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鱼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鱼跃
第 11 句因包含“长沙,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沙谪
第 24 句因包含“二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二王
第 29 句因包含“东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山
临江戏鱼堂帖歌试郡士作丁未 清 · 翁方纲
 押蒸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西江古帖谁著称,我闻清江庐陵
庐陵之帖久散佚清江卷帙尚可徵。
此皆祖祢阁前本,不比绛汝减与增。
辰申相隔一百载阁帖初刻淳化三年壬辰,至是临江再翻为元祐七年壬申。),皇祐却想萧殿丞。
清池蓄鱼跃于牣,堂堂策策交蒲菱。
长沙侍御意忘谪,筑堂伐石摹缣缯。
吕和卿本那易得,王侍书相然应。
尔时郡邑争拓致,江空壁响传登登
大观太清楼未启,临摹初见长沙僧。
江左风味谁貌得,诗家比拟爱憎元遗山诗「诗家亦有长沙帖,莫作宣和阁本看」,正用东坡潭帖语。)
后来一例嗤瘦媚,洗出前辈飞腾刘潜夫云:「潭绛太瘦,临江太媚。」)
十卷释文颇订误,二王别轴犹锋棱
百年故物逮淳祐,铺叙亦到庐陵曾。
江山秀气非一艺,往岁棹过屡叹兴。
东山尚闻堂址在,生徒傥一吊古能。
荒烟残砾岂易忽,或恐光怪云霞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