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927,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古风(续上)
茶后小咏 元末明初 · 李穑
小瓶汲泉水,破铛烹露芽。
耳根顿清净,鼻观通紫霞。
俄然眼翳消,外境无纤瑕。
舌辨喉下之,肌骨正不颇。
灵台方寸地,皎皎思无邪。
何暇及天下,君子当正家。

狂歌行 元末明初 · 李穑
少年气豪胆如斗,笑看翻云与覆雨。
人言置冰露是壶,自信临风玉为树。
五侯屏气趋下风,垂鞭直入承明宫。
天颜喜怒在片语,士林荣悴关微衷。
朝来雷霆击宇内,夜半雨露沾区中。
弥缝有时补天缺,退让不复称臣功。
狂言谬算吐不已,物议宸衷那复同。
愆尤虽丰名亦重,史氏秉笔应书忠。
呜呼忠矣歌未终,歌声直上干苍穹。

醉中歌 元末明初 · 李穑
先生有手探月窟,先生有足趋天阙。
先生自是天帝子,意态乃与尘凡绝。
远寻妙道出羲皇,瞠乎灏灏并噩噩。
旁求精义并思轲,中庸一篇真足乐。
有时覂驾独超群,庄骚班马如飞蚊。
先生独笑齿久冷,孔门诸子屯如云。
虽然陋巷有真乐,举世谁复希清芬。
吾今老矣尚钁铄,高山仰止奚云云。
先生且歌醉中歌,天地浩荡无偏坡,头上日月如飞梭。

晨兴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夜卧骨酸辛,展转苦愁绝。
深悲肝肾焦,大恐皮肉裂。
鸡声忽一叫,照壁灯明灭。
揽衣更危坐,旦气考遗诀。
至道尚渺茫,前途判然决。

鸡鸣心已豁,日出窗更明。
焚香澹无累,皎皎止水平。
天地共一室,上下俱澄清。
乐哉保永贞,事帝顺吾生。
揖让唐虞际,谁与予目成。

抚病与汤药,哀寒促火炭。
樵童去近午,爨妇出汲涧。
尚喜宾客稀,主人亦起晏。
蒙头面南窗,伏枥如款段。
从兹更何忧,吐握有周旦。

偶题自笑 元末明初 · 李穑
国赆里老妪,每引山僧来。
手持一尺纸,请公书此哉。
曰此老比丘,曰居于五台。
金刚与诸山,历历皆崔嵬。
曰侧金于此,作善消祸胎。
老夫为秉笔,一日能千回。
欢然致谢去,庶以震法雷。
孟氏辟杨墨,其功配三才。
而今反相助,默坐时冷咍。
祗园焜金碧,阙里多莓苔。
伤哉可流涕,造物应相猜。
大厦非一枝,谁抱梁栋材。

送客记事 元末明初 · 李穑
贫居颇幽僻,客来亦云稀。
欣然欲话旧,真情将发挥。
寒风吹虚厅,冰雪耀冠衣。
忍冻非善策,欲去诚知几。
留之又无酒,送之出我畿。
怀惭旋入室,俯首徒歔欷。

记闻 元末明初 · 李穑
北鄙有狂童,比迹戾太子。
春秋大义在,岂乏经术士。
冰生大东江,其下有双鲤。
尺素时相通,讹言自中止。
终当扫无迹,不复生疑贰。

古风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流水自不息,滔滔向何之。
东方有大海,其意乃在兹。
周公师文王,岂欺公明仪。
思三坐待旦,礼乐盛一时。
如何千载下,尚咏鸱鸮诗。
乃知君子心,遇险如遇夷。

长松参青天,问渠生何年。
山灵从旁对,恐是在我前。
我生形既具,结根在我肩。
众卉自荣悴,颜色无变迁。
植物亦如此,君子当勉旃。

麟也不可知,出则天下平。
圣人不在位,乃何辄自轻。
振振周南诗,变矣迷性情。
使麟或在薮,谁复继圣经。
当令方寸地,永绝物欲萌。
是亦麟之徒,大德名曰生。

有感 元末明初 · 李穑
生孔生犁锄,苍天定何心。
生孟生臧仓,视古犹视今。
当时意气盛,君臣如鼓琴。
寂寂千载下,谁复闻遗音。
荒丘霭烟日,过者动哀吟。

有感 元末明初 · 李穑
穷冬吐冷蕊,清绝唯梅花。
梅花亦俗态,不肯来贫家。
却恐主人恶,浼彼冰雪葩。
主人颇知愧,勉矣思无邪。
无邪定何处,香动影横斜。

鸡既鸣矣东方明,将翱将翔弋凫雁。
云谁之思彼美人,或遄其归冰未泮。

雍雍雁旭日始旦,湛湛露匪阳不晞。
其虚其徐既亟只,惠而好我携手归。

关关雎鸠在河洲,驾言出游写我忧。
恺悌君子神劳矣,万民所望归于周。

读书 元末明初 · 李穑
读书如游山,深浅皆自得。
清风来泬寥,飞雹动阴黑。
玄虬蟠重渊,丹凤翔八极。
精微十六字,的的在胸忆。
辅以五车书,博约见天则。
王风久萧索,大道翳荆棘。
谁知蓬窗底,掩卷长太息。

镇江春水蒲萄绿,江上腴田枕江曲。
茅檐影在江水中,屋上青山削如玉。
濛濛细雨暗前村,农叟披蓑舞独速。
开窗读书意浩然,天外何曾望鸿鹄。
偶然一起三十年,双鬓尘埃深万斛。
大芚之山梦里青,五圣之云望中白。
忆曾醉携野隐翁,扣舷放歌崖石裂。
人生古今一瞬尔,独咏新诗慰愁绝。

读诗遣兴 元末明初 · 李穑
牧隐衰老睡不着,呼灯哦诗侧头鹤。
苦思直欲搜渺冥,又恐他年烦注脚。
不忍便教老妪解,为是讥评增白俗。
从来诗道亦不易,却愧长篇动成轴。
夫子删诗岂无谓,明明一言盖三百。
即知言志不在多,舍矢期于中正鹄。
平生卤莽道根浅,懒逐东风逞红绿。


共927,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