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无何,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无何乡
第 4 句因包含“扶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扶桑
第 12 句因包含“林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林逋
第 11、12 句因包含“大儿,小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儿小儿
第 13 句因包含“何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何逊
第 17 句因包含“蓬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心
第 20 句因包含“大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24 句因包含“墙,窥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窥邻
第 28 句因包含“讼,梦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梦鹿
第 40 句因包含“天下,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下士
药山菊老菊老偃旗息鼓旷日无声或曰。其自守者乎。曰。非也。是诱我也。其出。将如脱兔也。曰。然则子其秣马厉兵待之乎。曰。毋庸。将自服志。曰。师直为壮。曲为老。未几菊老衔枚大出。若劫寨者。药山方与客燕语。殆所谓雨射营中中酒樽者。药山谈笑不动。师既退。药山笑曰。老将自来矣。向也菊老从隙中窥一小枝。故吾命执蟊弧者。先撤其藩蔀。即所谓不在灞桥边。不在孤山里者是已。于是乎菊老望见广莫野。知有千树万楂。较向者管中之豹。亦大矣。然但知其千树万楂。而不知千树万楂之为一本。以其孤城为之蔀也。孤城不日拔。则其蔀也亦不久矣。噫。盗憎主人。窃我之粗而角我之精。信其枝叶而欲攻其本根。多见其不自量。而适足为往遗之禽也。然余不以一矢相加遗者。欲不战以诎人也。遂磨墨楯鼻以檄菊老 其一 清 · 吴光运
 押阳韵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四
我有大梅树,树之无何乡
上枝天桂下枝扶桑
清风万古馨香四方
药山盛酒五石瓢,撚花四顾茫茫
乱摘星辰繁英,老查苍然鳌骨霜。
大儿傅说许取实,小儿林逋教嗅芳。
何逊渠敢齿末席浩然劣容奉壶觞
迩来菊老可人意准拟花下同旁羊。
菊老蓬心嗟未袪,自设藩篱春光
匍匐篱边小枝大笑一哄堂。
有如春满洛阳城,千紫万红烂盈眶。
儿童不识皆我春,要私一枝窥邻墙。
余适巡檐抚掌道,宁分宾主梅花傍。
骑驴觅驴一何愚,梦鹿讼鹿一何狂。
吾无隐尔尔知否,满龛月色满院香。
春在枝头十分何事寻春彷徨
远人人自远,若人与梅相迷藏
菊老菊老可怜,君方醉梦何妨
待得酒醒梦觉时,无边雪月苍苍
猛省虚白堂一树大庇天下清士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