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六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鳌
第 25 句因包含“沃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沃焦
第 29 句因包含“天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花
第 31 句因包含“种,瑶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种瑶草
第 38 句因包含“五城,十二,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城十二楼
第 39 句因包含“云窗,雾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云窗雾阁
第 47 句因包含“王母,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母桃
第 47 句因包含“王母,蟠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母蟠桃
第 49 句因包含“龙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女
第 57 句因包含“仙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仙掌
第 67 句因包含“兼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兼金
第 69 句因包含“庆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庆云
第 82 句因包含“伏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伏波
第 82 句因包含“舟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舟楫
第 83 句因包含“洞,桃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83 句因包含“桃源,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洞
第 86 句因包含“兰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兰桡
第 88 句因包含“蓬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蒿
第 89 句因包含“乘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槎
第 89 句因包含“乘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轺
第 90 句因包含“马援,铜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马援铜柱
第 96 句因包含“群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群龙
燕岩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十
我疑此岩本非岩,乃是女娲六鳌一鳌
又疑此乃天生虹桥,长半里许虹之腰。
两头各有门,门约十丈高。
其广可容十乘车,其高可建五丈旄。
上穹何窿外豁庨,如张圆盖丽谯
又如覆釜如深窑。
如一绝大蒙古包
涉之为王者沉沉,龙之为灵也昭昭
东门见日知为朝。
西门兄月知为宵。
两头日月相见中隔数曲无由交。
桥上只许神仙过,行人桥下乘轻舠
居然自成一小海,水深却喜无波涛
以篙测之不计篙。
罗列岛屿石礁
仿佛有山名沃焦
一石乃是刘三妹长身玉立岧峣
满身佛像知数苔花欲学天花飘。
北有三妹田,可种瑶草药苗
南有三妹鞋,不如弓样而如刀。
石文黑白斑驳,如篆如籀如卦爻
岣嵝碑神禹代,红崖字类殷宗朝。
又有五城十二楼云窗雾阁嵌崖
村人好事附会点缀桂栋兰橑
乃是三妹妆楼洞房,千百年后藏娇
南崖万象森立神工鬼斧镌雕
或如观音莲花,或如王母蟠桃
或如狮子滚球,或如龙女垂髫
或如金支羽葆,或如翠盖如云旓。
或如仙軿驾鸾凤,或如殿柱螭蛟
小者或如羊肝如马肺,或如象鼻如牛膋。
或如佛手香蕉,或如仙掌葡萄
灵禽异兽倏满囿,奇葩珍果含苞
爰有海燕争巢
一窝可值十万钞。
绝壁梯取猿猱
竹竿无数悬崖梢。
雨脚万古到处,忽有飞雨鬓毛
水面无数珍珠跳。
乃是滴来玉液金膏
云霄亦复万古可见,即以洞顶庆云万朵云霄
穴居颇类夏与陶。
水处又在舟与艘。
泥行更兼樏与橇。
陆之衡鹿,乃变为水之舟鲛
陆地行舟古有奡遇浇。
罔水行舟毋若丹朱敖。
我疑此岩曾经神禹疏凿劳。
粤稽其时当为帝舜帝尧
嗟我足迹神皋
睹此奇胜不料(平。)
黔中飞云牟珠仅以云珠豪。
粤中七星伏波未许舟楫操。
桃源舟仅到洞口武夷舟仅通山凹。
此岩石底行舟奇绝洞天深处竟许通兰桡
惜当穷荒知者罕,正似贤杰蓬蒿
我非乘槎乘轺
乃是铜柱南征马援玉关西戍班超
傍岩数艇渔兼樵。
汲水正取松明烧。
忽闻洞口风雷号。
声震林薄动摇
初疑群龙夺路奔逃
乃是水与巨石相遭
跌为一江窈然去,回首烟萝寂寥
按:作于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