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08,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天公几日秋,晋郑头毕白。
候虫独欣然,争鸣满四壁。
我亦无如何,一夜吹长笛。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
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衰病正连绵,抚时增萧瑟。
前有一樽酒,不醒积毁骨。
连朝风雨多,芭蕉益愁绝。

我欲铭研几踟蹰,前光后辉愧弗如,安得好句鸣琼琚。
绿鬓卢郎才思雄,涤研题诗云蓬蓬,我则奚堪徒怔忪。
由来文章千古事,清容町畦岂易至。
闻道登坛夺纛年,研溪夜夜孕青莲。
大儿奎章虞道园,小免中司马石田。
鸥波王孙仅随肩,左右先后研席间。
此后拓落向阿谁?
蓬飘梗泛定堪悲,清容魂魄亦安归。
我今冉冉益荒学,合六州铁不铸错。
研中光气方氤氲,但当为君拂拭勤,代兴之语恶敢闻。

黄子泽五世,于今已一丝。
阁下木樨花,秋来放几枝。
嗟我仅私淑,未得揖让于其时。

田郎宠灵仗一女,乃敢呵詈及盈廷。
其时盈廷或可詈,不知田郎何所能(碑文盛指百官之庸科举取士之误国)
循碑雒诵得妓句,自古妄人得未曾。
九原如过孔中丞,一殛定洗林庙腥。

小草曰吴风,其来自洞天。
逐逐千年鹿,见之口流涎。
藉以金庭茅,沃以桐柏泉。
一茎足疗饥,十茎足忘寒。
久久遂跨鹿,御风游层元。
寺僧日拾之,珍重禅枝前。
时从绮霞中,一接紫柏烟。
道力兼佛力,妙合弥神完。
词客一见喜,拟取投觥船。
向我徵掌故,欲补桐君萹。
鸦衔足消毒,蛇衔足摧坚。
龙衔足导气,功效各有传。
惟群动有鹿,亦最夸长年。
其类为群麋,嗜好伯仲间。
解角候虽别,口泽颇同然。
我闻其赋材,上禀鹑鸟躔。
阳冰暨阴大,道在互节宣。
谓宜参二冬,和齐乃无愆。
或者妄解之,贻误不可言(草性温顾或误以为凉则谬甚)
愿君更致详,折衷访臞仙。
吾衰已冉冉,百忧感缠绵。
鹿亭大小韭,力不振积孱。
何当度阆风,长啸弃尘缘。
今夕且听雨,蕉窗漏溅溅。

蹲鸱真清供,殊校晚肉洁。
其魁大于瓜,其子圆于栗。
爱其秉素心,兼足饱饿餮。
上之应昴星,下或谣鸿隙。
果以百斛充,梠以三年黜。
亦何足駴人,许氏言未覈。
客舍腥鲜希,斋厨宿大活。
燔之通中坚,蒸之消内热。
寒烟映暮山,元气满净室。
审候宜纡徐,导和防菀结。
意味既疏通,皮毛斯解脱。
名理悟空灵,禅力验充实。
其在伊蒲中,野趣足怡悦。
切莫似冯郎,使与萝卜捋。
已公傍晚来(大恒和尚),相对正萧瑟。
词客更联翩,听雨声不绝。
荐盘何累累,下手争勃勃。
鱼鼓正沈沈,先取祭老佛。
试参水晶盐,双清有如雪。
但觉道腴盈,更无尘思汨。
斯人苦章皇,大半为餔啜。
安得擅一区,阻饥不足怵。
便旁瓦垆灰,拨之消寒冽。
此意足沈吟,檐霤响瑶屑。
阿谁习老馋,杯炙耽残亵。
攒眉乞破戒,失望竟咄咄(茨檐)
而我但催诗,白战亦奇崛。

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
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
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
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
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相国所作诗名秋痕)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
⑴ 张公家玉陈公邦彦霍公师连韩公如璜麦公而炫
⑵ 卷中诗云世事予多谶浮生亦有天当是公甲申后作

前年我过湄园中,先生留我间经筒。
七治仪礼老未竟,上纠康成下继公。
惜我投閒空咄咄,戒我浪游徒匆匆。
速我著书漫忽忽,倚杖而叹神熊熊。
东西宿老沦落尽,岿然灵光世所宗。
其秋示我新雕集,寄声他山错可攻。
长笺亦聊贡一得,谓以寸莛叩巨钟。
谦光一一尽刊削,再索直言资折衷。
三江迢迢未尽达,岂期妖梦告蛇龙
遗世行世仅十五,尚有秘箧干长虹。
由来旧德为时重,虽复不用亦有功。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濛濛。
江东有客近悔过,欲赍絮酒哭幽宫。
尉它拜表去黄屋,孰与汉大敢怙终。
我诗寄声到蒿里,先生一笑降虚空
⑴ 昨秋予以先生集中商榷如干条托朴山先生寄之不料其不达拟再寄不果
⑵ 堇浦向不见得于先生颇操异议及闻赴叹曰吾方欲之秣陵一拜床下不料愿竟不遂长负此愧乃以文哭之自道畴昔

读书识字今可希,施郎死死忘其疲。
六艺妙处足不朽,上函雅故通精微。
符山堂中大布衣,渺然古心追籀斯。
七载寒窗校汉隶,欲以赤手报娄机。
卯柳桃菜纷谬误,我昔泛览多阙疑。
二首六身岂易晓,一束二缝亦难稽。
五日之门历所诮,三豕之渡史莫釐。
马尾虎穴充谈助,落笔茫茫空累唏。
吁嗟小学已废绝,我亦有目如雾迷。
昔者襄阳近临川,署名犹为世所讥
施即何处得此本,老眼恍然逢珠玑。
符山遗书已四散,淮浦带草空离离。
神呵鬼护幸存此,一朝灵物得所归。
巧偷豪夺世不少,尚其宝之防速飞
⑴ 亟斋谓米颠错写芾字而北亭亦笑临川先生名不当用俗体绂字
⑵ 北亭以予之爱之也乃以赠予即为其尊先人墓铭润笔予诗遂成佳话

九沙仙去后,瓣香过者希。
观察真多情,偕我踏山蹊(谢山致江声)
今日正南至,一阳气霏霏。
太史多雅怀,来看朱鸟飞(江声答谢山)
墓前磷辟邪,亦是故国仪。
一枝借孤忠,星大以为依(谢山)
承闻丰狐笔,已草黄绢碑。
明年速上石,长作山中辉(江声)

高士爱冬不爱春,落落冬心冷愈醇。
坐笑春风野马尘,自冬发春乃长新。
千山万径踪迹绝,冰瓯清绝见天根。
寒厓之黍抱冻蹲,中有鸿濛木介痕。
百昌不复能氤氲,谁知老子心脾愈净骨愈尊。
是谁滕六谁葛三,造化小儿遣来伴吟魂。
山鬼飒飒噤不语,但见峥嵘鹿角横黄昏。
暗香疏影自怡悦,忽然老雀一声戛然下天门。
力能通乾而流坤,万籁尽泯我独存。
底问北枝为弟南枝昆,冬耶春耶一笑归混敦。

吠日吠雪犬哗然,嗥南嗥北客不前。
老夫所忧在无年。
稚儿不解事,应门索红笺。

闻君焚膏地,旧是寒厓庐。
将无承尘上,或有戊子纪事书。
吁嗟小江一抔土,嘿农诸公陟降俱。

在昔紫薇翁,说诗白云原。
紫薇已仙去,白云满江村。
荒江抚木末,尚有鲁公魂。
我亦酹卮酒,一吊谢生坟。

仲翔负直节,垂老乃投荒。
饥啖荔支实,渴饮诃子汤。
未知粤后进,阿谁为登堂。
至今寓寮畔,书带尚成行。
我亦肮脏人,南来漫鼓箧。
浮屠不知儒,但礼六祖塔。

天湖本名顶湖相传有湖在山顶今山顶无湖但平地耳或者海桑之变耶翁山则以瀑潭为湖亦近之村夫子不知乃以为鼎湖而引黄帝弓剑之迹以附会之妄矣予病后将去粤诸生请入山因再宿漫成古诗三十二韵
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
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
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
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
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
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
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
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
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
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
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
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
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
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
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
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
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
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
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
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
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
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
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
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向来有山志然谫劣殊不足观)

① 高州石船旧见屈氏新语是山则未之闻也事见登封景氏崧台集
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
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
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

殷红长明灯,化作杜鹃血。
方知长至后,已踰百七日。
故乡石窗下,五色正葱蔚。


共208,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