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台诗
共1270,分6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著有《樊山全书》。 樊增祥关系台湾诗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吴福助撰)词学图录
樊增祥(1846-1931) 字嘉父,号樊山。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进士,改庶吉士,补陕西渭南知县,迁陕西按查史,调江宁布政使。有《樊山集》。樊山全集
1846-1931,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五十麝斋词赓·序
余在渭南刻词二卷,曰《东溪草堂乐府》,始癸酉,终甲午,二十二年间所存,裁百数十首,所沙汰者,盖三倍于是。自尔以还,所作盖寡,良以官舍栖迟,无酬和则情孤,无感发则意怠。然亦有时孤花媚晚,好鸟啼春,缀锦欺霞,团酥拟雪。及己亥入都,与意园、鸥簃时时赠答。意园词不多作,作则必工。鸥簃不能词,以诗为词,而词亦工。要知此事具有根柢,惟邃于学者为真词人也。余年十二学诗,十六学为词,二十以后始读红友《词律》。岁庚午,与诸迟菊同年定交,迟菊精音律,相与往复讨论,乃知词学阃域。自后从{无/心}师、子珍游,而所学益进,始学苏、辛、龙洲,继乃专意南唐二主及清真、白石。居京师日,每一篇出,子珍必于桐花下置酒相属,命小伶弹金缕琵琶和之,团扇屏风,留题殆遍,即前所刻者是也。五十以后,不名一家,多师为师,取屈曲尽意而止。自甲午迄庚子春,可盈一卷。是年都下奇变,执殳前驱,历晋入秦,寖疏声律,会与研荪观察比邻而居,皆侘傺无聊,端忧多暇,相约和古词以寓今事,自秋徂春,得百余解。迨辛丑夏,骤躐柏台,遂尘薇省,笏卿、亚蘧、石甫、淇泉诸君,前喁后于,更唱迭和,余以公暇周旋其间,捣麝拗莲,雕云镂曰,味调鲭鲊,音合琴筝。长女阿频,女弟子祝蕊,并耽风雅,暝写晨书,逸兴遄飞,老怀弥慰。检视所作,又百许篇。遂裒七年所得,釐为三卷,以授梓人,命之曰《五十麝斋词赓》。余性好焚香,迷迭都梁,氤氲房户,故取《逸周书》语以名吾斋,又以名吾词云。 壬寅五月二十一日,樊山樊增祥自叙。五十麝斋词赓·跋
世传侯朝宗刻集,凡属稿未竟者,一夕皆成之。余刻《词赓》第三卷,仅数十阕,幕僚王君少之,乃议日课一词。时余方还柏台,十二时中,常以六时接僚属、治公事,三时理咏,三时燕息。不两旬,得慢令七十余首。倘无劳形案牍、延谒宾客之累,壹意为文,则侯生毕世所作,可一岁竟耳。世有得放翁残稿者,计一月作诗六十许篇。吾未陈臬事时,率月得五六十篇,亦有及百篇者,此固不足难也。嗟乎,文章之无用者,莫若诗词,世皆待余以有用之才而专为无益之事,知余之悲者鲜矣。昔王蓝田颇好营造,语人曰:“足当自止。”吾词已盈卷,当敛手如渭南时。其实虽多作文,亦不废事。世之陋人,作五个字几穷日夕之力,以己度人,谓吟啸必误公事,又一味掷金虚牝,皆瞽谈耳。使有掐擢肝肾之苦,而无盘辟如志之乐,且受怠于政事之谤,吾岂为之哉。今世学堂课程,率用积分之法,第其勤惰高下,不知资才相越,有人十而己百者,有人千而我一者。计分则进千百而退十一,胥明强愚柔而齐一之,诚足以利惛惰,恐无以服高明也。驽𩦺十驾,汗血千里,绳尺之间,乌足尽天下士哉。吾作吏亦如作文,不为高奇刻深,但取行吾之意,亦能如乎人人之意而止。其大要不过一熟字。小子识之。 壬寅观莲节,身云居士书示家塾。五十麝斋词赓·跋
熟之一字不可骤得,是中有工夫,有阅历,无是非。学与年俱进,及其既成,因方遇圆,自为圭璧。太史公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余一生服膺此语。学问、经济,并以知意为难。有终身为之而莫知其意者,断无知其意而不由于好学深思者。西人每作一事,皆积劳苦思而后成。中人则卤莽施之,灭裂报之,可谓官失而守在夷矣。吾三十以前,专骛词章,通籍后,乃复讨究世务。三十九岁作令,忆宋人笔记称欧公最精吏事,乃于民事悉心体验。犹记任务岁,秀水尚书与陈蓝洲书云:“作令十余年,于听讼稍有把握。”余当时以为过,及身亲之,而后知其难也。凡是知其难,乃益致其学与思,学与思交致,而后能知其意,此即熟之说也。抑又忌自恃,须时时勤以自课,虚以受人。勿论民生国计,所系者大,即雕虫小技,往往老手颓唐,高才跅𧿇者,自持故也。今人皆诋吾为守旧,不知吾作事甚似西人,其不合于时贤者,世皆袭西人之貌,吾则取其意也。吾于吏事文艺,皆由深思力学以底于熟,故能以吟啸自娱,而不妨公事。及门学我,学其有用,而置其无用者焉。斯善矣。是日烛下再书。
五言律诗
孤榜逢春雨,溪山觉晓寒。
桃花碍樵路,野水上鱼竿。
青鬓愁中薄,春衣雪后单。
芳梅久蘦落,弭棹采红兰。
曳缆遵春渚,开帆带晚霞。
杳然望中沚,三两住渔家。
岁俭炊菰米,田荒长蕨芽。
女儿浣纱去,愁对白蘋花。
同客莲花幕,翻劳贶玖琚。
建溪茶銙小,蜀井纸帘疏。
胜饮鸡苏水,堪临玉枕书。
凌云谁属草,终让渴相如。
郡阁一尊酒,临觞意有馀。
言辞石城去,惜与故人疏。
落日天门树,寒烟梦泽渔。
停云不可见,楚望渺愁余。
三谢多文采,如君乃惠连。
相逢春草长,同过酒垆前。
半醉思江橘,轻寒上楚棉。
前年萧寺月,重为故人圆(丁丑会试,与君寓同大宏禅院。)。
君归当鉴曲,吾意厌承明。
尊酒须臾会,风花无限情。
羸骖同去国,绝域未销兵。
莫漫伤离索,相看竹帛名。
同车指东郭,楼殿望中移。
驻马平林下,开门夕照时。
晚花飘笛簟,流水入琴丝。
坐觉诸天静,非缘半偈持。
一憩花幢侧,因过丈室间。
鸟鸣堂下竹,僧话浙中山。
佛画经年閟,茶香半日閒。
尘中几两屐,暂得印苔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