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47,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续上)
丹诚寸心难自比,写在红笺方寸纸。
寄与春风伴落花,徬佛随风绿杨里。
窗中暗读人不知,剪破红绡裁作诗。
还怕香风易飘荡,自令青鸟口衔之。
诗中报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
三五月明当户时,与郎相见花间路(同上卷四)

恍然梦作瑶台客(《施注苏诗》十五《见月诗》注引)

鸬鹚山头片云晴,扬州城里见潮生
⑴ 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蔡宽夫诗话》引、《嘉定镇江志》卷二二。

唐 · 李绅
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擢(见宋高似孙《剡录》卷十引。)

灵根盘错呈天瑞,宝叶蝉联表地仙
⑴ 见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十一《卉部芝草》、无名氏《翰苑新书后集》卷十三。

辞赋
松之生也。
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
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衒容。
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
直干芊眠。
倚层峦则捎云蔽景。
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穹石盘薄而埋根。
凡经几载。
古藤联缘而抱节。
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
凉风至。
林野惨慄。
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元黄。
斯独茂于苍翠。
然后知落落高劲。
亭亭孤绝。
其为质也。
不易叶而改柯。
其为心也。
甘冒霜而停雪。
叶幽人之雅趣。
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拔。
物莫与隆。
阴阳不能变其性。
雨露所以资其丰。
擢影后凋。
一千年而作盖。
流形入梦。
十八载而为公。
不学春开之桃李。
秋落之梧桐。
乱曰。
负栋梁兮时不知。
冒霜雪兮空自奇。
谅可用而不用。
固斯焉而取斯。

歌者达其志。曲者导其情。
方假象以微妙。将类珠而取明。
于以遂条畅。于以考清贞。
扬穆穆之音。端而陈德。
审累累之节。贯以成声。
且夫发深诚。表和气。
惟中规之可法。谅径寸而同贵。
俨然在上。初宛转以凝旒。
肃若飘空。想荧煌而动纬。
惟乙所传。宜商有焉。
温良则无类于曲。含畅则有取于圆。
雅调相依而沥沥。清音迭奏而绵绵。
乍起黄钟。疑蚌开而色烂。
将吟绿水。如浦沉而影连。
美乎回若循环。疏非掩抑。
声既发而明朗。珠既贯而弦直。
九功是阐。同在握以腾光。
三叹屡闻。非闇投而改色。
其曲弥清。其音弥久。
驰熠熠以交映。度连连而相受。
出乎口吻。元珠莫睹于可闻。
入彼虚无。象罔虽求而何有。
故能直已中奋。和心外舒。
咄长言而皎矣。务妙转以绳如。
聆湛露之终。光悬瑞景。
体横汾之末。目驻神居。
斯可以正烦浊。别流玩。
阳春续响于孤绝。白雪连耀于璀璨。
虽闻唱以殊声。终合音于共贯。
是知大雅含象。清明式符。
曲折而必遵于道。周圆而可法于珠。
俾将继声者识乎有曲。审音者知我无渝


共147,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