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明月好谁看,徘徊斗牛升东山。 八咏楼前印湖心,分外清光君独攀。 嫦娥自有玉兔药,万古春住如花颜。 银桥直跨广寒殿,掷杖秘术畴能𡢃。 天香桂子入朗吟,愿游吴质群仙间。 何人呼作白玉盘,去来盈缺长回环。 奇观不用一钱买,主人但少如君闲。 兴来时披宫锦袍,弄影采石清江湾。 云树千层水一湾,幽人此际好闲闲。 钓矶坐去携残卷,樵斧腰来耐远山。 宁子不离牛口下,石生何事马蹄闲。 总无长统良田乐丘,壑生涯足闭关。 云髻攒远岫,荒祠抱清湾。 舴艋隔浦停,鸬鹚当我还。 万顷藕花风,收之襟带间。 何年有此柏,映带于此山。 雄辞山水经,雕搜奚以删。 安得郦与郭,补注于其间。 门巷少辙迹,终日常闭关。 白云逐幽鸟,我心与之闲。 儿童偶嬉笑,出入桑麻间。 雨霁天气清,苍翠来远山。 山中有故人,欲往嗟路艰。 石磴危且滑,扶筇劳跻攀。 何当逢赤松,相与开笑颜。 三年一梦区脱间,愁心千叠祁连山。 碎叶城东即归路,眼中苍翠何时还。 华严长者骑虎笑,玉女闯露双云鬟。 却寻少年蜡屐迹,嵌空苔藓青斑斑。 春风一吹无远近,马首万里随刀环。 芒鞋筇杖信非梦,幽赏披豁天难悭。 忆昔剑咡侍登陟,童心快若开笼鹇。 夜深踏月万松上,人影出没银河湾。 三十年来忧感集,腰脚久逊当时顽。 不知神瀵疏凿处,落叶荒榛谁与删⑴。 龙鳞半老但欲卧,猿臂未折犹能弯。 猛虎掉头龟曳尾,山鬼一啸销阴奸(诗中咏边大绶、傅青主事。)。 诗成绝域手自写,吊古暂破羁愁颜。 买山左券付片纸,鹤梦髣髴留仙寰。 墓田丙舍宰木拱,人事变幻浮云閒。 刘生妙手李生笔⑵,摹镌使我涕泪潺。 班超投笔老尚悔,裴岑遗碣今谁扳。 填胸旧事触悲慨,西望雪岭横阳关。 ⑴ 山岭旧有池,周可数百步。先君自戍还,率子弟往游,叹其芜没。从兄朝骧一掘得泉,先君喜字之曰「及泉」。 ⑵ 此诗刘君䬠手摹并跋,李君其芳镌石。 圣人膺大宝,履信济时艰。 万国仰垂裳,感泣恩诏颁。 臣昔侍东序⑴,三天陪清班。 使旋复前命,流涕瞻天颜。 温恭渊默中,气已振懦顽。 退乃叩筵几,龙髯高莫攀。 衔恩且趋直,焉能恋乡关⑵。 粤寇忽跳梁,窜奔五载间。 师老馈饟罄,无术苏恫瘝。 驽马服重驾,崎岖陟崇山。 病废亦何恨,所恨才力孱。 何繇致天骥,一为清尘寰。 ⑴ 道光二十九年春,奉命充上书房总师傅。 ⑵ 兰州差竣,请假五日,遇籍省墓,已蒙恩允。涂次闻国哀,遂不果归。 破篱一二丈,漏屋三四间。 野菊数十盆,吐华幽且娴。 良朋偶载酒,我醉君且还。 兴来辄得句,随意增复删。 连宵月彩清,霜气衔远山。 借问此何时,江湖事方艰。 南风递好语,似欲销群奸。 感兹坐叹息,独酌聊解颜。 ① 黄勤敏师题叶给谏云素先生采药图遗像,有「汉上题襟两少年,形神曾倩郭生传」之句,自注「乾隆甲辰予游汉阳,曾与君倩郭说岩合写小像」,即谓此也。此册藏润臣家三世,迄今七十五年矣。无题识,两先生并坐,右持眼镜,左执卷,神气高迈,令人远想慨热。《壹斋集》甲辰岁有《赠写真郭渔山》诗云「相逢清汉沧江湾,貌我左田蕉林间」,意即说岩其人欤?因次壹斋赠郭生韵题而记之。咸丰岁在己未三月。 两少年如江上山,凝神对影高且閒。 双瞳秋水明螺鬟,一卷横坐开笑颜。 得句题襟酒痕殷,青袍如草不可删。 仙槎同上银河湾,偶遗桃花在人间。 人间犹作少年覸,但讶意度何雅娴。 岂知松柏龙鳞斑,白头弟子悲江关。 故山猿鹤腾诮讪,此身已成木石顽,安得霞佩从公还。 浮云真我定,明晦态常閒。 日月隔虽远,河山俯视间。 未为雨润物,不作霞弄颜。 荡荡复悠悠,飞同倦鸟还。 ① 山在翁源县东百里,相传周王以翁山封庶子,子孙因山为氏。 翁源之号因翁山,千仞拔起罗江间。 我目未到梦已到,秀色髣髴来韶关。 下临雷溪俨襟带,亘三百里排烟鬟。 二仙迹留灵池侧,八泉响注浈江湾。 樵子临流见洗药,居人饮水皆芝颜。 山以翁名水亦尔,重冈复涧相回环。 传闻王子此受封,以山为姓姓始颁。 吾家方伯来岭海,作歌溯自周以还。 别白道里證谱系,是非同异谁能删⑴。 因探地志问郡事,我祖秉铎于荒蛮⑵。 况今芳菲遍岩峤,肯使兰桂遗榛菅。 绍述先型勉励志,却对山石惭冥顽。 作诗因风寄山麓,韶江绿涨声潺潺。 ⑴ 明布政使翁大立《翁山歌》「周王昔都丰与镐,王孙未必封远道,始封之地尚须考」云云。 ⑵ 十一世祖翰林捡讨醉庵公曾教谕韶之仁化。 俚㐌俚户维岛蛮,数自白岭与黑湾。 村峒千百海所环,山多麈麖陆豕■(⿰豕干)。 其木蕉椰杂榛菅,桄榔木棉夹斑斓。 沉香黄黝花梨斑,周植井落城邑閒。 中央乃出五指山,云雾羃䍥溪琤潺。 十十五五采木还,以筏编载车牵攀。 其屋左右篁扉关,形如篷背长而圜。 亦有编栅如市阛,鸡卜不须掷铜锾。 男吉贝襦女高鬟,和歌时送双目眅。 香稻拔食胥欢颜,水弓射鱼技更娴。 竹筒之饮及燕闲,藤帽花笠来朱殷。 乡塾齐听王言颁,太平治化格尔顽,绘入郡乘谁能删。 凤凰台枕凤城关,百年胜观今始还。 山即凤山水凤水,凤洲凤峡相回环。 鳄鱼徙后不獝狘,岩栖水宿无险艰。 江潭或闻象出浴,沙渚谁遣鸦为颜(旧名老鸦洲。)。 高台自明隆庆筑,嘉名一洗岩石顽。 昔修甲戌今丙戌,层基杰构来登攀。 金峰玉简(塔名。)对照耀,石桥银浪流湾澴。 四山暖翠好毛羽,已有百鸟鸣𠴨𠴨。 昔贤仰止况不远,韩山即在韩江湾。 讲堂婆娑手植树,著花不减桐斑斓。 鸣盛文章日磨戛,中容中律畅以闲。 朝阳一声岭谷应,只在伫立苍茫閒。 太白金陵杜同谷,徒望山深花草斑。 我陟高冈发长啸,正及春初采蕙蕳。 三度暑月到,舟驶不可湾。 稍上汗已透,安能步孱颜。 高寒冬多风,今往又欲还。 午日穿顶下,为我开松关。 只贪仰听松,焉暇背看山。 松杪顾来路,乃在云涛閒。 翠屏绕寺出,抱江如半环。 两面六六峰,相对排烟鬟。 绝顶不逢人,古涧时作湾。 一僧陪我到,揖客词赧颜。 堂宇缺金碧,檀施少往还。 所以千级上,常见双扉关。 缁流自古然,山人不住山。 焉识出人境,寂历虚无閒。 晨风下笙箫,月夜闻佩环。 帝子跨彩凤,仙侣来云鬟。 福地第十九,派别曹溪湾。 名在茅君籍,大字谁所颜(石刻云:「第十九福地。」)。 旧址仅尺许,直溯梁以还。 其馀榱栋牖,远挂于梅关。 我因山访寺,更因寺考山。 山以二禺名,又在黄农閒。 古迹渺与茫,岂唯一玉环。 那必归猿洞,雾雨招髻鬟。 山顶不见水,但望江一湾。 谁知忽雷转,飞沫溅我颜。 寻之得龙潭,龙子此往还。 漩澴万斛吐,直下无水关。 垂瀑成一条,分泻于四山。 恰以飞泉亭,横桥接其閒。 转使水势曲,过此回若环。 匪直峡太驶,江脉资剔鬟⑴。 ⑴ 苏公以此寺溪水太驶,令寺僧于淙碧轩稍北作闸潴水,为启闭之节,用阴阳家说,寺当少富云。见本集峡山寺题名。 坡公空明腹,不知几峡湾。 顾借鸭绿波,照此苍翠颜。 此翁游戏耳,月日记北还。 记罢却扫去,石泐夫何关。 我欲录公诗,重勒于此山。 备山篆隶籀,映带松泉閒。 一笑见已小,譬为山所环。 长啸出峡外,始识千烟鬟⑴。 ⑴ 山前后上下,宋以来篆隶题刻甚多,独苏迹不可识矣。寺僧尚记旧刻,云:「东坡居士渡海北还,吴子野、何崇道、颖堂通三长老,黄明达、李公弼、林子中,自番禺追饯至清远峡,同游广陵寺。元符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禺山犹未陟,今春陟番山。 活活泥巷中,扪此篑石顽。 图经载翻阅,溯自秦以还。 我费五年力,手剔千厓斑。 续录刺史碑,梁日订已艰⑴。 洗爵问礼器,仅辨至正閒。 谁勒九曜字,创闻誇市阛⑵。 ⑴ 梁时书目有《广州刺史碑》十二卷。 ⑵ 广州府西街近出一石,上刻「九曜石」三字,太守顾君买置府廨。 我胸无宿物,矧此南北湾。 二禺去千载,尚留想真颜。 青巅风雨夜,碧海笙鹤还。 老僧睡不醒,惊潮撼柴关。 虎饥猿亦啸,镮锁响空山。 遂疑欲飞去,万籁然诺间。 收之趺息定,一峰一礀环。 仍坐带玉堂,众绿排烟鬟。 ① 宋李伯时画金山像,明南海朱完画广州小金山像,又宋赵子固画研背笠屐像。 先生神在天地閒,岂于斗室来偏悭,我夜梦之俨笑颜。 天风鸾鹤锵佩环,峰青月堕江潺湲。 初自灵舟小金山,蓬莱远睨群仙班。 四百三十二烟鬟,照窗碧眼光斓斑。 药湖一水卬涉艰,有客示我研璞黫。 江头王孙馀泪潸,飘然筇笠落百蛮,粟米泉影留清潺⑴。 八年山中采蕙蕳,归来以息默自闲。 故人出守京江关,妙高台忆舫子湾。 表祥旧迹神顿还,先生自赞警我顽⑵。 笔力回斡隘人寰,风袖翩举非萧閒。 玉堂夜扣惊铜镮,欲起从兮安可攀。 金书绿字纸墨斑,挑灯读之了不娴。 ⑴ 琼州府城北粟米泉,公所凿也。泉上有石刻公五十六岁像。辛卯秋,予摹子固所绘研背像,奉于琼祠。 ⑵ 公族子,成都中和院僧。表祥画公像,公题云:「目若新生之犊,心如不系之舟。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见周益公《乾道庚寅奏事录》,与此金山像赞字句小异。 此卷失去非无意,重书盖欲警我顽。 成名而后好立异,今之学者多此患。 孰为先生真手迹,故在清夜方寸閒。 区区欲问公归集,朱泾水转隔江山⑴。 ⑴ 清献去嘉定时,士民数千泣留不得,因刻《公归集》以赠行。 眺远亭筑东林山,锦峰塔院数武閒。 有客来登雨初霁,秋光纵目千烟鬟。 平原绣壤带横直,清溪曲涧交湾澴。 风帆沙鸟静吞吐,会心清远兼幽闲。 画中有记记中画,文工墨妙难追攀。 作记者谁顾都谏,骆两溪句铿清潺。 两溪时尚未移疾,筑亭吴子(名龙,字九渊。)盱时艰。 都谏之记似有谓,知者藏用如避患。 是时何时仲秋望,孔雀毒羽飞斑斓。 何人亭上望云际,但见渔子拿舟还。 笛声中流歌四起,湖光千里玉一湾。 轩窗岂止寻丈外,襟带表里穷江关。 停云先生住山久,胸次硉兀纷谁删。 八分冲和益超诣,远与梁鹄钟繇班。 想由目驰得笔纵,此图一气相回环。 眼光直可接万古,渺渺一粟周人寰。 我欲作楼高百尺,揭此两字舒心颜。 捲帘如水揽明月,玉钩正挂蛾眉弯。 昔闻米公宅,鳌门凤池间。 罡风紫金色,墨沼苔花黫。 海岳未东时,堂指净名颜。 呼舆拥华月,群峰罗黛鬟。 一房招此客,千年去不还。 今夕苏米斋,陆郎双眸眅。 指向宋子说,宅址临江湾。 絮絮妮古语,填胸不可删。 我昔梦到此,涤研除榛菅。 六朝访耆旧,万古绪回环。 前秋札驰讯,故人守江关。 鹤铭拓难读,庵图访亦艰。 汤汤大江流,客心并潺湲。 写此春灯下,香发兰蕙蕳。 千章排古木,石气森不顽。 谁记唐晋人,曾此柯条攀。 达哉倦翁辨,五岳周人寰。 绝壁一长啸,奇气助江山。 东西岂必分,苏米两不悭。 维摩方丈地,外史群仙班。 吾斋绘公像,神宇肃且闲。 甘露日复滴,玉蟾泪不潸。 昨夜研石云,蒸动池水潺。 息壤誓吾友,檐鸟声𠴨𠴨⑴。 ⑴ 东海岳庵,见岳倦翁《宝真斋法书赞跋》。 隔月妍润气,犹在青林间。 雨止云断续,层阴鸟绵蛮。 仆夫相顾语,四载忆险艰。 行役每溽暑,首路望河关。 兹晨泽及时,农圃畅以间。 禾黍风修修,石桥水潺潺。 天光霁如画,浓翠揖若环。 我马东北指,时面正北山。 石梁层层俯南下,天门一束为雄关。 森然阊阖界紫府,大开詄荡临人寰。 是日连宵雨初霁,蔚蓝一洗苍绿黫。 白云蓬蓬如万马,出乎两厓之胁间。 我行向南云向北,云亦顾盼𨓹复还。 朝暾蒸绚与云合,彩翠浮动千烟鬟。 千里百里一回复,群峰正抱碧玉环。 此间不敢当闑立,凛若拱卫同趋班。 帝座香烟尚盈袖,到此敢遽心舒间。 愧无杰句酬万象,凭舆兀兀但恧颜。 不比前秋伞山顶,墨花捲尽江南山。 渔洋诗说矾头山,长白谷口堆烟鬟。 鱼子亭下鱼子水,晚托别业于其间。 于陵仲子灌园处,抑泉涧响风潺潺。 坐卧如与仲子遇,题榜故取夫于颜。 寥寥今昔竟何感,伯夷之树能廉顽。 先生未必意如此,但取高韵难跻攀。 松门程君黄海客,言外领悟淡以闲。 尚是胸中第二幅,经营得法何其艰。 苍然枯墨出硉兀,想见促膝深茅菅。 一峰娟好净蛾绿,千秋知己清泪潸。 渔洋真面有谁识,夫于集本流传悭。 如此江南媚学子,管中全豹已一斑。 凤鸾清啸满天地,一气追摄万古还。 我与桂君俱不寐,鹊华蚕尾青回环。 渔洋先生《夫于草堂》诗云:「子仲逃名处,夫于有旧亭。矾头山簇簇,鱼子水泠泠。」又题茂京山水云:「一峰蛾绿更娟好,大似吾家鱼子山。」故予诗及之。张苧村称程松门以干笔枯墨运中锋,纯以书法作画,知此乃可与论渔洋诗耳。近日称诗者多目渔洋为妍媚,甚且有攒讥者,岂知当日门墙之士已能领略大意、落落如此乎?鱼门已逝,辛畬老病,书此以寄未谷,为之慨然。甲辰十一月朔。 翰林家居二泉间,鹊华日日开烟鬟。 忆泉并忆台与屋,十年宦学胸回环。 时有黄华菊通梦(君有《梦菊图》。),未卜柳絮条谁攀。 诗礼庭前脉迤迤,芝兰砌下淙潺潺。 族子阿青为谁思,酒醒忽共驰乡关。 寒蛩秋灯隔篱落,幽禽春渚深蕙蕳。 儿时伊吾声在耳,团圞旧话清泪潸。 图成十年阿青逝,对床万绪此一斑。 我昨题诗秋史卷,二十四泉茅屋湾。 不知君家泉远近,昔贤想像屡往还。 鸥馆秋声大好在,千里月挂蛾眉弯。 跳珠溅玉三万斛,试写诗券来蓬山⑴。 ⑴ 黄华、柳絮,二泉名。红鸥、秋声,二馆名。 湖州昔自青社还,小山林麓曾跻攀。 但记武平刺史语,重华曾闵莱衣斑。 苔花组绣相映照,人物车马来班班。 图经疑义访故老,陇东丽藻谁能删。 岂知陇东所未考,武平上溯永建间。 邑人故吏过而叹,叩首至德能廉顽。 四百年前发凭吊,二千卷外增回环。 黄君今日欧赵侣,屡为陟巘披榛菅。 雍邱画象渺何在,尚想绢楮追丹黫。 周初文物斧扆际,二公夹辅瀍涧湾。 曰王曰相语简质,一波一拂锋回跧。 此字又在永建上,清泪欲为河内潸。 世间那有西汉刻,岂特一字轻千锾。 折痕往往似礼器,妙绘不独先荆关。 黄君工书复工画,应笑米老徒偏悭。 去秋共赏江与宋(秋史、芝山。),钩摹尺素苦不闲。 参军篆与朗公隶,附名傥许相追扳。 三春叔度不得见,几日林鸟鸣𠴨𠴨。 济上苔岑动新绿,石盟为我欢古颜。 报书愧无青玉案,缄思莫说愁关山(欲烦升立尉氏令碑也。)。 放翁昔看峡口山,妙处云在烟雨间。 意盖以此喻奇士,所以激励愞与顽。 是时放翁在试院,文心八极相回环。 忽焉快雨泻奔怒,咫尺万壑飞潺湲。 奇思欲得楼百尺,众绿一吸低千鬟。 不知耕烟王外史,笔皴何处穷险艰。 千里百里江海势,直欲肤寸收之还。 荡胸三日不能去,借画之梦无由删。 吾斋奇士有二子,补庵笔力谁能攀。 为我淋漓揽元气,如到急峡高江湾。 岂惟石谷所心许,并使放翁增壮颜。 但恐放翁诗尚隘,未写云气周人寰。 山庭亘百里,袤跨两郡间。 此邑当一面,寺门近可攀。 虽云石作磴,直以云为关。 稻畦浸百顷,冈转屡回湾。 不知独往人,何以写潺湲。 谷名既追谢,坛记复访颜。 碑石不可寻,志乘岂胜删。 不如选绿阴,趺坐来看山。 昔慕山阁居,居以晓翠颜。 此中竟何得,去日不可扳。 念之常疚心,往来绪回环。 昔人同此愿,眉山继寒山。 内省卅载来,惭对千烟鬟。 墨缘仍重结,青鬓倏已斑。 山光淡有素,著我研屏间。 张明道刻环滁山,星芒下照流潺潺。 大书建阳三桂里,春榜溯从天圣还。 集英名唱叙黄甲,制策周汉宣光攀。 曰抑臧宫谢西域,对拟杜牧陈时艰。 董陈并以王佐系,文山泪为乡人潸。 谁言三百同榜客,意在五甲斯人閒。 梅瑞堂阴石重勒,紫阳讲院苔已斑。 宝祐之记同著录,金銮题句宁能删。 滁山张跋又缺泐,过客吊古胸回环。 史家儒林冠道学,视此篆额光堂颜。 国学元碑今已少,岿然片石留人寰。 科名要属圣贤事,百世奋起能廉顽。 父户偏侍一字订⑴,摩挲湿墨凝苍黫。 重濡缣缯拓百本,远梦驰过琅邪关。 ⑴ 初刻云「自为户」,此刻「父为户」。 我题横扁紫翠閒,卅载飞景迅莫扳。 记倚井栏测水脉,空江影动青孱颜。 尔时此研秘不出,直待远赠来茅菅。 邻堂印记为谁拟,默斋手札订我顽⑴。 今春拜奉轴真像(吴门陆谨庭所赠。),乌云梦语光回环。 片石仿成适今腊,一月印出千潺湲。 中央署名势飞动,廷平帖押神追还。 想见峰头筑缥缈,已有贺厦禽𠴨𠴨。 何时有邻擘窠字,重践墨食经营艰。 岂甘蔡书论赑屃,欲就苏室心跻攀。 有邻傥借陆鸿渐,卜宅似否苕溪湾。 作铭寄伊兼讯陆,翟秀才舍灯留关⑵。 ⑴ 伊墨卿号默斋,而惠郡厅事有坡公书默化堂扁,予昔赠诗纪之。 ⑵ 昨为友题张伯雨墨迹帖云:「无言先生家吴兴长城,故得茶品独高。尝闻陆鸿渐置园其处,与先生之居并存否邪?伏观《啜茶帖》,感慨而书。」句曲外史张伯雨此帖恰为吾有邻研斋作券,然吾意却在镇堂,非谓谨庭耳。 瓜田逸史品皴法,独以枯笔推东山。 甫从元人溯董巨,岂知气格该荆关。 此幅自题叔明仿,南村听雨胸回环。 麻皴斧劈堆众皱,笋株玉映千烟鬟。 巨石层林自结搆,横云泻瀑声潺湲。 苍然勾斫不传处,浑乎篆髓谁跻攀。 澒洞淋漓一元气,遥青正落空江湾。 先生晚年匠意独,街西下直庭萧閒。 偶与茶山论画派,每嗟北苑追摹艰。 富阳又继华亭出,董家一派神来还。 瓜田枯笔说未尽,山中湿翠深茅菅。 拈出经营著墨意,浓绿一扫秋斑斓。 欧阳集古我邻壁,帘钩对卷斜月弯。 茗香复忆四十载,西风峭影梅雪间(自题:「乾隆己卯嘉平。」)。 散人自忆慧车子,何以妙写渔洋山。 山人尔日西台长,茗瓯初不远市阛。 乌目山头铁笛起,溪堂溪响锵佩环。 画山何必山中人,意所到处天不悭。 带经诗思即画髓,寥空结构澹以闲。 山庄拈出奥旷旨,一碧渺际渔家湾。 濛濛岚影断云外,水光澹沱浮烟鬟。 法华米堆望不定,数帆远衬青潺潺。 山中梅花倚修竹,香霭深入兰蕙蕳。 散人正卜理归棹,五湖帆挂谁追攀。 却为先生写留此,弹琴坐久林月弯。 山人诗思岂遥托,山庄果否营茅菅。 我悟先生诗品在,此境已被诗追还。 虽异夫于蚕尾近,安知先生今不居其间。 呜呼,安知先生今不居其间! 四山响急雨,瀑布如银湾。 直穿藤萝磴,洗此苍翠颜。 绝顶溟濛中,仙驭疑往还。 我来但倚石,苔滑不叩关。 须臾晴日漏,松影交盆山。 对面照翠屏,咫尺杳霭閒。 竹桥架短亭,半岫层云环。 二客独走险,仄径寻烟鬟⑴。 ⑴ 山顶有古飞来寺介庐,雨山拄杖访之。 ① 一题「转运判官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正月一日游」,一题「予因按部,税驾此山。皇祐二年仲冬月十九日,范阳祖无择题」。 胡澹庵诗𧠨不得,朅来空玩青孱颜。 铜石一岩讶鬼作,瑶芝倒插苔花斑。 四壁壁光莹如炬,忽照字在瑶芝间。 乃出澹庵百载上,熙宁转运此往还。 又题范阳来按部,皇祐之冬税兹山。 范阳笔力尤劲逸,石房石级势转孱。 顾视熙宁一行勒,疑古丈夫绅佩纶。 借使行部迹仅此,亦足立懦而廉顽。 三洲灵窝铭未泐(德庆三洲岩有祖无择题。),七星石室葛可攀(肇庆七星岩有周子题名。)。 向来每失携杖膜,停舟怅望黄泥湾。 春秋后出石二片,已防错置公谷閒⑴。 六十七石谁补阙,乙卯前本难追攀。 标题隶楷别序卦,系衔准敕时新颁。 臣覃表奏庀工作,臣度覆审除榛菅。 覃也中书手书牒,八年前语思维艰(郑覃奏请刊石语在太和四年。)。 字样兼修图并轴,儒风大阐汉已还。 得因遗字并拓此,职领国子兼崇班。 明经助教列以次,周崔张孔初非删。 一行楷具岁月日,八法体备欧虞颜。 书学岂无许慎学,史氏之议毋乃悭。 圣经如日旦复旦,容光所照具一斑。 前秋借此置竹箧,天阙碧倚江流潺。 栖霞寓书倩访拓,驿使今果驰閒关。 却分饷报记珠室,新阳鸟语初𠴨𠴨。 墨池已作春雨活,精灵招起岩石顽。 安得萧钧写巾笥,不用平子愁关山。 ⑴ 一石「春秋何始于鲁隐公」云云,土人误以为《公羊传》石。 谦山持节邻江关,㟙湘花浓征骑攀。 是日我出天冠卷,此图并几清心颜。 先生指说乡郭侧,某水某树淡以闲。 鹅湖山下富粳稻,铅江水渌澄湾澴。 诗句新摹出张演,读书旧迹怀象山。 我昔来寻讲院阯,空同记剔岩苔斑。 虞赵诸公咏未悉⑴,信州志胜谁能删。 药池丹井一元气,花香鸟翠交斑斓。 水风吹空皱平碧,涧芳春深采蕙蕳。 人和气稔得深润,西江东浙相回环。 先生官斋日展对,夹江渔屋编茆菅。 旁舍书声俨在耳,斜招岫色开烟鬟。 复忆沧浪㟙湖上,西窗山茨日𨓹还。 磨墨同题贉轴首,论文何减章江湾。 他年一编手重把,昙𥗝话访红鹅閒。 蕴山东浦傥共和,湖窗漱玉声潺潺⑵。 ⑴ 赵松雪诸公所咏天冠山之学堂岩即鹅湖书院地,诸公皆未之考耳。 ⑵ 东浦同年时任江藩,蕴山观察江浦,末句兼以寄怀也。 ① 董自题云:「癸卯作,甲寅重识。」 历城秋月蛾眉弯,玉螺耸起垂花鬘。 历城城东破晓霁,何来叠萼青紫殷。 记尝驱车过其下,双尖夹出莲开颜。 俄顷高低变分合,拱峙左右交斑斓。 欲写定形邈难得,历亭古水空琤潺。 使院登楼扁四照,北望仿佛招摇山。 郁苍烟树忽遥接,空濛灵气时往还。 北归𧠨得南阜卷,偶从北渚绘水关。 渺然水晶宫阙想,影落四水渔舟湾(赵文敏此图为周公谨作。)。 华亭宗伯里居日,却假退密相追攀(董云购之项氏。)。 卯岁临摹到寅腊,一纪之后胸回环。 持衡三楚复归识,眼界浩荡周人寰。 邗江阮公亦如此,齐越正合星轺閒。 苍茫真宰袖襟出,雪窗枯坐警我顽。 董画初过中年后,自题小笔澹以閒。 吴兴粉墨不草草,祝馀如韭青斑斑。 精华揽结一元气,意虽萧散功实艰。 我凭霜空證青眼,六年重觌双烟鬟。 我闻南华老人画,品在麓台石谷閒。 却于吴兴得黄鹤,水晶宫梦今追还。 吴兴苍郁沈著处,貌之乍似成之艰。 经营意匠想隔岁,妙在发的弓初弯。 一朝泾南启贉躞,十载招晤真荆关。 归来一笑响泉语,破墨滃起青烟鬟。 南华诗兴亦如此,遍和坡韵非追攀。 神来每在一扫就,无字句处声琤潺。 始信麓台对石谷,二老耿耿精回环。 所谓法备与气至,定光摄入澹以閒。 街西古刹小屏幅,折枝句为僧开颜。 今春再访不可得,十载忆听禽𠴨𠴨⑴。 空留老屋草行押⑵,恍见策杖临溪湾。 盍作二张读画卷,写入尔我同看山⑶。 ⑴ 南华先生游悯忠寺,折花一枝,寺童子有怒色。南华因画折枝,并成一绝句,寺僧装为小屏幅。今年访之,已不可得矣。 ⑵ 予旧居数椽,其券尾有南华行草押字。 ⑶ 此幅自题云:「昨过泾南,见吴兴真迹,归而一扫成此。」予谓当作二张同几论画,而添著墨卿、覃溪于其策侧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