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28,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下一页
古风(续上)
䰐鬖两狻猊,胡为到庭户。
细观画手妙,模写真态度。
意足谢繁笔,不待丹青污。
乱扫腹背毛,头足巧分布。
尨也如愁胡,眉攒眼光注。
岂惟足生氂,垂耳纷败絮。
掉尾固自若,狸奴为惊瞿。
侧耳实畏之,冲目犹敢怒。
诚知取形似,不吠亦不捕。
对之辄一笑,聊用慰沈痼。

伊昔羊尹临丹阳,真率之名初滥觞。
香山尚齿当会昌,卧云不羡坐岩廊。
七人各列官与乡,年德俱高世所臧。
丙午同甲遥相望,清谈生风想琅琅。
耆英人物尤轩昂,赋诗远追白侍郎。
文富归休寿而康,衣冠十二何锵锵。
吾乡五老如雁行,至今月评尚推扬。
家舅仕宦接王杨,眉寿遂及渭水姜。
我如伤禽趁鸾凰,忽惊骑箕归银潢。
向来雅约犹宝藏,菜羹草具烹彘肪。
四皓中间有夏黄,蔼蔼义风誇句章。
年来抱痾久在床,同社阔别如河梁。
君尝远宦踰沅湘,又向封川憩甘棠。
瘴雨蛮烟暗桄榔,何时归安朝士坊。
忽传新诗几生光,敛衽正色而寒芒。
诗境几成破天荒,徐为续貂未须忙。
静揣归期应未央,归纵未衰亦老苍。
莫年甘与子同裳,何事相望天一方。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
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
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
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
群才俱入大炉鞴,铸人端如金在镕。
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
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
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
其间杰出六君子,香薰班马尤为浓。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图序次由本中。
哦诗作文各务实,荐鹗不愧北海融。
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岂非诸老功。
固知文气僵湜籍,亦许诗律沾徐洪。
宛丘诸黄接前辈,宜有此甥风味同。
蚤尝决胜翰墨场,笔端豪健谁争工。
新篇句句多洒落,妙画字字真玲珑。
惜哉生晚百馀载,欧苏之门欠登龙。
尚兹踸踔未阔步,吞舟之鱼沟岂容。
我方投老与世隔,映窗爱景方朣胧。
十年屏居可罗爵,何人来顾一秃翁。
俨然衣冠见吾子,文书衔袖名自通。
向来两卷馀百篇,讽味抵今未能穷。
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画无盐贲孤踪。
人言霜蹄骋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峰。
爱余过厚拟前良,此事如何著得侬。
老我不入杞梓林,峄阳深隐如孤桐。
平生习气扫欲尽,只有愧处著力攻。
子归求之有馀师,惟知叹息锦绣胸。
时时杖屦许来往,庶可岁寒相始终。

一笋入屋照座寒,凌晨仍有清露漙。
益信露珠自根起,正如真水朝泥丸。
厦屋不应为汝穿,不肯屈节斜倚栏。
干霄拂云已在望,且复自保青琅玕。

七十老翁门昼闭,终日萧然无一事。
却因不雨动衰怀,拥笏黄堂与祠祀。
兼旬旱涸舟不通,井泉欲竭知无计。
僮奴抱瓮扣比邻,水不得清仅无滓。
旧时见说横溪源,有水侧出万竹前。
考之尔雅名汍泉,颇思走介分微涓。
去之一驿不易到,午暑坐想空垂涎。
不知何人剥啄扣我门,惠以小罂童稚惊相传。
启封一勺挹清泚,烹试茗碗真增妍。
况当精祷已孚应,三日檐溜倾潺湲。
病中一笑成莞尔,城闉安有泉如此。
吴松四桥思陆羽,白帝城西歌子美。
何用中泠取扬子,已觉清甘冰人齿。
前人所品殊不定,一下一高随所喜。
老我住世能几年,引饮一瓢几子渊。
行见甫田取十千,坐使远近俱安然。
欲和大篇不觉沉吟久,击钵成章惭敏手。

富春富山水,地胜雄三吴。
壮哉十万户,畿邑拱行都。
大江横吾前,上下万贾趋。
吾子丞剡川,摄事奸已锄。
试县力愈难,勉旃立规模。
治县古有谱,近颇多著书。
槔閒爱汝厚,诲语皆良图。
老我不惜别,所望安官居。
汝亦颇练事,正恐才尚疏。
我以热肺肠,有求应所须。
遇事费十思,一跌真不虞。
虽当纵心年,兢兢矩不踰。
况汝年方壮,勿恃才有馀。
据轮始窥井,任诞宁失拘。
三年待汝归,二亲真倚闾

二孙吾所爱,别去殊关情。
阿剡将赏延,伴子性亦灵。
烦子善诱之,他日使有成。
公馀松竹林,共勉洛诵声。

彼泽之陂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何。
洁清如许岂不好,纫兰缀蓠何足多。
七十二钻无遗策,不灵于己徒遭厄。
人生何用千岁为,愿似巢莲足清白。

槔閒社稷臣,卷藏经济手。
功名付诸郎,秀出诸公右。
大儿倅东嘉,洗印未云久。
次子镇赤城,急流去何骤。
二者皆为亲,欲奉乔松寿。
况有戏䌽堂,可继清献后。
邻封尤便养,荣侍各昼绣。
春风扇微和,安舆云出岫。
家传吏师法,从政于何有。
还归鸳鹭行,金印当系肘。
向来尝佐郡,山川若僚友。
南渡多北客,风味中都旧。
士夫喜公来,纷然迎马首。
其中多故知,颇问老夫否。

生有文在手,纵横殆天予。
其閒动成字,往往传自古。
舜袖梁武武,老十子贡五。
季友太叔虞,仲子竟归鲁。
仲弓有钩文,宰我亦握户。
敏士自文雅,习道本因辅。
邓渊彭神符,琐琐不足数。
李合陶士衡(四库本作行),三公皆定数。
白帝矜奇瑞,见诮汉世祖。
何为言祸福,历历如君语。
自言传希夷,妙处胜貌取。
见手知国封,况此细纹缕。
研油燎旃檀,始见掌中虏。
何如一览顷,坐谈乐与苦。
老我缩袖閒,不复烦推步。
子其访尘中,英杰在何许。

宜人初谓宜于人,菜肚老人竟不振。
承天院记顾何罪,一斥致死南海滨。
贤哉别驾眷迁客,不恤罪罟深相亲。
衮衮不容处城闉,夜遣二子从夫君。
一日携纸丐奇画,引笔行墨生烟云。
南方无书可寻阅,默写此传终全文。
补亡三箧比安世,偶熟此卷非张巡。
岩岩汝南范孟博,清裁千载无比伦。
坡翁侍母曾启问,百谪九死气自伸。
别驾去官公亦已,身虽既衰笔有神。
我闻此书久欲见,摹本尚尔况其真。
辍公清俸登坚珉,可立懦夫羞佞臣。

老我旧曾官日边,随众年除仍岁迁。
母子日夜念乡国,但欲共耕绵上田。
叶君写照妙一世,画我形模在山水。
有如虎头貌幼舆,正合置之岩石里。
犹记有客为谀言,盍更野服为貂蝉。
我笑不答心不然,拂衣径得归林泉。
归来岁月不知久,十馀年中何不有。
此心炯炯尚如丹,只为幽忧成老丑。
久矣与世俱相忘,荷君念我应老苍。
新图白髭添一二,岂知双鬓皆成霜。
两图对挂耿相照,顾盼从容成一笑。
更添松竹作寿星,我已甘心就枯槁。
人言姿态与真同,如照止水窥青铜。
明知已非故吾矣,小孙指点能呼翁。
君居天街号称首,侯王生面罗左右。
边头飞将新立功,飒爽英气照窗牖。
名满四方求者多,千金造门君不呵。
能事固不受促迫,应酬虽繁可柰何。
胡为有暇及衰朽,楚楚装池意尤厚。
我今已是行路人,不须重累丹青手。

宣之为姓世所稀,暇日试为君家推。
宋之宣公舍与夷,子孙相承此为基。
或云出自鲁宣伯,元和姓纂言则非。
西京功臣虎与义,侯封累世皆宗枝。
盛哉云阳宣巨公,光武称其胜二龚。
酆为司空怀在赵,遥遥久矣无亢宗。
君家本自太末来,世以儒术为家风。
尚及詹识诸父行,君方髫龀成孤童。
艰难历遍屹中立,五行俱下攻时习。
自从一登贤士庭,贵名日起人谁及。
舍选真似青铜钱,一跃龙门浪三级。
吾乡惊喜破天荒,归见朋俦愈谦挹。
宝婺古郡名浙东,往泛绿水依芙蓉。
如君入幕假途尔,及今民事宜加工。
亨途万里才发轫,掺袪勿使金樽空。
从今家声当愈大,坐使宣氏崔卢同(以上《攻愧先生文集》卷四)

顷年曾记游花溪,宗枢潭府溪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澜翻荐口彻旒冕,通籍直上黄金闺。
出宰长城如卓鲁,至今遗爱人歌之。
入朝一冠御史豸,台纲振厉先光辉。
光宗圣度如天大,俾承旧制形宸奎。
言所当言公不屈,上喜抗直深倚毗。
历居三院上横榻,首尾独击及四期。
擢居小天不肯住,远指章贡把一麾。
政成召节不旋踵,神与清涨促公归。
代言批敕节弥励,藜藿不采非公谁。
竟以松班分制阃,海邦虽陋不鄙夷。
抚摩赤子廑一稔,功利及物难周知。
公方在台我立螭,台省相望心事齐。
皇上初政公赐环,我居青琐公紫薇。
时平论事同努力,寄名雷霆如恐迟。
我求外补径投閒,公亦出关喜相随。
受廛亲见贤郡侯,攀辕卧辙同旄倪。
公时自谓二宜去,吏民犹诵三不欺。
棠阴蔽芾勿剪伐,万人来往城南堤。
书来不复说馀事,颇言别墅躬锄犁。
频年日涉愈成趣,去家三里共游嬉。
首崇御札极尊閤,又以副墨登之碑。
非欲自诧稽古力,铺张圣德彰仁慈。
犹记殿上争挽衣,咫尺龙颜犯天威。
坐以汉法当粉齑,廷臣就列仍绅緌。
箧藏常裾不容毁,如以折槛存轩墀。
公严十袭我书榜,老臣追往空涕洟。
吾闻一潭浩深绿,上有怪石形如龟。
是为古丽最佳处,地藏天作公发挥。
大溪横贯地坦平,演迤明秀山四围。
十峰历历可名数,馀如芙蓉耸天涯。
独此一山亘里许,中立壁峻难攀跻。
堂名娱老正东南,比汉二疏公庶几。
海棠炫昼绕栏槛,细数嫣红遍繁枝。
杂花满地秀而野,何殊迂叟居洛师。
千岁灵龟巢莲叶,祝公耆寿登庞眉。
桃花源杳号霞隐,木奴霜后黄金垂。
深可藏书旷可射,初篁细香临月池。
狎鸥渚边鸥为下,观鱼梁上鱼不疑。
悬崖石横笋斜出,拒霜为城媚清漪。
公既垂车弃轩冕,鸿飞冥冥不受羁。
超然但欲适吾意,抱瓮直欲心忘机。
我虽未到景略序,尽录无心图画为。
花朝月夕景何限,想见晴好雨亦宜。
落霞孤鹜映西日,多少空翠仍烟霏。
此虽见之咏不足,强欲著语是耶非。
两守宝婺行或止,无由往叩山中扉。
旧闻赵公访欧阳,千里命驾如吕稽。
清风明月两閒人,万口犹传乐府诗。
我虽挂冠病双足,颂系一榻当炎曦。
荷公虽若鱼相忘,尺书时来自缄题。
屡索鄙书懒未暇,又恐境胜难为词。
兹来督我语益峻,远寄蜀绢栏乌丝。
为吾赠诗仍就写,欲待相好无时衰。
想像试作高堂赋,身知难往心欲飞。
才固不多老更尽,况此病瘁神亦疲。
不如及今为公作,语成不工不敢辞。
两家子弟向后日,庶几二老同襟期。

古人养老食而酳,后人既饱须啜茗。
唐称阳羡顾渚茶,惠建之名犹未省。
小团花𩊓矞云龙,竞巧争妍动天听。
要之造化生万物,甘苦酸盐适其性。
古来水品多异同,茶品知谁真得(四库本作得其)正。
芽新火活善调汤,种类虽殊俱隽永。
坡翁立论亦颇当,一贬一褒何太猛。
北苑固为天下最,未必馀茶尽邪懭。
越山日铸名最高,种在阳坡性非冷。
父老不堪痛摧抑,待以奴隶心若鲠。
草木端有地所宜,此品标奇惟一岭。
祇因杂取应人须,寖使虚名成画饼。
坡公殆未识吾真,真者如珠光自炯。
白头拾遗辨真赝,非是容心为乡井。
寄来双缶妙绝伦,病叟新尝信侥倖。
七碗自煎成水厄,笑看腹似支离瘿。

长生草 南宋 · 楼钥
我方髫龀时,已复见兹草。
仲舅尉江阳,奉亲颜色好。
窗门挂经冬,蛛丝罩轻缟。
意为霜雪残,白花乃明杲。
世间三友外,此有岁寒操。
年至十七八,童心如木槁。
随时到柯山,逢人细访考。
买之野人手,何须访蓬岛。
尝为伯氏寿,作诗颂难老。
经今五十年,得自江南道。
老我日就衰,岁月岂长保。
一笑哦子诗,犹将伴梨枣。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
若将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万里。
金芝仙草不可见,长生之草略相似。
少时曾识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天工矜悯轻丧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学致,自是未得养生理。

人为天地最灵物,野卉无情犹若此。
石间薜荔水昌阳,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号长久,未见悬空解葩蕊。
柯叶不改耐岁寒,土著青松那可拟。
不须丹砂访葛洪,毋用仙方传李耳。
未知此种谁为传,乌有先生子虚子。

浮海思乘桴,拾月或挂席。
何如阆风仙,渤澥坐中得。
隐几时观澜,黏天四无壁。
清夜水不摇,孤蟾静沈璧。
飘风一过之,波光湛空碧。
万顷玻璃田,荡以黄金液。
我欲从之游,尚恐一层隔。
何当携珍茶,石井试馀滴。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
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祇如此。
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
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
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
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


共228,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