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大块噫气,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块噫气
第 20 句因包含“列子,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列子御
第 21 句因包含“兰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兰台
第 22 句因包含“歌荆轲,易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易水歌
第 41 句因包含“蚩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蚩尤
第 43 句因包含“飞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车
第 51 句因包含“偃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偃草
第 58 句因包含“六鹢,退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鹢退飞
第 59 句因包含“袁宏,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袁宏扇
第 67 句因包含“大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翼
第 73 句因包含“解愠,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解愠
第 79 句因包含“师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师旷
第 80 句因包含“元规,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元规尘
第 20 句因包含“列子,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列子御
第 21 句因包含“兰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兰台
第 22 句因包含“歌荆轲,易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易水歌
第 41 句因包含“蚩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蚩尤
第 43 句因包含“飞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车
第 51 句因包含“偃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偃草
第 58 句因包含“六鹢,退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鹢退飞
第 59 句因包含“袁宏,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袁宏扇
第 67 句因包含“大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翼
第 73 句因包含“解愠,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解愠
第 79 句因包含“师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师旷
第 80 句因包含“元规,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元规尘
风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事类赋》卷二
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既破萌而开甲,亦养物以成功。识树头之少女,喜溪边之郑公。若乃咏「其凉」,称「有隧」。入衿袖而留香,回桂椒而振气。应广莫以修刑,则明庶而施惠。待阊阖而藏庶物,候不周而谨边备。空穴潜应,土囊暴起。复有应尹喜之占,被葛玄之指。乘之既闻于宗悫,御之亦传于列子。赋宋玉之兰台,歌荆轲之易水;施晋武之琉璃,置宋明之令史。南海何由而雀化,很山何神而薤靡。清清泠泠,愈病析酲。才惊虎啸,复讶鸢鸣。验乌鹊之移巢,识鸡犬之无声。若乃瞻台上之铜乌,摇厨中之翣脯。既为天地之使,亦是阴阳之怒。来时而或能动揵,求处而每因焚羽。启金縢而明旦,识爰居之集鲁。或徵自蚩尤,或感由庶女。飞车初骇于奇肱,曲盖始因于周武。至若称离合,号焚轮。穴在宜都,门传九真。骇法狱之逢兽,惊鞠陵之见人。悠然偃草,飒尔祛尘。常闻顺物而布气,亦复䁾目而眕唇。尔其悠扬转蕙,飘摇吹棘,号怒万窍,退飞六鹢。扇授袁宏,衣飘贾谧。戒寒每当于火见,应类或闻于酒溢。调调刁刁,羊角扶摇,才能猎叶,殊不鸣条。虽负大翼,讵能终朝。至于习习扇和,依依解冻,当大麓之弗迷,岂庶人之所共。有虞兴解愠之歌,黄帝得吹尘之梦。亦复便人宁体,动草摇枝。或歌丰沛以为乐,或济汾河而有词。占已闻于师旷,尘或恶于元规。奔厉而那堪拔木,祥和而祗可披衣。盖君圣而时若,自均调而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