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辞赋
有操有操,夫何戾此沨沨。
一倡三叹,非咸云亦非南风。
择善鸣而假鸣,泄自靖之胸襟。
余窃悲夫子之不辰,值狡童之荒淫。
大水浩而无津,象箸又何得以可箴。
余固知宗器之可抱,又不难夫剖心。
既明夷而无所施,哀与我者为谁。
宁逃狂而隐沦,聊以托音而舒悲。
援予琴而写操,输血腔之菀结。
声悽断而调苦,怨随曲兮增呜咽。
宫君也,操其宫则其声乱。
商臣也,奏其商则其声散。
呜呼一曲兮弦欲绝,天地有涯兮此心无涯。
按流徵而事堕,抚角木而民疲。
况振羽以一奏,万物咸失其所也。
呜呼二曲兮歌正长,我心痛切兮无人诉。
三曲成兮鱼龙愁,四曲成兮神人怒。
五成六成至九成兮,凤凰不来兮曲难终。
曲难终兮可奈何,响有馀兮思无穷。
王子听之以出迪,少师感伤于泉宫。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胡独焚其中肠。
长歌之哀,甚于痛哭,非夫子其谁伤。
幸遗音笙,镛我东土,播声教于八条,至今圣泽不可忘。
吁嗟乎,箕子之操。

秋江岂必吊乎,秋江本不畏鈇钺。
生既不畏,又何计泉壤之后孽。
既骨之祸,天也数也,话之冷兮堪可哭。
林居古今之驰骋,几爬罗而抉剔。
读其辞想其人兮,清风袭于人骨。
胡精英之所钟,卒不保其精英。
不上世而遭逢兮,奈叔季之挺生。
兰虽折兮芳存,孰熊鱼之重轻。
自古君子之死非一,祸不及于掩形。
独先生之不辰,哀有魂而无魄。
秋江诚可吊兮,实运命之会厄。
魂无东兮来归,风涛汹涌兮雷霆作。
魂无南兮来归,瘴昏黑兮迷失脚。
东南既以难容,况西北之可诘。
秋江诚可吊兮,大招续招兮心郁郁。

茫茫堪舆之无垠,渺渺一身之中立。
羌参三而至大,实由心之藏密。
肆学问之所贵,不在他而求放。
苟舍亡其约之入来我,固不难于向上。
顾此心之为物,体本静而用活。
当其操而存也,明镜止水不足喻其恬谧。
及其舍而亡也,悍马翻车不足喻其奔逸。
渊沦兮天飞,纷莫知其所乡。
冰凝兮火焦,亦走作之靡常。
况声色与臭味,甚蚁慕乎羊膻。
岂是心之本然,夫惟不操存之使然。
故君子之进修,知急务之所先。
学问思辨日孳孳,勖不懈于存省。
造次颠沛必兢兢,顾諟天之明命。
魂已散兮之东,安宅空兮尘濛濛。
唤主翁而求之,返故居兮无东。
魂已散兮之西,正路荒兮草萋萋。
唤主翁而求之,返故居兮无西。
魂已散兮之南,不知辞让兮自暴是甘。
唤主翁而求之,返故居兮无南。
魂已散兮之北,幽都黯闇兮不分黑白。
唤主翁而求之,返故居兮无北。
魂已散兮飞上,杳然高举兮极骄亢。
唤主翁而求之,返故居兮无上。
魂已散兮飞下,沈浊下流兮甘土苴。
唤主翁而求之,返故居兮无下。
上下四方靡不求,要欲在乎腔里。
是求有益于得兮,夫岂汲汲于富贵利达之与比。
求之维何,在夫人而曰敬。
念常存于无适,主夫一而惺惶。
果能从事于斯而不息,其终至于不待求而自存。
明珠常在于深渊,意马宁患于惊奔。
将见天君高拱于灵台,率百体而归宿。
旨哉孟氏之指掌,展也觉后觉于未觉。
夫何弃暴之徒,昧昭训而莫察。
徒知鸡犬之是求,何莫悟夫求心。
岂爱心不如鸡犬,由不思而蔽深。
历两都而江左,益叹夫论说之纷靡。
清言岂不美兮,奈去道之远而。
曰余奉夫前训兮,弥日夜移惕若。
纵定性而莫及,庶不堕生西灭东之域也。

邅吾道夫西湖,望忠烈之遗庙。
风烟凄其带愤,寒鸦为之哀叫。
夙陨泪于往史,又一倍而增悼。
缅当时之遗事,气菀弸于胸臆。
何先生之不辰,遭任遇之卒迫。
既奸回之同时,宜忠烈之不容。
自举族之北辕,胡尘暗于故宫。
哀二圣之渡河,换青衣于黄袍。
惨百年之宗社,悯戎马之生郊。
奋一斗之忠胆,拟中原之再造。
指九天以为正,奉义师而致讨。
期一举而雪耻,返皇驾于紫府。
绕乾坤于汉宫,低日月于秦树。
何奸佞之误国,唱邪说于和议。
荃心一惑于奸谋,怅日非乎国事。
甘百端之巧舌,忍二帝之蒙耻。
既纲浚之罢兵,复矫诏于班师。
旋搆狱于莫须,背有涅其何裨。
杀身之非余戚兮,叹皇舆之败绩。
言不信兮莫余白,仰视天兮漠漠。
嗟精忠之谁察,惨父子之同赤。
自古死者非一,在先生而尤酷。
指白日以致愤,卒幽颓而不彻。
版上帝以飞精,黯寥廓而殄绝。
朅冯云以羾愬,终冥冥而郁结。
魂耿耿而不死,愈洋洋而超忽。
宁为山而为河,壮本朝之疆域。
复为虹而亘天,畏燕人于贯日。
不然为箕为尾,助照临之辉光。
不然为雷为霆,振馀威于北方。
湖之山兮苍苍,湖之水兮汤汤。
俨遗宫之如昨,邈英风之悲凉。
朝出游兮暮来归,上与巡远兮翱翔。
春猿吟兮秋鹤飞,下与文山兮徜徉。
丹心弥烈于白骨,宰木亦为之南亚。
古固有一死,贤者乐得其所也。
苟余行之不迷,虽九死其何伤。
揽蘅若以荐芳,魂髣髴其来享。

闷余生之面墙,究入学之根基。
孰不虑而有获,要以致夫吾知。
提一思而诏后,感前训之不欺。
原夫人之为人,后觉效于先觉。
自八岁而始入,期变质而解惑。
则时述于小蛾,法山天于大畜。
然徒习而不察,类还珠而买椟。
旁罗列而交贯,求大原之所宜。
苟有志于安弦,舍操缦而莫施。
肆君子之知要,慎厥思于为学。
始专专于讲习,终汲汲于穷格。
期不措于不得,务反身而切求。
物何微而不格,理何隐而不抽。
大而天地之阖辟,幽而鬼神之屈伸。
远而君臣之有义,近而父子之有亲。
谅靡精而靡粗,咸是究而是图。
随所适而精研,处颠沛而罔渝。
功既尽于虑而,效何失于能得。
烱万理之昭明,欠全牛于目触。
取左右而逢原,若泉达之溥博。
是谓学得其原兮,久厥初之可复。
韪明道之明训,实为学之准的。
仰圣学之渊源,悉本此而推极。
夫子之生知兮,戒殆罔于思。
学深造而自得,孟氏亦云详说。
颜勿四而体具,曾省三而贯一。
吁嗟乎今也即亡,慨好学之未闻。
懵慎思之大本,徒诵说之纷纭。
资至理于口耳,咸逐末而弃本。
道在迩而不求,未之思兮何远。
彼自弃之何诛,反余身而俨若。
庶用功于近思,愿同归于前哲。
箴曰:

玉之为器,待琢而成。
人之成德,由学而明。
所以君子,自强不息。
然学有要,曰思其则。
嗟惟此思,万化之原。
犹木有根,犹水有源。
所以君子,克念作圣。
袪彼昏昏,存我惺惺。
随其所触,无物不穷。
为子思孝,为臣思忠。
欲视思明,欲听思聪。
如此然后,可以言学。
苟或反是,昏而无得。
于乎小子,勉是罔斁。

云开阊阖,露和碧桃。
玉笋题罢,天香远飘。
用泥金以书帖,增昼锦之光荣。
岂徒金榜之名扬,实惟白屋之光生。
皇穆穆以出震,罗四方之群英。
未斜丹墀之白日,独对礼乐之纵横。
赖重瞳之鉴别,荷优渥于龙头。
鼎里之神丹初开,日下之彤云忽浮。
恩宠既深于题名,又何泥金之有降。
遂题帖而附家,报吉语于蓬巷。
灿银钩之淋漓,闪玉索之炳烺。
丹桂共耀,喜动高堂。
红杏交映,荣誇故乡。
纵黄甲而奚拟,极宠光之浃洽。
赫声名之耀日,烂辉煌之溢目。
是风云之际会,实皇恩之罔极。
遭千载之嘉遇,乐太平之日月。
韪金帖之一事,信文治之敷贲。
开龙虎于一时,鼓鸢鱼之多士。
缅当年之盛仪,寄山榛之遐思。
歌曰: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
泥金书帖君休羡,今日龙光更觉多。

岁乙亥秋八月。余与仲弟天一李君惟諴。奉家君赴乡贡。时试所左大丘。右善山。家君左焉。余兄弟右焉。至高灵分路。凡道途所见邑居山川风俗人物美恶之状。咸寓于辞而咏叹之。一以述感兴之怀。一以忘鞍马之勤。昔班叔皮赋北征。曹大家赋东征。潘安仁赋西征。其后人又有南征赋。皆叙游历。寓感怀。铿鍧炳耀。照映方来。由今观之。身若游其地。目若睹其事。余尝读而爱之。聊复应焉。文虽不任厕技于彼列。其为纪行之作则巧拙一矣。斥鴳岂以鹏抟而废其飞哉。善山于舍居东也。故命之曰东征。
惟万历之有三,属时节于仲秋。
将往观乎笔战,奉家君而东游。
联孙柳之二公,暨余季而同行。
朝发轫于晋阳,将就食于江之城。
凭蝴蝶之危栏,仰南冥之手泽。
字若干其尚新,宛遗迹之如昨。
实我东之儒宗,倡道学于既丧。
恨余生之稚愚,衣未抠于函丈。
思悠悠兮何及,惄余叹兮徒长。
航新安之空明,憩双槐以徜徉。
淡平野之蔼蔼,黍稷或其离离。
或既秀而不实,或草盛而豆稀。
地虽殊其瘠饶,亦人事之力惰。
譬做功之浅深,学随之以高下。
诚物理之分明,孰理会而反顾。
五小溪之载渡,言就宿乎嘉树。
岂路次之徒然,亦婚姻之故也。
催余仆而夕发,天欲曙而登路。
经佳会之上巷,盛闾阎之扑地。
疾余马之载驰,饭梨亭之幽茂。
午余过乎净襟,抚一堂之风景。
木饶岸以周布,水循除以澄净。
望阇崛之嵯峨,镇凤城之一境。
息马足于道傍,越阿头之崇岭。
履江阳之邑乡,感父子之有渊。
孝日月之争光,名至今其犹传。
致当时之叹赏,重来者之钦慕。
厉南亭之深津,跻涵碧以暂觏。
景翳翳而将入,止郡仓以假宿。
由金阳之驿路,蹑重阻之幽谷。
忽吾饭此山麓,仰知来之高岳。
策余马于自卑,勿彷徨而言陟。
夫孰云高不可攀,苟力行则能及。
山有菊兮熳烂,浥晨露而芳菲。
微风徐其吹度,香霏霏其袭衣。
世皆好夫牧丹,爱孤芳者有孰。
鲜有闻于陶后,实古人之我获。
入高阳之邑境,济涌潭之清流。
鸡鸣狗吠之相闻,人居庶而盛稠。
至江头而分路,或左之而右之。
远于将乎家君,心迟迟而有违。
别同来之诸友,亦抱忧于索离。
酌杯酒以赠言,愿心事之各成。
遂相离而分手,增余怀之茕茕。
步余上乎岩头,访李氏之精舍。
临浩浩之长流,俯茫茫之旷野。
吾不详其主人,实藏修之所也。
缘日暮而道远,聊顷刻而滞也。
戾里头而经夜,曰星山之界也。
鸡喔喔而既鸣,仆夫告余以启行。
微月坠乎西岭,东方昧以未明。
明河斜而欲落,斗柄低而复昂。
感北极之居所,环众星之侍旁。
要人心之如此,当反躬以艮背。
晓吾行此安彦,霭云雾之暧暧。
山川暗其微茫,乾坤漠其昏黑。
顾余身之方寸,正类此之蔽塞。
安得睹夫青天,灏日光之生白。
到长坂而坐息,纷载饮而载食。
平原远以莽荡,山水浩以极目。
眷田野之多芜,叹天时之不若。
然厥咎之非天,本固原于人为。
苟燮理之得道,其雨旸之不时。
乃亦秋之罔有,哀小民之失依。
遵洛东之下濆,过平沙之长洲。
人既极而马倦,就水草而乃休。
忽驰骛而追逐,总余辔乎若木。
遇群朋于空馆,聊于焉而共处。
戒行李于昧爽,指一善而驱去。
恨晨光之憙微,浑沙水之不详。
风拂面而萧萧,露零衣而瀼瀼。
众我先而策马,来吾道夫前路。
肩相骈而迹累,人马纷其挟道。
彼何人兮乘肥,乃放辔而自逸。
心不操于恐坠,马忽陨于深谷。
盖天下之万事,信一揆于此也。
夫孰有谨而不成,孰有忽而不败。
由谨忽之异宜,判成败之昭然。
余亦惧夫若是,念弥敦于临渊。
驱余马之不急,执余辔之惟坚。
当旭日之始朝,炊发溪之平陆。
历金乌之山下,式冶隐之旌闾。
首阳薇蕨殷遗草,栗里田园晋旧墟。
咏斯诗而圭复,忠可摩乎秋空。
嘉后人之立碑,道屋之以钦崇。
彼二心之过此,发应竖于高风。
未数步而班马,懿赵妇之贞烈。
石虽没于荒草,节尚光于白日。
涉一善之前川,求所主于城中。
纵厦屋之渠渠,众皆入而为容。
来违弃而改求,得城西之茆茨。
惟名利之都府,固众人之所驰。
纷自南而自北,举靡然而争趍。
士杂沓而盈宇,马腾骄而塞衢。
或能文之才子,或小技之彫虫。
冀登名于一科,咸竞巧而趋工。
自科业之一设,叹世道之浇薄。
学已绝而教乖,止时文而镌刻。
但骋好夫文辞,岂知昏其神鉴。
弃天爵而不修,日人心之坏陷。
风已成于忌才,乱相寻于争名。
行是学于天下,世何升夫隆平。
用是人于庙堂,民不得以聊生。
余亦昧夫前训,坐枝叶之繁茂。
图寸功于万一,且从众而驰骛。
然余心之所存,岂维事夫名利。
考古人之所佩,钦景仰之不已。
惟夫子之善诱,有博约之格言。
孟氏挈夫裘领,重指掌于操存。
宁力不足以死兮,或庶几乎斯语。
嗟此志之告谁,聊凭辞以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