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1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古风(续上)
① 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一日,余横被冤狱,一时亲故多驰救,而六先生者尤绝伦。此六君者,或为今世名德,或浮沉卑位,其仁侠之情则一也。且处卑者,衣食之虑尤重,有所瞻徇而不救者,非忍于情,力不足也。今奋于义烈之气,一切为之,讵非至难者乎?余用是慷慨流涕,发为歌诗,以励季世、敦薄俗焉。存三首
孔才与余同受业桐城吴北江先生,少相知爱。三月一日,余方归自君家,忽被逮。君走慰余家曰:「伯鹰一日系狱不出,家计吾为任之。」昔君祖考松坡先生以文章道德继吴挚甫先生,为北方老师。君今翰墨风采与先德辉映,世皆已仰之。余所欲正告天下者,君敦义重交之节如此也。
大儒逝已久,世变日以新。
慷慨天地间,寤寐吾谁亲。
高踪固莫接,犹及交其孙。
夫子少年时,吐辞超西京。
意无贾长沙,耻复准过秦。
雁行谒吾师,立雪闻传经。
短翮依文鸾,微光伴长庚。
苍蝇附骥尾,亦致千里程。
悠悠日月迈,事势迫吾生。
抚颔忽生须,望道茫无津。
所馀忧患身,穷途更拘囹。
曾参遭谗口,子长况家贫。
嗟乎鲍叔牙,挺起相哀矜。
人生重立节,穷达非所论。
姬幽孔亦厄,列举恐不胜。
纵观载籍上,急难凡几人。
所得逾古贤,足以傲千春。
幽囚诚苦痛,感此鸿毛轻。
道义立本质,摛藻成其文。
如何妄庸辈,谬意能相分。
辽哉哲人教,卓立留典刑。
奇辞昭伟度,江汉流声名。
按:《永新萧叔綗先生纯锦》、《辽阳高任旃先生纪毅》、《长沙章行严先生士钊》三首阙。余狱中诸诗皆以纸角书之,盖求纸不易也。六月十九日忽传可释余,未几即闻行严先生隔窗与人语声,盖以车来迎矣。仓卒出狱,书籍衣物悉由老兵乱纳簏中,诗稿皆散置。迨月馀检视残稿,阙此三诗,叩之宪兵司令部,已无从觅矣。

君马黄,我马白,少年共戏长安陌。
扬鞭并骑意飞腾,握手倾心誓金石。
人间十载风旋灯,我马瘦骨今崚嶒。
长鸣向茅屋,望见君车毂。
天阴雨湿君心悲,思来陋巷如平时。
君马惜障泥,徘徊踯躅空骄嘶。
徘徊踯躅空骄嘶,见君振辔东南驰。

拾煤核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雪漫天,风撼壁,朱邸沉沉临道侧。
绣帏暖护玉楼人,蝶飐花娇正无力。
弃煤委地出香厨,屋后贫娃来拾核。
褐衣不掩胫,俯行雪满脊。
承筐是将,爰罗爰剔,旋拨残灰抉碎石。
远视茫茫但一白,蠕蠕渐近分形迹。
自言大雪无人争,喜气轩腾动颜色。
我行前致辞,适可而止君其归。
贪多忘却北风烈,肌肤冻破爷娘悲。
呜呼,辽东雄县称抚顺,本溪湖水明珠润。
铁索凌天星斗高,钢机凿地雷霆震。
谁令拱手事虾夷,十万为奴仰残烬。
天之锡我何其丰,谁则靳之人所忿。
东倭举国肆狂氛,痛见炎黄血霜刃。
墙根拾核未云悲,忍说他时无一寸。
覆巢安望卵能完,一例朱门会同殉。
江草江花句尚新,杜陵忠骨久成尘。
时危空负乾坤大,我亦长镵抗饿人。

傅君芸子于中日战乱之时,渡海教授西京帝国大学。余维中日兄弟之邦,其于斯世所负荷者至重。今日本军人驱其庶黎为殉,大侵中国,此不惟吾之深痛,亦其国人所为腐心者也。夫迷途仅于一时,而教化之功常存乎百世,明道正谊,厥赖儒先,意者与其明智之士讲贯,以通狂惑,亦所以戢凶氛也。西京仆游屐往一过之,爱其风物之美,遂述以赠君行焉。
我昔游西京,纵览收奇逸。
圆山之园幽且閒,岚山之水映毛发。
一棹微风澹不归,舷边欲渡云边月
美人赠我瓷双瓢,底有细字清水烧。
轻装仍载山水梦,柔腮一瞥如花娇
丁宁后会歌声起,海国汪伦杂悲喜。
西京人意好于山,名言绝叹吴夫子
梦里犹思岛上风,鲸呿鼍怒海云红。
狂驱狼豕恣隳突,断我关河北复东。
吁嗟乎,春申烈燹又成墟,何处乾坤着腐儒。
期子远过朱舜水,化行蛮貊一车书。
⑴ 圆山公园在西京,岚山则在其郊外,铁道可达,水清见底,有长桥名曰「渡月」。
⑵ 西京多佳丽。「清水烧」,瓷名也,又有京人型,皆名产,在清水寺下,列肆以估。
⑶ 吴挚甫先生诗云:「西京山色好,人意好于山。」

君欲引牵牛,我欲种扁豆。
牵牛徒作花,扁豆供备收。
当门荫低架,晓翠染衣袖。
随风舞低昂,沐雨舒英秀。
初花龙骨挺,新实蟾月瘦。
徐徐待长成,采摘及其候。
登盘荐碧莹,澄澈筋若镂。
仙人餐玉诀,致君千万寿。
世乱意常多,秘之莫轻授。
乌乌亦何为,浅矣杨子幼。

日吟扁豆篇,夜入牵牛梦。
紫绡蔽雪肤,轻艳如幺凤。
怒我何失仪,浪墨寄嘲讽。
东坡既妄言,老奴复兴讼。
莫谓阴类卑,吾党亦已众。
将毋贪口腹,遂亦效橘颂。
张髯忽一咤,去汝勿纷哄。
冠裳饰丈夫,枝蔓冒梁栋。
顾名忘负轭,惟见盛徒从。
坐令广田荒,天府竟断送。
不思年命促,诬语犹虚恫。
拂衣倏不见,野鸟乱晨哢。
呜呼梦幻辞,奚事馀深恸。
⑴ 苏诗咏牵牛云:「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又云:「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霪雨漫无纪,苔藓生我门。
吾欲访子桑,孤吟恐断魂。
夫蕖晚憔悴,圆盖风翻翻。
蒲苇亦可怜,俯仰不惮烦。
池边蛙与蚓,得意结弟昆。
跳踉泥水间,沿缘白玉盆。
相矜鼓与笛,暮夜声光喧。
安禅临一榻,吾欲断闻根。

胡床酣昼睡,苍蝇飞鼻端。
憎此乱人意,点秽污琅玕。
我有白玉麈,欲麾意复难。
一麾性命断,微物良可怜。
庄生言在宥,且待及秋寒。
童子顾我笑,此计非为贤。
丈夫贵英断,姑息适养奸。

生事日艰难,仰天忽复笑。
因思贺夫子,穷巷能乐道。
长城出五字,茧纸发二妙。
试挥疏越弦,遗音惟古调。
子岂兀者与,渊默得其要。
大弨方挂壁,清坐但吟啸。
三年薄宦馀,得丧曾何校。
但忧难久閒,负米将为孝。
中宵忽念此,使我肠回绕。
干将与湛卢,閟遏不减耀。
桃李自无言,成蹊何用导。
会看时及春,终与锋出鞘。
自从分别来,三月思玉貌。
凉秋能会合,藜饭知余劳。
新诗间狂草,濡发当大叫。

少年与春争,骑树折红萼。
忧患争吾年,直与春相约。
惊心怯春至,春至不可却。
如何三月春,卤莽复如昨。
危城存禊集,深意良可托。
扶持要有人,世乱迹宁削。
长陂舒榉柳,浅水泛蒲蒻。
日色丽飞云,行炙坐小阁。
须眉皓有神,高论发清酌。
人生本舒徐,苦自求束缚。
衔觞若不及,大类饮狂药。
终焉脏腑伤,一溃丧其橐(此记江叔海先生席上所言。)
感兹怀无穷,远旨宜深索。
年年燕雀嬉,不谓遂焚幕。
长悲玉貌人,将化令威鹤。
坂峻见骅骝,风寒出雕鹗。
一旅岂难兴,终资王霸略。
雄剑待鸡鸣,夜夜自腾跃。
中原豪杰士,贯日气喷薄。
合沓竟长驱,倭氛欻清廓。
呜呼耿耿心,勿谓终落寞。
升平傥可期,雅颂犹能作。

卞和两刖悲自哭,孙子知兵嗟一足。
子长竟坐腐刑馀,邱明著书终丧目。
渐离真是好男儿,既矐犹能铅置筑。
人生缺陷付天公,不坏金刚非血肉。
嗟君聪达亦何为,满世筝琶听应熟。
属垣慎教启人疑,识曲还忧惟子独。
近来世议益偏隘,赤舌烧城意尤酷。
不如勇决断闻根,蚁斗蝇鸣都不觉。
共工怒触不周山,海立天倾摇五岳。
先生燕处方逌然,但怪星飞一何速。
坐忘此境不易到,君独何修同雁木。
况君两耳固依然,事异腐馀毋自恧。
世间既以耳代目,两目虽存初不瞩。
讶君轮玉欲垂肩,皮相堂皇心已服。
但须微颔叱之去,勿令强聒长取渎。
吾知举世誉君聪,真幻宁当喻流俗。
可怜黄霸庇聋丞,拜起送迎终剌促。

将军独好事,意气凌白虹。
平生霹雳舌,誉士生云风。
手持冰雪文,遇我酒座中。
欲令缀数字,提笔嗟凡庸。
定评谁复易,赫见樊山翁。
翁才间世出,不废如河江。
当时樊与易,云际双飞龙。
翁尤事宏奖,玉齿嘘焦桐。
尝题猛悔诗,千字犹不穷。
怜才共命意,实豁壮士胸。
昔年十八九,寸莛撞巨钟。
讥弹盛孝章,驳正无孔融。
悠悠十年过,一面初未逢。
囚窗风雨夜,乃独闻考终。
悲吟志深悔,寒柝传逄逄。
今开借山卷,触手龙蛇纵。
清辞观往复,悼恸来无从。
定知齐与李,笛韵凄幽衷。

奉呈番禺叶先生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瀛海望不及,沧波交横流。
吞天日汹涌,欲济无方舟。
百年寓我身,岁月行复遒。
常恐坤轴折,五岳沦一沤。
悲哉屈子心,日暮哀高邱。
雷音发抚剑,敢忘壮士忧。
玄珠失其所,七圣迷道周。
徒矜慨慷节,报国将何由。
昔闻疏越弦,遗音杳难求。
如何海上琴,万古亦不留。
坐观洪涛猛,慨然思前修。
虽惭伯牙志,窃慕成连游。

蓐收御气西方来,云高风劲霜花开。
连畦接叶正烂漫,繁英攒簇高成堆。
天心直欲穷变幻,倒斡秋气春能回。
浓黄艳紫各殊致,长枝细瓣争芳蕾。
或缘异种出新态,或高如挺斜如颓。
森排竞丽岂无意,徐行四瞩长徘徊。
此花高名震百世,欲加综覈求真才。
纷纷篱落忽满眼,低昂一若皆芳菲。
明朝群公属高会,定知履舄倾尊罍。
景宗且未逃竞病,惟余山野惭追陪。
吾生不及事孔子,不为进取当谁裁。
微吟负手独归去,背撑长影残阳哀。

北雁初南飞,万里方止泊。
孤影落江湖,指笑同燕雀。
能鸣延喘息,臃肿逃斧斫。
材与不材间,吾生安所托。
忘怀一卷书,开口惟诺诺。
苟全良已难,内视况销铄。
悲喜摇吾精,思虑动我魄。
乃欲筑心城,方寸起峻崿。
宁静以为郛,嬉游以为郭。
雉堞连清虚,洫池入寥泬。
吾神居其中,无乐得至乐。
之子澹荡人,俊意同云鹗。
敛翼混风尘,病苦时间作。
寒村夜漫漫,伏枕数更柝。
爱君清妙才,期进长生药。
愿君味此诗,寿健如龟鹤。

村居验四运,最先知谷风。
大哉造化力,潜赴周鸿濛。
抚事如多暇,不谓春将终。
良辰盛游禊,道修弗克从。
吟望钟山云,郁勃盘高空。
缅思永和岁,觞咏来群公。
卓尔王右军,一序尤瑰雄。
胡为痛生死,汲汲顾其躬。
岂伊隽逸人,而无旷朗胸。
将毋未伸意,托若冥冥鸿。
风流典午朝,谟议极高崇。
俯仰遂陈迹,千载方无穷。
八王与五胡,慎始安能逢。
大乱失猿鹤,何有于沙虫。
竟使后览者,兴怀涕横纵。
区区传点画,流俗惊蛇龙。
寄言悲慨外,道在无污隆。

和刘君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与君未识面,先睹君之书。
清诗一再读,高论微探予。
达人洞万象,掉臂游蘧庐。
辐毂当其无,妙用观乎车。

提刀新发铏,四顾欲安试。
却复善刀藏,与试初不异。
妙哉痴钝人,头触屏风睡。
大笑殷深源,咄咄亦何事。

以莲花壶赠礼吾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莲花如玉心如冰,茗禅期子参寒僧。
中有妙义深层层,华严弹指天龙腾。
一花具足一世界,一壶持喻一传灯。
言诠竟落君不应,还将归杖支枯藤。

奉答沈次江君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次江好男儿,膂力应足誇。
匈奴尚未灭,丈夫不思家。
郁此一世奇,寸步千褒斜。
低头事笔研,黉舍如蜂衙。
北风穿短褐,瓶口僵寒花。
独行就炉火,键户烹山茶。
抱膝陋四海,澄虑销孤嗟。
新诗出两篇,不知手几叉。
何者为燧人,何者为皇娲。
万古一骸骨,未若随无涯。
持此答子意,过眼迷尘沙。
慎莫醉时歌,肝肺防槎枒。


共31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