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76七絶 16七律 1 620四言 49六言 22古體 2893樂府 27 95 148辭賦 5 46其他 30 22
共2893,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6  77  78  79 下一页
(续上)
阮元 1764 - 1849 二首
陈份 一首
陈宝琛 1848 - 1935 五首
陈廷敬 1641 - 1712 三首
陈沆 1786 - 1826 三首
陈浩 一首
陈维崧 1631 - 1688 一首
陈肇兴 1831 - ? 一首
陈衍 1856 - 1937 八首
陶模 1835 - 1902 一首
章甫 1760 - 1816 一首
顾书城 一首
顾嗣立 1665 - 1722 一首
顾奎光 ? - 1764 一首
颙琰 1760 - 1820 一首
海宁安澜园杂咏 其五 (丙辰) 清 · 阮元
五言绝句
窗前十亩池,月出定滉瀁。
今宵难待月,金波入清想(瀁月轩)
扁舟竹枝弓,小篷打双桨。
南湖与北湖,随风任来往。
落日归草堂,悠然洽清赏(射鸭船)
瓜皮艇子长二丈,小姑十撑九不上。
何如泊岸候潮长,免打江心逆流桨。
听惯田水声,时复爱泉响。
循崖临窈深,入崦息夷敞。
老禅风烟寥,枯涧草木长。
活活隔岭流,日夜遂孤往。
僧闻试函笕,我倦借轩榥。
危滩梦中遥,连雨心上爽。
独寐惭人宽,六凿谢天养。
以兹傲愚溪,西亭在乡壤。
注:【题】《近代诗钞》「鼓山」作「逃暑入山就」。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
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
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
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
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
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
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
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癸丑)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
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
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阁左右罅出泉,瀹茶甚甘。)
梁节庵六十寿诗 其一 (戊午)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伏波有名言,穷老益坚壮。
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
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
君乎云龙从,共此葵日向。
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
今年吟耳顺,令节正天贶。
吾皇题其堂,赐赉出内藏。
岂惟宠稽古,多难识忠谅。
回思陵下庐,风雪四番抗。
沾沾国士报,自昔鄙豫让。
生三义匪他,长留作人样。
同艾卿珏生观荷胜芳(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纪陂之荷高逾丈,叶大如伞柄成杖。
幽姿远世不著尘,清馥入秋已添爽。
红衣左亸迭迎艇,缟袂右回似避桨。
主人筑室中花立,花外苍苍尽苇荡。
昔贤以莲比君子,有分吾及见消长。
刺船北泊俱盛颜,卌载回风等反掌。
金鳘旦旦香满载,此福故知难卒享。
营田二淀莫复问,野获慰情且恣赏。
万善殿西两侍臣,擘菂拗筒话畴曩(南斋直庐在万善殿西厢。)
夜静山月高,照我山楼上。
微闻松萝风,遥递石泉响。
昔游滦江上,落日弭轻榜。
浪花映圜藓,鱼泳出浮响。
薄云邀旅宿,孤霞驻清赏。
沙边桃花村,野径散遥想。
君今鸣琴暇,遗踪一相访。
山池如回溪,缘流时独往。
潺潺出石间,几曲声逾响。
残荷虽已零,秋水日夜长。
涧边木芙蓉,亭亭接幽赏。
波净理轻舟,聊作江湖想。
一雨生夏寒,空斋结遥想。
搴帷风在门,中有履声响。
闻名心已移,觌面气先昶。
纵谈百世人,物外得奇赏。
相对如深山,静极生意广。
须臾雨亦止,乾坤助清朗。
隔林寻钟声,一往肆幽敞。
屐行落叶深,门敲秋云响。
不知何花开,奇馨悦静想。
南厓云:末二句苏州妙谛。
默深云:幽异。
院深人迹稀,群卉乐其养。
岁久成荒芜,行步遭宿莽。
主人恶非类,翻然荷锄往。
吾前止其行,诛恶忌抢攘。
群物各杂生,不碍兰蕙长。
秋雨绿一山,始见门户广。
耦庚云:于此见秋舫心地之广,然爱众亲仁,亦自有别也。
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
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
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
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
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
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
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
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
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
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
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
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
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
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
晨兴思出游,茫然惑所向。
或云刺梅园,景物颇萧旷。
入门苔色净,到眼杂花放。
杯来互沈吟,兴剧迭歌唱。
两年缚朝衫,小心事卿相。
同袍四五人,各各色惆怅。
春山未得归,遇酒且跌宕。
君看落红堆,下有昔人葬。
及今不作达,后此欲谁望。
老松无赖极,横若攫拿状。
我时倚酒豪,竟上骑其项。
龙鳞陡相嗔,鼓作天风浪。
狂风吹馆徒,骤雨罢朝讲。
先生不出门,兀坐思鹿港。
纵论至于诗,势若倾钱銗。
唐、宋三百家,剖析如挥䎧。
令我失所闻,当头甘受棒。
移镫与之谈,忍冻缩头项。
果然心花开,明珠生老蚌。
朝看田水高,老农不敢耩。
飘零及林木,天心何其𢗒。
无乃雾致愆,斯人实儱傋。
语罢各分散,腰佩响珠玤。
注:鹿港,昔时台湾中部唯一:之贸易港;彭化八景之一:「鹿江飞帆」。
题王石谷十万图册后十首 其三 (己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五言绝句
是云是奇峰,突兀森万象。
看云足卧游,何必众山响(万峰云起。)
其五 (己酉)
五言绝句
成连移我情,刺船竟何往。
河伯复江神,眇乎醯鸡两(万顷沧波。)
咏史三十八首 其二十四 (丁丑)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父为九州伯,子为五湖长。
痴儿不自量,慨叹寄俯仰。
发声岂加疾,已藉登高响。
吴山晚眺(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木落山气苍,叶乾人步响。
斜阳满山径,在地人影长。
凭楼俯襟带,左右瞭指掌。
晴湖青濛濛,澄江白晃晃。
烟开塔旋螺,风平帆张鲞。
市廛背填咽,颇脱局促想。
当年有美堂,宾佐此吟赏。
东南第一州,休沐挹朝爽。
迩来马曹辈,手版持倒仰。
人事有古今,登临感吾党。
南方草木繁,猥琐乃无状。
一舟坠盘涡,湁潗迷背向。
蒙排出三入,悬布登其上。
数石已黯淡,拗怒况列嶂。
三日行诸滩,头地此独让。
倒戈出前途,斜击更队仗。
万钓争一折,屡折势益壮。
未知破冢行,安稳果无恙。
行矣或怔忡,不行复惆怅。
读书杂感十七首 其十 (甲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醇酒禹已甘,高屐晋始尚。
猩猩尔何为,酷嗜复几两。
风俗之移人,异类竞高旷。
纷纷趋时者,逼肖有此状。
哭丁叔疋二首 其一 (己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叔疋蕴藉人,天怀复淡荡。
云胡凶短折,此理足惘惘。
我观人间世,攻取日扰攘。
六极终曰弱,寇贼所滋长。
虽云情与理,遣恕时自广。
行为辄拂乱,微愠积何往。
所恃战胜力,摧陷见开朗。
君胡久相忍,譬若痈暗养。
我时决使道,亦或豁以爽。
刚柔终异质,变化非可彊。
仲宣既尪羸,孝章复惝恍。
遂令归无形,寒郊送泱漭。
秋晚杂书 其二 (戊寅)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空斋弄昼眠,檐滴作清响。
柴门无屐齿,苔草日以养。
新竹怀故居,定复过墙长。
临水结茅庵,位置自清旷。
芙蕖若亲人,灼灼窗前放。
布席面澄波,遥峰淡相向。
酒酣一散步,烟际闻渔唱。
鹤擅九皋鸣,松推百木长。
品格并高超,漫言一无两
类聚物且然,相于非勉彊。
画意妙倪迂,清标亦吾党(江宝钗编校)
⑴ 编者按:「雨」,《半崧集简编》作「雨」,误。
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
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
文采更风流,逋翁餐其沆。
昆山启绝学,山斗尤群仰。
嗟予生苦晚,好古将安放。
渺渺缅芳徽,抚躬徒怏怅。
昔年侍吴阊,莱鸡岁相饷(丁丑岁除有谢饷莱鸡诗)
粼粼沧浪水,渺然云汉上。
水旱召雈蒲,伊谁作保障。
家书故乡来,中丞永弗忘。
不才滞书局,得随籍湜行。
历头止一日,烂醉拚尽量。
勿言水懦弱,在险能用壮。
盘回万重山,不制三尺浪。
混混循崖行,约束戒奔放。
屈曲必如意,性本无背向。
触石石忽怒,爱怒不受障。
一过波澜平,柔克贵善让。
我行历诸滩,顺逆固殊状。
曾读老氏书,观物知所尚。
众绿被陈根,含生遂长养。
孳蕃沐和甘,清幽辉万象。
迟日照琐窗,融融喜明朗。
暖气几席盈,阳和满方丈。
习静束身心,曷敢片时放。
我镜烛虚灵,物烟任劳攘。
九宇尽含宏,居高慎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