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简介
共125,分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朝鲜人,字中立,号雨皋、雨谷。
五言律诗
重到南渊寺,乾坤岁暮时。
山容曾不改,人事可堪悲。
旧迹凭遗帖,贤庐只废基。
徘徊怀不极,临罢为题诗。
先哲已寥落,诸公在此时。
玆游犹古意,我辈慰馀悲。
精博闻深诀,温仁见德基。
愿言日蹑后,论礼复论诗。
霜毛被两鬓,少壮复何时。
已负腾骞志,徒深枯落悲。
文章迷阃奥,学问无根基。
多感瓢溪老,慇勤慰以诗。
一曲瑶琴响,岁寒湖水湄。
斯文未坠地,诸子竞抠衣。
日观摧堪痛,灵光殿独巍。
一贤天不慭,吾党复何归。
不堪学士讣,千里返孤旌。
海内同人痛,山南大运倾。
虹桥仍断绝,遗绪恐飘零。
尚慰贤郎在,微言可阐明。
怪底盆岩石,今来尽日看。
碨磊当涧谷,平衍作堂坛。
丹灶真人去,碧苔暮色寒。
云翁诗句在,讽咏下江干。
为赴招提会,淹游五日仍。
摩挲先辈集,团栾旧时朋。
境僻无来客,山深有过僧。
却愁离别夜,悄坐对孤灯。
为有私门事,感君此远寻。
仍成三日会,共讨百年心。
断壁青枫老,离樽素发深。
今朝相别后,何处更联襟。
丁未冬十月。道行与柳秀夫■(氵奎)为访芦厓,东岩。联袂至瓢谷。闻芦翁驾言大坪。以柳君孟容(允文)为主人。暂进土室。观长者藏修燕息之所。案上有溪集考證。(公所撰)悤悤披阅一二篇。薄暮进大坪。与二公联枕。承德色闻妙论。翼日随二公登东岩亭。境界宽豁。井泉甘冽。异石嘉木错落参差。徘徊顾瞻。有无限意趣焉。打话移时。将归岩翁沽村酒饯别。芦翁诵隐侯诗。约以次韵寄送。为替面之资。后数月。二公寄示其所次韵。既讽咏不已。又如命送于河上。因为书于秀夫曰二公诗可玩。当日长者之约。出于情思。吾辈当即呈以求和。而道行素不习韵。成之固不易。以兄之能而乃敲椎迟延。使长者先之。有违古人屠㢝法例。(古人老少会酬唱。用屠㢝酒法。少者先之。)后日相会。兄乌可辞金谷酒罚乎。未知秀夫答言何如也。忘拙次呈二公座下。早晚秀夫来当示之。
岁暮携情友,东岩似有期。
群贤团会日,华搆适成时。
纵负黄花节,不妨白酒持。
逢场还别席,怊怅若为思。
步向庐山瀑,相携惠好人。
十洲波似鉴,四月草如茵。
历险方平路,过关即稳身。
何如尘世客,咄咄叹沈沦。
宿昔志当世,年衰即便休。
暂趋明主召,归卧故山幽。
林壑经纶老,简编意味悠。
高风知在此,应是故贤俦。
思翁两世事,云洞并篮舆。
大义难湮晦,遗文为洗梳。
寻常起景慕,俛仰发欷歔。
存殁深情见,今人复孰如。
惟公是先进,偏荷托交深。
几入芝兰室,款承金玉音。
勤勤频手札,恋恋即真心。
箧里琼琚在,摩挲泪不禁。
德器完无缺,进修老愈加。
功夫实处在,事业閒中多。
荐剡徒文具,儒林有大家。
疾书编已定,门下几侯巴。
纵有丝麻美,何曾弃蒯菅。
斋庐许讲讨,文稿共编删。
得御谅多幸,望洋几发叹。
秖今嗟已矣,何处更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