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556,分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七言律诗
潮州舟次(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抱江城郭夕阳红,百口初还五岭东。
关吏钓鳌疑海客,舟人驱鳄话文公。
九秋急警传风鹤,万里愁痕过雪鸿。
独倚柁楼无限恨,故山回首乱云中。

舟入梅州境(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凄绝天涯雁叫群,秋江一棹入斜曛。
阴那山色云中现,篷辣滩声雨里闻。
隔岭树疑孤塔露,得风帆带乱峰奔。
平生去国怀乡感,只合江头醉十分。

中秋夕乌石冈眺月同三弟崧甫作(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① 乌石冈在今蕉岭城东南四里东山杨子仙师庙侧。
秋风送暑夜光寒,高会依然似子桓。
弹指仙凡相隔易(岗为杨子仙师旧游地。),称心人月并圆难。
樨香客里新诗卷,潮满天涯旧将坛。
犹有山河留影在,不妨千里且同看。
注:附原作
万里秋光澈广寒,神仙洞府好盘桓。几人豪气倾杯乐,一曲高歌行路难。当日防秋真画饼(客岁随家兄办全台义军于中秋前后办起),今宵觅句费登坛。故山同此团栾月,独向红羊劫里看。
附颂臣和作
巢鹊初安尚觉寒,偶逢佳节且盘桓。一腔热血因秋冷,九转枯肠索句难。昔日仙人挥麈地,今宵词客作骚坛。伤心祗为团栾月,独在他乡把酒看。
谢颂臣行四,名道隆,清廪贡生,台湾台中人。台湾独立,为义军壮字营统领,参帷幕,事败,同内渡。

乙未秋日归印山故居,因游仙人桥作二首 其一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① 印山在镇平县文福乡中部。仙人桥在镇平县文福乡西,邑八景之一“仙桥飞渡”即此。
海上归来意怆然,石梁重自认秦鞭。
一庵斜日坠红叶,万嶂秋空开碧莲。
家近洞天宜入道,人经浩劫欲逃禅。
松楸古墓枌榆社,早结仙家未了缘。

其二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七言律诗
溪转峰回石气阴,悬崖高阁客登临。
虹腰一角连山合,雪乳千年古洞深。
入穴人疑营窟世,题桥诗总杂仙心。
中年学道时偏早,领略樨香思不禁(时岩桂正花。)

还山书感(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万里西风雁叫天,梅江行尽客停船。
仙踪桃熟寻杨子,禅梦茶香證了拳。
南渡衣冠尊旧族(予族由宋迁闽。),东山丝竹负中年。
疏慵已分渔樵老,时局休谈向酒边。

读白华草堂诗集(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嘉道以还论粤派,谭张之外此名家。
瓣香故里尊红杏,养志高堂谱白华。
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鼗铎老天涯。
寻秋曾过诗人墓,重检残篇发浩嗟。
注:白华草堂集,邑人黄香铁先生钊著。红杏山房集,嘉应州宋芷湾先生湘著。

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四山风紧湿云流,落叶声中客倚楼。
蕙怨兰啼千里梦,蛩烟雁雨一城秋。
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
丛菊空留他日泪,故园烽火未曾收。

野菊(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寻秋东皋,有金英烂然于陇之畔,开不后时而乃无赏者。喜其独秀而复伤其不遇也。长言咏叹,岂曰不宜?
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
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
淡极君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
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极目(作者注:「时闻甘肃有警。」)(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极目风烟接大荒,高歌人减少年狂。
伊凉入破愁闻笛,沧海扬尘话种桑。
五夜哀弦弹落叶,万山寒色赴斜阳。
兰成枯树年来感,不待攀条意已伤。

山村(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重倾浊酒走惊魂,通德来归故里门。
年始二毛逢丧乱,家馀百口倖生存。
眼中精卫无沧海,劫外鹪鹩有小园。
跃马鸣骹豪气在,布衣耕钓自山村。

补裘(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一领蒙茸敝莫论,皮毛缀缉幸犹存。
寒闺灯火忙纤手,客路风霜护绽痕。
事到弥缝原费力,士当穷困易为温。
时艰衮职应多阙,冷落江湖愧负恩。

天涯(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天涯雁断少书还,梦入虚无缥渺间。
兵火馀生心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
没蕃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
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涕说台湾。

当歌(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落落当歌槊自横,九州无地著狂生。
枯枰潦草棋收局,残席喧呶酒罢兵。
劫火馀灰腾谤燄,恨天遗石筑愁城。
凄凉法典唐天宝,唱到关山入破声。

景忠祠吊故明孝廉林丹九先生一桂二首 其一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① 景忠祠在镇平城西长潭林丹九先生殉节处,有祠祀先生曰景忠。双门阙在长潭景忠祠附近。一线天在长潭林丹九先生殉节处。
崖壁斑斑碧血痕,先生当日此成仁。
三闽四广支离局,一息千秋草莽臣。
乱世科名娱老母,荒山须发表完人。
扁舟欲访悲歌处,冷月空潭泻古春。

其二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七言律诗
三书却聘至今传,高节清风尚凛然。
列传补书宜国史,此邦议祀合乡贤
荒祠日冷双门阙,遗寨云封一线天。
断句零章待搜缉,蠹馀留续谷音编
⑴ 镇平,崇祯六年始设县。今县学乡贤祠所祀多设县以前人。若先生得祀,则真镇平县人也。
⑵ 先生遗作,止存家书及与兵官某书并一诗;若续正气歌、恋贫赋,予均未得见。

倦客(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鼎鼎年华去若流,天涯倦客怯登楼。
飘零落叶思朋好,憔悴梅花入客愁。
小醉试尝新煮酒,薄寒先上旧徵裘。
干戈满眼平生恨,梦里犹应痛昔游。

岁暮作(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消尽年光是客愁,倚阑斜日下山楼。
还乡羽羡双黄鹄,入世心惊万火牛。
故纸风云供刻画,野人木石慰居游。
壮怀未遂身将老,满眼寒山早白头。

次韵答伯群二首(伯群姓丘,镇平县东山人。) 其一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又向山林作隐君,天涯胡马正成群。
故乡归计从今决,旧族遗风异昔闻。
入海溪声千里梦,读书灯影一家分。
卜居荏苒三秋过,久累西头住陆云。

其二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
七言律诗
阳关笛里变声多,戎马书生罢枕戈。
身似伯鸾犹赁庑,人因康节有行窝。
山中泉石千秋在,海上风云一梦过。
沦落祗今君勿笑,不能绛灌不随何。


共556,分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