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14,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古风(续上)
早发苦竹馆(679年6月) 唐初 · 李峤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一作惭)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682年) 唐初 · 李峤
引用典故:黄石 铜柱 空营集鸟乌 铜柱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路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降宫韬将略,黄石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于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清明日龙门游泛(701年) 唐初 · 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
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
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
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唐初 · 李峤
引用典故:大风歌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一作员)阙。

引用典故:巫岭荆台 箫凤 五马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罗裙(一作裾)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一作年)欲谁待。

宝剑篇(697年) 唐初 · 李峤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宝锷
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一作蛇)色,辘轳宛转黄金饰。
(一作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一作驱)未拟直。
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
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一作王)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
除灾辟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

汾阴行(677年) 唐初 · 李峤
引用典故:柏梁 鼎湖龙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
汉家五叶(一作四世)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祇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棹歌微吟䌽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
珠帘羽扇(一作帐,一作盖)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一作何处)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一作观)尽蒿蓬。
路逢故(一作古)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一作还)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秪(一作即)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⑴ 《明皇传信记》云:“上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登而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初 · 李峤
蒙恬芳轨设,游楚清音列。
形通天地规,弦写阴阳节。
郑音既寥亮,秦声复凄切。
君听陌上桑,为辨罗敷洁。

乐府曲辞
① 张仁亶自朔方入朝,帝宴之西苑之桃花园,命李峤等各赋绝句。明日宴承庆殿,令宫中善讴者唱之,乐府号《桃花行》。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李峤)

① 张仁亶自朔方入朝,帝宴之西苑之桃花园,命李峤等各赋绝句。明日宴承庆殿,令宫中善讴者唱之,乐府号《桃花行》。
引用典故:王母
绮萼成蹊遍籞芳,红英扑地满筵香。
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寿(集作奉)圣皇(李乂)

① 张仁亶自朔方入朝,帝宴之西苑之桃花园,命李峤等各赋绝句。明日宴承庆殿,令宫中善讴者唱之,乐府号《桃花行》。
② (一作徐彦伯诗)。(一作神龙从臣诗)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徐彦伯)

① 张仁亶自朔方入朝,帝宴之西苑之桃花园,命李峤等各赋绝句。明日宴承庆殿,令宫中善讴者唱之,乐府号《桃花行》。
引用典故:温树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苏颋)

① 张仁亶自朔方入朝,帝宴之西苑之桃花园,命李峤等各赋绝句。明日宴承庆殿,令宫中善讴者唱之,乐府号《桃花行》。
红萼竞妍(集作然)春苑曙,粉茸新向(集作吐)御筵开。
长年愿奉西王宴(母),近侍惭无东朔才(赵彦昭)

辞赋
楚望赋(676年) 唐初 · 李峤
序曰。登高能赋。谓感物造端者也。夫情以物感。而心由目畅。非历览无以寄杼轴之怀。非高远无以开沈郁之绪。是以骚人发兴于临水。柱史诠妙于登台。不其然欤。盖人禀性情。是生哀乐。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千里开年。且悲春目。一叶早落。足动秋襟。坦荡忘情。临大川而永息。忧喜在色。陟崇冈以累叹。故惜逝慜时。思深之怨也。摇情荡虑。望远之伤也。伤则感遥而悼近。怨则恋始而悲终。达节宏人。且犹轸念。苦心志士。其能遣怀。是知青山之上。每多惆怅之客。白蘋之野。斯见不平之人。良有以也。余少历艰虞。晚就推择。扬子甘泉之岁。潘生秋兴之年。曾无侍从之荣。顾有池笼之叹。而行藏莫寄。心迹䍐并。岁月推迁。志事辽落。栖遑卑辱之地。窘束文墨之閒。以此为心。心可知矣。县北有山者。即禹贡所谓岐东之荆也。岧峣高敞。可以远望。余簿领之暇。盖尝游斯。俯镜八川。周睇万里。悠悠失乡县。处处尽云烟。不知悲之所集也。岁聿云暮。游子多怀。援笔慨然。遂为赋云尔。
眇乎忽然。
高山之颠。
露团团而湿草。
风烈烈而鸣泉
对苍茫之寒日。
听萧瑟之悲蝉。
廓独处而无晤。
吾凝睇乎八埏。
于是繁怀载纡。
积虑未豁。
生远情于地表。
起遥恨于天末。
霜尽川长。
云平野阔。
恨游襟之浩荡。
羁怨之忉怛。
寂焉长想。
倏若有亡。
固将言而已叹。
信无哀而自伤。
抚余情之增轸。
悼人事之多戚。
曾浮促之几何。
而思绪之缠邈。
思何忧而不入。
心何虑而不攒。
虽感目之一致。
终寄怀而百端。
若乃平原杳兮千里春。
晴山沓兮万里新。
迷故乡之处所。
灭爱旧之声尘。
愿寄言而靡托。
思假翼而无因。
徒极睇而尽思。
终夭性而伤神。
或复天高朔漠。
气冷河关。
汉塞鸿度。
吴宫燕还。
对落叶之驱寿。
怨浮云之惨颜。
尔乃永眺无见。
端居不聊(音留)
怆归轩之寂寂。
伤远客之悠悠。
月临城晓。
风送边秋。
唳鹤闻兮炯不寐。
凝笳动兮此夜愁。
及夫寒野萧条。
空山寂寥。
目鄢郢而途眇。
指邯郸而路遥。
伤永离兮浦曲。
决远送兮河桥。
眺平芜之漫漫。
瞻远树之迢迢。
仡然直视。
嗌兮魂销。
形将槁木同植。
心与飞蓬共飘。
至如陇上从军。
(疑)阳谪戍。
插羽朝急。
要鞭夜赴。
黯黯塞云。
苍苍关树。
甘埋影于异域。
暂回首于归路。
魂逝兮邑里。
目断兮烟雾。
步将前而复留。
望欲罢而还顾。
睹惊尘之歘起。
见征羽之将度。
泉石怆而增咽。
行旅悲而失措。
亦有捣衣思妇。
织锦佳人。
看粉黛兮无色。
视桃李兮非春。
君去兮还无期。
妾心兮私自悲。
高台四望杳无极。
天涯一去何尽时。
天涯兮绵绵。
问道路兮将几千。
朝朝暮暮绮窗前。
长怀此恨终永年。
若夫羁旅失职之人。
放逐流离之客。
羌抱恨而谁诉。
块缄愁而不释。
于是穷泽际天。
沧流拂汉。
属荣悴兮时改。
遇炎凉兮节换。
莫不瞻草木而孤绝。
向风烟而永叹。
故夫望之为体也。
使人惨悽伊郁。
惆怅不平。
兴发思虑。
震荡心灵。
其始也。
罔兮若有求而不致也。
怅乎若有待而不至也。
悠悠扬扬。
似出天壤而步云庄。
逡逡巡巡。
若失其守而忘其真。
偫感方兴。
众念始并。
既情招而思引。
亦目受而心倾。
浩兮漫兮。
终逾远兮。
肆兮流兮。
宕不返兮。
然后精回魄乱。
神苶志否。
忧愤总集。
莫能自止。
虽刚悍武力之夫。
法度礼容之士。
孰不解威失毅。
废纲遗纪
借使据河负海。
牛山之美可游。
左江右湖。
京台之乐难忘。
□邈千秋金石悲兮绮罗伤。
顾山川以永慨。
邀山月而讵央。
乃若羊公怆恻于岘山。
孔宣悯然于曲阜。
王生临远而沮气。
颜子登高而白首。
惟夫作圣明哲。
宽和敦厚。
亦复怛色愀容。
丧精亏寿。
故望之感人深矣。
而人之激情至矣。
必也念终怀始。
感往悲来。
沿未形而至造。
思系无而生哀。
此欢娱者所以易情而慨慷。
达识者所以凝虑而徘徊者也。


共214,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