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68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大学士明珠子。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诗文均工,尤长于词。生平淡于荣利,爱才喜客,所与游皆一时名士。集宋元以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旗人。康熙丙辰进士,官侍卫。有《通志堂集》。
词学图录
纳兰性德(1655-1685)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初名成德。满洲正黄旗人。清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数随清圣祖出巡塞外之地。好结客,一时文士皆乐与交,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尤相契厚。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感人。谭献以之与项廷纪、蒋春霖为清词三鼎足。今人以其与曹贞吉、顾贞观称"京华三绝"。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
清诗别裁集
字容若,辽阳人。康熙癸丑进士,丙辰殿试,官侍卫。著有《通志堂集》。○侍卫生长华阀,淡于荣利,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
通志堂集·序
往者容若病且殆,邀余诀别,泣而言曰:「性德承先生之教,思钻研古人文字以有成就,今已矣!生平诗文本不多,随手挥写,辄复散佚,不甚存录。辱先生不鄙弃,执经左右,十有四年,先生语以读书之要及经史诸子百家源流,如行者之得路。然性喜作诗馀,禁之难止。今方欲从事古文,不幸遘疾短命,长负明诲,殁有馀恨。」余闻其言而痛之,自始卒以及殡阼,临其丧,哭之必恸。其葬也,余既为之志,又铭其隧道之石。余甚悲容若以豪迈挺特之才,勤勤学问,生长华阀,澹于荣利,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日,黎明骑马,过余邸舍,讲论书史,日暮乃去,至入为侍卫而止,其识见高卓,思致英敏,天假之年,所建树必远且大,而甫及三十,奄忽辞世,使千古而下,与颜子渊、贾太傅并称。岂惟忝长一日者有祝予之悲,海内士大夫无不闻而流涕,何其酷也!余里居杜门,检其诗、词、古文遗稿太傅公所手授者,及友人秦对岩、顾梁汾所藏,并经解、小序,合而梓之,以存梗概,为《通志堂集》,碑志、哀挽之作附于卷后。呜呼!容若之遗文止此,其必传于后无疑矣。记其撤瑟之言,宛如昨日,为和泪书而序之。重光协洽之岁,昆山友人健庵徐乾学书。
成容若遗稿·序
始余与成子容若定交,成子年未二十,见其才思敏异,世未有过之者也。使成子得中寿,且迟为天子贵近臣,而举其所得之岁月肆力于六经诸史百家之言,久之浩瀚磅礴,以发为诗歌、古文词,吾不知所诣极矣。今也不然。追溯前游,十馀年耳。而此十馀年之中,始则有事廷对,所习者规摹先进,为殿陛敷陈之言。及官侍从,值上巡幸,时时在钩陈豹尾之间,无事则平旦而入、日晡未退以为常。且观其意,惴惴有临履之忧,视凡为近臣者有甚焉。盖其得从容于学问之日固已少矣,吾不知成子何以能成就其才若此。抑尝计之,夫成子虽处贵盛,閒庭萧寂,外之无扫门望尘之谒,内之无裙屐丝管、呼卢秉烛之游。每夙夜寒暑,休沐定省,片晷之暇,游情艺林,而又能撷其英华,匠心独至,宜其无所不工也。至于乐府小词,以为近骚人之遗,尤尝好为之。故当其合作,飘忽要眇,虽列之《花间》《草堂》,左清真而右屯田,亦足以自名其家矣。嗟乎!天之生才,而或夺之年,如贾傅之奇气卓识,度越今古无论,其次文章之士,若唐王勃之流,藻艳飙驰,一往辄尽,故裴行俭之论有以卜其所止。今成子之作非无长才,而蕴藉流逸根乎情性,所谓「人所应有,己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虽使益充其所至,犹疑非世之所共识赏,而造物厄之,何耶?虽然,脩短天也。夫士亦欲其言之传耳。今健庵先生已缀辑其遗文而刻之,盖不徒笃死生之谊也,后世必更有知成子者矣。独是余与成子周旋,久于先生之命序是编,其能不泫然而废读乎?康熙三十年秋九月,无锡严绳孙题。(录入:天印山人周沛)
维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氏,又称作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词人、学者。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始祖名叫星恳达尔汉(亦胜根打喇汉、打叶),曾祖父叫金台石,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为努尔哈赤的福晋(即皇太极生母,皇太极是纳兰性德的舅公)。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共708,分3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五言律诗
岱宗柴望处,仙跸迥云霄。
礼乐犹三代,诸侯协肆朝。
东封金牒字,南指玉衡杓。
阙里应相近,回銮亦不遥(时传旨,南巡回日祀曲阜圣庙。)

塞外示同行者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西风千万骑,飒沓向阴山。
为问传书雁,孤飞几日还。
负霜怜戍卒,乘月望乡关。
王事兼程促,休嗟客鬓斑。

金陵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胜绝江南望,依然图画中。
六朝几兴废,灭没但归鸿。
王气倏云尽,霸图谁复雄。
尚疑钟隐在,回首月明空。

三年此离别,作客滞何方。
随意一尊酒,殷勤看夕阳。
世谁容皎洁,天特任疏狂。
聚首羡麋鹿,为君搆草堂。

古今诚落落,何意得斯人。
紫禁称才子,黄州忆逐臣。
风流如可接,翰墨不无神。
展卷逢寒食,标题想后尘。

郊园即事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胜侣招频懒,幽寻度石梁。
地应邻射圃,花不碍毬场。
解带晴丝弱,披襟露叶凉。
此间萧散绝,随意倒壶觞。

成名方得意,几日问归舟。
独有离居者,萧然感素秋。
一筇黄叶寺,孤棹白蘋洲。
无限江湖兴,因君寄虎头(时梁汾客苕上。)

岁晚感旧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时序忽云暮,离居倍悄然。
谁将仙掌露,换却日高眠。
短梦分今古,长愁减岁年。
平生无限泪,一洒烛花前。

楚国连烽火,深知作吏难。
吾怜张仲蔚,临别劝加餐。
避俗诗能寄,趋时术恐殚。
好名无不可,聊欲砥狂澜。

雄县观鱼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渔师临广泽,侍从俯清澜。
瑞入王舟好,仁知圣网宽。
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
在藻同周宴,时容万姓看。

驾幸五台恭纪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杳杳丹梯上,迨迨翠辇回。
慈云笼户牖,佛日现楼台。
珠树参天合,金莲布地开(金莲花惟山中有此种。)
共传天子孝,亲侍两宫来。

入直西苑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望里蓬瀛近,行来阆苑齐。
晴霞开碧沼,落月隐金堤。
叶密莺先觉,花繁径不迷。
笙歌回辇处,长在凤城西。

景山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
削成千仞势,高出九重城。
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
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荣。

蕉园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见说斋坛閟,前朝大乙祠。
莺边花树树,燕外柳丝丝。
宫籞人稀到,词臣例许窥。
今朝陪豹尾,新长万年枝。

松花江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宛宛经城下,泱泱接海东。
烟光浮鸭绿,日气射鳞红。
胜擅佳名外,传讹旧志中
花时春涨暖,吾欲问渔翁。
⑴ 即混同江也。《金史》有宋瓦江,旧志遂以混同、松花为二江,误矣。

盛京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拔地蛟龙宅,当关虎豹城。
山连长白秀,江入混同清。
庙社灵风肃,豪强右族更。
明明开创业,休拟作陪京。

与经生夜话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率意元无咎,经心始自疑。
昔人犹有恨,今我竟何期。
客与齐书帙,人来问画师。
若无心赏在,愁绝更从谁。

咏笼莺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夜合花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丁香 清 · 纳兰性德
五言律诗
芳谱称佳客,仙株也姓丁。
鹤翎风细细,鸡舌气冥冥。
紫胜心中结,银珰耳上星。
深闺多韵事,名爱借馀馨。


共708,分3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