 临漪亭据畿辅通志称在莲池上则应在城内之莲池今称于临漪亭畔搆行馆而行馆实在城外故辛巳诗有临漪就古迹憩辇搆新堂之句纪载难以微信大率如此 ⑵ 通志载又一莲花池在新安县西南金章宗观莲处邑人张光远起台于池北日看花台云 肩舆出岩斋,碧霄本晴朗。 东北一片云,视之犹天壤。 舆人知两来,沿谷速行往。 汝速那如云,瞥眼雴𩆩放(叶)。 竖洒复横排,繁声及急响。 叠溪陡岩间,落瀑纷漭沆。 尽态与极妍,千变更万状(叶)。 摩醯不知数,关仝安能仿⑴。 我伞犹湿衣,众岂免鞅掌。 倏霁一事无,因教薄行赏。 ⑴ 宋刘克庄题关仝骤雨图诗云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又云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其摹写殆不遗馀力然以视塞山阴晴倏忽变现之真景犹未能仿佛一二也 绿柳阴,碧溪上。 背逶迤,面昭旷。 阁三间,如野舫。 两高人,坐对向。 谈何事,和而倡。 弗可闻,惟可望。 宾与主,各相忘。 遁之肥,贞无妄。 汉子陵,晋元亮。 异代交,他难傍。 籧篨不能俯,伛偻不能仰。 仰而吟秋风,俯而啐粒壤。 俯仰颇自得,应在二者上(叶)。 卫升写生即卫风,切言奔奔意斯仿。 山径净无尘,林关飒有爽。 我心与之然,岩斋识清访(叶)。 创得固旧名,今岁初来傥。 虽迟立秋节⑴,满目金𩏶象。 涧叶与岩枝,露润曦光朗。 拈毫吟即景,五字高岑想。 ⑴ 今岁七月十一日立秋比往年节候较迟 昭烈不失为贤君,诸葛则诚称贤相。 君臣同心期中兴,惟能王(去声)蜀失所望。 终致安乐丧其基,岂天不祚炎刘贶。 元成桓灵败德久,纵怀恢复无救丧。 所以向为酌中论,难在守成倍开创⑴。 ⑴ 向尝为创业守成难易说大旨以岑文本对唐太宗拨乱难守成不易之语为非盖以创业者未竟之难皆守成者分内之难不待失道失众始为惭负前人但使式廊之版图或有侵削垂裕之成宪或有废弛即无以觐耿光而扬大烈是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鲜有不盛满中之以此思难则所以持难者可知故予之独以难责夫守成者非敢忘创业者之难正以慰创业者之初心耳因过昭烈庙感后主之不能嗣守前烈以安乐丧其基而尤不能不叹息痛恨于元成桓灵之败德益信予前言之为酌中定论也 南关及车逻,计泄洪湖涨。 清口定志后,封土恒一样。 惟值戊戌潦,无已为一放⑴。 然先屡颁谕,闾阎逭漂荡。 早田幸复收,赈借并行贶⑵。 岂能免向隅,回思切惆怅。 ⑴ 先是洪泽湖水涨必由山盱五坝泄之高邮等湖复不能容则由南关车逻等坝东放下河每受其患壬午南巡阅视湖河情形始于五坝酌定水志如坝志多过一尺即将清河拆宽十丈湖水以次递长则清口以次展宽俾清口既畅湖水宣泄有资车逻坝始得永远坚闭二十馀年来下河得免水患职此之故惟戊戌年仪封决口黄水由淮入洪泽湖不得已始启山盱五坝以泄盛涨由此递归下河 ⑵ 戊戌开坝之先预饬该督及总河等先期晓谕俾闾阎得早为迁避不致漂荡又幸彼时早禾已收晚禾补种无多复令将成灾之极次贫民分别展赈并借给籽种口粮以资耕作 十六应真二增上⑴,伏虎其一名久仰。 而何性空亦有之,虎为(去声)跑泉以双掌。 一之为甚可再乎,掩耳安能止铃响。 不如忘虑俯清泉,曰无想已涉有想。 ⑴ 十六罗汉名见梵经纳□□传及法住记俗名十八者询诸西僧一为嘎□巴尊者一为纳□密□尊者即世所称降龙伏虎也详见向所作十八罗汉赞识语 迩日偶游山,率以肩舆往。 今朝春云收,风日殊和朗。 前轩视政毕,出门即平壤。 左嶂非险峻,策马延清赏。 都无五里遥,祗园至千相。 云罩仰霄汉,曾屡揽辔上。 兹何谢不能,筋力异畴曩。 孟云志率气⑴,或亦未深想。 自强则宜勖,讵惟事高养。 ⑴ 筋力气之属也筋力老而不能如昔如挽强步远之类虽有志亦不能如少壮也 山水智仁乐,仁圆而智朗。 斯斋山水间,名斋出想像。 然而圆朗义,所包实甚广。 必也体仁智,安斯利斯两⑴。 渠宁此豫游,触景学勉强。 ⑴ 本年春仲经筵当讲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句适临斯齐因而有会即发明其义为论 水窦信于何,云山寄遥望。 诗吟漱玉亭⑴,章宗景想像(叶)。 礼乐非不修,典型无善状。 惜哉世宗业,文具实渐丧。 成之百年艰,坏以一朝谅。 为治守前规,落止慎其访。 ⑴ 定州曲阳县水窦岩有金章宗漱玉亭诗 镇海图雪景,埙篪伯仲唱⑴。 台怀图雪景,桥梓前后望⑵。 侍臣多佳话,诚不孤琼嶂。 子舆乔木喻,得贤以为当。 勖尔扈跸人,尚其勤寅亮。 ⑴ 镇海寺雪景命张若霭张若澄兄弟先后为图 ⑵ 辛巳幸五台曾命董邦达为雪山图至辛丑岁其子董诰扈从适复遇雪亦命写图 谓玉中国本有乎,蓝田徒名鲜玉状。 谓玉中国本无乎,和阗名始炎刘创。 其前谷蒲传周璧,玉自何来琢工匠。 而况此璧非谷蒲,朴素制在姬周上。 琬琰赤刀视子孙,比肩苕华见尧让。 穆然曾弗事雕几,数千年浸黄白绛(叶)。 其质羊脂亦间(去声)露,肉好原合考工样。 天地精英星宿芒,夫岂世代可论尚。 少林东转北,稍向西而往。 竺庵原在兹,熟路非初访(叶)。 遵涂虽窈窕,坐室豁开朗。 林色及泉声,耳目为之爽。 慈柏亦在墀,古杏亦在盎。 胥我宿相识,依然共静赏。 静思竺在西,曰东谁所昉。 有深意存焉,示佛无定相。 半夜作狂风,怅然无雨望。 风乃挟雨至,无望中生畅。 □𩆂与䬀□,声色难形状。 开舟尚淋漓,风细雨犹壮。 纤者诚苦辛,量劳行赏当⑴。 逮午始开霁,徂云远宇向。 驻营畺吏报,四寸叨天贶。 弗止利麦苗,大田耕可谅。 怅然易惬然,春巡荷宥相。 既而增惕然,诚恐此心放。 ⑴ 雨道泥泞拽纤兵丁用力较劳因令酌量行赏以示体恤 夏季与秋孟,最忌朔与望。 为半月之首,可卜雨旸状。 昨朔幸逢霁,晚雨夕阳放。 故此上半月,未至愁霖涨。 兹下半月首,晴朗更豁畅。 碧天无片云,皓日辉千嶂。 欣幸不敢言,此意焉能况。 较量过农夫,为君难孰谅。 山中纵有水,靳固弗肯放⑴。 屈曲以为溪,引流始得畅。 宽祗二三尺,那能容轻舫。 是舫号绿云,乃筑岩涧上。 夏霖落岩涧,飞瀑波涛漾。 岂非浮宅临,虚名即实相。 然而望雨际,徘徊无此状。 绿云非真云,延伫徒惆怅。 ⑴ 园中水皆由碧云寺引来以山泉易泄故尝置闸以畜之 昨日四山岚,今朝一天朗。 岚恐蒸为云,朗欣曦光晃。 于春虞雨过,虞中慰弗爽。 微虑四五月,泽艰致暵象⑴。 疑多愁致多,无非为民想。 即景心固适,而亦未敢放(叶)。 衣换细毳轻,舆彻毡帷敞。 杏欲绽千林,松自撑十丈。 意舒触目佳,兹游庶未枉。 ⑴ 北地春月望晴常年所罕觏固堪欣慰然又恐盈虚之理夏初或致少雨不无缱怀民事攸系未敢放心也 昨近晚频阵雨霏,或夜或晓即开朗。 似此润晅既应时,高下山田如助长。 过申复见族云聚,须臾堕雨檐溜响。 情知溽暑正时行,虑即为霖心敞恍。 急阵旋过细点收,新月上弦光晃荡。 就寝今夜得安眠,宁渠(去声)神怡身亦爽。 野田异初到,廿日增佳象。 两番霖霈灵⑴,多稼苗助长。 徐骑一历观,心目为之爽。 拂风送沤郁,饮露润瀣沆。 再雨不为过,消炎泄秋枉⑵。 昨阅京畿报,雨接湿欠广。 况兼酷曦蒸,诚恐暵耕壤。 慰弗胜愁切,近远顿殊想。 ⑴ 至山庄后于五月十九日及六月初二日两次得雨优沾禾苗日见长发 ⑵ 六月正当大雨时行之际既利禾苗且消炎暑况秋令雨多农家谓之潦稻转以为忌若六月雨足并可以泄秋金之气也 山阴道图向曾题⑴,其卷计长盖数丈。 卷可为长幅不可,竖难横易理不爽。 而此幅将逮丈长,出奇豪迈匪夷想。 笋峰峻挺各矗矗,琳宇悬居见往往。 山环水抱路欲穷,桥接舟通心忽敞。 是何境也非人间,杜老青鞋布袜傥。 措思弗易乃入神,运以妥贴非勉强。 拟之英雄善欺人,例乎丹青斯见枉。 ⑴ 内府旧有吴彬山阴道上图长卷所绘千岩万壑刻露清峭洞心骇目较之山阴真面殆有过之曾题长歌 适才东涧降舆时,冈楼数间原下望。 兹从西谷登北岩(千尺雪在园中北山西谷),却瞻楼似半天上。 乃知高低本无定,上下睇之顿殊状。 世间万事何异斯,迁变由人设名象(叶)。 谁能忘念去安排,与共斯楼试言畅。 今日心实佳,不可孤新爽。 陟降却匪遥,山堂更一往。 十步五步歇,役劳非鞅掌。 升堂众亦息,摘句清劳享⑴。 是谓各尽职,纯粹于斯养。 ⑴ 予之为诗虽不似李白之嘲杜甫然亦未免略劳心也因思孟子劳心之言益慎为君之道矣 昨因讳楼名,驻久未一往(恐致雨也)。 既然(谓迩日连阴已成)何必然,舣舟石岸上。 烟雨旋(去声)以消,风日清而朗。 乃知陟趋避,不可谓豪爽。 万里悟同如,五字发奇想。 咄哉语复失,三曰忧宜享。 横行江海混鱼龙⑴,已寓处士写其状。 然而稻熟亦窃食,何曾饥腹能相忘(反其意且嘲之)。 遐哉夷齐耻周粟,采薇独乐西山上。 寄语千秋托隐人,安乎否乎当自量。 ⑴ 二句檃括沈周诗意周传虽见于隐逸然不过诗酒文士耳 夏日宜晓行,气清风度爽。 昨热忽已忘,新曦徐递朗。 凭舆静一心,抚景含万象。 衣裳殊东方,车役行已曩⑴。 然而早歇劳,乘凉却暑享。 ⑴ 每日晓行率以寅正初刻启跸俾扈从人等俱得从容伺应不至号令不时如齐风所讥至于众人行装车辆寅刻前皆已早行而行早者到亦早正可避涂中暑热也 宁寿(宫名)及清漪(园名),乐寿乃有两。 初以已意写,继知同宋仿⑴。 绍兴吾所轻,久矣论之广⑵。 不复赘以言,惟思名弗爽。 寿斯诚然矣,乐则未曾享。 训政当惕厉,三曰铭犹曩⑶。 即今望捷音,夙夜尚怏怏。 似堂向我云,多斯来合往。 ⑴ 宁寿宫及此清漪园二处皆有乐寿堂而此堂题额已久初但以吉语命名后阅董其昌论古帖始知宋高宗已有乐寿老人之称盖倦勤后取名以寓颐适之意 ⑵ 宋高宗耽逸湖山而忘复仇其人其政皆无足取予于斯堂不过偶尔寓意命名并非有所慕彼向年屡见之吟咏 ⑶ 予向著读洪范一篇申论六极之中所不能去者惟三曰忧不惟不能去亦不忍去且更不敢去如此然后可以仰邀昊贶不致大忧而保后乐今幸符初愿授玺以来身体康健训政如常仍此兢兢日深惕励方当万世守之庶几永承天眷耳 癸丑咏畅远,廓喀平诚畅⑴。 兹来复有咏,三处军捷望。 虽云非黩武,武勤宁辞谤。 然非始自我⑵,昭鉴赖天贶。 烟驿屡问章,夙夜心南向。 远事实过多,畅无愁有状。 斥过弗待人,自讼增悒怏。 ⑴ 癸丑题此斋诗有幸而扬武降廓喀之句盖因壬子夏秋福康安等𠞰办廓尔喀地方大军深入其酋拉特纳巴都尔震慑兵成遣使乞降进表纳贡约永远不敢再扰藏界因许其请命凯旋班师卫藏自此宁谧 ⑵ 楚蜀邪教贼匪因见各处官兵调征湖南逆苗遂敢乘衅而起不得不加之除刈以安良善初非有意佳兵也予自临御以来平定大小两金川准噶尔回部缅甸台湾安南廓尔喀大武十全皆由不得已而用兵此天下臣民所共知者所以仰叨上苍佑顺克奏肤功今虽授宝子皇帝而心殷训政盼望捷章屡勤问夜亦惟愿外靖内安与海内共享升平之福耳 山容逦迤开屏障,前溪后溪遥相望。 雨馀烟霭湿未乾,流云不捲青天上。 溪流宛转抱花源,茅舍几间面青嶂。 板桥架波通径窄,梵宫结搆层峦壮。 山水与我有宿缘,每遇佳景辄欢畅。 名山万里未曾游,对图逸想那能忘。 唐生当今称妙笔,知我心胸爱清旷。 晴窗为我图便面,泼墨淋漓传景状。 千重林麓抹苍翠,一片烟云作供养。 远峰近态无不兼,樵路疑闻牧童唱。 莫辞复为一拈毫,添个轻舟双桨荡。 东皇运洪垆,发生滋万象。 卉木争芳菲,春和风淡荡。 入夏气益舒,夭乔俱荣长。 凉飙西北来,一吹天地爽。 洞庭木叶落,空林月色朗。 万物何萧条,摧残委草莽。 惟有岭头松,苍颜挺百丈。 伟哉君子节,千载令人仰。 虚斋坐清夜,斗室如方丈。 容膝且自安,忘机心宇旷。 忽惊洒窗雨,因风送微响。 唤醒吟诗耳,焚香助清赏。 细细沉檀烟,篆丝袅直上。 帘垂避轻寒,静听阒万象。 更深香影残,梦与蝴蝶往。 此中乐趣多,户外非所想。 唐生胸中有庐霍,为余一写秋山状。 毫端气韵擅萧疏,丘壑纵横出心匠。 远峰螺髻翠欲滴,飞龙直下喷银浪。 招提想像晚钟鸣,森列松杉作屏障。 我闻山水贵可居,卧游亦足娱清旷。 展对萧斋秋意深,拂拂金风侵几上。 秋光淡空碧,萧萧天地朗。 令日胜游招,双桨扁舟放。 倒影鸿雁寒,澄翠玻璃广。 残香度荷风,飒然襟袖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