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39,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佛子阶除处处幽,一凉如水入深秋。
林花欲放堪浇酒,身事无端更倚楼。
青草蒙茸随雨化,白云缥缈自天游。
蒲团试问安禅老,可识人间半点愁。

其二
七言律诗
法镜留将法眼观,松风细细动波澜。
僧床佛阁聊供睡,龙马图书掩不看。
杯饭寻常忘我老,匣琴容易向谁弹。
知心却有东篱菊,不择先生是小官。

题两浙旬宣卷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天心仁爱圣明朝,阴沴频年未尽消。
眼底名藩参浙水,马前春意遍童谣。
潜鳞涸辙需甘泽,赤子穷檐望使轺。
何处覆盆光未照,紫薇花下更逍遥。

曾持寸赤达公文,允领微官本为贫。
七十年馀慈侍下,三千里外梦归频。
遗羹直欲尝君食,刻木何如事活身。
九万谁云天听远,海滨今日遇名臣。

佛子轩窗隔翠微,微官何地更相宜。
梅花月照杯传处,坞竹烟深履步时。
闲里风光描不尽,静中鱼鸟看成痴。
凡才未悟春秋旨,却与名藩管是非。

节声恬不到云隈,松径肩舆忽一来。
尽日喜闻经济话,如今真识栋梁材。
僧厨也解供蔬食,属吏何妨捧酒杯。
燕语莺啼春似海,百花犹待几时开。

松桧森罗一径斜,绣衣联辔入烟霞。
尽教春意回枯槁,未遣秋霜着早花。
喜傍云山开眼孔,细烹泉乳泛茶芽。
僧轩半晌非容易,无限风光被物华。

送吴方伯入京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宿雨尘途洗更清,恰逢方伯入神京。
千年共祝今明圣,四海欢呼颂太平。
流水有情催画鹢,青山无数导霓旌。
微官久在春风里,不用临期叙别情。

眼傍西湖忽有诗,湖山应讶我来迟。
十年倏尔成何事,一笑茫然似故知。
细柳新莺迎画舫,丹楼碧阁漾清漪。
凭谁为秉王维笔,貌出闲官酩酊时。

其二
七言律诗
千首西湖合与诗,东风花信任迟迟。
陶然云水三春意,似有凫鸥几个知。
镜面湖光含曙色,佛头山子醮清漪。
何能卜筑孤山下,一日频游十二时。

尘鞅无缘脱俗羁,肩舆一笑任行迟。
绿肥晴日浮光晕,凉淡晨烟罩碧漪。
泉韵又添今日兴,松阴犹记昔年诗。
繁花过眼开还落,只有青山似旧时。

其二
七言律诗
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
松风尚忆吹残梦,泉影还看弄碧漪。
涧鸟静听游子语,林僧争乞老夫诗。
摩挲松径寻碑迹,却忆东坡抚掌时
⑴ 东坡《虎跑泉》诗有曰:“龙作浪花与虎掌”。

涵碧亭为陈侍御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边池亭子构来新,水色山光入梦频。
伯氏闲情呼仲氏,后人高致绍前人。
春随鱼鸟看何厌,景幕烟霞写未真。
惟问三山贤柱史,几时凭槛看丝纶(以上《南川冰蘖全集》卷八)
按:钟雉鸥整理

斯文衡鉴愧多贤,云水天催未了缘。
衡岳风光劳梦想,洞庭秋色可谁专。
直期心醉千山景,不用诗留万口传。
何处明珠偏照乘,试留吾网白重渊。

其二
七言律诗
三千里外币书来,老眼湖南又一开。
游走自知山有债,搜求谁道世无才。
微官薄禄终何补,大地名花本欲栽。
半幅秋帆乘远兴,洞庭江汉梦相催。

官閒我亦何拘碍,又向天宁一借眠。
风雨净除三伏暑,梦魂凉浸万山烟。
窗临木杪宜仙枕,地隔溪流断俗缘。
寄语频游严少府,几人参破野狐禅(时邝时用为严州别驾。)

其二
七言律诗
浮生半日閒难得,已借僧床十日眠。
建茗几烹严子濑,牙香初散富春烟。
诸侯传食端堪愧,山水嬉游是夙缘。
杯酒未将疑老衲,醉中元亦有真禅。

羊裘大泽器深藏,云物终难掩瑞光。
今古几人空愧畏,乾坤此老尚轩昂。
安刘祚汉心情远,剩水残山姓字香。
描出白云舒卷意,谁家诗笔妙追唐。

其二
七言律诗
同袍礼教未须疑,回首青山是故知。
迢递几来尘里眼,摩挲还读庙前碑。
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
莫问荣华风烛事,棹歌留咏子陵诗。

其三
七言律诗
桐江老子持竿手,旋转乾坤一气还。
欲识江湖关系处,试看星宿荡摩间。
难同刘汉论心曲,合与夷齐议辈班。
仰止高山千载下,身间元亦是心间。


共739,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