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654,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自咏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人物纷纷共一途,谩将门户斗崔卢。
诗书未必皆君子,卿相由来起匹夫。
松柏晚容当雪盛,梧桐秋色未霜枯。
眼前物像森成列,养得中和自浃肤。

病中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病中天地荷生成,春入山村景倍明。
花幄欲开如引蝶,柳丝初暗可藏莺。
银台学士时相访,金谷佳人每自烹。
莫笑牧翁无伎俩,剩裁诗句答升平。

敬老诗 其一 江陵崔相国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穑窃念达尊三。齿一德一爵一。古今全者甚鲜。而退老乡里。又难得也。幸而身亲见之。宜声于乐。垂示将来。是以。不揆鄙拙。七言八句。各述盛德之万一。以寄景慕之情云。
英名早望庆于门,珥笔都堂断国论。
年俯八旬身愈健,位跻一品德弥尊。
江陵水石围乔木,山寺风烟压近村。
叔氏少公才数岁,白头相对乐何言。

白发鸿枢蹑峻联,历扬中外共推贤。
灵台寺远云埋谷,矗石楼高树接天。
急管繁弦消永日,幽兰丛竹带晴烟。
头流山下真堪老,回首扶疏祝万年。

清心苦节老弥强,共道长身是铁肠。
物望岩廊宜柱石,威声柏府尚风霜。
青精老去非无饭,绿野年来更作堂。
倜傥兔郎吾契友,义城迢递白云乡。

回视阳坡逐后行,当年声价动公卿。
风仪盖世今犹壮,诗语穿星老益清。
馆閤盛时皆让步,楼台好处尽题名。
押班更望龙头会,共说春来最太平。

自咏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少年游宦帝王州,投绂归来尚黑头。
岁月峥嵘频仰屋,江山迢递独登楼。
乱馀事业闲为味,静里功夫病是忧。
击磬有心吾已矣,可知当日欲东周。

其二
七言律诗
夜阑危坐数鸣钟,日上东山懒正容。
天命十分知五十,大匡重拜到三重。
黡然如见终何益,卓尔弥高谩欲从。
自笑晚年馀力在,却寻文苑学雕龙。

其三
七言律诗
敢言知我是苍天,下学如今尚懵然。
病骨酸辛徒自苦,愁颜憔悴有谁怜。
青山当户光如滴,明月低檐色更娟。
楼上白衣仙欲语,顺风莲叶稳于船。

其四
七言律诗
由来人物是天悭,留得功名永不刊。
韩子古文唐北斗,谢公雅量晋东山。
围棋折屐情虽矫,徙鳄开云意自安。
谁识悠悠千载下,慨然兴想辄忘餐。

忆甘露寺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一带长江砌下流,傍崖轩户尽清幽。
散花午梵僧敲磬,啜茗春吟客倚楼。
芳草淡烟连牧笛,斜风细雨满渔舟。
分明记得城西路,匹马何时更独游。

东山望途中人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城南大亩俯窥时,墙外平途往返稀。
两个野僧相问讯,一群山鸟自追随。
有时骑马官人过,何处牵牛牧子归。
自是郊居好风景,岸巾高咏去来辞。

即事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古往今来又此时,悠悠身世竟何为。
江山信马春吟好,雨雪留僧夜话宜。
假面弄馀童稚闹,濡毫题罢鬼神知。
一团和气无馀物,酿作中和入小诗。

追记入直禁中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禁直岧峣地最严,九天雨露湿朝衫。
丁东漏刻倾头听,俗下文章信口占。
作醴训深思傅说,乂家功重忆巫咸。
素餐今日臣无比,入夜孤吟月满帘。

咏雪糕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年来老牧厌膻腥,但把清寒养性灵。
已喜琼膏团素月,却疑玉屑落青冥。
轻于柳絮风生座,冷似梅花水满瓶。
最爱天成无手泽,饱馀和睡倚窗棂。

记游乔桐(渔父颇来饷)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正午潮回散薄阴,扁舟一放碧江浔。
庆源殿下风初顺,华盖山前日欲沈。
已喜诗僧长作伴,况逢渔父似知音。
祗今眼病频追悔,夜读残书月满林。

即事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春寒恻恻岁华移,掩户清香有所思。
寻壑经丘流憩处,吟风弄月太平时。
一生自重千金诺,七字俄成八句诗。
毕竟浑如云水衲,肯将身世管安危。

即事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时行时止有经权,自断何烦更问天。
愤世拟申风伯讼,安心恐堕野狐禅。
波摇竹叶颜先缬,雪伴梅花骨欲仙。
记取个中消息好,了无一点是尘缘。

读虞书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圣人端拱化当今,天地无为德泽深。
稽古四篇虽纪事,执中数语是传心。
命从旸谷分羲宅,歌与熏风入舜琴。
比屋可封非力致,只垂衣处要推寻。

咏史有感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三坟五典久无传,删定功夫远胜前。
缅想唐虞舞干羽,更寻汤武事戈鋋。
公羊清映春秋传,司马豪留史记篇。
笔削作经麟自出,考亭纲目日行天。


共1654,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