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23、78、104、111、113 句因包含“草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草堂
第 5 句因包含“金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井
第 22 句因包含“蹇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蹇驴
第 29 句因包含“孺人,稚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孺人稚子
第 31 句因包含“池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池鱼
第 43 句因包含“坦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坦腹
第 45 句因包含“华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华颠
第 51 句因包含“忧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忧天
第 53 句因包含“圣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圣贤
第 64 句因包含“渊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元亮
第 66、72 句因包含“桃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叶
第 67、73 句因包含“莫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莫愁
第 68、74 句因包含“雨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雨花
第 81 句因包含“鼎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鼎湖
第 90 句因包含“天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竺
第 91 句因包含“九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曲
第 92 句因包含“骊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骊山
伏日酷暑金陵宿陈草堂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吁嗟乎我有庐山销夏草堂
乃在九叠屏之下,三叠泉之旁。
广者名玉渊,深者名金井,高者名铁船,险者名石梁
山中何人怀葛羲皇
山中何物云雪冰霜
六月那知炎暑但闻风雨飒沓波涛澎湃万松万瀑万涧万石万壑争雷硠
欲归不得归,欲去不得去。
出门一百九十日,行路二万几千里,游山四五六七处。
却于炎蒸酷暑三伏烈日中,独骑蹇驴来访金陵城义宁陈兄草堂之流寓。
草堂何许,背山插屋椽
所背何山钟山,山之苍翠蜿蜒
门前驰道喧且阗。
屋后野塘清且涟。
孺人稚子鼓琴读书其间
池水时时鬓鬟
池鱼往往听鸣经,两塘之中夹一轩
轩开四面缭以阑。
幽花瘦石便娟
水风忽起轩泠然
高柳数十株,竟日清蝉
可以冠巾可以酒壶可以钓竿
红尘赤日与客俱不到,而我乃得科头跂脚坐,张目坦腹眠。
嗟我与君结交四十年,由少而壮而老今华颠
四十年中所经历不能一一著之于诗篇
岂惟不能一一著之于诗篇
且并不能一一著之于语言
与君今日不知何者学道何者忧天
何者豪杰何者圣贤
何者富贵何者神仙
何者出世何者入山
且瀹苦茗清泉
且饮米汁剥新莲。
有瓜如斗,有藕大如船
人生何为言少钱。
自有此堂有此客,乃觉千古北窗一席不许渊明专。
我昔不愿万户侯但愿桃叶,访莫愁
雨花策骑,秦淮泛舟
览牛首之胜,探栖霞之幽。
今且不愿桃叶,访莫愁
雨花策骑,秦淮泛舟
览牛首之胜,探栖霞之幽。
但愿借君草堂一卧十日饱领此轩四面竟日飕飕
昨我所游者,曰岭海、曰沪渎、曰甬江、曰惠麓。
则有罗浮之山、端州之岩、香港之灯、鼎湖之瀑、天童、育王之塔、普陀之莲、伽之
皆我所昨游,一一在我腹。
君有默深手写诗又复检取示我读。
默深所游者,乃有太行盘山五台北岳二室伊阙苏门百泉中条王屋
华山诸涧、泰山诸谷
天台雁宕四明雪宝、黄山九华天目天竺
贵溪象山武夷九曲
潼关骊山桂林阳朔
井陉在晋、嘉陵在蜀。
以及洞庭包山金焦浮玉
或我所已游,或我所未游,一一在我目。
莲花兮朵朵,芙蓉簇簇
福地兮七十二,洞天兮三十六。
自诧生平已奇福,与君三日不足
却忆与君同宿庐山草堂,岂意今日相看成老秃。
且赋新篇游戏,莫谈旧事歌哭
萧然如对枯僧枯,泠然已去酷吏酷。
吁嗟乎,我宿君家草堂原不奇,所最奇者携有两重碧海、十万青山,来就君家草堂宿。
按:【校】《琴志楼诗集·天童集》诗题「陈兄」下有伯严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