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奇玉,号刚斋,谥文简。
共51,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
五言律诗
义尚窟 清 · 宋稚圭
五言律诗
鬼斧呈奇巧,山腰石窟开。
宽宜坐数百,高可绝尘埃。
造物知何意,游人谩自来。
栖僧仍得号,小佛尚岩台。

懵陋荷相爱,诗篇寄意来。
愚诚在气耳,恶岂根心哉。
赋与同人物,偏全异塞开。
孟朱当俟后,今日且倾杯。

存养垂明训,先须吃紧来。
其惟成德者,乃可立言哉。
考證无差谬,留传有启开。
饮之方得味,徒说是空杯。

性善穷源说,知从继上来。
单言超局矣,兼指有偏哉。
异处须看蔽,同时不待开。
强争竟何益,恶醉且停杯。

一贯分殊处,单言兼指来。
两涂已尽矣,各本何安哉。
若尔能深劈,惟吾庶豁开。
不然休强聒,既乱更添杯。

暇日扶筇出,招朋物外游。
山深留古寺,枫老送残秋。
休说登登苦,堪怜曲曲幽。
夕阳无限意,不尽锦囊收。

新年 清 · 宋稚圭
五言律诗
满酌屠苏酒,年华去又来。
天时阳既复,邦运泰应回。
纵尔壮心在,居然白发催。
东君将布德,消息到庭梅。

故参判朴公诸后孙。就公小亭遗墟。因旧础而重建之。公之高风。于斯可挹。余闻甚钦叹。思欲一往游赏。而贞疾在身。末由遂愿。叹恨无已。盖公奇伟异常之实迹。吾先子文正公称述于其墓表者详矣。朴君世昌养淳以有旧谊。来谓余曰。愿得一律。以揭于亭。余衰病已甚。且不能诗。而久仰公之徽迹。遂不敢终辞焉。
隐士坪名古,高人昔退休。
云仍守遗址,亭阁见重修。
永世留芳躅,沉痾负胜游。
隔冈阡有表,实迹岂他求。

相待固难必,然犹问后期。
茫茫分手际,脉脉举杯时。
惜别属閒漫,在途慎护持。
冬间重会愿,观海是吾思。

与诸客会话偶吟 清 · 宋稚圭
五言律诗
会话如曾约,閒中此亦奇。
风清疏雨后,云捲夕阳时。
得句长吟好,携樽一醉宜。
浴沂幽兴在,随柳涧之湄。

春宫初定位,宗社福绵绵。
圣上欢何极,黎民望久悬。
缛仪虽自古,忭祝若无前。
积雨收今日,天心不偶然。

次金山从叔韵 清 · 宋稚圭
五言律诗
病躯苦炎热,摇扇坐窗间。
久矣披黄卷,嗒然对碧山。
且任穷鬼笑,难学少年閒。
绕膝稚孙在,非渠谁解颜。

病中书示孙儿 清 · 宋稚圭
五言律诗
别去将无日,何时与更逢。
萤窗勤尔业,马鬣上吾封。
纵曰幽明隔,然犹感应通。
须求嘉悦意,俯读仰思中。

春夜独坐 清 · 宋稚圭
五言律诗
茅屋推窗坐,尘喧入夜空。
江声云起外,山影月明中。
数墨疑难会,忧时道未通。
悯农恩诏下,扶杖诵南风。

七言律诗
独坐 清 · 宋稚圭
七言律诗
翛然独坐对青山,物外谁将竞此閒。
高树风蝉鸣复歇,短檐乳燕去仍还。
已安寄迹烟霞里,且可潜心𥳑策间。
俗固难谐兼病懒,不妨终日掩荆关。

墓道丰碑御制成,碑前书以宋先生。
百年永拟遵遗戒,旷世何知荷特荣。
感泣诸孙思粉骨,耸观多士动欢声。
从玆鬼蜮应藏影,瑞日中天万古明。

重九登高 清 · 宋稚圭
七言律诗
山寒木落白云飞,石径逶迤脚力微。
酬节何须携酒去,赏秋自可咏诗归。
祇应露菊羞衰鬓,最是霜枫媚夕晖。
还笑此心爱重九,不嫌风气透人衣。

居然七八是吾年,空负男儿赋与天。
术乏操存心久放,方疏将摄病相连。
虚名误宠人应笑,短发彫颜自可怜。
懒散亦无他伎俩,陈编谩对小窗边。

次崔氏延旌韵 清 · 宋稚圭
七言律诗
崔君述泳。以其曾大父及其大父四昆季五孝事实示余。兼有韵语要和。噫甚盛矣。盖孝者。根于秉彝。而气禀之拘。物欲之蔽。尽其道者甚鲜。今崔氏父而子。兄而弟。一家五人。前后炳烺。道启筵达。俱无异辞。褒尚之典。始于英庙丁丑。继于正庙乙巳。至当宁丁丑。分旌赠复三等。而大霈焉。所以分等者。以一门五孝。并旌无例。故该曹启禀也。呜呼。有国之所以褒旌孝行。实为劝人子而敦风俗。卓异如崔氏者。宜其得蒙阐扬。而使不遇孝理之世。亦何以如是。余固不娴于词律。而不敢终辞。以致钦仰之意。
频繁道剡上宫筵,五孝风声万口传。
家训纯深贻子姓,天恩荐叠在丁年。
季方不让元方美,是父那无是子贤。
锡类绳绳馀庆远,崔门昌大伫光先。

夏夜 清 · 宋稚圭
七言律诗
病客开门独坐久,今宵月色夏来初。
庭边老树浓阴转,天际浮云淡影疏。
清景祇应人共得,幽情还似我偏居。
尘嚣涤尽胸襟静,夜气须详亚圣书。


共51,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