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08,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下一页
古风(续上)
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
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
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
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
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
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
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
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
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
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
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寒山一片石,孤格挂晴霓。
想其笺说文,曾共陪青藜。
可惜多谬误,愿君涤研细论之。

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
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
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
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

劲风无荣木,皇皇求孤松。
此荫殊未易,托身将安从。
何当化孤松,以待彼飞鸿。

者林好托庇,谁谓独见奇。
不见今之人,愈独且愈嗤。
嗟我思尚同,但未谙汨泥。

饥来驱我行,谅哉非久计。
东篱念旅人,为之减佳气。
喟然感飘蓬,孤舟长不系。

倘保此枯槁,身后良称心。
所忧终不免,一跌污尘襟。
息机竟何时,聊为商声吟。

壮节思长公,高风爱仲理。
古人岂可希,窃向往之耳。
是谁纷狐疑,诮我空冻馁。
晨鸡未肯鸣,尚亦守所耻。

湘东老子传故纸,涂乙长留妙墨香。
想当讲堂孤坐日,膏肓废疾细商量。
于今述朱遍天下,经师心气阏不扬。
谁知琐琐黄门笔,尚落鄞江蠹鼠旁(京山读史汉诸种皆曰琐琐)

逝者如可作,先生吾所归。
空吟遂初赋,莫觅浚仪碑。
荒山斜日杜鹃飞。

东风打梨花,病夫意瑟瑟。
西山隔重湖,徘徊前复辍。
横塘鼓吹喧,知是诸郎船。

士苦不通今,何以知世务。
士或过通今,行且败吾素。
五夜秉兰膏,徘徊读邸抄。

① 张先生客卿苏先生存邵先生方得鲁也张本鄞广文丙戌后隐雪窦邵亦隐雪窦最久而苏曾入鄞参密老皆于吾乡为寓公呜呼三先生之大节予岂以寓公故私之而所叹者姚人或反莫之知也
天上客星人经师,湖学风规差似之。
冷官蒿目际阳九,赤手安得匡危时。
恢复人心第一檄,传者窃笑闻者嘻。
岂知天地遽崩裂,竟坐此故成陵夷。
乃信岩彊在方寸,不恃高城与深池。
差喜臣心尚无恙,未须讨贰勤济师。
妙高台上乾净土,残山足与寸心依。
吁嗟世道日沦陷,莫卜此心来复期。
大招广招不可返,茫茫忧患何人知。
临风遥溯足三叹,重泉应与我同唏。
海门弟子谁先传,石梁铿铿儒而禅。
有客从之得妙谛,乱后灵光尚岿然。
四明山中茅一把,醒即读书倦即眠。
腥风血瀑遍下界,而我神游炎黄间。
偶然小诗鸣自得,摆脱篱落追天鸢。
律以学统或未粹,要其风格良孤骞。
百年浙学久坠地,石梁薪火亦荒烟。
樵牧安能认带草,苏园寂寂无故毡
东陵一生真狷者,苦节凛冽吐寒芒。
祥麟降生偏不偶,天实厄之当沧桑。
桃源何处避何所,一洗头颅归竺王。
岂以军持谢世事,翻从鱼鼓担纲常。
可怜潭上一亩居,欲扶九鼎则已狂。
十年雪窦混姓氏,晚窜福岩竟沦亡。
慈云不足消冤怨,祈死得死何堂堂。
曰故遗民非衲子,死返初服朝毅皇。
谢翱方凤不终泯,山水为之留耿光。
三哀赋罢山鬼啸,春潮夜涨天苍苍。
⑴ 太冲先生不甚可存方之学谓与史子虚沈求如一例而泽望先生极称之予谓存方风格自是义熙以前人物未易及也

① 西炤为故尚书龙泉郭忠烈公维经子可立为故侍郎休宁金文毅公声子今寺中无复有知此二师者矣予仍称之为公子存其真也
太宰诸郎君,次第殉国难。
既已慰先公,亦有光杨万。
憖遗此残生,东窜馀一线。
司马祇孤儿,曾参绩溪战。
幸逃笪桥死,亦得保馀喘。
投身玲珑岩,受役伊蒲饭。
世系既沈埋,头角甘漫漶。
相看各相讶,有泪不可溅
⑴ 郭公长子应铨,字甄孟;次子应衡,字仲平;从子应煜,字扶生;皆以枢部郎从戎而死。而西炤之名不可考,其浮屠名曰兴撤。金公志其先墓,只载一子,名敦涵,不知即可立否?其浮屠名曰□□,一女为尼于吴,师事檗庵,曰超遁。

从来凤凰种,所在有寒芒。
虽然经百罹,其精未消亡。
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
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
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
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
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
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
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
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
请看新祴衣,犹隐旧剑铓。
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
⑴ 二公子执爨且数年都御史高公元若来寺中物色得之一院皆惊

密公高弟子,少亦不碌碌。
所以兹山中,接踵来耆宿。
记得甲申年,曾赋新蒲绿。
一朝荷徵书,夜猿厌空谷。
欲称大薙师,新著朝天录。
痛绝诸葛儿,随车遭迫促。
白圭险被污,素丝危见辱。
高厚所照临,誓难负幽独。
幸得脱身还,有泪已万斛。
终身西向戒,岂以长斋赎。
空门亦易腥,殆哉此孤躅。
方叹中司言,前知良以卓
⑴ 高公赠西炤诗曰应叹空门里腥尘亦易干至是几为诗谶

吁嗟桑海间,志士竞沈冥。
荒山万招提,殊不少骆丞。
年运与俱往,谁为留名称。
我来过凤溪,云外闻兰馨。
将无二公子,魂魄所式凭。
独怜采风者,谷音久飘零。
我诗虽不工,聊足补献徵。
击碎竹如意,空中声登登
⑴ 时道忞之从不欲随行者二公子之外尚有沙门雪槱名真朴亦高节

故都御史华亭徐公孚远乘桴廿年从亡道梗由安南入觐安南要以臣礼不屈而归所传交行集者也归而同延平入台延平亡台军渐削乃复入中土栖遑无所就至碣石依宫保总戎吴君六奇竟以完发终其野死为可悲其得保颠毛则亦仅有之事也吾独壮吴君之出自贱微自草窃而能为天下留贞臣之命使得以无恙威仪入地是亦绝世之奇矣世人但举查职方一事以为佳话岂足以尽之哉宜其克享功名殁邀顺恪之谥也若田间先生谓徐公归自交趾即留碣石则讹矣抑国史吴君传中亦应大书者也
孑遗孤臣头雪白,不死东宁死碣石。
吾戴吾头吾知免,一枝幸藉将军力。
冥鸿何处觅安宅,老罴帐中堪避弋。
䲭鸮不敢加弹射,几社故人最生色。
夏公感叹何公喜,更有陈公同太息。
相与惊魂且动魄,谓斯人者从何来,古心所照天地碧。
碣石风雷生画戟,谁知中有柳车客。
海王为之司眠食,朝看扬潮夕重汐。
在昔韩王亦无辈,竟卖钟离足长喟。

临桂相公何精忠,侧身蛮瘴矢匪躬。
汉家九鼎自岌岌,孤臣浩气自熊熊。
残彊累蹶亦累振,其奈天废无成功。
幸逃九死竟一死,谁知都在前定中。
真人珍重说锦衣,翻成马革亦已奇。
应思此言有精义,堪叹世人知者希。
真人定是赤松侪,不逢赤刘盛,偏逢赤刘衰。
秘记空陈赤伏灾。
赤伏虽遘灾,其在相公不为灾。
堂堂锦衣神归来,正命而终天所谐。
相公竟锦归,从者为阿谁。
副枢张公缓带陪,大将焦公靺跗随。
绯袍公子参旌麾,箕尾光照虞山垂。
改冠易服谁氏子,褐宽博者视有泚。
乃知锦衣不在此。
我读浩气吟,指南而后有遗音。
真人密授独未及,几令佚事忧消沉。
将无贞臣不语怪,耻逐啼鹃返故林。
试歌锦归曲,悬知陟降神所临。
赤松仙人谅不死,苕霅之间光尚紫,何当寻之话旧史。

夜色渺无际,廓然清我心。
夜香一枝放,翻嫌昵我襟。
夜气满太虚,间诵香溪箴。


共208,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