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元(半)言 园 喧 源 原 轩 翻 繁 元 垣 烦 冤 猿 暄 藩 辕 樊 幡 蕃 谖 援 [引也]鶱 萱 番 掀 璠 轓 燔 蘩 諠 湲 鼋 反 [平反]沅 鞬 鸳 袁 媛 鹓 宛 蹯 膰 爰 墦 籓 矾 怨 眢 蜿 洹 蚖 暖 [柔貌]嫄 袢 晅 㠾 騵 犍 貆 䁔 薠 甗 煖 [同暄、煊,又人名冯煖]鶢 蠜 拚 [与翻同]攑 煊 笲 䋣 樠 阮 [五原]䪤 䭈 芫 羱 裷 謜 噃 喛 槾 䞿 㱪 䲮 㟲 㪟 [更多…]
寒寒 看 难 [艰难]安 欢 宽 残 端 官 阑 盘 冠 [衣冠]干 丹 餐 澜 乾 [乾燥]兰 竿 观 [观看]栏 坛 滩 团 鞍 漫 [水大貌]酸 峦 翰 鸾 弹 肝 湍 桓 叹 丸 完 玕 蟠 单 韩 珊 攒 銮 槃 岏 殚 般 刊 栾 棺 纨 漙 抟 檀 郸 圞 瞒 跚 瘢 箪 驩 杆 刓 谩 繁 [马腹带]磐 钻 讙 潘 姗 汗 [可汗]拦 剜 胖 敦 摊 鞶 拚 汍 柈 曼 [曼曼,长也]襕 奸 磻 番 [番禺]滦 顸 巑 慱 鼾 [鼻鼾]啴 掸 [音檀。触也。]鳗 萑 髋 羱 倌 莞 狻 嬗 馒 拌 [舍弃]墁 [同㙢]獾 镘 谰 鑚 瘅 樠 判 [普官切,音潘,正作𢬵]眢 鞔 芄 弁 [乐也]犴 鬗 瘫 貆 襌 峘 搬 雈 邗 驒 豌 矸 [丹矸]驙 鏄 㠝 瓛 剸 洹 媻 渜 颟 躝 耑 㨏 豻 蹒 涫 嚾 痑 悗 貒 縏 籣 荁 煓 韊 剬 虷 絙 幋 㡩 曫 槫 㿻 芉 䈲 䒟 喰 迀 塼 [更多…]
删山 间 [中间]还 关 颜 閒 闲 攀 斑 湾 环 班 艰 寰 顽 悭 鬟 删 蛮 湲 潺 弯 潸 殷 [赤黑色]菅 颁 奸 鹇 般 孱 [窄也]阛 患 扳 鳏 斓 娴 镮 瘝 讪 鬘 锾 纶 [纶巾]跧 [伏也]圜 [绕也]蕳 澴 黫 豩 擐 鬝 憪 虨 轘 㘖 痫 僝 豻 闩 嬛 䰉 獌 眅 覵 瞯 葌 矜 [同瘝]㻞 虤 藖 澖 䅼 矕 狠 㣶 攽 糫 [更多…]
先年 天 然 前 烟 边 仙 眠 船 贤 传 泉 煙 田 怜 篇 川 缘 钱 圆 连 筵 弦 悬 妍 先 全 颠 偏 鲜 禅 迁 鞭 千 莲 绵 编 旋 肩 巅 坚 渊 牵 娟 玄 宣 笺 蝉 翩 权 捐 毡 便 [安也]延 联 缠 椽 穿 焉 专 阡 鹃 煎 拳 愆 涟 镌 旃 燕 [地名]骞 廛 躔 虔 涎 僊 诠 鸢 钿 涓 燃 膻 还 [与旋同]痊 筌 芊 跹 鞯 铅 蠲 邅 研 [研究]蜒 沿 乾 [乾坤]砖 舷 埏 壖 阗 甄 堧 舡 [俗船字]湲 填 鋋 员 溅 [溅溅,水疾流貌]县 湔 悁 骈 挛 荃 铨 韆 棉 笾 褰 饘 鹯 鳊 遄 佺 鳣 悛 嫣 翾 咽 搴 瀍 軿 平 [平平,辨治也]蜷 畋 癫 蚿 肰 圈 蔫 滇 漩 篯 戋 儇 卷 [曲也]棬 圜 [与圆同]胼 颧 篿 颛 璇 鬈 潺 犍 扁 [扁舟]惓 跧 櫋 楩 璿 蠙 綖 湮 㫋 箯 睊 孱 朘 瘨 弮 零 [先零,西羌也]塼 牷 鼘 蝝 蜎 䳌 嬛 扇 挻 键 蝙 佃 谝 揎 鲢 蹎 豜 菸 諓 褼 蹁 垠 籼 单 [单于]㳙 獧 婵 滨 眩 瞑 [与眠通,又弓名、菜名]㾓 燀 竣 梴 剸 瓀 歅 蟺 拴 胭 祆 鋗 撋 嘕 媊 攧 煽 儃 汧 瑄 捲 栴 輧 枅 蠉 橼 磌 澶 仟 沺 譞 駽 潫 楄 辁 幵 䏈 窴 篅 岍 廯 猭 玹 䅌 纯 [犹全也]鬋 脧 扦 萹 攓 縓 㙻 懁 狿 鱄 玆 豣 攐 䰓 駩 玭 絟 碝 栓 嗹 孪 甂 骿 䳒 婘 騝 耑 噒 痃 觠 梿 阏 [阏氏]脠 帴 蜁 鐉 䒶 勌 烻 䃉 莚 㘋 䀽 䡒 㳄 峑 絭 媔 㨎 姩 㳬 [更多…]
|
漢語字典𢅼(暂缺) 康熙字典𢅼 説文解字𢅼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𡎰地也。也字今補。土部曰。墀者、涂地也。然則?地卽涂地也。漢書楊雄傳曰。?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服虔曰。㡪、古之善塗墍者。施廣領大袖以仰塗。而領袖不污。按服注不言涂地。然仰涂如此其善。則涂地更可知矣。㡪人卽莊子郢人。㠯巾𢵢之。从巾。說从巾之意也。𢵢葢卽手部捪字。今之抆字。捪者、撫也。涂地以巾。按而摩之。如今之擦漆。故其字从巾。巾𢵢廣韵作巾捫。集韵作巾撋。𡖀聲。讀若水溫㬮。𡖀聲各本作夒聲。篆體各本皆誤作𢅼。今正。按許讀如㬮。大徐據唐韵乃昆切。玉篇奴昆切。葢古溫㬮之㬮讀乃昆切。玉篇、曹憲廣雅音、廣韵又乃回奴回切。則乃昆之轉。脂文之合。廣韵又奴案切。則依說文㬮字今音。莊子釋文引漢書音義音溫。一本作混與乃昆一音相近。韋昭乃回反。則乃回一音之所本也。乃昆之音因於𡖀聲。𡖀者古文婚字。見女部。車部?以爲聲。亦讀若閔。然則此爲?聲。而非?聲明甚。?在尤幽部。轉入蕭宵肴豪部。𣃔不得反以乃昆也。顧?孰?生。說文及漢書?乃譌?。賴可據音以證其形。而師古注漢書妄云乃高反。是其形終古不可正矣。今漢書字竟作?。莊子釋文竟作懮。莫能諟正。近盧召弓重刻莊子音義。又改音溫作音鐃。可不急辨其非哉。乃昆之音可爲乃回。而𣃔不可爲乃高。斯聲音自然之理。學者所當究心也。十三部。○又按廣韵集韵六豪內皆無?乃高切之語。且師古明云?、抆拭也。故謂塗者爲㡪人。其語故依傍說文及漢書音義。其音必同漢書音義。𣃔不自造乃高一反先於乃回一反也。葢師古之後字誤作獿。而後有妄改顔注者耳。一曰箸也。箸直略反。此別一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