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00,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七言绝句(续上)
沈监察以蜀语下江人入诗因同作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流离四载峡中春,浓雾低迷乱曲尘。
莫复尊前谈故里,与君同是下江人。

同行丈嘲陈仲恂夜半为妾所诃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说有谈空夜不眠,龙丘家法见依然。
忽惊半面啼妆恶,亦与夫人较后先。

闻朱佩弦居成都报恩寺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缩手危邦涕泪痕,起看八表亦同昏。
细思文字真何用,终有人天未报恩。

其二
七言绝句
至竟书生道自殊,杜陵强项是前驱。
报恩岂必须同轨,要使人间见饿夫。

和唐徐寅诗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仆尝读唐徐寅《书怀》诗云:「晨起梳头忽自悲,镜中亲见数茎丝。从今休说龙泉剑,世上恩仇报已迟。」此不然。夫复仇为《春秋》之谊,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何迟之有?然而恩仇有辨,辨于是非之公,辨于义利之际。违公害义者,私忿而已,不足假恩仇之名也。若夫邦国之愤,知己之感,此之恩仇,不可不明,衡之以是非义利,而有以翕合乎天理人心,是恩仇之标准判然明矣。及其既明,或直以报之,或宽以恕之,则视其时其事之宜以为弛张,此圣人厚风俗、维纲纪之道也。盖芸芸之众,非可以离群独生明恩仇者,所以使交相督勉,不得不率于善也。非然者,恩仇之迹虽不明,而忿怨之根潜于人心者,必终不灭。势之所至,举世泯泯纷纷,不入于阴谲险狠,则入于颟顸疲苶矣。是则纵暴养奸,是非悉乱,而善类几乎绝息,其弊殆不可胜言。事实所昭,吾族尤甚,此仁人志士怵目世运所为,腐心痛愤,力欲挽之者也。夫矫枉者必过直,是以和其诗,而辞不嫌于厉云。
积愤犹鞭已腐尸,纳交轻侠更袁丝。
徐寅未是真才子,能报恩仇莫计迟。

结习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空澈秋怀水不如,犹馀结习未教除。
人生此乐知谁喻,纸滑毫坚作草书。

杨世骥索题所摄鲁迅君遗影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斯人已往似鸿冥,瘦影犹留眼独醒。
想见为君孤伫际,无言奇抱郁寒厅。

陈仲陶嘱题其尊人游山诗墨迹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清诗妙墨入沉吟,如见当时独往心。
应与凿楹书并重,官奴笔法自来禽。

为人题凌霄玉簪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绛肤错绮艳相承,绝色当风弱不胜。
莫怨世儿争指目,低枝犹拂最高层。

其二
七言绝句
玉蕊墙阴抱冻憨,幽芳宜绾发鬖鬖。
诗人寒瘦风情在,惜少人间鬓角堪。

筝琶呈仲陶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朱弦久绝思无涯,扶醉孤尊对众哗。
莫任人间长死寂,邀君鼓兴赏筝琶。

未悔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劫多经惯疑无劫,哀极心枯似不哀。
九死犹应书未悔,区区何论骨成灰。

丧家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阅世身追顷刻花,经行迹逊浪中沙。
劫深应识天怜意,久等无家更丧家。

政府限价遂至市中无肉爰赋小诗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盘餐无肉自朝朝,真恐濡需已并焦。
却笑龟蒙贪杞菊,未生盛世失闻韶。

读尹默大壮二公合陈谏草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照眼晶芒字字寒,如悲如咽写来难。
世人犹解琼踞赏,忍作熙朝史料看。

题林清霓画二纸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九曲溪流望欲迷,苍松横出路旁枝。
闭门烟霭无人迹,险被前滩白鹭知。

其二
七言绝句
乱峰合沓雾沉沉,独客崎岖一径深。
更莫时清坠驴背,古来难是入山心。

题马万里画枇杷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风味尊前五载违,枇杷又熟动归思。
相看画里真无奈,酒醒虚堂作渴时。

周生池筑鱼千里,乔叟情违酒一尊。
漫喻濠梁存远想,待删诗句要深论。

其二
七言绝句
晚将曲糵缓哀伤,史笔玄文化乐章。
默忆成尘如雪语,知垂清泪向泸阳。


共300,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