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简介
共43,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云南诗僧,号憨懒头陀、笠庵,有《南旋诗集》。
五言律诗
半世空飘泊,频年虚岁华。
喜逢湘楚客,同泛洞庭槎。
远浪推云白,遥山落日斜。
吾将归未远,独愧我无家。
苏台常步月,双雁影摇空。
素逼清宵魄,铃敲午夜风。
今归居化外,犹见在滇中。
彷佛吴门胜,离离古寺东。
七言律诗
薄暮来登最上峰,苍烟转盼几重重。
泉清静照初生月(予时初次登山也。),松吼遥闻远达钟。
山险不辞闲客到,门高未许白云封。
曾经踏破苍苔石,今时重来履旧踪。
螳川罗公为驻守铁锁桥,每于政事之馀,颇爱山水,搜罗名胜,探讨奇踪,新创八景,题咏成编。予过安南,得之罗公自述近体七言绝句并杲公七言律诗,持以索咏。予亦走笔,聊赋八章。
一关雄踞在江干,把断衡门雁过难(滇黔之关,惟此最紧。)。
日丽龙旌千树晓,云屯虎暮万山攒。
金声飒飒秋风瑟,苦雾漫漫夜雨寒。
最是滇黔天堑险,江山永固赖君安(罗公镇守之功也。)。
长江何处凿山来,万仞浑如斧劈开。
一道飞虹横碧汉,千寻巨练锁巉岩。
波声日夜频吞吐,戎马朝昏自往回。
几度雨馀云散后,常瞻螮蝀卧楼台。
天奇造化孰能寻,千古幽藏一窍深。
不遇金麾频扣击,罕逢高士共哦吟。
洪声足可传清梵,佳韵真堪寄素心。
簴兽高悬云外赏,往来几个得知音。
遥从山外转山来,忽听江涛吼似雷。
淜湃已惊山劈断,匉訇只欲石迸开。
较晴量雨声常震,透壁穿云势更摧。
却喜龟龙乘变化,几多烧尾跃天垓。
危峦矗矗碧崚嶒,步步凌空信足登。
石发梳烟浓密密,青螺旋髻峰层层。
猿梯高蹈神愈畅,琼汉逍遥兴更增。
直上云头回首望,一声长啸万山应。
苏堤白岸几经过,未似盘江锦浪多。
树树垂门如绿苒,丝丝拂面若金拖。
休教系马长安道,聊赠扬鞭滇国坡。
金齿紫桑春未遍,莺簧朝奏影婆娑。
柳营遥拒镇三边,德令能令石号传。
警戍夜闻嘘似角,阞歌朝听叶如弦。
松头鹤唳霜风日,江上龙吟暮雨天。
应是山灵奇绝处,临风不惜赋瑶篇。
莎平草软绿如茵,久乏呼船渡孟津。
水气连云霾荻岸,烟岚带雨暗江滨。
参差矶石如鸥立,断续渔歌似鸟嚬。
今日喜逢征往事,山川风物一时新。
爱此山灵秀所钟,特从云外访奇峰。
松篁夹道无人剪,猿鸟相呼少客逢。
行到上方神倍畅,登来极顶兴愈浓。
幽寻法苑临深坐,笑看虬枝起卧龙。
一峰秀色冠层巅,曲水环山绕槛前。
音吼禅林深密密(音吼,寺名也。),曹源巨浪涌潺潺。
锦攒未许金针绣,样纽难容玉线穿⑴。
久羡法幢高海国,宗雷万古震南天。
⑴ 河上之宗,偏正回互,而絺密深细也。
游倦还思逸老乡,故园山色望苍苍。
寻幽仍爱法幢寺(即庵之名也。),访胜重登古祖堂。
逶迤青山横郭外,汪洋金汁绕村傍。
昔时踪迹多忘记,领略高谈喜倍详。
几年云外忆慈容,万里还家不我逢。
何遣双轮齐掩耀,致令连璧尽潜踪。
伤心痛失禅家眼,折衷难寻人世龙。
登座唯瞻空室在,扣庭愁倚北门松。
喜鸡足印梅兄时在斗光、胜音二刹,连晤并叙。重更弥勒院于次基,兼承致书于苏州虎丘山,兹回又得先遇,不胜释其填积之渴。而于本常住之师友、合山之耆德咸在,一叙尽得聆其福祉矣。赋此志感 清 · 释正脉
七言律诗
爱君风致逼人清,谈笑能令四座惊。
秋月襟怀谁比洁,高松节操孰同贞。
重更法社垂秋际,砥柱中流障海声。
远赐鸿音遥寄我,江南谁不羡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