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生禀正命,动由至诚。
发圣德而非习,本天性以惟明。
生而神灵,实降五行之秀;
发于事业,克宣三代之英。
稽《中庸》之有云,仰上圣之莫越。
性以诚著,德由明发。
其诚也感于乾坤,其明也配乎日月。
我生既异,初郁郁而有融;
我性在斯,终存存而不竭。
上智不移,无为而为。
蕴被精醇之志,发为浚哲之资。
文王之德之纯,既由天启;
周公之才之美,亦自生知。
故得冠乎人伦,立乎圣域。
所以见至矣之性,所以成自然之识。
究其本也,盖钟纯粹之精;
及其显焉,乃著文明之德。
岂不以自诚而明者,生而非常;
自明而诚者,学而有方。
生而德者,实兹睿圣;
学而及者,惟彼贤良。
颜生则自明而臻,谓贤人而可拟;
夫子刚自诚而至,与天道而弥彰。
若然,则诚之道也既如此,明之道也又如彼。
盖殊途而同致,亦相须而成理。
发乎仁义,遂使跂而及之;
著乎圣神,所谓诚则明矣。
且夫明乃诚之表,诚乃明之先。
存乎诚而正性既立,贯乎明而盛德乃宣。
有感必通,始料乎在心为志;
不求而得,终知乎受命于天。
大矣哉!
考彼格言,见兹玄圣。
施为可睹于君德,动静必遵于天命。
由至诚而达至明,是为圣人之性。