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91七絶 35五律 3七律 1五排 3 184四言 11六言 12古風 812樂府 9 47 59琴操 1 20其他 11 7
共812,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李曾伯 1198 - 1268 一首
李复 1052 - ? 一首
李纲 1083 - 1140 一首
李格非 一首
李觏 1009 - 1059 一首
李彭 三首
李石 1108 - 1181 一首
李之仪 1038 - 1117 一首
林宪 一首
刘攽 1023 - 1089 三首
刘敞 1019 - 1068 一首
刘黻 1217 - 1276 一首
刘摰 二首
刘跂 1053 - ? 二首
刘宰 1167 - 1240 一首
刘子翚 1101 - 1147 一首
吕本中 1084 - 1145 一首
吕同老 一首
马廷鸾 1222 - 1289 一首
马先觉 一首
慕容彦逢 1067 - 1117 一首
彭汝砺 1041 - 1095 二首
钱亿年 1100 - 1184 一首
秦观 1049 - 1100 二首
用药如用兵,命医犹命将。
医良则身安,将良则师壮。
表里孰虚实,存亡在俯仰。
能出康济方,忧虑危急状。
活法虽指间,活机寓心上。
活国与活人,一忠乃可仗。
我愿将皆方虎医扁仓,四海生民举无恙。
善学必探本,知本贵善养。
种木既得地,柯叶日滋长。
纷纷绮语工,汩汩良心丧。
多闻竟无益,不如鸡犬放。
① 蓝格本、道光本作迨
湖光如镜平,风雨一摇荡。
蜿蜒舞翠蛟,汹涌叠银浪。
帆樯走阵马,势出霄汉上。
吾生幸可惜,何事鱼腹葬。
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
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
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
① 筠州杨屯田以僧常坦诗俾予和之题之义坦自有解
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
我家二季子,风标荀令上。
优孟何足求,慎勿作楚相。
毛颜独摧颓,儿能缚篱障。
摩挲茧栗姿,我老那复壮。
堂堂一舒翁,道价融壑上。
烟霞断尘缘,那复知苦相。
会将超诸缘,夺我事理障。
莫言霜满颐,矍铄一何壮。
昔者温简舆,王屋颇清旷。
建封礼为罗,非复无度量。
落胆劾权臣,笼街速官谤。
栈胡不归,猿鹤俨惆怅。
⑴ 《永乐大典》卷八九九作恋嫪
天雷裂山崖,骤雨翻盆盎。
田亩怀政最,草木知治状。
使君富经术,暂屈乘一障。
黄堂燕清香,比屋醉春酿。
文章出指授,学校均幼壮。
独我困樊笼,老矣神不王。
寻医诗未免,勉力追绝唱。
滔滔原夫辈,感此舍人样。
旌旗出幽扉,俎豆忽迂访。
小摘情益亲,村舂未忍相。
蜀叟初不识,汉墨拜奇贶。
从今门张罗,一任台无饷(以上《方舟集》卷一)
野人欣莫逆,君子戒多上。
幸尔违朝市,聊复图蕙帐。
薄田几负郭,山水分背向。
巾车俯秋成,舒啸会随杖。
吾友真可人,轻舟数相访。
投怀失枯槁,达意信摇荡。
时哉固难得,触境沈波浪。
谓我来岁寒,种种不少创。
杯盘挽气类,论辨极户量。
敢辞屡举白,自喜老弥壮。
回头易陈迹,倾倒乃(粤本作可)惆怅。
乐事须勉旃,何适非酝酿。
寺门阚南江,江势浩相向。
风云互吞吐,山色豁林𣝡。
潮头捲飞烟,白雨挟春涨。
中夜鹅鹜喧,谁家海船上。
抱书南窗下,日午天光亮。
阴阴夏木长,翙翙巢禽鬯。
因之省疏慢,亦喜就閒旷。
散帙寄忘怀,曲肱从所尚。
临文眩今古,抚事杂欢怅。
劳形竟何为,有心得非妄。
释卷忽自娱,收视已神放。
远从华胥游,却立钧天上。
万缘倏皆空,至乐了无状。
悲哉俗学徒,头白迷归向。
读书当为王者师,论兵要作万人将。
古来志士希两遂,白首儒生彼无望。
骐驎一出凡马空,豫章蟠根岁逾壮。
金华事业烂然新,徂西谋谟谁与让。
旌旗蔽日红半天,笳鼓隘涂车万两。
中军令出听无哗,秦山渭水皆东向。
荒夷憺威霜雪明,属城阳和春日亮。
赵张成事不足论,方虎遗诗犹可尚。
龙文金铉待调饪,铉枢斡中付群当。
西人欢歌公肯留,公车双鹿画轓上。
四时平分气升降,当冬宜藏反宣畅。
玄冥羸孱失其职,骤弛威权避威仰。
由来万事可尽料,一夕同云迷下上。
始疑群灵久猜阻,勿尔觉悟欢相访。
周宣商汤号明主,圭璧垂尽虚卣鬯。
岂如圣神备参两,精意潜发天垂贶。
朔风萧条严莫犯,四野皓白光弥望。
乾施无方意必均,阴杀夸多力尤壮。
松篁得意忍枯槁,鹰隼乘时戾宽旷。
层楼眺远复褰帘,密室就煖仍施幛。
舞投墙隙到中堂,响拂纸疏喧北向。
樵林无声自斤斧,野渡争趋急船舫。
富觞屡举极欢呼,贫屦践行赧嘲让。
谁令小邑尽华屋,不觉南山失青嶂。
月临静夜绝氛埃,涛起风江深荡漾。
豫期晴和当劝耕,径入园林稍挟杖。
宿酲未解鸡三号,照梁辉焕晨光亮。
裴侯清通思豪绝,郢曲不比巴人唱。
老均茵凭游益欢,閒藉杯酒神俱王。
明年三农饱牟麦,病民自可逃无状。
虫潦败耕耘,西成绝人望。
乡农吁天意,守阙书屡上。
忧民圣天子,择吏贤宰相。
王畿盖根本,岁赋在宽放。
曰君往行田,究彼荒稔状。
一当薄其租,用以息民谤。
朝廷慎指使,推择无与让。
非君精明姿,曷以致忠谅。
忧公剧私为,即夕治行仗。
怀悲念其弟,卜日不果葬。
乃知体纯粹,世士难以尚。
德泽既敷宣,风谣还历访。
归来悟明主,自致谁云妄。
⑴ 原作怠,据四库本改
矻矻何所思 宋末元初 · 刘黻
矻矻何所思,一默照群妄。
门外风雨深,山鸟亦不访。
有书足遮眼,寤寐古人样。
菜根清苦趣,木朽支离状。
深衣持夜香,往往禦烟瘴。
矫首知己贤,大有苍生望。
穷不废诗真技痒,笔研风云日相向。
圣贤发愤乃有作,三千馀篇自古上。
荒城谁我同此声,惟有哀猿啸青嶂。
穷人所作诚已难,平淡丰腴乃嘉唱。
横槊壮气虽萧萧,击钵争先犹行行。
敢怀修门成怨骚,亦防饭颗嘲苦相。
江湖千里山千重,朝夕供吟纷万状。
闲适非以娱时人,可口甘酸劳酝酿(原校:后诗韵此处缺两句)
大儿归不开卷轴,喜我穷通心已忘。
种瓜颇欲学东陵,醉尉亦从呵故将。
古人能轻万户侯,为有千篇相等量。
再作 北宋 · 刘摰
何事劳心四愁望,侧身泰山日东向。
君子九夷犹可居,已谋筑室金溪上。
距江蓝舆才两舍,绕郭屏风列千嶂。
门中翰墨傅风流,自为师友相赓唱。
曹氏声名父子间,谢家文章弟兄行。
古人至乐盖在斯,得意未肯博公相。
顿挫万象归毫端,雕刻丹青尽名状。
古风严重周庙鼎,小律软美楚人酿。
居人恻恻盈锦囊,游子篇篇出惊浪。
苦心颇恨语不工,故实仍嗟老多忘。
惫休矍铄空据鞍,锐勇终输少年将。
主盟定霸益勉旃,少陵勋名何可量。
端闱夜许都人望,红伞亭亭坐南向。
烛龙影落陆海中,广乐声在钧天上。
华严宝藏光景出,双鸾飞下蓬莱嶂。
大平天子千万岁,呼舞共作嵩山唱。
小臣踯躅百寮底,未许外班陪末行。
今来沦落一何极,山城装点成穷相。
苦吟漫欲酬节物,拥膝句作酸寒状。
搜抉浑如饵毒药,畏缩更似藏私酿。
诗成竟亦勿交涉,欲取楼兰经乐浪。
典衣聊复沽市酒,一饮径醉成昏忘。
黄昏陋巷灯火绝,守把不费城门将。
岂不见人生欢乐易生悲,惟有静默长无量。
庄生语逍遥,元子称漫浪。
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样。
何心解宾戏,犹欲避官谤。
默默难具论,幽愁浩盈望。
怒风驾海潮,钱塘天下壮。
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
中横吴淞江,烟波渺四望。
归欤太史笔,偃蹇九霄上。
雨馀陂水平,徙倚聊一望。
归云淡欲无,宇宙何清旷。
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
我生事柔翰,中怀异好尚。
潇洒逼嵇阮,功成薄瑜亮。
白衣本山人,置身岂疏放。
途逢醉尉呵,未且对侯相。
亭亭千仞松,当破万里浪。
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
长年蓄飞泉,一决起豪宕。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
下有荇与萍,翠色映空旷。
恍如千丈虬,穷壑潜异状。
忽乘风云会,奋迅九天上。
尚想玉堂仙,妙思发雄放。
醉持白芙蕖,乘流动清唱。
大冬严寒至,病骨裹粗纩。
羸然祝鸡翁,不识山中相。
闻健即收身,归耕躬馌饷。
诗中句堂堂,床头春盎盎。
寒花晚更香,霜节老益壮。
相对无俗情,端的羲皇上。
公子有佳石,丹碧非一状。
磊磊不盈掬,巧夺三山状。
贮以白玉斗,挹注秋滉瀁。
有如澄江净,隐映朝霞上。
泮林官独冷,悦此助清旷。
唯求诗句易,于焉窥雅尚。
山阴昔换鹅,流传信非妄。
恒河 北宋 · 彭汝砺
恒河世界浮沤上,漭漭众生久流浪。
老蚕作茧自纠缠,枯木生虫不相放。
止止灵泉风震荡,昭昭惠日云遮障。
却语诸人莫惆怅,烦恼菩提同一相。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
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傅校作投)清旷。
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凉风生层峦,炎日遮叠嶂。
我来兹地游,心焉乐清旷。
为吏即华颠,愧临士民上。
老丑畏近人,筋骸非少壮。
知止远卑辱,奚敢谓高尚。
龊龊方自持,良心未容放。
促柱有繁音,庞聒无清唱。
却暑御絺绤,自修终弭谤。
居闲无适莫,且免萦重恙。
俯仰心不惭,无言亦疏畅。
春日杂兴十首 其十 (1084年) 北宋 · 秦观
① 按:本诗潭潭故邑井、昔我游京室、客从远方来、桃李用事辰四首,亦见张耒《柯山集》卷七,题《春日杂兴四首》。
艺籍燔祖龙,斯文就沦丧。
帝矜黔首愚,诸隽(原校:一作雄)出相望。
扬马操宏纲,韩柳激颓浪。
建安妙讴吟,风概亦超放
玉绳带华月,艳艳青冥上。
奕世希末光,经纬得无妄。
儿曹独何事,诋斥几覆酱。
原心良自诬,猥欲私所尚。
螳螂拒飞辙,精卫填溟涨。
咄咄徒尔为,东海固无恙。
鹓鸾日彫灭,黄口纷冗长。
投袂睇层霄,兹怀谁与亮。
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1079年4月20日) 北宋 · 秦观
松江浩无旁,垂虹跨其上。
漫然衔洞庭,领略非一状。
恍如阵平野,万马攒穹帐。
离离云抹山,窅窅天粘浪。
烟中渔唱起,鸟外征帆飏。
愈知宇宙宽,斗觉东南壮。
太史主文盟,诸豪尽诗将。
超摇外形检,语笑供颉颃。
㛹娟弃不追(张本、四库本作追逐),拨剌亦从放。
独留三百缸,聊用沃轩旷(以上《淮海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