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430,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古风(续上)
禺山犹未陟,今春陟番山。
活活泥巷中,扪此篑石顽。
图经载翻阅,溯自秦以还。
我费五年力,手剔千厓斑。
续录刺史碑,梁日订已艰
洗爵问礼器,仅辨至正閒。
谁勒九曜字,创闻誇市阛
⑴ 梁时书目有《广州刺史碑》十二卷。
⑵ 广州府西街近出一石,上刻「九曜石」三字,太守顾君买置府廨。

其三 (己丑)
瀛洲亭东竹,水抱筠更青。
不见五春馀,想夹花冥冥。
谢郎擅三长(蕴山方预修国史。),姚子雠六经(雪门入直武英殿。)
同学吕与李(吕陶村、李敬堂。),簪佩交华星。
是春帝视学,葺庙亲勒铭。
又出周时器,备陈孔子庭。
二月夹钟奏,大乐中和听。
煌乎吉甫作,岂止鲁颂駉。
诸贤各濡笔,绿户交红棂。
时应却梦我,赓唱于此亭。

其四 (己丑)
横街旧东邻(谓萚石。),手稿自删拾。
五六年前见,三十卷成集。
小长芦钓师,应苦追太急。
昨书道昔非,留一犹去十。
余益离索深,何阶方便及。
夐乎丁敬礼,佳恶臆难执。

其五 (己丑)
夜与妇翁话,滱溪鸂溪南。
我昔曾客处,孤村绕澄潭。
村中多长者,杂坐于槐楠。
都不识文字,但讲麻麦蚕。
杏花垄一带,意到红望酣。
斜照黄犊际,有童弗舆篮。
诸生各袖书,微风递开函。
遂已逾十载,此景翁独谙。
软语旧书绅,喧节新盍簪。
药洲又莺啭,初涨绿影涵。

其六 (己丑)
陆兄有寄语,腊月已抵都。
勤勤叙契阔,款款问妻孥。
冰雪万里路,冠盖九陌途。
比邻来借问,黄金橐充无。
冷面淡情性,曳履上天衢。
慈恩寺塔下,已少高岑徒。
惟应端州院,听雨拟两苏。

其七 (己丑)
林子贫奉母,四十始受官。
来倅罗浮下,万里营一餐。
书云兹月初,舟发浙江干。
官卑才复拙,退蹇进亦难。
岂知乘轺人,启处不敢安。
春月每起舵,究观于波澜。

其八 (己丑)
北江流可仰,西峡水转平。
午潮及晚落,忽露沙尾横。
斜阳半江出,双橹摇空明。
长风控弦来,猛与去箭争。
飞流瞰万里,旧有亭可登。
三江三峡脉,一束赖一城。
崧台三面山,奇哉听江声。

其九 (己丑)
五棹广州春,四由肇庆始。
相虑临允来,注水壮南纪。
上台下石室,洞穴相表里。
天枢运权衡,七点碧交紫。
百神觞豆处,遗字泄宛委。
八窗珠斗下,诸生携研几。
知有解人否,可与扪读此。
岂惟坐岩阴,瑽琤弄凹水。

德庆州学官进取奉家模册来,属书其后。进取为揭阳东崖襄敏公裔孙。东崖与吾冰崖公同爵同谥,忠谠谟略,先后著声胜国,而小子家先世画像之失久矣。册凡二十九幅,自唐谏议文饶公、宋补阙用亨公六桂以来,暨我十一世祖明翰林检讨醉庵公、十世祖宫保户部尚书冰崖公、九世祖工部都水主事谦谦公,簪笏俨然,金紫相望,忠孝典型具在,盖吾家由莆田迁北京几三百年以来,未睹之仪容,小子一旦获敬拜焉。既命工摹之,以俟归而告藏于家庙,乃作是歌。
吾家北京岁丁卯,乙科起自水部郎。
到今二百六十载,支分南北难具详。
小子甲戌始读谱,诸派为目闽为纲。
闽又莆田冠于首,次第乃及延福漳。
刺桐花开刺桐巷,朱紫衣满朱紫坊
雪崖冰崖翰林后,父子兄弟同朝堂
侧闻莆中岁致祀,冰崖公像人弗忘。
翰林尚书有手训,储弆宝墨誇琳琅。
六桂芬嗣兴福里,八景咏传竹啸庄
南北迢遥十馀世,听音望远同谷梁。
甲申持节来岭海,粤海正接闽海疆。
广文一册手示我,昨秋舣棹端溪旁。
幅几三十世数十,族衍于宋承于唐。
螺江钓翁昼锦客,锦袍高唱槐花黄。
补阙而后派分六,秩然昭穆临冠裳。
法曹(二桂公。)少府(三桂公。)失摹本,尚待访旧归缣缃。
清江清浦卜宅后,忠孝经济兼文章。
连翩数幅屹眉宇,磊落骨鲠双颧方。
醉庵冰崖各有赞,赞皆自作词清苍。
匪徒簪笏炫黼黻,要信品望如圭璋。
纸色荧荧精彩动,笑颜蔼蔼庇荫长。
慈孝都如一庭聚,诗书贻我万丈光
昔时闽粤两襄敏,后先德业遥相望。
粤襄敏公族尤盛,居于潮郡于揭阳。
贤哉广文能世守,播迁所失犹珍藏。
苜蓿冷官莫厌冷,校士于此吾家常
须知勤苦起诵读,如彼稼穑谋耕桑。
一经一籯孰肯构,再命三命思循墙。
吾祖廉吏清白极,两世孀守茹糟糠。
小子至今未能报,不待展册涕已滂。
摹诸绢素供家庙,拜告洗爵筵焚香。
如承家诫凛家范,庶守无射垂无央。
⑴ 宋尚书礼部员外郎、殿中丞上柱国伯起公所居也,是为一桂公。
⑵ 雪崖,冰崖公兄,历官贵州布政使参议。
⑶ 冰崖公有集唐竹啸庄八咏,载《冰崖诗集》。
⑷ 冰崖公《竹啸庄》诗云:「怪底文光长万丈,有人高步在瀛洲。」
⑸ 醉庵公训导仁化,冰崖公第六子南壶公教授肇庆。

白雨(己丑) 清 · 翁方纲
白雨泻暮檐,干干真银竹。
夹以斜阳明,逾于暑时溽。
或云离火作,中虚阴所伏。
不宜黄宜白,早稻闻粤俗
所以春先夏,云日雨相触。
上有层蓝天,飞泉下铺玉。
急鸣敲圆棬,蒸势撼高瀑。
四山成对霤,珠箔垂一幅。
余坐崧台顶,时吸海气绿。
⑴ 日色黄且雨曰「黄雨」。谚曰:「白雨宜禾,黄雨不宜禾。」

峡西山渐平,蓄秀赖阴崖。
烂烂电影出,苍苍云气霾。
天帝昔鬺酌,百神此虔斋。
通明紫微座,错落白石阶。
臭声合于漠,于穆明德怀。
神光离又属,钟鼓笙磬谐。
开阳暨摇光,作作以次侪。
沥湖遂以挹,旱乾水无乖。
中央周四宇,五岭一气偕(右竹垞韵。)

其二 (己丑)
横云虽平凝,转侧忽成石。
谁记帝所梦,熊想钧天射。
乳柱垂龙凤,云霞张幕帟。
穹窿敞圆盖,真气满大宅。
南北互启闭,阴晴迭主客。
不雨翠自流,万绿森羽戟。
俄堕月半环,水荡婐㛂魄。
俯定九曲穿,前瞻两门辟。
上到含珠径,亦复无珠迹。
白光自止止,玉洞花雾积。
神灵意尚閟,孰测流形泽。
琳琅叩金牡,宛委探玉策。
读之了不识,翠墨纷前席(右渔洋韵。)

忽忽二十年,一堂亢与鲤。
泷江来握手,侧想闻诗礼。
吾师阐道功,绍先斯后启。
深切见行事,此理此源委。
景行者谁欤,河汾薛夫子。
昭昭群圣心,万古道如砥。
望道岂不遥,发轫诚自迩(用文清诗意。)
拨翳开迷涂,深衷盖系此。
要义垂千秋,精气飞十指。
苍茫通潞滨,梦寐河津水。
况我追谈笑,风雪渺庭几。
中郎书尚在,鹿洞规孰拟。
犹记夕照寺,脱巾瓜豆底
⑴ 戊辰夏与君论文城东,今二十年矣。

纤路滑一线,四山涨斗落。
沙气浑浑黄,不复昨岸脚。
系舟亦不正,倚木如杙阁。
木末看水云,葭苇竹相错。
时有骑牛儿,踏响云光廓。

其二 (己丑)
晚山俄半晴,返照绿逦迤。
雨痕变濛濛,绿浅乃深紫。
凹凸影不定,穿映来水涘。
水气横为烟,烟定声弗止。
上蝉下蛙蛤,谁辨烟与水。
钓筒响菰蒲,嗟尔村家子。
晨食果得鱼,村烟炊亦起。

其三 (己丑)
炎风吹林麓,四时䕭草青。
毒蠚久已凋,夏气伏以宁。
尚闻俗磔犬,禦毒去蝗螟。
今晨音彻午,士女共一艇。
又非蜑家歌,腰鼓扣之莛。
村农学竞渡,黍亦柊叶形。
朴野良可喜,何必珠江舲。

其四 (己丑)
峡内峡包寺,知名一小天。
寺门苏钓矶,矶俯于峡前。
傥如泊三日,高处揽百川。
七十有二峰,峰峰下瀑泉。
龙吟帝子奏,虎啸僧房眠。
明发当过之,江定风帖然。
直上上三峡,水驶不系船。

其五 (己丑)
雨久农未妨,江村鼓箫盛。
晚晴江更白,铸出团团镜。
众山影倒来,山山挂泉迸。
不雨而水增,所以江力劲。
山复淡夕烟,徐合江光暝。
风凉远岸笛,月上昏林磬。
此时波不兴,下上一绿净。
船人歌亦起,静与渔榔应。
月落水已杀,露珠满榕径。

亭在山半,即所谓淙碧轩也。昔坡翁过此,谓溪水太驶,当于轩北作一闸,夏秋水暴,为启闭之节,用阴阳家说,寺当少富。予初来游,见亭后石壁字隐隐,寺僧指为苏迹,予因有「绿藓蛟龙」之句,既刻石亭上矣。及拓壁字,乃明人八分,非坡书也。赋此以当改正。
僧饥山少肉,何与梨枣熟。
借问仇池泉,巾笥蓄几年。
回合一寸烛,吸海照百川。
轰雷溅珠玉,宁区此亭前。
山下乃白云,山凹但绿烟。
君莫执一处,有迹说坡仙。

① 堂在寺西。坐此,则南禺三十六峰环列槛下。
南峡峡皆山,北峡峡则寺。
东西多少峰,入寺都不记。
因借北峡户,时看南峡云。
三十六翠屏,有时钟磬闻。
风吹七湾竹,遂想二禺君。
玉镜绿玻璃,万顷靴绉纹。
寺僧苦留客,金碧看夕曛。


共1430,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