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简介
共75,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朝鲜人,字彦道,号守宗斋、石村。
五言律诗
滞雨淹萧寺,人烟杳世间。
急潮倾一壑,怒瀑吼重峦。
侧径馀棱石,顽云失故山。
何时乘夜月,倚杖弄清湲。
化翁悭胜景,今日属吾人。
枫叶迎霜嫩,溪声得雨新。
莫嫌移步险,不觉住筇频。
非乏高深处,古来谁识真。
幽閒兼敞豁,缺界见团圆。
夜壑深如海,朝霞淡似烟。
穿林行坦路,临水玩重天。
遗躅浑依旧,徘徊却惘然。
三梅堂平阳朴公有后字子健者。子健贫而颇工于诗。与余唱酬者亦有年。一日语及三梅堂事实。余问曰。家有文献可徵者乎。余尝观邑志而得其槩矣。其言曰。吾家孱微。不能守护。又不能阐幽。而有至宝在。尤庵老先生亲书八景。凤谷先生题律并引。寒水权先生继和原韵帖遗墨藏于家。余闻其言而叹之曰。斯不但君家之至宝。抑亦吾家之至宝。又不但两家所宝。凡在士林。皆可宝藏而敬玩者也。厥明躬造奉览。则心画传神。咳珠凝精。呜呼。今可徵如此。亦足以见佥枢公山仰之诚。堂构之美。玆堂为三先生所揄扬而咏叹。则虽以程子所谓不忍废不忍荒称之。未为过语也。遂感而书诸帖末以归之。崇祯后玄黓执徐大壮上浣。宋达洙稿。
尤翁题景八,凤谷咏梅三。
古木今人爱,清芬异代涵。
飘零叹荒径,肯构传小庵。
珍重先贤帖,佳孙是善男。
台古成陈迹,深羞忍想来。
秪应缘国运,岂是乏人才。
山作重关屹,江盘大地回。
如何徒恃险,抚剑一徘徊。
七言律诗
绯玉交辉鹤发新,重回花甲又佳辰。
家传寿考连三世,人颂达尊备一身。
炙背献忠攀化日,存心施惠葆仁春。
卷藏林壑长年度,满室团和属懿亲。
仙寝在西院享东,云沉柏暗杳茫中。
地维吾祖瞻依所,礼是先王旷感衷。
鱼水契深千古盛,麟经义大一心同。
今年太岁回渊献,报祀清朝世迭隆。
上帝为怜擿埴愚,故将新月照昏衢。
明开晦父重磨镜,圆挂濂翁太极图。
通贯一条寻正路,森罗万象辨殊涂。
深更唤起灵台主,好作芳邻德不孤。
旱岁资舟莫笑愚,终看汎滥注通衢。
蒸云顽雾占天象,巨渎长江按地图。
纵喜来新除污染,却愁行远废中途。
渚涯尽入沧桑世,独有亭亭一柱孤。
不以奸声乱正音,理身要法譬如琴。
须涵静处中和性,且禁多时走作心。
放迹溪山耽胜赏,寄情风月费閒吟。
暮年家计馀黄卷,时向晴窗到夜深。
累度勤访。诚荷不鄙。而顾未有平素分寸之得。无以副远来请益之意。甚可愧也。临别怅然。玆有言志而辞不能达。诗云乎哉。然既形于言。故忘拙染赠。尚可以作千里替面之资耶。
千里心期枉见孚,北强遗俗一何迂。
地方纵有要荒别,人性元无彼此殊。
愧我空疏藏陋巷,多君珍重涉泥途。
徒然孤负勤来意,只勉含章志不渝。
花药分庭木石邻,山翁家计未全贫。
娇红已向春风谢,晚绿旋随夏景新。
地僻自稀尘里事,窗明时对卷中人。
倦来閒步苏湖上,汉水归云入望频。
远山冥色望中迷,舍马扶筇步石溪。
一水萦回红叶蘸,群峰高插碧云齐。
玉署清班阿弟伴,金兰妙契好朋携。
残年渐痼烟霞癖,才税归装更理鞋。
攀木缘崖上峻峰,晚晖妆出老秋容。
舞雩深趣馀铿瑟,流水清音和递钟。
一抹青岚笼白石,千林红树间苍松。
悬灯古寺连床话,明早临歧语更重⑴。
⑴ 是行有工琴人。临溪奏曲。故颔联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