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壬午季春。余与经山学士。同游香山。经山取寺藏中斗室太史识别香山诗一轴示余。谓宜题其末。以为留迹山中之资。遂步其韵。付之寺僧。要并收而同藏云。
古称海外之山有方丈,燕齐迂怪之士争抵掌。
玉楼琼阙几万重,此山无乃肖形象。
况是檀君基迹处,一千年间事惚恍。
羽衣金节作侍卫,瑶草霞觞归内帑。
百里洞府何幽深,四时风气常垲爽。
正合真灵所止息,不独东隅一君长。
异事至今犹可徵,檀木成林不待养。
无怪当时流传久,遂令天下求仙客子劳梦想。
吾辈得生东国亦厚幸,不出域内可以恣奇赏。
铁索高垂三百尺,一日与君携手上。
峰峰吐云光景不可状,若有骖鸾驾鹤空中相来往。
更疑箫笙入我耳,旋闻万壑飞瀑流泱泱。
东指扶桑西若木,游目宜頫复宜仰。
一草一木皆精光,秘窟灵泉入搜奖。
绝顶移时倚杖立,神融不觉胸襟广。
乍嗔应接苦不暇,还愁别去增怅惘。
经山经山奈山何,心诚爱之非勉强。
真面匡庐识者谁,斗翁有诗特髴髣。
吾所欲言公先道,咏罢如得爬垢痒。
经山促我续其尾,文字有数难为两。
山与人我同是缘,岂无应酬如影响。
我今欲證神仙之说不荒唐,窃附乎尼父之辨夔魍魉(竹里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